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上)

元旦原本是一年中很重要的节日,但由于和中国最盛大最传统的春节相隔太近,往往被人忽略。对于学生来说,期末考试的利剑还悬在头上,就更少了几分闲情逸致。江之寒这一两周拼命的翻阅倪裳的笔记,感觉自己基本赶上进度了。

江之寒心里,其实并没有强烈的愿望要考班上的第一第二。毕竟对于所有中学生来说,真正管用的不过是高考最后那一锤子买卖。平时考试的成绩,基本上是一个阶段的学习总结,对于提高信心也许还有些作用。除此之外,也没有什么大的影响。江之寒自我评估,考一个一般的重点大学,应该问题不是太大。但他现在的烦恼是,倪裳一定要争取国内最顶尖的那几所大学。如果自己想要和她在一所大学,考试的难度又要大不少。转念想来,也许考同一个城市相隔不远的学校也不失是一种选择,毕竟大学和中学不一样,行动要自由许多。

明日的烦恼就留给明日吧,江之寒的现在还有很多事情要解决。这两天,母亲和江之寒谈了一下她对书店的前景规划。自从书店开始打广告以后,生意又有井喷式的增长。原先租用店面的时候,厉蓉蓉心里没底,抱着开一家小店先做做试试的想法,租用的店面面积较小,主要考虑的是租金要比较便宜。这两个星期以来,店面较小的弊病就显露出来。生意高峰的时候,店里挤满了人,顾客移动起来都很困难。甚至有的时候,有些顾客只能呆在店外等待。长此以往,肯定会丢掉不少生意。

做书店之前,厉蓉蓉对于经营的前景一点儿数都没有。在江之寒的鼓励之下,她最终决定做这个事情,但她打的是保守的主意,想的是最坏的情形。江之寒去年去世的外公留下来一笔不大的遗产,是几十年工资每个月节省,辛辛苦苦的积攒下来的。这笔遗产被外公分作两份,三分之二说好是给以后江之寒上大学的补助,而剩下三分之一是留给厉蓉蓉支配的。厉蓉蓉计算了一下,这部分钱大概刚好够店面最初的装修,第一批库存,再加上两年左右房租的钱。既然是小本经营,其它的花费总是有限。厉蓉蓉是这样设想的,即使是最坏的情形,这个书店不能够盈利最终倒闭掉,她基本上没有动用平时的生活费用,失去的只是父亲留给她的财产,而为了自己多年以来的一个梦想,赌上这笔遗产也是值得,想必父亲在天上也会理解她的。

开业以后的经营情况完全超乎她的意料,尤其是最近一个月,净利润已经差不多相当于了她在厂里面两三年的工资。由于所有的交易都是现金结算,每天黄昏时分,厉蓉蓉都要到邻近的银行分理处去存当天收取的大部分现金,然后从关门前半个小时一直到关门后回到家里,要简单的做一下当天的存货管理和营收统计。这两个星期以来,每天晚上做帐的时候是厉蓉蓉最开心的时候。她看着一笔笔收入的数字,常常有些不真实的感觉。虽然在有些人看来这可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收入,但相比自己的过去,这样的收入简直是天差地别。

厉蓉蓉不是没有憧憬过这样的情形,但它来的如此之快,让她有时有些喘不过气来的感觉。厉蓉蓉一时意动,做了退职下海的决定,当初除了儿子的坚决支持,丈夫和很多同事朋友都是善意规劝她不要那么做。但当这扇窗户打开,她走到以前没有涉足的地方,而且有了开始的成功的时候,厉蓉蓉性格里好强争胜,野心勃勃的一面被完全激发出来。她昂扬着斗志,想要做出一番更大的业绩。

这段时间的生意暴好,反衬着隔壁杂货店的生意惨淡。杂货店是一个夫妻店,由于生意繁忙加上要和左邻右舍搞好关系的缘故,这几个月来家里需要的酱油盐醋,以至烟酒饮料,厉蓉蓉都照顾隔壁的生意,在他们那里购买。所以杂货店的夫妻虽然很是嫉妒隔壁书店的生意,但心里对厉蓉蓉并不是很排斥,觉得她还是一个很不错的人。杂货店的老板娘时不时过来串门聊天,言语之间很是羡慕厉蓉蓉的生意红火,又经常抱怨顾客稀少,而且卖杂货的利润薄,很难赚到钱。厉蓉蓉嘴里总是说,卖书和文化用品看起来生意不错,但利润空间很小,卖好多东西也赚不了多少钱。当然这个只有鬼才相信。但慢慢的,厉蓉蓉就起了兼并的心思,想把隔壁的店一起盘过来,增加营业面积。杂货店的门面大概有书店的一倍半,后面还有一个小小的储货间,可以当仓库用。如果盘过来的话,营业面积恐怕可以增加到现在的三倍左右。

