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冤家路窄
李世民之所以急匆匆的把李愔叫到宫中,是因为刺杀李愔的调查结果终于出来了,虽然没有确切的证据,但是从各方面反馈回来的信息,以及事发前几个怀疑对象的种种迹象表明,当初刺杀李愔的幕后主使正是范阳卢氏,
而他们这么做,也像当初李世民分析的那样,就是通过这件事,让李愔陷入到皇位之争中无法脱身,到时他们好趁机打压工商业,可惜李愔却没有上当,让他们所有的算计都落到了空处。
虽然种种迹象都表明这件事是范阳卢氏做的,但即便是李世民发动全力,却也没有拿到任何实质性的证据,可见对方处理的十分干净,根本没有留下任何的把柄,如此一来,就算明知道是范阳卢氏所为,却也拿他们没有任何办法,甚至连李世民这个皇帝也不行。毕竟大唐不是后世的鞭子皇朝,因为几个字就能抄家灭族,大唐的皇帝想要杀一个臣子,必须要有一个十恶不赦的罪名,同时还要能拿出确实可靠的证据才行,更别说想要对付一个盘踞近千年的世家大族了。
回到王府后,李愔立刻将这件事告诉了王安,然后又气呼呼的问道:“王傅,您可有什么办法,让我能好好的给卢氏一点颜色看看?”
王安已经被正式任命为齐王府的王傅,经过这些天的调养,李愔初见他时的那种狼狈与憔悴再也看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儒雅与睿智。只见他听到李愔的话后,却是哈哈大笑道:“殿下想要报复卢氏?其实说起来。上次的刺杀除了想让殿下身陷皇子争位之中,另外也算是范阳卢氏对殿下您的报复?”
“对我报复?”李愔听后一愣。没明白王安话中是什么意思?
“呵呵,殿下可能还不知道,范阳卢氏除了占据着广大的田地外,当年大唐的制茶业几乎也全都由他们所掌握,可是后来殿下搞出来炒茶之法后,使得卢氏制作的茶饼没有了销路。族中也失去了一个收入来源,虽然后来他们也买下炒茶的使用专利,但却为时已晚,茶叶市场已经被殿下和其它人瓜分完毕。范阳卢氏现在从制茶业中牟取的利润与以前相比,几乎是不值一提。”王安笑呵呵的说道。按他所知,范阳卢氏除了在土地上的收入外,只有两个支柱产业,制茶就是其中之一,可惜却被李愔无心之下给废掉了。
李愔听后也是一愣,没想到是自己先惹到对方,不过他正在气头了,根本管不了这些,气呼呼的说道:“就算是我先惹的他们又如何。技术不如人,自然就要被淘汰掉,不想着从根本上解决困境,却想出这种阴损招术算计本王,枉他们五姓七望还号称诗书传家,我看他们应该是阴谋传家才对!”
说到这里,李愔想起当初遇刺时,将文心和惜君她们吓的不轻,特别当时惜君已经怀有身孕。受此惊吓,也不知会不会对胎儿的发育有什么影响?想到这里,他的火气更盛,狠狠的一拍桌子道:“王傅,这口气我无论如何也咽不下,您可有什么报复卢氏的办法?”
“呵呵,别人想对会卢氏可能没有办法,不过对于殿下来说,却是简单之极!”王安看到李愔发这么大的脾气,却依然笑呵呵的说道,“范阳卢氏的主要产业有三个方面,土地就不说了,制茶业已经被殿下无意间废掉,最后剩下来的,只有一个麻布产业,听到这个名字,想必殿下已经知道该如何做了吧?”
果然如王安所料,李愔一听范阳卢氏的第三个支柱产业竟然是麻布,立刻眼睛一亮,脸上的怒容也消失不见,反而变成一种极为阴险的微笑,同时口中喃喃自语道:“嘿嘿,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闯进来,干什么不好,却偏偏是做麻布的,这下老子看你怎么死!”
