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弱接着又说:“崤山以东的征战诸侯国就有六个,大王您的威势不能震慑山东六国,却施压于您的母亲并囚禁她。我私下认为大王您这样的做法不妥。”秦王问:“你看,山东六个诸侯国我能吞并吗?”顿弱说:“韩国,就好比天下诸侯的咽喉;魏国,就好似天下诸侯的胸腹。大王如果能给我万镒黄金,作为我游走他国之用,听任我到韩、魏,待我把他们的国家社稷的重臣都游说到秦国来,这样韩、魏就会顺从我们秦国;一旦韩、魏顺从我们,那么我们就可以图谋整个天下了。”秦王说:“我的国家比较贫穷,恐怕拿不出万镒黄金供您使用。”顿弱说:“现在天下并非没有什么有变故,诸侯不是合纵就是连横。如果连横策略成了,那么秦国就可以天下称王;如果合纵成了,楚国就会天下称王。如果秦国称帝的话,那么可以受到整个天下的奉养;如果是楚国称王,那么大王即使拥有万镒黄金,也不能私自享用。”秦王说:“好。”于是就给了顿弱万镒黄金,让他出使东边去游说韩、魏两国,游说两国的将相都来到了秦国;又去了北面游说燕、赵,杀死了赵将李牧。后来齐王来秦朝拜,韩、魏、燕、赵也陆续来秦朝拜,这些都要归功于顿弱的游说啊!

顷襄王二十年

[原文]

顷襄王①二十年,秦白起拔楚西陵,或拔鄢、郢、夷陵,烧先王之墓,王徒东北,保于陈城,楚遂削弱,为秦所轻。于是白起又将兵来伐。

[注释]

①顷襄王:即楚国国君,楚怀王之子。

[译文]

楚顷襄王二十年,秦将白起攻陷了楚国的西陵,另一路秦军攻取了鄢、郢、夷陵,烧毁了楚国历代先王的陵墓,顷襄王被迫往东北方向迁移,到了陈城这个地方才得以安身。自此之后楚国也日渐衰弱下去,被秦国看不起。不久,白起又率军前来讨伐楚国。

[原文]

楚人有黄歇者,游学博闻,襄王以为辩,故使于秦,说昭王曰:“天下莫强于秦楚,今闻大王欲伐楚,此犹两虎相斗,而驽犬受其弊,不如善楚,臣请言其说。臣闻之:物至而反,冬、夏是也;致至而危,累棋是也。今大国之地半天下,有二垂①,此从生民以来,万乘之地未尝有也。先帝文王、庄王、王之身,三世而不接地于齐,以绝从亲②之要。今王三使盛桥守事于韩,成桥③以北入燕。是王不用甲,不伸威,而出百里之地,王可谓能矣。王又举甲兵而攻魏,杜大梁④之门,举河内,拔燕、酸枣、虚、桃人,楚、燕之兵云翔不敢校,王之功亦多矣。王休甲息众二年然后复之,又取蒲、衍、首垣,以临仁、平兵,小黄、济阳婴城,而魏氏服矣。王又割濮磨之北,属之燕,断齐、秦之要,绝楚、魏之脊,天下五合六聚而不敢救也,王之威亦惮矣。王若能持功守威,省攻伐之心,而肥仁义之诫,使无复后患,三王不足四,五伯不足六也。

[注释]

①垂:通“陲”,边陲。②绝从亲:断绝合纵结盟。从,通“纵”,合纵。③成桥:即上文所谓盛桥。④大梁:魏国的都城。

[译文]

有个名叫黄歇的楚人,四处游学,博学多才,见多识广,楚襄王认为他是个雄辩的人才,因此就派他出使秦国,黄歇游说秦昭王说:“天下诸侯哪一个都不能比秦国、楚国更为强大,现在我听说大王想要征讨楚国,这就好比是两虎相斗,最终却被呆滞的狗得了便宜,大王您不如与楚国交好。我请求向您说说其中的道理。我曾听说:事情达到了极致必然会朝相反的方向发展,就如同冬夏之间的交替一样;极盛到了极点就会产生危险,这就如同是下棋一样。现在秦国掌控着整个天下一半的土地,西面和北面都扩张到了边陲,这是有史以来,还没有哪个国家能像秦国一样做到这一点。从先帝孝文王、庄襄王,到大王您这一代,三代都没能够把土地扩展到与齐国接壤,以至于断绝了合纵所需要的交通要道。现在大王您多次派盛桥到韩国担任职务,让韩国向秦国归顺,盛桥又使北面的燕国也归顺秦国,这样大王您不用耗费一兵一甲,不用施加任何威力,就得到了方圆百里的土地。在这之后,大王您又举兵攻打魏国,封锁了魏国的都城大梁,吞并了河内地区,攻陷了南燕、酸枣、虚、桃人等地,楚国和燕国的军队回旋反顾,也不敢与您较量,大王的功业已经不小。大王您又让军队、百姓休养生息两年,两年后又再次发兵,又攻取了蒲、衍、首垣,兵马已经到达仁、平城下,小黄、济阳又不战而降,魏国最终臣服给秦国。大王您又把濮、磨以北的土地割给了燕国,这样就阻断了齐、秦之间的交通要道,斩断楚、魏国之间的联络,这样一来,天下诸侯即使五次联合六次聚首也始终未能相互救援成功,大王您的威信着实让人害怕啊。大王您如果能够守住功业,保持威名的话,不妨抛弃攻伐的想法,并且广施仁义的教导,这样才能免除后患,而这样的做话三皇就不愁达到四个,五帝也不难达到六个。

