我叫叶赫那拉静芬,出生于大清最大的家族。阿玛是叶赫那拉桂祥,大清统军将军。阿玛和额娘只有我一个女儿,尽管世道艰难,他们仍对我万千宠爱。

小的时候额娘总是抱着我坐在她怀中,宠溺的对我说,她和阿玛定要我成为全世界最幸福快乐的孩子。所以直到二十一岁之前,我始终无忧无虑的生活。

我以为我可以这样快乐一辈子,但是一个人的出现,改变了我所有的轨迹。她便是我的姑母,叶赫那拉杏贞,咸丰帝最宠爱的懿贵妃,也是后来的慈禧太后。

那是光绪十三年,她要为光绪帝选妃的时候,在她来到我家的那一刻,我便明白了她的来意,不过从阿玛额娘的目光中,我看得出他们很怕她。

姑母没有和阿玛说什么,只是把我拉到身旁,“芬儿生的真是好看。”她微笑的看着我,又道:“芬儿,姑母问你,你想不想成为这天下最有权势的女人?”

“想!”我脱口而出,不带一丝犹豫。“姑母的话芬儿明白,历代皇后都是出自我们叶赫那拉氏,若是我能为宗族尽自己的力量,芬儿自是愿意。”

姑母对我的回答很是满意,点头笑道:“果然是我叶赫那拉氏的女儿,这顶凤冠非你莫属。”

