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轰炸
虽然南京城内因为年节将至的关系十分热闹,热闹到让人看不出这里在几个月前才刚刚遭到过战火的洗礼。但是在江苏都督府的会议大厅内气氛却显得十分沉重,甚至到了沉闷的地步…
………哪怕此时在演讲台上伍廷芳表现的神采激扬…
“………因此希望在座的列国领事能够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停止这场残酷的战争,让中国重新回归到和平、稳定的局势当中…”
虽然伍廷芳的表现相当精彩,不过除了国民党的成员外,下面的各国领事反应却是相当的平淡。有个别领事甚至是在国民党成员的掌声停止后才懒洋洋的开始鼓掌。这一场景自然是让不少年轻国民党成员十分激愤,好在有不少老成的成员在一旁看着,并没有出什么大事…
不过看那些领事们的样子,不少人的心中都是一片冰凉,因为他们很清楚下面那些领事们会支持调停的可能性很小很小…
果然,在伍廷芳刚刚结束演讲没多久,德国领事就已经第一个站了出来。
“本人很赞同伍廷芳先生对时局的看法,没错,在座诸位所代表的各国确实需要中国维持在一个稳定与和平的局面当中,只有这样才能最大可能保障列国在华国的利益。然而伍先生不觉得在中国出现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才是最符合列国利益的吗?”
在各国领事中,德国领事可以说是最支持严光的。毕竟德国和严光的关系相当良好,在进一步的话说不定就连准盟友的程度都能达到——————袁世凯和英国人关系密切,国民党和日本人关系密切,英国人和日本人现在同德国人都属于半敌对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德国人自然是十分乐于见到严光掌管中国。
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在中国到是没什么利益,不过作为盟友,看到德国人这么说了他们自然也站出来支持了一下。还有土耳其人也同样如此,毕竟土耳其和德国的关系已经接近准盟友的程度了。
美国人到是想保持中立,不过一个稳定的中国终究是最符合美国人的利益,而一个被分裂成三大势力和许多个小势力的国家显然谈不上稳定。所以在这个问题上美国人也站在了德国人一边。
法磊斯和远在北京的朱尔典虽然都对袁世凯抱有很强的好感,但帝国的利益毕竟要凌驾于私人感情,何况法磊斯和朱尔典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帮袁世凯——————出面调停?难道自己或朱尔典出面就能阻止那个年轻军阀的行动吗?尤其是在白厅的那群人绝不可能做出什么实质支持的情况下?毕竟英国的核心利益是在欧洲而不是在中国,只要不是印度出了什么事,白厅的人就不可能在欧洲还是乱糟糟的情况下跑到中国来找不自在。
所以就算法磊斯看德国人不是很顺眼,看那个叫严光的年轻军阀同样不是很顺眼,但最后法磊斯还是保持了沉默。算是默认了德国领事的说法。
在华利益最大的英国都闭口不言,法国和俄国自然也不会在说什么——————日本人到是想说,不过在其他各国都保持沉默的情况下,日本人也不能表现的过于显眼,招惹了英国人和美国人的注意力。要知道英国人和美国人对日本人有意见可不是一天两天了,俄国人同日本人更是新仇旧恨的关系。
眼见和同盟会关系最好的日本人都装了孙子,孙中山等人心中的失望自然是不必言喻。
随后伍廷芳虽然在台上做出了诸多努力,奈何列国领事来南京只是为了统一意见,对国民党提出的调停根本没有分毫兴趣。所以最后伍廷芳做出的努力几乎全都白费。
不过孙中山等人并没有放弃调停的希望,在会后还私自去见了日本总领事有吉明一面,不过在这件事上有吉明也没能为国民党提供什么帮助,毕竟日本人也要顾虑列强的意见。(有吉明,1909至1919年的日本驻上海总领事,1920年转任日本驻瑞士公使,1926年担任日本驻巴西大使,1932年7月以大使兼公使的身份担任驻华大使,1935年两国外交关系由公使提升为大使,有吉明担任日本驻中国第一任大使…)
