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据说柳永写了一首词,惹了大祸。金国皇帝看了那首词之后,更加坚定了带兵南下、吞并南宋的决心。

那首词把南宋写得太繁华太美好了,美得让没见过大世面的金国人口水直流三千尺,好像画了一盘逼真的烤羊排,把人家的馋虫勾出来了。

在柳永笔下,南宋到底有多美呢?它有这么美——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柳永的这首《望海潮》,原本是想为南宋做个广告,结果却招来了饿狼,不知道算不算史上最有吸引力的广告词。

当然这只是个“据说”,真相还有待考证。但北边那只狼对南边这盘“羊排”垂涎已久,倒是确定无疑的,而且他们灭了北宋还不满足,还想赶尽杀绝,逼得对方多次请求议和,实在被“纠缠”得不好意思了才于绍兴十一年(1141)与人家达成协议,史称“绍兴和议”。

这次议和协议,自然是南宋作出了巨大让步后达成的。北边那只狼倒也还给面子,协议达成后消停了几年,心里却在想,等我把吞下肚的食物消化消化再说。

绍兴和议之后,宋金之间难得的几年和平岁月就是这么来的。

02

等到绍兴三十一年(1161)的时候,那只狼吞下肚的食物消化得差不多了,通过政变上台的新狼头完颜亮首先想到的就是南宋这盘美食,不完全吞下肚实在是不甘心。

为了达到目的,完颜亮豁出去了。

他首先于1159年正月关闭了宋金两国进行贸易的市场,只保留了泗州一处。紧接着又命令户部尚书苏保衡等人在通州造战船,25至50岁的契丹人、奚人统统给我当兵打仗去,一下子就调集了50多万人,又征集军马近60万匹。打造兵器等其他战争准备,更是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四路大军组成后,企图一举消灭南宋的完颜亮亲率主力攻打淮西。南宋两淮驻军成了碰不得的豆腐渣,一碰即烂,幸亏跑得快,才得以退至长江南岸。**的金兵很快抵达长江北岸,停下来打造战船。

完颜亮的渡江地点早已选好:安徽马鞍山的采石矶。

江面狭窄、形势险要的采石矶原名牛渚矶,自古为江防重地,与南京燕子矶、岳阳城陵矶并称“长江三大名矶”。

金兵大兵压境,磨刀霍霍,大战一触即发,南宋人准备好了吗?

03

南宋人倒是知道了金军打算从采石渡江南侵的消息,所以朝廷才派中书舍人虞允文去采石慰劳军队。

当时的采石却能把心脏病都急出来:建康府都统制王权因无能被罢官、所部18000人退至采石后,接替王权的李显忠却不知还在哪里逍遥,近两万人的军队连个主帅都没有。

人心惶惶,秩序混乱,士气十分低落的王权军三五一群地坐于道路两旁,许多人都有逃走的打算。再没人管的话还不知道会搞出什么事来。朝廷急了,赶紧让时任督视江淮军马府参谋军事的虞允文督促李显忠赴任,顺便代表朝廷去采石慰劳一下军队。

来到采石后的虞允文没料到采石的情况糟糕到如此程度,若不果断采取措施,后果不堪设想。

这个文官出身的四川人当即决定不等李显忠到任,否则黄花菜都凉了。他二话不说就把自己推到了最前沿,立即做了三件事:第一,召集将领宣布朝廷抗金命令;第二,犒赏军队,做战争动员;第三,组织当地民兵和百姓支援采石,加强采石防务。

既然有人出来领头,咱们还是打起精神来吧。一些宋将对虞允文说:“其实我们以前吃尽了敌人的苦头,恨死他们了,人人都想抵抗,都想把他们杀个干干净净。没说的,只要您领着咱们干,咱们就是拼了这条命也不足惜!”

与虞允文一起来慰问军队的官员却“警告”虞允文:“老虞啊,你搞没搞错,朝廷是派你来劳军的,不是让你来督战的。且不说自作主张这个责任你是否承担得起,那些人把事情搞得一塌糊涂,你凭什么帮他们收拾烂摊子?最好别把祸事往自己身上揽,背包袱的滋味可不好受哦。”

虞允文最不爱听这种话,一听就来气:“这种话你们也说得出口?俗话说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你们如何我管不着,但我知道,至少我姓虞的不能考虑自己的得失,逃避责任!”

04

此时此刻,这个从未有过军事指挥经历的书生明白,光说大话是没用的,空谈误国,大话更误国,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于是,这个之前对打仗“一窍不通”的文人,几乎是凭着“感觉”开始了战斗部署:首先命令步骑兵沿江布阵,然后把布置在江面的宋军船只分为五队,江中停一队,东西两岸各停一队,山后藏两队。

虞允文这个“军事外行”的搞法,居然把敌人骗了:看看这些南宋人,活该亡党亡国,这么重要的采石矶,防守却如此薄弱,基本上形同虚设。咱们放心大胆地冲吧,胜利的果实在招手,快者有份慢了没门哦!