经营上大的事情和关键的决定,厉蓉蓉已经习惯于听取江之寒的意见,甚至是依赖于江之寒的判断。她也许没有意识到,江之寒已经渐渐的成了她心中家里的顶梁柱。厉蓉蓉知道期末考试在即,不想儿子分心于自己的生意,所以决定过了期末再提这个事。

阴差阳错的,这倒帮了她一个忙。这个星期以来,隔壁的夫妻已经明里暗里透露出春节以后想要盘掉店,去做别的生意的意思。如果厉蓉蓉表现的很急切,他们是想来个漫天要价的。但厉蓉蓉要先听取儿子的意见,所以也就不咸不淡的答应着,让夫妻俩摸不着头脑。两夫妻想好了要去别的地方换换生意的手气,也做好了前期的准备。他们急于把店盘出去,也见了几个熟人介绍的有意思的买家,但出的价钱比他们预期的差了许多。夫妻俩慢慢的就急起来,不停的怂恿厉蓉蓉说,生意这么好,正是扩大营业面积的大好机会。

厉蓉蓉做了一段时间的生意,对于讨价还价当然更有心得,存了心要再冷一冷他们,为自己多争取些砝码,但心里又有一丝担心,怕他们过早的把店盘给别人了。

前几天和江之寒在路上聊天,江之寒说起将要到来的元旦和春节。江之寒说,在美国,从感恩节到圣诞节的那一月左右的时间,营业额是一年的百分之三十左右,也就是说那一个月相当于平常四到五个月的营收。零售业者把感恩节后的第一个星期五称作黑色星期五,因为在传统的记帐本上,盈利是用黑色的数字,而亏损是用红色的笔记下。感恩节来临,对于许多零售业者,就是一年从亏损转到盈利的黄金时节。江之寒说,在中国虽然没有详细的统计数据,但他猜测春节前后这一个月的零售大概至少也能占一年的百分之二十甚至三十,所以这一个月也是至关重要的。

厉蓉蓉听了这话,倒是上了心。她寻思着,如果期末考试以后和江之寒提这个事情,恐怕太晚,错过了今年的黄金销售季节。厉蓉蓉决定问一下江之寒对扩张的意见,打定主意只让江之寒给点大方向上的建议,而不要让他插手小处的事务操作,这样就不会太多的影响他的学习。

当厉蓉蓉正式提起这件事情的时候,江之寒还是小小的吃了一惊。从酝酿书店开张开始,江之寒一直把握着书店经营的大方向。从选址,到顾客定位,从书店的装修的整体规划,广告营销,到如何建立最基本的顾客意见反馈制度,以及每周跟踪存货变化来调整进货方向,他都是幕后策划,拿大主意的那个人。但江之寒并没有参与具体的经营业务,包括进货,营业,和财会。这一个月以来,他只是知道生意越来越好,但具体的收入和利润江之寒并没有仔细询问过。

归根到底,在江之寒的潜意识里,书店这个生意能够带来不错的收入,但想要有什么惊人的发展,他甚至没有仔细的去想过。开业几个月,母亲就想到了第一次扩张,这大大的出乎江之寒的意料之外。仔细的询问了一下目前的营业情况,利润之高也小小的让江之寒吃了一惊。

江之寒对母亲说他需要一两天考虑一下。接下来的两天里,江之寒好好的反省了一下自己的想法。虽然他大力鼓励母亲做这个书店,也在关键的地方给了很多有用的建议,但潜意识里他似乎从来没想过一个小书店可以做多大。回头看看,不管是沃马特这样的零售巨头,还是IKEA这样的家具连锁霸主,哪个不是从一家店开始做起的。当然他们的创始人都有卓尔不群的特质,在服务理念,成本控制,供应链管理方面都曾经有革命性的创新,创造的是百万里挑一的奇迹。但这些都不是关键,江之寒反省的是他从一开始就潜意识的认为,一家小书店就永远只能是一家小书店,是一个多么错误的想法。在书店这个行业,中国有它自己的特色。新华书店这个庞然大物,早已建立了遍布全国的经销门市和供货渠道,有着国家的支持和不可动摇的资源优势,短时间内看不到任何私营的书店有可能正面与其抗衡。但即便如此,现在的市场留给私营书店的空间仍然不小,仅从可能性的角度,把思维局限于一家夫妻店一样的小店绝对是个错误的想法。

江之寒认真想来,自己现今所有的设想和远景,有些还很模糊,有些在国内根本还没有出现,有些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具备涉足的资格,还有些完全是空中楼阁式的纸上谈兵。也许绝大多数的设想,都比一个书店的前景宏伟很多,但眼前这个书店却是唯一真真切切的,在手中的,可以实践很多经营和营销理念的实体。而对于这个宝贵的实验实体,自己一直以来的重视程度还是远远不够。

(大家国庆快乐。加更一章,表示对H2T-2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