至于其他诸如比利时等国?在这件事情上他们是真的一点发言权都没有。
——————————
国民党在南京想要扯着列强的虎皮替自己和袁世凯做调停的事情,在各国领事还没有到南京的时候严光就已经知道了。不过对这件事情严光到是没怎么在意,毕竟到了这个地步根本就不是谁站出来调停就能停止的,何况严光也不信英国人会采用军事手段来对付自己——————顺带一提,国民党想请列强出面调停的事情,除了军情局的情报来源外,英国人和德国人也在接到邀请的第一时间就告知了严光,由此可知英国人在这件事情上的态度如何。
“不过都督,没想到俄国人居然真的有办法将船开到荆州来…”
站在严光的身侧,岳昌在紧了紧衣服后道。
听岳昌这么问,严光笑了笑回答道。
“虽然现在是战时,但北洋也不可能将整个长江流域的船只全部拦截。不然的话不说整个长江流域会不会瘫痪掉,就是英国人也不可能放过袁世凯。何况俄国人装在船上的也不算是军火武器,北洋更是没必要为了上面的两架飞机就做出触怒俄国人的事情。”
确实如严光所说,虽然现在湖北一带都处于国社和北洋的交战范围内,但在长江流域声音最大毕竟还是英国的外来客,而不是严光和袁世凯这两个中国的真正主人。如果袁世凯真的敢做出封截长江的事情,哪怕朱尔典和袁世凯的关系再好,英国人也不可能会放过袁世凯。毕竟英国人的在华利益几乎都在长江流域。
当然,必要的检查还是存在的,这也是经过英国人允许的。所以当俄国人的船只抵达,北洋的人在登船发现上面只有两架被拆的飞机时就放行了——————北洋的人也不知道飞机算不算武器,而且俄国人也不是好惹的,所以最后还是睁只眼闭只眼算了。
在对岳昌稍稍做了下解释后,严光转头看向了一旁的蔡锷。
“松坡兄,天气这么冷,要不要让人多给你加一件衣服?”
虽然在二月份的时候南方的气温已经回升了许多,但却依然显得相当阴冷。严光到是无所谓,皮糙肉厚外加北地出身,但是看蔡锷单薄的体格再联想到他并不是很好的身体,严光多少还是有些担忧的问道。
蔡锷正看着一艘刚刚行驶而过的补给运输船出神,不过在听到严光的话后还是立马回神道。
“这种温度松坡早已习惯,严兄不必为松坡担心。”
听到蔡锷这么说严光点了点头,不管怎么说蔡锷也是正经八百的湘鄂人士,总要比自己这个北方人更适合这里的冬天,自己这么问到是有些多虑了。
不过就在严光转过头去不再考虑蔡锷的问题时,蔡锷却看着他道。
“严兄,那个叫伊里亚什么什么的飞机,真的有你说的那么厉害吗?”
这个时代的人对飞机的认知通常都是“侦查”道具,或者是很有趣的玩具。蔡锷虽然曾经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但日本陆军理念落后几乎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蔡锷对飞机这种新鲜玩意自然没有什么理解。何况这个时代的飞机,绝大多数确实也只能称得上是玩具而已。
而且对蔡锷的问题,严光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
替他解释一下什么叫地毯式轰炸?什么叫毒气弹和燃烧弹?
前一种或许会很好解释,但后两种至少目前严光还没想过对中国人使用…
最后严光只好将当初对岳昌说的话再和蔡锷说了一次,同时也解释了一下什么叫地毯式轰炸以及伊里亚?穆罗梅茨轰炸机所能起到的作用——————虽然放到几年后或许伊里亚?穆罗梅茨就不怎么显眼了,但至少在现在伊里亚?穆罗梅茨在大型飞机中绝对是性能最顶尖的飞机,尤其是540公里的航程更是在同时代小型飞机的两倍以上。(当时的飞机航程通常在200公里左右,达到250公里的都极为罕见,不过欧战结束后就不一样了,如1918年后的鱼雷轰炸机航程几乎都达到了500公里,载重也达到了500多公斤,就连航空发动机——————1台也差不多能顶伊里亚?穆罗梅茨基本型4台发动机…)
等到严光解释完了,蔡锷虽然多少清楚了一些,但还是很难明白这种飞机究竟有多大的威力。
对此严光也没有办法,只能等飞机到了后再说。
想到这里严光看向了岳昌。
“俄国人的船还有多少时间能到?”
