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合成材料
小野中佐没想到自己的适应性练兵引发了冀热辽军区从上到下的深刻反思,几十名干部被免职,加强了军政素质的训练,让略显混乱的冀东地区后来变成了一个坚强的抗日堡垒。
此时他也在反思,利用养伤的空闲把作战过程写成书面报告呈送给大本营和华北方面军。多田骏从战报中受到鼓舞,毕竟林西战斗是万人以上的大战役,皇军以弱小兵力分散在三处与敌一个师遭遇却能予敌重大杀伤全身而退,足见特战中队战力超群、八路军实力一般。
陈海松靠特战队接连取胜,皇军也可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特战思想要坚持、特战部队要加强要扩大,他指示桥本群和小野及时救助伤员,从整个华北方面军中挑选适合的兵员进行淘汰式选拔,恢复扩大特战部队,大本营将很快从德国订购所需装备弹药。
桥本群对此很积极,虽然杉山元大将站在正统皇军的立场上鄙视这种偷偷摸摸、卑鄙可耻的偷袭部队,不过也不好反对大本营的指示,随他们折腾。桥本群立即在华北各部队中组织了强兵选拔工作,挑选出600个会说中国话、身材高大、有战斗经验的三年以上老兵。
小野通过实战检验也觉得自己的部队很有战斗力,单兵技能、战斗意志、侧翼突击都给八路军部队造成较大损伤,改进火力、避开野战的话完全可以发挥出陈海松特战队的作用。
伤势稍稍恢复,他就在通州对参谋长送来的老兵进行了系统测试,手枪、步枪、机枪、迫击炮的操作、手雷投远投准、5公里武装越野、20公里急行军、爆炸物埋设、穿越组合障碍、野外寻找目标12小时潜伏、化装成中国人要饭,五花八门的测试最终只留下130多人。
半个月里,他的90多个轻伤员陆续痊愈归队开始带着新队员进行常规训练,四个小队长战死两个,从剩下的六个班长里递补,还有20多个重伤员造成残疾被迫退出特战中队,伤愈后回日本建立特战队训练中心为特战队培养新锐后备力量,最终要组建一个特战大队。
新的特战中队在桥本群主持下正式成立。以老队员为骨干重新建立了4个小队,根据小野的提议,小队四个班,每班一支有坂狙击步枪、一挺九六式轻机枪、一具掷弹筒、八支MP38冲锋枪。三个突击班之外是一个火力支援班,两挺轻机枪两具掷弹筒。全小队50人。
全中队4个小队200人。另编一个13人的爆破组,专门制作安放爆炸装置,并兼做狙击手、配备狙击步枪。全中队轻机枪20挺、掷弹筒20具、狙击步枪22支,冲锋枪72支。P38自动手枪215支,火力密度超过步兵大队,并大大加强了野战长程压制火力。
桥本群对这样的兵员武器编制很赞同,从他的认识角度看,特战队依然是陆军、是加强的精锐地面突击力量。在主力配合下对重要目标实施突然猛烈快速打击,夺取战场主动权。
这样的思想对于传统的日本军队来说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要知道日本陆军一战以后除了增加了一些作战飞机和轻型坦克,作战思想、军队编制、作战原则、武器装备几乎就没有发生过根本变化,三八步枪用了将近四十年、投弹、射击、刺杀依然是主要训练科目。
崇尚进攻重视骑兵等突击力量、倡导勇敢强调武士道精神的作用,战术很是单调,装备明显落后,可偏偏周边就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制约它,使它持续地陶醉、顽固地坚持。
特战方式的引入也只是一部分吃了亏的有思想的将领的小范围探索。小野部队很幸运地遇见了涣散的四师成就了威名其实也是伤筋动骨挫了元气,被一师部队狠狠扒了一层皮。
小野其实也很后怕,一个帝国倾注巨大财力物力精心打造的精锐中队,并没有遇到八路军真正的特战部队,只是和其主力部队遭遇就被打得无力突破被迫防守。说明特战队的能力还是不足,在编制、装备进行了调整加强后要做的就是刻苦的训练,整合出更强的战力。
这下特战士兵们可是遭了罪,大负荷的体能、技能训练。长时间的潜伏、伪装练习,反复演练遭遇战时的部队分工组合、野战、村镇进攻组合、野外防御组合。开展了数次远离大部队独立进行的偷袭、伏击、穿插演习,经过实战的检验,训练更加有针对性和侵略性。
甚至化装深入到冀中的霸州、冀东的迁安一带侦查,只是八路军吃了亏以后收缩了兵力,所过村镇再也没有遇见成建制的武装阻拦。随着皇军新编师团陆续进入各县镇,重新组建维持会、村公所重新控制了周边地区,治安状况大好,里面可是有特战队的极大贡献。