之后我不顾阿玛额娘的反对,随姑母入宫,嫁给了天下最尊贵得皇帝。他不但是我的夫君,更是我的小表弟,那年他十九岁。

我们第一次见面便是成亲当日,景仁宫内,我穿着大红喜服,待他掀起我的红盖头,我终于见到了他,清秀而又坚忍的脸,我想我对他是一见倾心。

然而随后,他便做出了让我永远忘不了的举动,他没有看我一眼,连合卺酒都没喝,丢下那鲜红的盖头转身离开。我想,他是不愿娶我的。

那晚我哭得很伤心,把我从前二十一年的眼泪都流了出来。他的态度是我不能忍受的,入宫第一日,我体会到被忽视被讨厌的感觉。

开始讨厌光绪,是他册封了他他拉氏两姐妹的时候,当我看到他用所有的柔情面对珍嫔时,我嫉妒的发疯。

我时常找珍嫔的麻烦,欺负她责罚她。每当这时光绪便会找我兴师问罪,我能见到他,也只有这个时候。

我们在一起总是吵架,我不怕他,吵得比他还要凶。我知道他没办法废了我,因为我是慈禧太后钦定的皇后。

有时我想,我这个皇后做的也不错,连皇帝都不敢把我怎样。

许是觉得我斗不过他他拉氏的两姐妹,姑母又把李鸿章的小女儿李若宁接进宫,希望可以维护我的地位。

我对此并不开心,我不希望又多了一个女人分享我的夫君,虽然他从未承认过,就像我也从未承认过我是他的妻。

我不知道光绪和李若宁经历过什么,但她的确赢得了光绪的心。也因此遭来了姑母和谨妃的迫害,可她还是逃脱了,还扳倒了谨妃。

她们没完没了的争斗我一直没有参与,骨子里的自尊和骄傲告诉我,背地害人这种宵小行为,只能代表我的软弱与屈服,屈服于对光绪的爱。

都说爱一个人是疯狂的,为了他的幸福放弃自己的生命,我做不到。

八国联军侵华时,珍妃便为了光绪和李若宁跳井自尽。我冷眼看着一切,真的不知道该说她傻还是痴,不过这一刻,我竟有点遗憾。

后来,李若宁也离开了他,我不知道原因,只是刚刚痊愈的光绪没多久又再一次病倒,这次再也没有起来。

如今宫中的妃嫔只剩下我,照顾光绪的责任自然落到了我的头上。说起来好笑,最先走到你身边是我,最后陪在你身边的也是我,仇人一般的我。

他弥留之际,我在他身边,望着**奄奄一息的他,我竟然哭了。我从来没有恨过谁,除了光绪,我从来没有爱过谁,除了光绪。

后来的后来,姑母也去世了,我带着载沣的儿子溥仪继位,封号隆裕太后。

我突然想起了姑母最初对我说的话,也明白了当时的自己多么无知,我从未真正成为过天下最有权势的女人,入宫后的我,权势,爱情,快乐,都未真正得到过。

我还是枉费了叶赫那拉一族对我的期望,我守不住大清,亲手结束了大清两百多年的统治。

最终我也要离开了,结束这平凡又无奈的一生,想想少年时幻想的轰轰烈烈的人生,只剩下惋惜与后悔。

最后我下了两道旨意,一是不与光绪合葬,这一世的恩怨已经了解,我不想下辈子,还与他像仇人般相遇。

第二,毁掉所有关于自己的史册记录,此生草草结束,何必留下记载,徒让后人笑话。

奈何桥上奈何魂,忆思前尘奈何生。孟婆汤下红尘忘,唯盼来世不逢君。

自我有记忆起,我的生活便都是黑暗。我没有家人,没有名字,从小便生活在暗无天日的地方。那里有很多和我年纪相仿的孩子,被抛弃的孩子。

我们被聚集在一起,作为慈禧太后手下最好的杀手。别的孩子七八岁还在那打闹玩耍时,我们已经拿起剑,为了生存杀死每天生活在一起的同伴。

我不记得自己第一次杀人时是几岁了,或许太小,或许刻意的想要忘掉。

终日在血腥杀戮中渡过的我,也渐渐变得心狠手辣,便是如此,我成为惟一活着的杀手,踏着同伴们的尸体,走了出来。

之后我被分派到荣禄部下,和几个与我同样遭遇的人。那时我也有了自己的名字,苏凌。

为了掩饰身份,我成了北京城舞坊的舞女。跳舞的时候我总喜欢穿红色的衣服,那如鲜血般的颜色,让我感到安心。

白天对着客人笑脸相迎,夜晚提着剑取人性命。这样的生活于我没什么改变,我活着,只是作为荣禄手中的一把剑。

我以为我此生都会这样度过,最后在偶然的一次任务中失败,被其他人杀死。

不知上天是不是垂怜我,竟让熙宁来到我身边。

那一天没有任务,我难得清闲。舞坊收工后,我一个人在内堂卸妆。他来得突然,却没有给我留下太多印象。我只知道他是李中堂儿子李熙宁,入朝为官,直到他说他在大漠中见过我。

第一反应是惊讶,我的确去过,得到命令追杀满洲叛臣。那人狡猾的很,我从北京城一直追到大漠才将他灭口,未曾想竟被他看到。

我当然不会承认,只是莞尔笑笑,谎称没有去过,心中对他多了几分提防。

再次遇到他,我正在山上练剑。这样的不期而遇更让我疑惑,加之他不依不饶的追问,我险些杀了他,但不知为何却在最后停了下来。

有时我很庆幸当时没有杀了他,有时又很后悔为什么不杀了他。

我们真正走到一起,是我去黄海救他之后。这不是我的主意,而是荣禄的安排。我不知道他是怎么发现李熙宁对我有意,只是这个安排,让我有些措手不及。

把他安全带回李府,我便回了南柯梦,我知道,他一定会来找我。等待他的日子竟然有些焦急,尽管知道只是任务,却忍不住有些小小的期待。

我想,我就是那个时候沉沦的吧。

他最终还是来了。那时我正在陪一位客人喝酒,其实舞坊和妓院并无多大分别,舞女也只是不用贱卖自己的身体。

这些我也习以为常,所以当他冲出来把客人轰出去之后,我有些生气。我将他拉出舞坊,质问他到底什么意思。

我说,我就是这样一个女人,我与你不同,我从小便要想着如何努力才能让自己生存下去,不用沦落风尘贱卖自己,你呢,你小时候想的是什么?

我以为他会气愤离开,从此不在出现在我面前,这样我的任务也就无疾而终了。却不想他突然抱住我,对我说,我们成亲吧。

那一刻,我不知道我是高兴,还是难过。

我这样的女子连寻常人家都不能接受,更可况是他这样的名门之后。他最后还是为了我和家里人闹翻,在郊外置办一出宅院,把我接了过去。

之后的生活是我生命中没有的安宁,我们一起用早膳,之后我目送他上早朝。他归来时,我便在门口等他。

闲暇时,他总是陪着我,我们一同舞剑下棋,有时我会给他跳舞,他便抚琴为我伴奏。

我发现,原来世界是有阳光的。可是有着黑暗过去而又如此不堪的我,如何能与他有美好的将来。

他最后还是发现了我的身份,在与他对峙的时候,我永远忘不掉自己说过的那些伤人的话。

苏凌,你太可恶了。

他还是放了我,我却放不下他,因此不远万里的追去了广东,这一次,是我自己想去。

他赶我,我不走。去的时候,我便抱着必死的决心。

所以当我与他双双坠下城楼时,凝望着他的眼睛,我们都笑了。终于,我们之间再无谎言和欺骗,就这样一起死去,很好了。

最后的那一刻,仿佛回到了漫天黄沙的大漠,夕阳下的黄沙格外灼热。我就穿着那件红衣,站在荒漠中悠然起舞。

大漠四下无人,我的发带被西风吹乱,待我重新梳整好,便看到了他。他骑着马站在我对面,衣袂翩翩。

他微笑着拉我上马,我们向落日的尽头奔去,一个与北京城相反的方向。

我叫谭嗣同,出生在湖南的一个小县城,因为父亲是湖南巡抚,颇好的家境让我有机会走进学堂,也让我找到了自己一生所致力坚持的东西。

父亲和老师的谆谆教导,对我的影响很大。也是因为他们,我懂得了什么叫作“向北望星提剑立,一生长为国家忧。”“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年幼的我对大清的情况并不了解,只是在父亲夜晚的叹息中隐约感觉出,现在的这个国家的危难。那时我便发誓,待到自己长大成人,必定以报国救国为己任。

