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查理·辛,好莱坞人人自危,这种说法一点都不夸张。

不说别的,就在相对论大厦内部,很多私人关系良好的高管,私下里讨论的时候,经常聊起的一个话题,就是——你去做检查了吗?没有中招吧?

没错,这场风波不可避免的也波及到了相对论娱乐。

大概相对论娱乐的圈子,与从来没有合作过的查理·辛的圈子距离比较远,暂时还没有人中招。

相对论娱乐本就是好莱坞内部有数的大型公司之一,难免受到圈内风气的影响。

罗南更不会傻到规定公司高管不得与好莱坞演员交往之类的,这明显不可能做到。

身处这个圈子里面,有些普遍现象不可能太过计较。

况且,他本身都做不到。

就像平权运动一样,个人或者一个公司的力量,不可能与普遍的社会现象去对抗,哪怕想要对抗,也要徐徐图之,而不是上来就否定一切。

那样只会适得其反。

但罗南不止一次在公司内部会议上强调过,任何人所做的任何事,不得损及公司利益,一切必须要在符合公司利益的基础上进行。

比如罗伯特·帕丁森跑到女导演凯瑟琳·哈德威克的家里去试镜,最后罗伯特·帕丁森拿到角色的决定要素,还是他本人在试镜中表现确实非常好,是符合角色要求的几位男演员之一。

如果试镜效果不好,罗伯特·帕丁森天天晚上去凯瑟琳·哈德威克家报到也没有用。

相对论娱乐剧组所有主角的演员人选,最后一步都是要有罗南来批准,罗南具有一票否决权。

只是大部分中小规模投资的剧组,罗南对于具体演员人选已经不太关心了。

因为这些片子,哪怕号称是极其需要演技的艺术片,也是角色决定演员,好莱坞从来就不缺乏演员。

只要不是娜塔莉·波特曼之于简·福斯特这样驴唇不对马嘴,罗南基本上不怎么会干涉剧组的选角。

查理·辛算是彻底断送了自己的事业。

但好莱坞的各种狂欢并没有因此而减少。

不过,罗南确实注意了很多,比如吉安娜提议将之前的李和宋两位女星一起约来洛杉矶,就被他婉言拒绝了。

至于威尔·史密斯庆贺血检安全的狂欢派对,罗南自然也不会去参加。

以前没有参加过类似的狂欢派对,以后同样也不会。

其实随着心理年龄和财务地位的进一步增长,罗南不知不觉间也在发生着一些变化,但有些变化自身往往难以察觉。

幸运的是,这基本上都是些偏向于正面的改变。

尤其心理年龄的增加,罗南不可避免的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一个但凡东方人都不可能不去思考的问题。

未来,谁继承他这数百亿甚至必然过千亿美元的超级资产?

总不能来个慈善募捐吧?

罗南从来都不否认,他这个人相当自私,一点都不伟大。

那些传说之中圣人才能做出的事情,罗南根本做不出来。

很多问题,随着年龄和阅历的进一步增长,必然会出现在人的脑海里面。

罗南是个很正常的人,难以免俗。

不过,罗南同样不会因此丧失理智,毕竟作为罗南·安德森来说,只有二十八岁,还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规划。

查理·辛的事,不可避免的对他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

以前,罗南听说过很多名人患上艾滋病,但那只是听说,距离相当遥远。

但威尔·史密斯作为好友,与查理·辛因为丹尼斯·理查兹成为同道中人,距离艾滋只有一步之遥的例子就摆在面前,罗南不可能视而不见。

吓坏的威尔·史密斯,当时给了罗南很多触动。

安全之后疯狂举行派对庆祝的威尔·史密斯,给罗南的触动更多。

这是威尔·史密斯的生活方式,罗南无法改变。

罗南由查理·辛感触最深的一点,其实跟希斯·莱杰等人带给他的没有多少区别,都是相通的——不作不死。

2006年的十月份,好莱坞圈内人无法忘记的一段特殊时间,圈内大大小小的明星或者大佬,都在人人自危中渡过,为那些保密性极高的私人医院,奉献了大笔检查费用。

估计这些坐落在洛杉矶各地的高级私人医院,最希望看到的事,就是好莱坞每年都出几个查理·辛。

这比最好的广告,最严格的保密举措,都能有效带动他们的生意。

也是在这个月,由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致命魔术》被使馆影业推入了北美院线,正式发行上市。