李愔之所以如此说,关键还是在这麻布身上,在棉布没有大规模推广之前,古人做衣服的主要材料有三种,毛皮、丝绸、麻布,不过无论是毛皮还是丝绸,其产量都无法与麻布相比,而且麻布在三者中也是最廉价的,所以麻布在千百年来,一直是中下层人民最主要的衣服材质。
麻布主要是由各种产麻的植物,经过沤麻后再纺织成面料,不过这时的麻布却十分不结实,而且很毛糙,穿在身上像针扎似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还要经过上浆以及捣衣,这样的麻布才适合做成衣服穿在身上,而且结实耐磨。
不过相比制作麻烦,而且外观粗糙、生硬的麻布,李愔现在正在兴建的纺织厂里,生产的却是更加优秀的棉布,与麻布的那些缺点相比,棉布可谓是优点多多,不但质地柔软,而且结实耐用,有些粗棉布做成的衣服,足够让一个人穿上十几年都穿不烂。棉花的纺织也没麻布那么费时费力,同时棉花可织成的布匹也是多种多样,从粗到细样样俱全,再加上质地细密容易上色,所以无论是外观还是实用性,都比麻布要强的多。
另外李愔还知道一点,从宋朝开始推广棉布起,麻布就慢慢的退出了布料的主流,很少有人再穿麻布衣服,最多只能做成盛放东西的麻布袋,后世已经很少见的麻包,其实就是麻布袋的一种。
所以无论从哪一方面来判断,棉布代替麻布肯定是大势所趋,现在李愔合伙长安城里的新贵以及各大商人,正在四处兴建纺织厂,为的就是在棉布上赚取巨额的利润,只是李愔却一直没有想到,范阳卢氏却是全国最大的麻布生产者,真可谓是冤家路窄!
不过还没等李愔高兴太久,却听王安又开口说道:“殿下,您正在兴建的棉花纺织厂,可谓是麻布产业的催命符,若是范阳卢氏再失掉麻布这个支柱收入,族中只靠着土地以及其它一些小产业,肯定无法支撑,到时根本示用殿下动手,对方自己就会衰败下来,只不过这中间却有一个问题。”
自从有了王安这个智囊后,李愔就懒了许多,一般问题上懒的动脑筋,有什么事直接问他就好了,所以立刻开口道:“王傅请讲!”
“嗯,其实说起来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只不过棉花这种作物推广的时间还是太短,受制到棉花的产量,咱们只能在几个种植棉花比较多的地区建造纺织厂,凭这些厂子生产出来的棉布数量,想要将市场上的麻布完全淘汰下去,肯定不太可能,所以现在棉布的关键不是在纺织厂上,而在于棉花的产量上。”王安总结了一下思绪,这才开口说道。
李愔听后也点了点头,这倒是个问题,棉花产量不是一时半会能上去的,毕竟哪怕再好的作物,想要推广也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更何况棉花是一种经济作物,不能做为粮食食用,很多农户就算是种,也只是少量的种上一些,大部分土地还是要种可食用的小麦、水稻等作物,因此棉花的产量增长虽快,但却还是受到限制。
棉花的产量短时间上不去,李愔用棉花报复范阳卢氏的办法,就一时看不到成效,这让急于报仇的李愔感到有些不耐烦,又向王安请教了其它可能报复的办法,但效果却都不太理想。李愔不求能一下子将对方连根拔起,但至少也要让他们伤筋动骨,甚至是一蹶不振,这样才能威慑那些世家大族,让他们看看惹到他李愔的下场!
不过就在李愔为此大为头痛之时,朝堂上却传来一个让他精神一震的消息,而且这个消息还是和突厥有关。
原来在贞观四年时,大唐出兵灭掉了东突厥,不但一举平定了北方,而且还威震西域诸国,再加上当时西突厥内乱,对西域的掌控减弱,所以不少西域国家举城来降,使得中原王朝在继汉朝之后,再一次打开了西域的门户。
而与此同时,西突厥的内乱愈演愈烈,大唐看准机会,于贞观六年介入到了这场内乱之中,在西突厥国内扶植起自己的代理人,希望通过羁縻政策,控制整个西突厥。不过很可惜的是,大唐却选错了代理人,原来从东突厥逃到西突厥的一个可汗之子,名叫欲谷设的家伙开始崛起,并将大唐扶持的阿史那同俄打的大败,甚至还有一统西突厥之势。
若仅仅只是这样,大唐还不至于大动干戈,可是欲谷设这个家伙却被胜利冲昏头脑,在控制住高昌之后,又打下了大唐与西域之间的门户焉耆,阻断了大唐与西域之间的联系,也就是切断了大唐极为重视的陆上丝绸之路。
如此一来,西突厥和高昌可就惹下了众怒,大唐朝堂上吵闹一团,大部分都要求朝廷出兵,重新打通与西域之间的联系,恢复丝绸之路的畅通。
但是相比较大部分朝臣的激奋,房玄龄和李靖等几个文武重臣都表示反对,甚至连一向好战的李世民,也对此事摇摆不定,不知该如何决断?(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