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拿着一个苹果对学生们说:“请大家闻闻空气中的味道。”一位学生很快便举手说“有苹果的味道”。苏格拉底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位学生身旁走过,并要求大家仔细地闻一闻,然后苏格拉底重新回到讲台上,问:“空气中有什么味道?”大家异口同声地说:“空气中有苹果的味道!”苏格拉底摇摇头,然后向大家宣布:他手里拿的那只苹果是假的。

这就是心理暗示的力量。从心理机制上讲,心理暗示是一种被主观意愿肯定的假设,它可以影响我们的判断,左右我们的心情。

1968年,罗森塔尔和福德两位美国心理学家来到一所小学,验证他们的“聪明鼠和笨拙鼠”的实验是否成立。他们从一至六年级中各选3个班,在这些学生中进行了一次“发展测验”。“测试”结束后,他们随机点出几个学生,以赞美的口吻称赞他们智商很高,以后将有更出色的发展,并通知了相关老师。

一年后,两位心理学家再次来到这所学校进行复试,结果名单上的学生的成绩有了显著进步,而且性格更为开朗,求知欲望更强,敢于发表意见,与老师的关系也特别融洽。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也有人称之为“期待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更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潜能,让一个普通的人出落成优秀的人。而消极的心理暗示则让人悲观、自卑,让一个普通的人更加平庸,甚至更加落后。

心理暗示既然这么重要,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前途。那么,当你无法改变环境的时候,为什么不试试改变自己的心境呢?

安娜是一家电视台的记者,年轻漂亮,又颇有才华,白天进行财经访问,晚上播报7点半的黄金档,一切似乎都很圆满。有一次宴会,安娜不小心和她的顶头上司——新闻部主管撞衫了。撞衫事件严重得罪了主管,于是安娜的节目以不适合播在黄金档为由,被改在深夜11点的新闻中播出。

安娜当然知道这是新闻部主管给自己小鞋穿,但她已经给主管道过歉了,可主管仍然不原谅她。“既然改变不了别人的态度,不如改变自己的心境。”安娜是个豁达的人,她不想因为别人的小心眼而影响自己的情绪,就欣然接受了改播安排,并说:“谢谢主管,因为我早盼望6点钟下班,然后去夜校进修,却一直没有机会提。”

从此,安娜果然每天一下班就跑去进修,并在10点多赶回电视台,预备夜间新闻的播报工作。她把每一篇新闻稿都事先详细过目,充分消化,丝毫没有任何松懈。

由于安娜的认真和努力,她主持的夜间新闻受到了大家的好评,收视率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然后,就有观众不断写信询问,为什么安娜只播深夜新闻,不播晚间新闻?不久,消息就传到了台长那里,台长找来了新闻部主管,责备了她私自调动人员,命她立刻将安娜调回7点半的黄金档。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要经过这样或那样的坎,没有谁一辈子会在无风无浪中安度一生。每个人在工作上,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打压下属的顶头上司并不少见,当领导故意和你过不去时,的确令人不快。但是,满腹牢骚有什么用呢?既然无法改变别人,不如像安娜一样,改变自己的心境,去适应环境,进而赢得脱颖而出的机会。

人的心情难免会受到外在事情的影响。范仲淹写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现实生活中能达到此境界的人少之又少,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注定是心情的奴隶,借用一些方法和技巧,我们完全可以左右自己的心情。

快乐与否,全看自己。身处社会,要适应不同的环境,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环境不会因为我们的喜好而改变什么,别人也不可能都是我们所期望的样子。这个时候,我们无法改变环境和他人,不妨试试改变自己的心境。改变自己,才可以像安娜一样,遇见更成功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