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你是我的蓝颜知己,那我是你的谁?

距离上次遇到赵延已经一个多星期了,黎想的心才稍稍平静。那天,她回过神来之后什么也没说,交还眼镜,就冲进了化妆间。可乐收拾好之后又去派对了,黎想怕赵延还在附近,所以躲在里面,把水开到最大,借以淹没自己的惊慌。

他竟然也来到了这里?!这个事实萦绕在她心头,久久无法成为自己认知的一部分。

关于赵延,黎想有太多话可以说,但是却不想提。如果不是他的突然出现,黎想绝对不会再开启那段往事。此刻,星期天的午后,她倚在窗边晒着太阳,顺便晒晒那些傻得心痛的记忆。

赵延是黎想的高三同学,在那紧张又充实的一年里,两人对对方来说都只是普通同学般的存在。上大学之后,在身心放松、青春洋溢的年华,再不发生点什么就说不过去了。两人的交流渐渐多了起来。虽然身处在不同的城市,但是距离并没有阻碍两人乐此不疲的短信交流。

刚走进大学的黎想是个不折不扣的书呆子,讲书上写的话,做老师布置的事。这在大学之前或许可以让她一路平稳,但是大学之后,原本是本着不想有太多麻烦而继续以往的一成不变。没想到却给她带来了更大的困扰,大家都把她当老古董看待,交流很少。她惶惑不安,意识到自己必须要改变,却又因为这要改变的想法而更加惶恐。好在有赵延,他用很大的耐心一一回答着黎想的各种困惑。小到“吃饭可不可以插队”,大到黎想以前从未考虑过的人生哲学。

赵延像个指挥家,在他的指挥棒下,黎想尽全力谱写新的精彩乐章。改变是需要勇气的,而因为有赵延的存在,黎想没有太多犹豫地踏上了蜕变之路。她竞选班委,参加社团,组织了不少精彩的活动。她这才发现她的人生原来可以这么丰富多彩。渐渐明白,一成不变是很平稳,但是却没有改变带来的惊喜让人痛快。

整整三年,黎想每月的短信包月几乎都用在与赵延的交流上。更准确的说,是赵延不惜花费超额的短信来为黎想解疑答惑。

黎想一步步成长着,随之逐渐成长起来的是她的小心事。她和赵延之间无话不谈,当然也涉及到感情问题。赵延是个事业心很重的人,外形内在俱佳的他,却因为一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而损失了不少爱慕者。黎想知道这一点,她也最欣赏他这一点。但是她还是好奇赵延会被什么样的女生吸引。旁敲侧击之下,心中大略有数。她心中是窃喜的,因为赵延的一句话:“等我成功了,如果你还未嫁,我一定来追你!”

“我当然不会嫁!我会一直等着你!”黎想在心里承诺着。就在黎想拒绝掉所有追求者,一心一意守候赵延的时候,他变了。

短信中不再有亲昵的话语,温柔的关怀,取而代之的是“嗯、哦、好”这样的单音节词。这种情况持续了三个月,黎想开始心慌了。她嗅到了赵延的冷淡,她害怕,但是却不知道该怎么办,毕竟他们之间从未有过明确的承诺。终于,她还是鼓起勇气打了那个本想寻求安慰的电话,没想到却硬生生把最后的希望都打碎了。

将近四年的时间,黎想把赵延当成导师般地崇敬着、爱慕着,是他造就了今天这个神采奕奕的黎想。难道一直以来都是黎想自己在一厢情愿地幻想么?他厌倦了指挥家一样的角色了么?她给他压力了么?还是他从来就没把她放在心里过?

“你是我的蓝颜知己,那我是你的什么?”黎想问。

“对不起,让你误会了!”

“赵延,你混蛋!”黎想摔了电话,哭到地上。

最后一次,她导演了一出舞台剧,对白用的都是赵延和她之间发过的短信。副导看完剧本后,提议道:“名字就叫暧昧吧!很合适!”

“暧昧?”黎想笑了,“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词?”

午后的阳光下,黎想微眯起眼睛,从回忆中拔出思绪。那次舞台剧之后,黎想卸下一身的职务,转身向后迈了一大步,在众人惊异的目光中,回到初进校门时的那个自己。毕业后,她选择了自己一直喜欢的这个城市。

黎想伸了个懒腰,很满意现在这个状态,简单,不精彩,却没有太多烦恼。至于赵延,她不希望再遇到他,即使他也这么巧地来到这里。那次舞台剧之后,黎想卸下一身的职务,转身向后迈了一大步,在众人惊异的目光中,回到初进校门时的那个自己。毕业后,她选择了自己一直喜欢的这个城市。

黎想伸了个懒腰,很满意现在这个状态,简单,不精彩,却没有太多烦恼。至于赵延,她不希望再遇到他,即使他也这么巧地来到这里。那次舞台剧之后,黎想卸下一身的职务,转身向后迈了一大步,在众人惊异的目光中,回到初进校门时的那个自己。毕业后,她选择了自己一直喜欢的这个城市。

黎想伸了个懒腰,很满意现在这个状态,简单,不精彩,却没有太多烦恼。至于赵延,她不希望再遇到他,即使他也这么巧地来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