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真人电影,动画长片的盈利能力更为惊人,尤其是《汽车总动员》。
这部动画长片在九月中旬从北美影院下档,北美票房最终停在了2亿8597万美元这一数字上面。
但截至到影片下档、DVD上市之前,《汽车总动员》的线下总收入已经接近5亿美元。
放在全球市场上面,线上和线下的收入依然差距巨大。
目前还在海外放映的《汽车总动员》全球累计票房4亿8952万美元,线下总收入却超过了10亿美元。
《汽车总动员》也成为了2007年迄今相对论娱乐单部收益最高的电影项目。
不出意外的话,今年后面的电影不会有超越者。
当然,能有这样的票房收入,相对论娱乐也在《汽车总动员》上面投入了巨资。
相比之下,皮克斯工作室假日档上映的《料理鼠王》和《机器人瓦力》,相对论娱乐在宣传发行上面的投入要低得多。
尤其是后者,相对较为高冷的情节内容和缺乏成为市场爆点衍生品设计的角色,过高的投入无疑是非常愚蠢的行为。
在电影市场上面,经典很多时候都无法与商业收益划等号。
坦白地讲,罗南非常喜欢《机器人瓦力》这片子,如果以他的个人意愿来选择,他宁愿看十遍《机器人瓦力》,也不愿意多看一遍《汽车总动员》。
单纯从影迷的角度,《机器人瓦力》值得9分的话,《汽车总动员》顶多7分。
问题是这种投入数亿美元的大型商业项目,不能以个人爱好作为选择标准。
如果不是接手皮克斯工作室时,《机器人瓦力》已经立项,并且投入了相当的资金;如果不是要照顾皮克斯工作室管理层的想法……
罗南说不定会直接撤销《机器人瓦力》这个项目。
好在他着力控制了投资规模,并且这部影片不会再有续作。
由克里斯·雷纳德负责的沙海娱乐动画工作室发展顺利,随着《小黄人》系列和《功夫熊猫》先后获得巨大成功,动画工作室规模也在有序扩大,如今已经具备了同时展开三部乃至四部动画长片制作的能力。
《卑鄙的我2》、《疯狂原始人》和《如何驯服你的龙》是沙海娱乐动画工作室正式制作的动画长片项目,《功夫熊猫2》、《小黄人2》也在展开前期工作。
另外,一个关于歌唱选秀的动画长片项目,以及根据《玩具总动员》的玩具世界得到启发而来的宠物世界的项目,也在进行早期准备。
至于《小猪佩奇》,每年一部从不迟到,粉红小猪永远都不会长大。
相比于成熟的皮克斯工作室和沙海娱乐动画工作室,公主动画工作室的发展要慢得多,目前还在为第一部动画长片苦苦煎熬。
九月中旬,罗南参与了公主动画工作室和发行方使馆影业的联席会议,重点讨论了正在制作中的动画长片《冰雪奇缘》的制作和发行事宜。
公主动画工作室拿出了一段样片,还有安娜和艾尔莎两位女主角的多个造型。
罗南否决了几个造型,理由是造型不够漂亮,特别是裙子。
除此之外,他还要求使馆影业针对性的做好影片的周边发行工作,将《冰雪奇缘》提到《爱丽丝梦游仙境》和《美女与野兽》的同一等级。
在得到皮克斯工作室的大力支持后,公主工作室在《冰雪奇缘》上的制作速度很快,影片的主题框架已经搭起来了,但剩余的类似渲染之类的工作,都极为耗费时间。
通过之前的动画短片,这些出自迪士尼动画工作室的专业人员,基本上扭转了思想,也在制作《冰雪奇缘》的同时,进行最彻底的转型——公主不仅没有和王子在一起,王子还有可能是坏人。
这个设定相当关键,涉及到使馆影业的宣传和发行。
《冰雪奇缘》的设定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目前美国的女性平权运动,让一个单纯的童话故事拥有了看似相当严肃的内核。
某种程度上讲,这极有可能会为相对论娱乐打开成年女性市场,直接扩大IP的消费人群。
其实艾尔莎就不像是个旧时代的公主,带有明显的冷静、勇敢、独自美丽的现代女性作风。
这些都在无形当中为《冰雪奇缘》系列摆脱了低幼的标签,自然也就有了更多的购买力和衍生的可能。
目前公主动画工作室只有这一个项目,罗南已经在做《疯狂动物城》和《海洋公主》,以及《六大英雄》,也就是《超能陆战队》方面的一些文字准备工作。
这要等到《冰雪奇缘》完成之后,才会提上计划日程。
未来几年,单单是动画长片,相对论娱乐就会迎来一个爆发期,虽然不能指望每一部动画长片都是《汽车总动员》,但这些项目的总价值最少也能达到百亿美元的级别。
一个庞大的娱乐媒体帝国,正在茁壮成长。