“应该是快了吧。”岳昌看了看手表。“根据汉口那边传回来的消息,大概也就是这个时间做就就能到了。”
正在严光和岳昌说话的时候,一艘排水量大概在3000吨左右,悬挂着俄国国旗的货轮突然从远处缓慢的行驶过来。
“看来是到了…”说着严光看了蔡锷一眼。“松坡兄,很快你就能看到这种飞机的威力如何了。”
为了俄国人的那两架伊里亚?穆罗梅茨轰炸机,这次严光专程从四川航空学校带了几名教员和学生过来。准备等到俄国人将飞机组装后,让教员和学生们学习如何操作这种飞机——————其实严光也想看看这种飞机的威力如何,所以还特别带了十多枚四川兵工厂刚刚生产出来的100公斤级航弹和500公斤级航弹,以及4枚十分特殊的燃烧弹,或者也可以称作凝固汽油弹…
在引导下,很快那艘俄国货轮就停靠在了荆州县的码头上。
随后船上的俄国人在近卫师的帮助下,将船上的两架伊里亚?穆罗梅茨轰炸机全部搬运了下来。有关伊里亚?穆罗梅茨轰炸机的图纸,也由西科斯基的助理交给了严光。
“合作愉快。”
在将手提箱中的图纸交给了航空学校的一名德国教员后,严光和西科斯基的助理握了握手。而在严光的身后,那名德国教员则是在检查手提箱内的设计图纸是否有缺漏的地方,等到检查结束后那名教员才重新将手提箱关好。
在看到教员没问题的示意后,严光朝西科斯基的助理点了点头。
“我已经为你们准备好了休息的地方…”
“请问有热水澡吗?”
听到助理的话严光一愣,在他的印象里这群俄国人可是很少洗澡的,不过最后严光还是点头道。
“当然,到时候你只要吩咐下人就可以了。”
“那就好。”西科斯基的助理呼出了一口气。“您可能不知道,一个多月的航行已经快要憋死我了…”
“我能理解你的感受…”
当然能理解,在来到这个世界最初的时候,严光可是经常坐着船到处跑,那个时候严光自己也是有一种生不如死的感觉。
等到西科斯基的助理和其他人在几名近卫士兵的引领下离开后,严光将装有伊里亚?穆罗梅茨轰炸机图纸的手提箱交给了身侧的一个近卫军官。
“你带些人,乘船把手提箱里的图纸带回兵工厂去,然后让柳慧学用兵工厂的零件按照图纸摸索着弄出一架来,明白了吗?”
在接过手提箱后,那名军官双腿一并大声回答道。
“明白”
虽然向德国购买的福克飞机全套生产设备还没有到货,但严光毕竟不可能一直都浪费着宝贵的时间。所以在通过各种渠道进购了一批零件后,兵工厂的人在德国工程师和航校教员的指导下也拼凑了几架性能不怎么样的飞机。
当然,就算性能在不怎么样,也要比中国第一位飞行家冯如所制造的冯如一号和冯如二号好。毕竟兵工厂的工程师们能选用的设备和材料要比冯如当初所用的强的多,如150马力的日光型发动机,这种型号的发动机就连西科斯基也是在1915年才替自己的V型伊里亚?穆罗梅茨换装。
而且严光已经在向英国人洽谈采购200马力的依斯派诺.西扎水冷发动机和发动机的图纸和生产设备,这种发动机在欧战前夕性能相当不错,同时也能替战斗机使用。如果为伊里亚?穆罗梅茨换装这种发动机的话,那么伊里亚?穆罗梅茨的载弹量绝对能由现在的400公斤提升到1917年时的800公斤。(不过在往后就没有其他改进型,因为那个时候苏联出现了→_→)
让人高兴的是,早期的飞机并不像后来的飞机那样要考虑太多的气动布局,稍作修改都需要到风洞里去吹个万八千次。不然的话严光也会头疼上很久的。
其实兵工厂的工程师也在自己造发动机,就如当初冯如自己给自己的飞机造一样,不过终究是起步太晚,何况在兵工厂内除了几个德国工程师对这方面稍有涉及外,剩下的全都是门外汉的水平。所以哪怕有专家进行指导,生产出来的发动机性能也是相当低下,基本上仅比冯如当年使用的发动机要好上一些。
如果将这些发动机安装在伊里亚?穆罗梅茨上的话,不要说400公斤的载重了,伊里亚?穆罗梅茨能不能飞起来都是一件难说的事情。毕竟在飞机上还有着8挺机关枪的存在…
当然,这并不是说四川兵工厂就没有自己的绝活了。
“机枪射击协调器。”
