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四章美国人的主动

因为体制问題,美国总统一职向來是大资本家的代言者,在很多问題上首先需要照顾到的都是那些出钱帮他竞选总统的大资本家的利益,相比其它历届总统,罗斯福因为曾带领美国成功走出31年的全球经济大衰退,享有崇高的个人威望,决策的自由度也就要高一些,然即使如此,很多时候在考虑很多事情的时候,他依旧不得不兼顾到那些曾帮助过他竞选的金主的利益,美国政府一反常态开始积极参与战事正与此有关,,从一战始,美国就扮演着全球最大武器供应商的角色,这让美国诞生了很多军火巨头,二战以來,一度,美国依旧是最大的武器供应商,几乎承担了盟国超过一半军队的武器供给,但是随着学兵军制式武器的横空出世,特别是随着学兵军打的胜仗越來越多,其武器知名度和信誉也越來越高,这一情况渐渐发生了变化,法国,中南半岛上的殖民国家,这些国家使用学兵军制式武器美国人还能忍受,但是当英国人也开始青睐学兵军制式武器的时候,一些美**事工业巨头坐不住了,毫无疑问,美国武器甚至连英国这个铁杆盟友都不买账肯定和美**队的疲软有关,于是,一方面美国人的军事工业巨头开始尝试在技术上做出革新,另一方面,他们强烈要求国家参与更多的战争,好帮助他们打出美国武器的名誉,

诺克斯称要向全世界展示美利坚的肌肉,这句话的真正含义,莫如说是要向全世界展示美利坚的武器装备,

而一些军事工业巨头在游说罗斯福的时候,他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題,那就是“二战后谁将统治世界”,“阁下,二战进行到现在,结果已经可以预期,日本必败,德国,嗯,只要击败日本,那么德国也将独脚难支,那么之后,谁将取代德国和日本在欧亚的位置,亚洲,照目前的情势看,如果我们再不有所动作,必然将为中国所控制,欧洲,哦,阁下,我听说中国人正在尝试着帮助法国人打回去,戴高乐并不是一个好相处的家伙,阁下,难道我们还将失去欧洲这个巨大的市场吗……美国的商品需要庞大的倾销市场,这样才能保证美国工商业的活力,阁下,如果我们不能在军事上取得领先,那么我们将如何确保我们的商品能安全的进入国际市场……”

因为法国复**在太平洋战争中的良好表现(主要是当炮灰当得无怨无尤),欧阳云确实有向昂波斯承诺,最迟在明年年中将会支援复**杀回欧洲,在盟国圈子里,这并不是什么秘密,所以罗斯福对此也是了然,这也是他最终同意加强在北非和中东用兵的原因,如同诺克斯所说的那样,他也觉得是向世人展示美利坚存在的时候,

曾经,美国作为同盟国中灵魂级别的存在,以美援为利器,无论是曾经的宗主国英国还是已经日落西山但是还维系着高卢鸡特色骄傲的法国,亦或是桀骜不驯的中国都得乖乖服从它的调度,美国人说哪里需要增加兵力,即使是最怕死的英国人哪怕是装样子,也会毅然决然的派出军队,固然,美国为此付出了不菲的代价,但那也是一种成就感,能让美国的高级官员们走到哪里都享受到那种光芒四射的优越感,就好像少了美国,地球上从此将失去阳光一样,

美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跌下盟国实际领导者的宝座的,罗斯福也曾经坐下來认真想这个问題,最终,他却未能看清整件事情的來龙去脉,也是这个时候他才发现,原來自己对中国的了解那么少,而中国已经发展成了那样的一个庞然大物,其实这不仅是罗斯福的感受,丘吉尔还有戴高乐,包括近卫文麿还有希特勒,随着中国国防军和学兵军曝光的几率越高越高,对外用兵越來越多,他们都会产生这样的感觉,那就是,好像一夜之间就突然多出來中国这么个军事怪物一样,

“是因为战争,战争让中国得到了成长,再加上中国摊上了欧阳云这样的领导人,又出现了侯德榜这样不世出的科技天才,中国才得以以火箭般的速度崛起……”罗斯福深思过后,曾经得出这样一个“战争养成”结论,也是基于这个认识,他意识到了美国在太平洋战争初中期的决策时错误的,战争固然会夺走很多美国士兵的性命,但是不经历战争,美国的战争机器却永远沒有成长起來的机会,

这个醒悟來得有点迟,不过因为美国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庞大的战争机器,而且有足够的经济积累提供足够的动力,所以无论是罗斯福还是史汀生亦或是诺克斯,他们都认为美国还有机会,

局势的发展真会如他们所料的那样发展下去吗,

就在欧阳云决定成立特别行动队以拯救大兵张旭云的时候,新加坡,日本南方方面军的总司令部,小泉敏一郎正在组织召开着一次大型的军事会议,

学兵军采取蛙跳战术诚然成功的切断了日本本土和南洋殖民地之间的联系,相应的却也给了小泉敏一郎的原西征舰队休养生息的机会,而因为南洋殖民地实际上已经成了飞地,已经完全脱离本土的掌控,于是在小泉的要求下,南方方面军正式成立,小泉也再升一级,从武久号航母舰队的司令官变为南方方面军的总司令官,

小泉敏一郎在苏门答腊尝试了几次反攻都以失败收场后,小鬼子意识到在陆上和学兵军交战根本就沒有获胜的机会,于是他再次将宝押到了海军身上,也幸亏他有先见之明,早早的就在新加坡建立起了造船工业基地,所以现在一旦他决定集中资源发展海军,立竿见影的就收到了效果,

曾经,特攻战术是日本陆海军的杀手锏,这一战术固然有其先天性破绽,但是因为这是能够最大化发扬武士道精神的战术,属于最适合日本人的战斗手段,所以小泉敏一郎非但沒有接受教训,反而变本加厉的加大投入,于是不过短短几个月时间,在新加坡和大马,日军便又多出了几十个特攻战术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