桥本群参谋长决意扫平冀中鲁南八路军主力,提出了特战队在皇军精锐部队配合下长途奔袭敌军司令部的计划,非常符合他的愿望,立即把特战队一分为二,二四小队由副队长大岛少佐率领前往潍坊进行战前适应性训练,他则带领一三小队赶到邢台了解敌情。
让他念念不忘的在战斗中丢失的12支MP38冲锋枪、14把P38自动手枪,几十个望远镜、匕首、水壶、风镜、指北针、手电筒等昂贵装备不幸全部落在八路军手里,虽然其中一半在炮火中损坏,还是被对鬼子强大火力羡慕不已的侦察连长张亮组织部队全部收集起来,何畏恨恨地看着这些给四师造成巨大伤害的凶器,理智地送到鹰手营子进行分解研究。
恰巧陈海松返回绥远部署蒙古工作,视察完机械化军赶到兴隆,观看了这批战利品。他知道这款自动武器属于轻型冲锋枪里的顶级设计,改良后的MP40是二战中德国陆军的标准配置,在战争初期发挥了巨大作用,直到波波沙、汤姆问世才被压制住。
他认为这款冲锋枪精度、压制火力密度、杀伤力、操作性、维护性都很不错,非常适合警卫部队、侦察部队、野战突击部队、机械化军摩步师、空降旅、独立炮兵部队使用。
按照可以大批量低成本冲压生产的MP40的标准提出了改进意见,缩小武器口径,使用毛瑟手枪弹提高射速。与驳壳枪子弹通用增加弹匣容量,改进保险装置,简化生产工艺、切削部件改为钢片冲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量,使用塑料、铝材降低枪支重量。
不过他反对在野战部队中装备这种射程、威力一般、弹药消耗过大、适合近战的武器。倾向于使用临泽正在研制的半自动武器。向刘凤奎提出通用机枪、突击步枪的预研任务。
口径统一为,营以下半自动步枪、突击步枪、通用机枪使用相同制式的弹药,高平两用的通用机枪替代马克沁、九二式、捷克造、歪把子为营以下部队提供压制火力,重量不超过15公斤。使用250发弹链供弹,要求火力持续、结构简化、故障低、易操作。
为营以下步兵提供射程、火力强于冲锋枪的可以单发精确射击、连发扫射压制的突击步枪,要求步枪、突击步枪、机枪重要零件互换、有效射程400米左右,性能稳定、坚固耐用。
他饶有兴趣地参观了设在山洞中的特种钢材、合金钢材研究所,火药研究所、火箭弹研究所、煤炭化工研究所。美国采购的煤炭干馏设备、煤焦油分离设备、酚醛塑料制造设备、高分子聚合生产设备、合成炸药厂、合成药厂等新式产业,向美国技术人员表示感谢。
上次来兴隆见到刘凤奎他就提出来通过煤化工生产合成材料,美国等西方国家从上个世纪起陆续建立了成熟的煤化工生产技术,只是二十年代以后开始转向通过易于分解的石油天然气来生产,新型合成材料已经开始在军工、汽车、电器、制药、制衣很多方面广泛应用。
中国缺油缺气、勘探开发旷日持久,咱们等不起,好在咱们煤炭资源丰富,同样可以通过煤化工技术生产各种新型材料,刘凤奎、赵德安两位博士不是搞化工的却也知道新型材料对军工产业的直接影响。对陈海松的提议很赞同,提交了发展煤化工的可行性报告。
陈昌浩、黄华、姚依林等人对陈海松赞许的新型产业很重视,请来两位专家共同研究了了报告、在原料、设备、技术有所保障后挤出资金通过刘凤奎在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工作的三名同学采购相关设备。正巧美国煤化工企业受到石油化工企业的挤压,纷纷倒闭、转产,大量生产设备闲置废弃。用不多的资金订购了完整的生产设备,十月通过海路运回来。
又通过美国记者斯诺、史沫特莱等组织的支援中国反侵略基金会,美国驻包头商务处、军情局美国小组的特工动员三名同学和几十位从事相关研究的留学生回国,招聘了两百多工程师、技师。调来河西大学化工学院200多名学子跟随美国专家从事研究工作,一个工程兵师在技术人员带领下开挖洞穴、安装调试设备、试验生产。奠定了我国煤化工工业的基础。
陈海松对时隔半年已经初具规模的化工生产给予高度评价,观看了成品材料,鼓励科技人员把爱国**用在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上来,利用美国冶金、化工技术综合利用各种矿产资源,从煤炭中提取出合成树脂、酚醛塑料、合成氨、橡胶、药品、炸药等急需材料。
他对中国学生、工程技术人员说,由于战争的原因这里的研究、生产条件还很艰苦,产品也比较单一,不过有了这个基础、有了懂得现代化工技术的专家,有兴隆工业区的大力支持,研究范围、研究深度会越来越宽,各种新型材料一定会层出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