十九岁那年,我离开了家乡,四处游历求学,走遍了大半个中国,也结交了许多仁人志士,同时我也看到了最底层人民对清政府的反对与敌意。

这让我对清政府的印象大大改观,人们的看法,老师的讲解,书中的介绍,都不能满足我对清政府的好奇,正是因为这份好奇,我踏上了前往北京城的路。

经过父亲的联络,我来到了北京城,并住在他从前的故居。初来北京城的我,一切对我都十分新奇,从前许多只在书中看过的东西,都一一出现在眼前。

我在北京城第一个结识的便是罗湉,在一座酒楼中遇到了他。记得那日天下着小雨,酒楼中满是避雨的人,无奈之下我只得与他人拼桌,而那个人正是罗湉。

他那天看起来心情不怎么好,只是一个人低头喝着闷酒,不过从他的衣着举止可以看出,定是个有钱人家的贵公子。

此时门外突然一阵**,他便突然直起身,跳窗跑了出去。与此同时,三五个人跑到了我桌前,左顾右盼后问道:“公子可否见到一个与您年纪相仿身着蓝衣的少年?”

我打量了几人一番,他们眼神并无杀气,问话也颇有礼貌,显然是那公子家的家臣,但我也只是摇摇头,装作没看见大发他们走了。

待几人离开,我回过头,正看见他站在我身后,突然笑着对我说:“刚刚多谢兄台,在下罗湉,不知兄台尊姓大名?”

“谭嗣同。”我淡淡回答,随后他又入座,与刚刚的气氛不同,我们畅谈起来,思绪飞出千里外。

与我想象的不同,罗湉并不是一个无所事事骄傲蛮横的贵公子。他反而与我意外的投机,谈天说地,好不自在,自从来到北京城,我已经好久没有这样与人聊天了。

之后我们便成了朋友,时常一同喝酒,一同聊天,一同舞剑。虽然认识的时间不长,我们却都把对方当作了知己。

另一方面,我也在寻找入朝为官的机会,我要见到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我要用我的努力来挽救这个危亡的大清。

所以我找上了李鸿章,他是朝中要员,若是能得到他的引荐,我定能有机会进入紫禁城。我想我是幸运的,经过几次的拜访,我终于见到了李鸿章,也遇到了她。

她是李鸿章的小女儿李若宁,她的性格,见识与思想。同我所见过的女子都不一样,她这一份独特,始终吸引着我。

然而我深刻的明白,于着乱世我们终难幸福,这也成为我要救国报国的又一动力。我始终没有把这个想法告诉若宁,我害怕她知道后,会毫不犹豫的离开我。

可是当她再一次因为我而遭受危险时,我便知道自己非说不可了。她终究还是明白我的,我始终记得,她听了我的话开心的样子。

我是多么庆幸自己身边有罗湉和若宁两个人,可当他们一起出现在皇宫,成为皇上和妃子时,有那么一瞬间,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有时三个人的事情,能看清的往往只有一个人。

我还是全身心的投入到变法中,记得父亲曾对我说过,无论经历和遭受了什么,能做到不忘初心便好。

我不会忘记自己的使命与坚持,正是因为这份初心,在变法失败后,我放弃了逃走的机会,留下来,接受死亡的降临。

最后能再见若宁一面,我很开心,她怪我为何不离开,我担心会因此连累她,不过好在,她身边还有一个愿意用生命守护她的人,我相信他们终有一天会发现。

在她临走之前,我对她说,每一次都是你看着我离开,这次换我。但当她真的转身离开时,我才切实的感受到那种痛。

当我走上断头台,身旁站着五个生死与共的好兄弟,望着灰蒙蒙的天空,心中没有一丝丝害怕。

自古没有那个国家的变法是不流血的,我谭嗣同愿意做这中国第一人。

侩子手缓缓向我走近,我突然仰起头,冲着天空大喊:“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这是最后一声的呐喊,生命就此终结。回想从前,生命中出现过的人与事,情与恨,都是此生历练,我不曾后悔。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