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第六首。

此首阮公以邵平自比。“膏火”二句,亦讥趋附权势者。

第九首。

第七首。

魏甘露五年六月甲寅,司马昭立常道乡公,在月之三日,陈沆谓此诗即指此事。“三旬将欲移”云者,谓过三旬即移秋节也。“愿者卒欢好”云者,恐其复为齐王芳、高贵乡公之续也。

第八首。

陈沆以罄折忘归为讥党附司马氏者,未知然否。至谓末四句为阮公自命之词,鉴黄鹄之失路,宁燕雀以卑栖,则深得本指矣。

第十首。

陈沆谓此章讥党附司马氏者。愚谓前六句似讥邓飏,何晏之徒,后四句则自况之语,言虽不能避世高举,犹可全生远害耳。

第十三首。

求仁得仁,犹云求祸得祸,苏李之诛,死自取之耳。

第十五首。

此首自述其抗志自修,遯世无闷。“千秋”二句,言荣名不足称。“羡门”二句,言长生不足慕,但求有自修之实耳。

第十八首。

首四句,言魏祚将倾。“朝为”二句,指前此被魏之恩泽者。“岂知”六句,言夏侯之属云亡,殉国之人未见。景山松,似有所指之人,可信其劲节不改者。

第二十首。

陈沆以此首与“二妃游江滨”、“昔日繁华子”二章同类并观,皆以妾妇讥司马氏也。国藩按:歧路染丝,言变迁不定,翻覆无常,不特燕婉之情如此。即国之存亡,亦不过一反覆间耳。

第二十一首。

阮公自况之诗。

第二十八首。

首四句谓日往月来,月往日来,互有屈伸,不相仇怨。人生有达即有穷,有得即有失,又何怨哉?“岂效”二句,言不学世上小儿营营干求。朱鳖,阮公以之自况,亦远游遗世之意。

第三十二首。

此亦汲汲自修之意。

第三十四首。

《扬雄传》云:“君子得时则大行,不得时则龙蛇。”龙蛇者,一曲一直,一伸一屈。如危行,伸也。言孙,即屈也。此诗畏高行之见伤,必言孙以自屈,龙蛇之道也。

第三十五首。

“愿揽”二句,有鲁阳挥戈驻景之意。“白日不移光”云者,欲使魏祚不遽移于晋也。“天阶”二句,言手无斧柯,无路可以回天也。

第三十六首。

无形,言无生之始也。《庄子》:“溯其始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生。翳华树,日中时也,至冥则夕矣。

第三十七首。

天之道阴求阳,阳求阴,气也。人之道男求女,女求男,情也。古人以不遇为不偶。《诗》《骚》之称美人,皆求君求友也。此诗之望所思,亦求友之意,似有所指。言天时既嘉,道路无尘,而美人不来,能无感慨?

第三十八首。

此首有屈原远游之志,高举出世之想。

第三十九首。

此首似指王凌、诸葛诞、毋邱俭之徒。

第四十一首。

首四句,谓晋氏网罗人才,庸庸者皆见录用。“生命无期度”以下,阮公自喻其游于世网之外。

第四十二首。

首四句,言魏三祖时多良辅贤士。“阴阳”四句,指齐王芳以后之事。“园绮”八句,阮公以自喻也。上世士,即园绮伯阳之伦。

第四十三首。

此首亦远游遗世之念。

第四十四首。

“焉敢”二句,当有误字。凌风树,亦阮公以自况者。有托根霄汉,终古不凋之意。

第四十五首。

“幽兰”四句,喻当世之贤士。“葛藟”二句,喻当世之在势者。

第四十六首。

第四十八首。

按:《上林赋》注:“焦明,似凤,西方之鸟也。”此与鸣鸠并举,殊觉不伦。末二句与前四句尤为不伦,疑后人所附益也。

第四十九首。

乔松,冀有国桢扶魏祚于将倾者。高鸟,自喻其遗世外也。末二句,谓有伯夷之心,而不学伯夷之迹也。

第五十首。

明达,似指一死生、齐彭殇者言之。

第五十一首。

首四句,言曹氏施厚泽于司马,而遭其反噬。末二句,言司马氏机智可怖。

第五十三首。

“大要不易方”云者,谓贫富贵贱死生祸福,皆有自然之理,虽智巧万端,不能逃出范围之外。末二句,言花有荣必有落,人有盛必有衰也。

第五十四首。

前八句,有远游遗世之志。末二句,言己虽生于浊世,岂其玉石不分,随众人混混而昧于时代之变迁耶?

第五十五首。

按“日夕将见欺”似用季平子“日入慝作事”。

第五十六首。

鹡鸰且飞且鸣,《诗?小雅》及东方朔《答客难》皆以喻汲汲自修之士,此则似讥附势之人。

第五十七首。

首四句,有时移势异、举目山河之感。“翩翩”二句,言时移势殊,我亦遗世远举,不效世之聋瞆贪恋禄位茫然不知玉步之已改也。

第五十八首。

此首亦有高举遗世之意。末二句,似讥拘守礼法之士。

第五十九首。

二三者,似亦刺魏臣而二心于晋旋盛旋败者。

第六十首。

少年欲从军立功而晚节悔恨者,念仇敌不在吴蜀而在堂廉之间也。

第六十二首。

此首或指孙登、嵇康之流。

第六十三首。

此首自述其韬精匿志观物自怡之素。

第六十四首。

首二句与第九首相似,而基字不如岑字之稳。末句思妖姬,语尤不伦。疑非阮公诗,后人附益之耳。

第六十五首。

以王子晋比曹芳,以浮邱比司马懿。

第六十七首。

此首似讥司马懿厚貌深情,善自厉饰。

第六十九首。

明珠句,似用邹阳明珠暗投之意。千,即投也。并一餐,即并日而食也。将损彼之有余益我之不足,而愁毒已生,公道不可持也。

第七十一首。

此首有冉冉将老,修名不立之感。

第七十二首。

首四句刺驰骛于名利之途者。“势路有所由”,谓赵孟能贱之也。“更希”句,即毁方瓦合,俭德避难之意。末句疑有误字。

第七十三首。

前六句似刺贾充、钟会之徒。

第七十四首。

“宁子”二句,谓宁戚非全不知道者,而饭牛之歌果为何事?而肯以身殉之也!薄宁戚而慕巢由,阮公之志事著矣。咄嗟,犹须臾也。言荣来辱去,辱来荣去,不过须臾间事,吾但味吾道真而已。

第七十六首:“秋驾安可学,东野穷路旁。”

秋驾,作税驾者误。《庄子》逸篇:“尹儒学御,三年而无所得。夜梦受秋驾,明日往朝师。师曰:‘今将教子以秋驾。’”注曰:“秋驾,法驾也。”国藩按:“秋驾”二句,言有才终至蹉跌。东野稷马力已竭事见

《庄子》。

第七十七首。

此首谓死不足忧,但恐有平生亲好迫之死于非命。“同始异支流”,谓少年相好之人,中道异趣也,雠怨非他人,乃平生亲昵、朝夕闻见之人。一旦异趣,谈笑之际,睇睐之间,已成胡越。此有忧生之叹矣。末句疑有误字。

第七十八首。

终身履冰,下学上达,皆嗣宗吃紧为人处。

第七十九首。

凤皇,阮公自况也。“处非立”三字疑有误。

第八十首。

望佳人而不见,招松乔而不来,将抱孤芳而长逝耳。

第八十二首。

此与四十四首、七十一首语意重复,别无精义。疑亦后人附益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