[原文]

“王若负人徒之众,材兵甲之强,壹毁魏氏之威,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臣恐有后患。《诗》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易》曰:‘狐濡其尾,’此言始之易,终之难也。何以知其然也?知氏见伐赵之利,而不知榆次之祸①也;吴见伐齐之便,而不知干隧之败②也。此二国者非无大功也,设利于前,而易患于后也。吴之信越也,从而伐齐,既胜齐人于艾陵,还为越王禽于三江③之浦;知氏信韩、魏,从而伐赵,攻晋阳之城,眭有日矣,韩、魏反之,杀知伯瑶于凿台之上。今王妒楚之不毁也,而忘毁楚之强魏也,臣为大王虑而不取。《诗》云‘大武远宅不涉。’从此观之,楚国援也,邻国敌也。

“《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跃跃毚兔,遇犬获之。’今王中道而信韩、魏之善王也,此正吴信越也。臣闻敌不可易,时不可失,臣恐韩、魏之卑辞虑患而实欺大国也。此何也?王既无重世之德于韩、魏,而有累世之怨矣。韩、魏父子兄弟接踵而死于秦者百世矣,本国残,社稷坏,宗庙涂隳④,刳腹折颐,首身分离,暴骨草泽,头颅僵仆,相望于境,父子老弱系虏,相随于路,鬼神狐祥⑤,无所食,百姓不聊生,族类离散,流亡为臣妾满海内矣。韩、魏之不亡,秦社稷之忧也。今王之攻楚,不亦失乎?

[注释]

①榆次之祸:智伯在榆次这个地方遭到杀身之祸。②干隧之败:吴王夫差在干隧这个地方被越王勾践战败并擒获杀死。③三江:指松江、娄江、东江。④隳:毁灭,破坏。⑤祥:非本地的,外来的鬼神称为“祥”。

[译文]

“如果大王依仗人口众多、兵强马壮,执意想要灭掉魏国的威风,用武力征服天下诸侯,我担心秦国会有后患。《诗经》上说:‘没有谁不想有一个好的开始,却很少有人能够功德圆满。’《易经》上也说:‘对尾巴非常珍爱的狐狸过河,最终还是把尾巴给沾湿了。’这是说开头容易,结尾难。怎么知道是这样呢?过去,知伯只看到攻打赵国的利处,而没有料到葬身榆次的大祸;吴王夫差只看到攻打齐国的有利可图,却没有料到在干隧遭遇的惨败。这两个国家,并曾经战功赫赫,但因为贪图眼前利益,结果酿就了大祸患。吴王信任了越国,所以舍弃越过而竭尽全力去讨伐齐国,已经在艾陵打败了齐军,却没料到回来的道上在三江之滨被越王勾践擒杀。知伯轻易相信韩、魏,所以舍弃韩、魏去全力讨伐赵国,围攻晋阳城,胜利在望了,却没有料到韩、魏倒戈,把知伯杀死在凿台上。现在大王念念不忘灭了楚国,却忘记了消灭楚国反而会增强魏国的实力。我替大王的这种作法而担忧,并认为不可取。《诗经》上说:‘即使利益再大,大军也不容易长途跋涉去攻取。’由此看来,楚国才是秦国的后援;邻国反倒是敌国。

“《诗经》上还说:‘别人对我怀有坏心思,我要时时提防,兔子跑得再快,也逃不过猎狗的手掌心。’现在大王您半路上竟然相信韩、魏两国与大王亲近,这就与吴王轻信越国一样。我还听说:‘对待敌人不能轻视,机遇不容错过。’臣认为韩、魏两国表面上表现的非常谦卑,十分惧怕引来祸患的样子,可实际上却是在欺骗大王。为何会这样说呢?大王您不仅对韩、魏两国历代都没有施与什么恩德,而且有多代的积怨。韩、魏人民的历代父子兄弟一个接一个的被秦军杀死,自己的国家也已经残破,国家社稷也已经毁掉了,宗庙也倒塌了,百姓给剖腹毁容,身首异处,头颅、白骨暴露在荒野,尸体遍布国境各处,父子老弱都被绑着成为俘虏,鬼神无人供养,百姓无法生存,妻离子散,颠沛流离,四处逃难成为奴仆。韩、魏两国不亡的话,秦国就永无宁日。现在大王您打算攻打楚国,难道不是失策的吗?

