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我国理论创新进程的经验总结与历史意义

回顾和总结不同历史时期党的领导人关于社会主义改革事业的论述,尽管各有其时代特点,但在基本精髓上是一以贯之的。这些论述从各自的时代要求出发,围绕不同重要和主要方面,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了符合实际的解答,给我国深化改革开放以巨大的启示。

(一)推进改革开放要确立“不停顿”改革思维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一个长期的历史征程,在实现长远目标的进程中,其自身也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总需要面对一些新的事物、新的问题和矛盾。只有根据形势的发展不断调整现实的生产关系,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生产力快速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展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恩格斯早就指出:“我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以僵化的、停滞的思维看待改革,易于使我们陷于片面,而失去调整和发展的有利时机。

坚持改革不停顿,实质上就是要求不断解放思想,时刻根据现实的发展来确定发展和发展任务。当然,树立“永不停顿”的改革思维,并不意味着在一切领域都要“以新换旧”。在实践中,需要防范一些地区和部门在新理念、新做法的名义下,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发展目标和要求,沉溺于“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同时,在改革涉及到局部或个别群体利益时,也要及时排除其对公众利益的侵蚀乃至对全局利益的干扰,防止其对深化改革起阻碍作用。

(二)推进改革开放要以坚持正确方向为前提

迄今为止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中国模式的成功,本质上要归功于党带领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抉择。在中国进行现

代化建设,离开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行不通。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我国才最终探索出了一条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社会主义大国快速发展与和平发展的新道路。西方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历史上曾经走过的发展路径,对中国来说是一条死胡同。我国更不能按照西方新自由主义和“华盛顿共识”的规划来进行取舍和选择,否则只能如拉美国家一样陷入“依附性”发展陷阱。

坚持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需要从根本上坚持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和优势的因素,如: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如果失去正确的方向,而按新自由主义的药方推进私有化,盲目接受西方的“普世价值”,照搬西方资产阶级主导的“三权分立”等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模式,只会使我国坠入比东欧和苏联更惨的境地。在这方面,可谓殷鉴不远。

(三)推进改革开放要理顺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现实中的问题千头万绪,各种深层矛盾错综复杂,需要全面分析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邓小平同志在谈到改革时曾经指出:“胆子要大一些,步子更快一些”,但也同时指出“有错误就赶快改,小错误不要变成大错误”。这就是说,对于那些符合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且得到人民群众拥护、易于见到成效的改革措施,要及时地出台,防止延误改革时机。而对人民群众难以承受、提出较多意见或容易导致大量社会矛盾的改革方案,则不能将眼光

单纯地放在发展上,不能为了改革而改革。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表明,改革、发展和稳定需要综合权衡,全面兼顾。加快改革可以更有效地应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形势,有利于我们抢占先机,把握主动权。发展的问题解决得好,可以使人民群众得到实惠,并增强解决发展难题的能力,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不过,改革方案的不科学或时机不恰当,对经济社会发展也会带来不利影响,并进而影响到社会稳定,最终使改革夭折,“欲速则不达”。特别是当前改革中处理我国财富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产与消费结构性失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掣肘等“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更需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

(四)推进改革开放要贯彻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习近平同志指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因此,深化改革不能脱离群众,不能失去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否则再好的改革设计也会最终走向失败。当前,在深化改革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重点是贯彻以下三项原则:一是改革目标的设计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归宿,在社会改革方案中照顾到不同阶层群众利益,使广大人民群众真正能够通过推进改革在总体上得到实惠,人民真实生活水平在改革中得到切实提高。二是改革方案的制定要充分征求不同社会阶层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使改革方案具有更加广泛的民意基础。同时,要积极关注社会舆论的变化,以正能量和科学的决策引导社会舆论的走向,积极化解改革遇到的阻力。三是改革方案的实施中,要认真汲取来自于群众的新做法和新经验,善于把群众吸纳到社会改革的进程之中,通过合理安排改革重点和科学把握改革节奏,化挑战为机遇,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