九月份,相对论娱乐的电影按照计划推出,如今的沙海娱乐制作的电影,完全以续集和改编为主,原创类型的占比一直非常低。
这次也不例外,不仅仅是续集,更是延续自其他热门影片的改编作品。
类似《惊声尖笑》系列的《死神走了》来到了第二部,由《死神来了》作为保证和基础,这一恶搞系列依然不缺乏市场,第二部北美首周有近2500万美元进账,相比起差不多同等规模的制片投入来说,已经算得上相当成功的商业回馈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好莱坞即将动**的趋势也越发明显。
首先就是与雷曼兄弟等金融机构有密切商业来往的公司,在通过雷曼兄弟等筹集资金等方面,开始变得的艰难起来。
比如二十世纪福克斯等几家好莱坞公司。
早在数年之前,雷曼兄弟就与好莱坞展开了合作,一度找上过相对论娱乐,但罗南委婉拒绝了雷曼兄弟看似充满所谓诚心和好意的投资。
一方面,当时相对论娱乐正忙着应对派拉蒙影业的咄咄逼人,以及与高盛集团运作奈飞网络上市,没有那么时间和精力跟雷曼兄弟纠缠。
另一方面,罗南记得雷曼兄弟不怎么美妙的下场,自然不会一头扎进这个泥潭里面。
不过,雷曼兄弟那时也采取了广撒网的策略,与相对论娱乐接触的同时,还跟包括二十世纪福克斯在内的一些公司在谈合作。
雷曼兄弟先是为二十世纪福克斯提供了成立福克斯在线的贷款,额度高达十亿美元。
有了成功的开始,二十世纪福克斯后面又与雷曼兄弟多处合作,为二十世纪福克斯提供了巨大的资金支持,不但像很多大型金融机构一样,成为好莱坞包括二十世纪福克斯在内的很多公司的债主,也渐渐转变身份,成为了真正的投资者。
好莱坞早就与华尔街有着种种合作,华尔街的资金也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好莱坞。
就像当初的华特迪士尼一样,华尔街的很多投资机构手中,也握有二十世纪福克斯的股权,其中雷曼兄弟因为与二十世纪福克斯合作密切,握有的股权数量在华尔街堪称最多。
另外,以华尔街的普遍运作方式,放出去的贷款不仅仅可以通过利息来获得收益。
如同即将发生的这场经纪危机众多的诱导因素之一那样,华尔街能把贷款和债券玩出花来。
雷曼兄弟在资金上遇到了些麻烦,抽贷较为麻烦,而且需要时间,有些公司暂时还不起贷款,还要走拍卖变现的路,耗时耗力。
他们受到金融行业推出的地产贷款债券和保险的启发,计划将自身的贷款债权也打包成为债券,出售给第三方以筹集必须的庞大现金流。
当然,像二十世纪福克斯这样比较密切的合作方,是放在计划最后面的。
通过多方渠道和高盛等合作方的关系,相对论娱乐也得到了相关的消息,罗伯特·艾格那边也一直保持着密切关注。
过去,华尔街的资金,改变了好莱坞。
如今,华尔街的变动,也在深刻影响着好莱坞。
看似正常的华尔街,一旦有意外爆发,好莱坞必然随之发生变化。
除了金融带来的影响,好莱坞另一个动**的趋势,就是制片人联盟与以导演工会、演员工会和编剧工会为首的行业内工会组织的初次谈判,以破裂而告终。
工会组织提出了制片人联盟根本无法接受的条件,总体要求分享DVD和网络新媒体等渠道近一半的收益。
对于资方来说,这条件简直堪称疯狂。
哪怕是准备在适当的时候,做出适当让步的罗南,在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都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制片人联盟与三大工会初步谈判破裂的消息,随即也被媒体披露出去,劳资双方的矛盾就就此公开化。
三大工会紧紧抱团,各自的理事长在接受采访时,声称如果权益无法得到保障,不排除罢工的可能。
这就是在向制片人联盟施压。
劳资双方的矛盾似乎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也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制片人联盟召集核心成员开会,商讨具体的策略。
这次会议非常高端,只有各大中型公司的老板或者首席执行官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