[原文]

且王攻楚之日,则恶①出兵?王将藉②路于仇雠之韩魏乎?兵出之日,而王忧其不反也,是王以兵资③于仇雠之韩魏。王若不藉路于仇雠之韩魏,必攻随阳、右壤,随阳、右壤,此皆广川、大水、山林、溪谷不食之地,王虽有之,不为得地④。是王有毁楚之名,无得地之实也。

“且王攻楚之日,四国⑤必悉起应⑥王。秦楚之构而不离。魏氏将出兵丽攻留方与、铚、胡陵、砀、萧、相,故宋必尽⑦。齐人南面,泗北⑧必举,此皆平原四达膏腴之地也,而王使之独攻。王破楚于以肥韩魏于中国而劲齐,韩魏之强,足以校⑨于秦矣。齐南以泗为境,东负⑩海北倚河而无后患,天下之国,莫强于齐。齐魏得地葆利,而详事下吏,一年之后,为帝若未能,于以禁王之为帝有余。夫以王壤土之博,人徒之众,兵革之强,一举众丽注地于楚,诎令韩魏归帝重于齐,是王失计也。

“臣为王虑,莫若善楚。秦、楚合而为一,临以韩,韩必授首。王襟以山东之险,带以河曲之利,韩必为关中之候。若是,王以十万戍郑,梁氏寒心,许、鄢陵、婴城,上蔡、召陵不往来也。如此,而魏亦关内候矣。王一善楚,而关内二万乘之主注地于齐,齐之右壤可拱手而取也。是王之地一经两海,要绝天下也。是燕、赵无齐、楚,无燕、赵也。然后危动燕、赵,持齐、楚,此四国者,不待痛而服矣。”

[注释]

①恶:疑问代词,哪里。②藉:通借。③资:资助。④不为得地:不算作得地。⑤四国:齐、赵、魏、韩。⑥应:乘隙而攻。⑦故宋必尽:周赧王二十九年,一齐国联合魏、楚攻灭宋国,三分其地。所以称作故宋。⑧泗北:泗水以北。⑨校:通较,匹敌。⑩负:背靠。葆:通保。详事:细心管理。予以禁王之为帝:足以制止大王称帝。禁,制止。诎令:即秦令为韩魏所诎。意谓秦令下达,韩魏不听。归帝重于齐:只好把帝王的名号送还给齐国。授首:交出脑袋,表示降服请罪。襟:衣襟,犹言囊括,引申为占据。带:衣带,犹言围绕,引申为占有。候;侦察,探听。注地:土地相连。一经:经,东西为经,夺取齐国右壤以后,从西海到东海就都成了秦地,所以叫“一经”。两海:指东海,西海。要绝:中间分开。要,通“腰”,引申为中间。危动:危害胁迫。持:犹言劫持。

[译文]

“何况大王出兵讨伐楚国,将从那条道出兵呢?大王不会向仇敌韩、魏借道吧?恐怕出兵之日,大王就开始担忧能否顺利返回秦国了。如果向韩、魏两国借道,无异于大王把自己的兵马拱手赠与韩、魏。如果大王不向两国借道,那只能攻打楚国随阳、右壤。而随阳、右壤都是高山大河、森林溪谷,荒无人烟,大王即使吞并了这些地方,又有何用?而大王徒有灭楚的外在名声,而无得地的实际利益。

“况且大王攻打楚国的时候,齐、赵、韩、魏四国势必乘虚而入。秦队陷于与楚国的战斗,无暇顾及,魏国肯定会派兵攻打留、方与、铚、胡陵、砀、萧、相等地,宋国故地必定尽属于魏国。齐国南下攻取泗北,这里是平原,交通便利,土地肥沃,而大王却让魏、齐独自攻占。大王出兵击溃楚国,不料却让他人坐收渔人之利,既扩张了韩、魏疆域,又增强了齐国实力。韩、魏两国实力强大起来,足以与秦国分庭抗礼。而齐国以泗水为西境,东临大海,北靠黄河,再无后顾之忧,天下各诸侯国,无法与之争锋。齐、魏获得土地,保有利益,再加上悉心治理官吏,一年之后虽然没有能力称帝,但有足够的力量阻碍大王建号称帝。以大王疆土之广,民众之多,兵革之强,出兵与楚国结怨,反倒让韩、魏辅助齐王称帝,这是大王失策之处。

