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过年

李府前厅里,八大管事只有在过年的时候再能完全聚在一起。因为每个人负责的都不一样。李管事负责酒楼客栈,刘管事负责商队,崔掌事负责绸缎生意······个个都是人精,都是李家的家生子,虽世代为李家奴仆,但是李老太太宽厚,很看重他们,年轻的时候,精心挑选,重点培养。也是这八个人和李老太太共同撑起这么大的李家。

丫鬟们给各位管事上了好茶,刘管事捧起茶杯,抿了一口,道:“李兄,今年的酒楼生意,做的是风声水起啊,山芋和山芋叶子,不起眼的东西就搞了这么大动静,真让人吃惊。不过大家也就图个新鲜,新鲜劲过去,就没那么好做了。”

刘管事不阴不阳的说了一通。李管事,捋了一下稀疏的胡须,面露微笑的谦虚说:“刘兄说的是,新鲜物图个新鲜,赶不上刘兄的商队呀。”

刘管事洋洋得意。大家看着刘掌柜事事针对李管事,见不得李管事做的比他好,笑笑而已。还不是气当年李管事现在的夫人灵玉,年轻时算是李府丫鬟最漂亮的,相中了老实可靠的李管事,拒绝了能言善辩的刘管事。自我感觉事事强于李管事的刘管事到现在还不服气。

李管事有又和其他人聊了一会,交流今年的所见所闻。

不一会儿,李老太太进来了,身后跟着,长房嫡子李乐天,这人是李老太太唯一亲生的儿子,从小李老太太就亲自教导,才识不凡,也是现在李家的主事人;三个庶子,李乐休,李乐平,李乐凡。虽然四人同父异母,老太太办事公允,所以几个兄弟相处的不错。

老太太站起来,向管事们鞠躬,道:“多亏各位管事鼎力相助,才有今年的成绩,在这多谢各位。除了今年的赏银外,过完年后,各家8岁以上男子,送到府上,我请大儒陈先生教导这些小辈,希望他们能够向他们的父辈一样有出息。”

各位管事一听,很是激动。陈先生可是做过当朝皇帝的老师,也算是帝师,纷纷感谢老太太的恩德,并保证以后更加尽心尽力。

各位管事送给老太太一些外地的精致的东西,作为新年礼物。不要太贵,关键是心意。最后李管事,呈上和玉赠送的《三字文》。李老太太,觉得稀奇,打开一看,并且轻声读出来,越看越喜,朗朗上口,不住的点头。下面的管事虽说书读得不多,但是也挺够理解其中的大体意思。

“李管事,从何处得此书?看上去,蛮有意思的,有教育意义,适合小儿启蒙。”李老太太问道。

“夫人说的是,此书的确是用于小儿启蒙的。这本《三字文》是何家庄和玉姑娘所作,教弟弟妹妹识字的。里面有很多小故事,村里的小孩子都喜欢听故事,所以都跟着学,都能识一些字。小的特向和玉小姐要了一本,献于老太太,望老太太喜欢。”李管事答道。

“李管事有心了。这个和玉姑娘,真是有才,老身真想见见何等秒人能写出这样精辟的文章。小少爷顽劣,用此启蒙,用这个试试。”一想到自己的嫡孙,李老太太就露出又喜又气的表情,可见多么疼这个孙子,又被这个孙子气的不行。

李家花园里,李家小少爷李长卿好像很给力的配合老太太表情似得,上蹿下跳的,跑到花园里,用前襟兜了一抱雪,团成团,用雪球追打着小厮,那几个小厮,东躲西藏,尖叫连连,配合着李长卿的打闹。小厮们在讨好小少爷的时候,眼里偶尔留露出厌恶的情绪,只是李长卿人小,没注意。被打痛的小厮苦着脸,敢怒不敢言。

这是和玉来到这个世上的第一个春节。前几天,打扫了卫生,除尘。家家户户都在准备过年,这是一年中最清闲的时候。由于今年是个丰收年。村民们家里虽然不是很宽裕,最起码吃得饱,过年还能吃几顿肉。大家都洋溢在过年的气氛里,正所谓“家有余粮,心中不慌”。

和玉看着家里只是比平时整洁一点,其他的没有什么特别,总感觉不喜庆。和玉去周婶家串门也是同样的感觉。灵光一闪,原来大家都没有贴前世的桃符,对子,“福”字,窗花之类的。一问周婶,周婶一脸茫然,不知这些为何物。