能够使机载机枪在开火时与螺旋桨协调动作,避免子弹射到螺旋桨叶上,而使子弹从旋转的桨叶的空隙中射出的装备。这就是四川兵工厂的绝活,当然,这种装备目前还处于绝密状态。
在休息了一天后,因为有西科斯基助手的帮助,所以那两架被分拆了的伊里亚?穆罗梅茨轰炸机很快就被重新组装到了一起。在经过了一系列的调试后,伊里亚?穆罗梅茨1号在几名驾驶员的驾驶下飞上了天空。
“既然已经成功上天了,那么接下来的就是投弹实验了…”
——————————
“柳督理,这是都督要我交给您的。”
在四川兵工厂内,在经过了两天多的颠簸后,返回了重庆的近卫军官将装有飞机图纸的手提箱交给了柳慧学。
“都督真是喜欢给我找麻烦啊…”
从近卫军官的手中接过手提箱后,柳慧学苦笑着道。
试制一架伊里亚?穆罗梅茨的要求,在近卫军官还在船上的时候严光已经通过无线电将这个任务传达给了柳慧学。
只不过…
“才刚刚忙完航弹和燃烧弹的事情,都督就让我在弄轰炸机…”
虽说航弹和燃烧弹的技术含量很低,但柳慧学他们也是操劳了很久才能在一两个月的时间内研制出来。现在航弹和燃烧弹刚刚交出去,燃烧弹的设计图更是刚放入保险柜没多久,还没等柳慧学和其他的几个设计师松口气,严光就下达了新的任务下来,这怎么能不叫柳慧学满腹怨气。
好在柳慧学本人也属科学狂人的类型,虽然因为管理兵工厂的缘故为人圆滑了一些,但那种科学狂人的性子却一直都没改变。再加上试制了几架飞机后柳慧学有些迷上这种新式飞行器了,所以在接到任务后柳慧学反到有种乐在其中的感觉。
等到将近卫军官送走后,柳慧学一个人拎着手提箱跑到还没缓过气来的其他工程师那里,将严光刚刚下达的命令转达了一下。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像柳慧学一样变态的,所以在得知还有新的工作后,除了少数人外,几乎每个人都哀叹了起来。几个由德国雇佣过来的工程师甚至嚷嚷着要求增加工资,这些柳慧学都替严光答应了下来…
没过多久,这些刚刚休息不长时间的工程师们就再次投入到了工作当中。
而此时在武汉前线上,经过组装的两架伊里亚?穆罗梅茨轰炸机也在机场上蓄势待发。
“松坡兄,这个距离应该够了吧?”
在听到严光的问话后,蔡锷点了点头道。
“看的一清二楚。”
严光和蔡锷并没有在机场上看着两架伊里亚?穆罗梅茨起飞,而是在汉口的码头上,因为这个距离在配上望远镜后能清楚的观察到武昌的动向…
前段时间蔡锷曾经询问过严光,伊里亚?穆罗梅茨轰炸机的威力如何,为了买到它们付出那么大的代价究竟值不值得。今天严光就想让蔡锷见识一下伊里亚?穆罗梅茨轰炸机的威力怎样。
为此严光已经让地勤人员为每架伊里亚?穆罗梅茨轰炸机都挂在了5枚100公斤重的航空炸弹。至于凝固汽油弹?这种武器如果是用在自己人的身上那实在是太残酷了,所以严光是特意将他准备在日本人身上的。
就在严光和蔡锷站在码头上的时候,机场上的两架伊里亚?穆罗梅茨已经发动了8台引擎,并且在塔台的指挥下想着跑道前方冲刺了起来。
很快,两架伊里亚?穆罗梅茨就载着10枚100公斤级航弹飞上了天空。
而码头上,在听到了飞机特有的发动机轰鸣声后,严光扯了扯蔡锷的袖子指向天空。
“松坡兄,快看。”
在天上,两架伊里亚?穆罗梅茨轰炸机正在几架法国高德隆飞机的护送下并排飞向武昌城。在飞过汉口码头的时候,天上的几架飞机甚至还摇摆着翅膀向码头上的严光等人示意。
长江虽然不算窄,但对飞机来说,想要飞跃长江也不过是二三十秒的事情。所以在二三十秒后,两架伊里亚?穆罗梅茨轰炸机已经在六架高德隆飞机的护送下飞临了武昌城的上空。
“该死,这群鸟人又来了。”
看着头顶上的八架飞机,一个北洋军官大声的咒骂道。
不过咒骂过后,这个军官到没怎么在意,毕竟集束手榴弹的威力仅相当于一根爆破筒,再加上飞机的载弹量也不大,所以每次轰炸时能造成的损失都很有限。
不过这一次,军官似乎弄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