“我诚心为大王考虑,不如和楚国言归于好,和睦相处。秦、楚联手,派兵逼近韩国的边境,韩国必然会俯首称臣。大王凭借崤山的险势,拥有河曲的利处,韩国必然成了替秦伺察天下诸侯动静的侦察官。这时大王派十万大兵进逼郑地,魏国必然恐慌,许和鄢陵两城立马会闭城自保,上蔡、召陵都不和魏国往来。这样,魏国也就成为秦国在东方的侦察官。一旦大王与楚国建立良好的关系,韩、魏这个两个两万乘的大国就会自动合力攻打齐国,齐国右边的土地,大王就垂手可得。这时秦国的土地,自西海至东海,横绝天下。燕、赵与齐、楚之间相互隔绝,然后对四国加以胁迫,四国还没有出兵,就会臣服于秦。”

或为六国说秦王

[原文]

或为六国说秦王曰:“土广不足以为安,人众不足以为强。若土广者安,人众者强,则桀、纣之后将存。昔者,赵氏亦尝强矣。日赵强何若?举左案齐①,举右案魏,厌②案万乘之国,二国,千乘之宋也。筑刚平,卫无东野,刍牧薪采,莫敢窥东门。

“当是时,卫危于累卵,天下之士相从谋曰:‘吾将还其委质③,而朝于邯郸之君乎!’于是天下有称伐邯郸者,莫④不令朝行。

“魏伐邯郸,因退为逢泽⑤之遇,乘夏⑥车,称夏王,朝为天子,天下皆从。齐太公闻之,举兵伐魏,壤地两分,国家大危。梁王⑦身抱质⑧执璧,请为陈侯臣,天下乃释梁。郢威王⑨闻之,寝不寐,食不饱,帅天下百姓,以与申缚遇于泗水之上,而大败申缚⑩。赵人闻之至枝桑,燕人闻之至格道。格道不通,平际绝。齐战败不胜,谋则不得,使陈毛释剑掫取,委南听罪,西说赵,北说燕,内喻其百姓,而天下乃齐释。于是夫积薄而为厚,聚少而为多,以同言郢威王于侧牖之间。臣岂以郢威王为政衰谋乱以至于此哉?郢为强,临天下诸侯,故天下乐伐之也!”

[注释]

①举左案齐:赵国向左发兵可以攻下齐国。举,举兵。②厌:通“压”,压服,制服。③委质:送去礼物。质,通“贽”,礼物。④莫:通“暮”,傍晚。⑤逢泽:今天河南开封。⑥夏:中原地区。⑦梁王:魏国梁惠王。⑧抱质:抱着礼物。质,通“贽”,礼物。⑨郢威王:即楚威王,楚怀王之父。⑩申缚:齐国之将。

[译文]

有人替山东六国游说秦王说:“一个国家土地广阔,不能认为国家就太平了;一个国家人口众多,不能认为国家就强大了。如果土地广阔国家就能太平,人口众多国家就能强大,那么夏桀、商纣的后代还应当继续继承下去。从前,赵国也盛极一时,赵国强盛又怎么样呢?当初,赵国向东发兵可以吞并齐国,向西进兵可以攻下魏国,制服这两个万乘大国,就如同制服千乘的宋国一样容易。赵国筑起刚平城,使卫国失去了东边的土地,就连放牧打柴的人也不敢出入东门。

“在这个时候,卫国的处境危如累卵,天下的游说之士纷纷相互谋划说:‘我们准备送些礼物,去朝拜邯郸的赵王,准备投靠赵王!’于是有人倡议攻打赵国邯郸,晚上才发布命令,早上就开始行动起来。

“魏国攻打邯郸,得胜而归,于是在逢泽与诸侯会盟,魏惠王乘坐中原的车,自称为中原的王,率领诸侯朝拜天子,诸侯都顺从他。齐威王听说这件事后,派兵攻打魏国,致使魏国四分五裂,国家频临绝境。魏惠王亲自带上玉璧等礼物,甘愿向齐威王称臣,诸侯这才从魏国撤兵。楚威王听说这件事,觉也睡不着,饭也吃不下,于是率领各路诸侯和齐将申缚在泗水之滨交战,大败齐将申缚。赵国趁势发兵到枝桑;燕国趁势出兵到格道。格道和平陆的交通都被断绝。齐国发兵没能取胜,计谋没能得逞,只好派陈毛作为使者,解下佩剑,头戴布冠,到南边的去向楚王请罪,又到西边去赵国求和,到北边去燕国游说,对不明事理的百姓说明情况,诸侯这才停止攻打齐国。于是乎,积薄为厚,积少成多,人们街谈巷议,都在议论楚威王的威风。我难道是认为楚威王的政治,谋略混乱到了如此地步吗?这是因为楚国好胜逞强、欺凌天下诸侯,所以天下诸侯才谋划讨伐楚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