这部制作成本为4000万美元的中小规模制作,首映式也不算大,基本上来捧场的都是过往与克里斯托弗·诺兰合作过的圈内明星或者名流。

魔术题材类的影片,也不算是大众题材,哪怕导演是克里斯托弗·诺兰,演员中有克里斯蒂安·贝尔、休·杰克曼和斯嘉丽·约翰逊,使馆影业对于影片的前景预估不是特别乐观,特意避开了争夺纪录的暑期档和年末假日档,选择了十月份上映。

首映式规模不算大,由于《黑暗骑士》还没有上映,克里斯托弗·诺兰距离一线导演还有差距,虽然通过《开战时刻》拥有了一大批铁粉,但影响力与未来根本没法比。

使馆影业不可能在魔术类题材的电影上面,投入太多的宣发与发行资源。

这一类型的影片,想要获得盈利,必须要精打细算。

好在影片的质量确实有所保证,虽然在克里斯托弗·诺兰的所有作品当中,不算是出挑的,但也在平均水准线以上。

克里斯托弗·诺兰早就已经证明了他在电影方面创造力极强的天赋,他的作品以制造神秘感和茫然感见长,可以说是那种独立电影业和好莱坞主流通吃的全能导演。

不过,只要关注好莱坞的人梳理一下这个行业的电影历史,就会发生大多数导演和制片人,其实都在竭力避免在自己的作品中提到与魔术有关的一切。

因为他们认为,观众会有一种先入为主的观念:在电影里做假简直太容易了,就算里面真的是魔术,别人也不会这么认为……

电影与魔术不分家?即使是今时今日,这也是一种标新立异的观念。

克里斯托弗·诺兰用《致命魔术》,将电影与魔术还算比较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

或许,映后《娱乐周刊》的观点,最能反映这部影片的特质。

“这并非一部主流的电影,却仍然带给观众很多乐趣。”

《致命魔术》的观众口碑极好,上映首日之后,IMDB的观众平均打分高达8.8分,Cinema Score的影院观众现场评分也有“A”。

这些数据表明,进入影院观看影片的观众,对于《致命魔术》普遍较为认可。

但有些时候,不止是爆棚的影评人口碑与市场反响毫无关系,良好的观众口碑也无法决定影片的市场走势。

《致命魔术》这部影片既具备了商业电影的诸多特质,也是一部引人深思的影像作品,它向观众展现的种种视觉奇观、曲折离奇的情节设置,突转性的结尾,使观众在观影的整个过程中,都保持着旺盛的观看热情。

但影片在题材上较为小众的先天缺陷,根本不是良好的观众口碑可以弥补的。

这部影片的题材受众范围,可能比不上《朱诺》。

好莱坞魔术题材的电影,能够票房超级爆发的,不是极其罕见,而是从来没有。

如果《致命魔术》的导演不是克里斯托弗·诺兰,如果不是克里斯托弗·诺兰未来的巨大价值,罗南根本不可能投资这样一部魔术题材的影片。

最值得庆幸的一点,克里斯托弗·诺兰的影片,下限都有着足够的保证,不止是口碑,还有票房。

《致命魔术》在北美上映的第一个周末,限于题材的小众,并没有票房爆发出现,只是在3215家影院里面,拿到了2389万美元票房。

平均单馆票房不足一万美元。

这一成绩只能排在当周末北美票房排行榜的第二位。

票房冠军由前一个周末就上映的华纳兄弟的动画电影《快乐的大脚》蝉联。

这部华纳兄弟动画工作室制作的动画长片,继首周拿到4568万美元的北美票房之后,次周末在北美再取2987万美元,力压新上映的《致命魔术》,实现了北美票房榜的两连冠。

即便导演是克里斯托弗·诺兰,也不可能让一部题材本就非常小众的影片票房大爆。

好在《致命魔术》观众口碑叫好,即便首周末三天过后,IMDB的观众评分依然高达8.6分,这在一定层面上也保证了影片能有较为稳定的票房走势。

次周末,《致命魔术》三天的票房只比首周末下跌了百分之三十五,拿下了1553万美元。

再加上此前四个工作日的所得,这部影片的北美累计已经有了4237万美元,成功跨过了制作成本线。

但使馆影业根据各方面收集的市场数据预测,《致命魔术》的北美票房不可能超过8000万美元,想要通过北美票房收回成本没有任何可能。

这个项目的经营目标非常明确,通过全球票房尽可能收回成本,利用线下的多方渠道产生盈利。

《致命魔术》可能是相对论娱乐今年最不赚钱的电影之一。

因为投资的目的在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