看着天气好,和玉就到镇上买了一打红纸。前世和玉的奶奶会剪纸,耳濡目染学会了一些简单的花样。像捧着一盘金元宝的童男童女,一条大鱼,各种生肖图形。何喜,看着姐姐像变魔术一样,一会剪一个小猴子,一会一只小兔子,好多叫不出来名字的花。看到旁边的哥哥想那只老虎的图样,何喜就像一只小母鸡一样,两手一拢,护在胸前,急着说:“我的,全是我的。”让刚伸手的何家勇很是无语,作为哥哥,还是要让着妹妹的。大部分花样都贴到何喜床头。

何喜把两个“福”字倒着贴在大门口两边。本来还想搞一副对联的,会识字已经让村们好奇,还能吟诗作对的,更让人起疑。再说了,福到了,比什么诗句,对子好,简单朴实,浅显易懂。

村子里,有个很八卦的女人,赵寡妇。喜欢东家看看,西家看看,这天经过和玉门口,看到门口写在红纸的“福”字,就问正在门口玩的何喜,道:“喜儿,告诉婶子,你这门上贴的什么呀?还是写在红纸上的,看着真喜庆。”

何喜脚上在那边一边踢毽子,一边答道:“婶婶,你真笨。姐姐说,这个字是幸福的“福”。倒着贴,意思是福到啦。”

被一个小孩说笨,找寡妇撇着薄嘴唇,让张瘦瘪的脸更显刻薄。按下心中的不快,感觉稀奇,寻思着向和玉要几张。找寡妇,这个人很好强,见不得比别人差。村里人有的,她要有;村里人没有的新鲜物,她也要有。

正好和玉准备给族里的长老还有族长,周婶每家各两张,在门口碰到。赵寡妇看和玉手里之么多,死活缠着几张。和玉答应她一会再给她写,赵寡妇怕和玉反悔,因为平时两家没什么交情,要到现成的最重要。

和玉被她缠的烦了,给她两张,赵寡妇喜滋滋的回家了。少了两张,和玉先给族里的几位长老,还有族长送过去,大家都很喜欢,再次告诉和玉,家里有什么尽管说。

一转眼要过年了,姐弟四人给长辈拜年。何志勇何喜带了一个小布袋,待会要装一些长辈给的吃食。大家都不宽裕,没有给压岁钱的。

拜了一圈,回到家里,和玉在自己搭建的低矮的小草棚,割了一把韭黄,拌上之前剁好的猪肉末。这个韭黄是和玉之前移的韭菜,种在两个盆里面,盖上干草,紧靠着厨房,还真活了。和玉把出门前和的一团面拿出来,用干净的抹布擦擦前不久做的一支小的擀面杖,擀成薄薄的面皮,包起饺子。何喜看着姐姐包的一个个小元宝,吵着要学,姐妹两个说说笑笑,包了上百个。

何志英烧火,等水烧开啦,和玉把饺子下到锅里,盖上盖子,等水开了,又要了一勺水倒在锅里。如此三次,这就是煮饺子,要三起三伏,饺子才能熟。

和玉前世经常吃,感觉不稀奇,但是何志英何喜他们是第一次这样的吃食,刚盛上来,就加起来吃,结果三人都烫到了嘴巴,还在那边狼吞虎咽的。看的和玉哭笑不得。三人边吃边说,好好吃。

吃过饺子,大家都感觉暖烘烘的。何喜问:“姐姐,我们刚吃的小元宝叫什么呀?吃过之后感觉很暖和。”

“这个东西叫做“饺子”,离我们很远的一个小国,比较靠北,冬天的天气很冷,很多人耳朵生了冻疮。一个郎中,就把药包在面皮里面,做成耳朵的形状。这样就不怎么苦,人民喝了热的面汤,会感觉很暖和,再加上形状像个耳朵,可以让耳朵不生冻疮,人们就叫这些小元宝“娇耳”,后来为了顺口,大家叫着叫着,就叫成“饺子”。”

“那个郎中好有才哦,居然可以想到这样的治病方法,真了不起。那我们以后也叫它饺子吧。大姐,我明天还想吃饺子。”何喜说道。

和玉刮了一下何喜的小鼻梁,笑骂了一句:“小馋猫。明天要把三字经全会背了,再给你做饺子,谁叫你,不像哥哥那样用功,整天就知道偷懒。”

何喜苦着脸,因为前段时间,老想着玩,没复习,有好多都忘啦,今天要好好背书,明天一定要吃到饺子。

刚吃完饭,就拉着二哥何志勇在那边背书,两个人摇头晃脑的,可爱的要命。两个人,还在那边互相检查,提问。有点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