驾着“冲锋舟”快冲到南岸,才发现人家早就摆好阵势,等着你的脖子往刀口上撞,只是人家隐藏得好,或者是你自己眼瞎,没看到而已。

更恐怖的是,观战助威的当涂人民,竟然排了几十里!

以为南宋就像坛子里的乌龟,可以手到擒来的金兵这才大惊。

进,严阵以待的宋军就是个铜墙铁壁,进不得;退,宋军若是来个全力掩杀,必定兵败如山倒,死得更快!

怎么办?把头皮硬起,把牙关咬紧,把眼睛闭起,横下一条心,继续前进啊!

05

说真的,在江风的帮助下,金兵的速度还真不慢,没多久,满载金兵的几百艘大船就抵拢了南岸,金兵开始登岸。

刚才安安静静地看了好一阵戏,看够了,现在该看咱们表演了!虞允文看准时机,命令部将时俊率步兵出击。

时俊是位双刀将,早就憋足了劲的他一声怒吼,挥舞着双刀,率先冲向敌阵。

主将如此,士兵们岂能落后,他们紧随主将,潮水般冲向金兵,喊杀声交织着砍杀声,声声入耳,阵阵惊心!

没有对比就没有恐惧。自从进军以来,这是一直未遇抵抗的金军第一次遭遇如此强大的对手和如此亡命的冲锋,原以为宋军都是豆腐渣的结论,看来彻底被推翻了。

好不容易上得岸来的金兵就这样玩完了。

甚至可以说,还没开始玩就被玩完了。

江面上的金军也没玩多久。

玩他们的是宋军水军。他们的船又大又稳,而金军的船又小又不稳,一冲就翻。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当宋船冲入金船,就像大象冲入稻草人阵,一触即倒,面对横冲直撞的大象,再多的稻草人也白搭。

没玩多久,金兵乘坐的船只就被纷纷撞沉,落入水中的金兵,多半被淹死,没被淹死的也快了。

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宋军的“援军”又到了。

原来是一群“逃兵”,是从光州(今河南潢川)逃到采石的宋兵。

虞允文说各位来得正好,请大家抬上军鼓,拿上战旗,金兵打仗辛苦,咱们本着人道主义精神,给他们来一场慰问演出。

“逃兵”们按照虞大人的吩咐,开始为金兵演戏。他们使劲敲着军鼓,拼命摇动着战旗,从山后出发,边“演”边朝江边而来。

这场戏确实够热闹,看得金兵魂飞魄散——兄弟们逃命吧,咱本来不是对手,宋军又来了大批援兵,再不走就走不脱啦!

士兵们纷纷逃命的结果,自然是两个字:惨败。

这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结果。气得暴跳如雷的完颜亮命令剩下的部队第二天强渡长江,完不成任务者提头来见。

可惜,虞允文不给完颜亮机会,第二天他改变战术,变以逸待劳为主动进攻。

接受主动进攻任务的是新盛率领的水军,目标是长江北岸的杨林渡口。他们采用强弩劲射、霹雳炮轰击等战术,大败刚刚来得及出港的金军。

渡江失败,完颜亮不得不退回和州。他感觉那里不安全,便又逃往扬州。

06

直到宋军取得采石大胜,被朝廷任命的采石主将李显忠才带兵姗姗来迟。

虞允文让他守在采石,自己到镇江去,因为他料到敌人在采石没占到便宜,一定会到镇江对岸的扬州去渡江,而没有准备的镇江一定非常危险。他带着李显忠拨给他的人马,立即赶往镇江。

防守镇江的主帅是老将刘锜,那时已病得卧床不起。来到镇江的虞允文探望了老将军后,立即回到军营,命令水军在江边演习,同时进行车船制造等准备工作,并加紧巡逻。

接连打了几次败仗的金兵,本就不想再打了,见宋军防守严密,更是害怕再打,因为再打就是白白送死。有的金兵开始商量如何才能顺利地逃走,整个金国的南侵军队,想打仗的恐怕只有完颜亮一人。

他决定拼了。可是得有人去拼啊,都不想打了,谁愿意替你拼命?您老人家可别让咱们在干革命和保性命之间站队。

完颜亮偏要他们站队:老子命令尔等三天之内全部渡江完毕,不然统统去死!士兵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那眼神分明在说:咱们老大脑壳到底被门挤了几下哟?他为何老是这一套,也不来点新鲜的。看看对岸那架势,咱们就算渡过去了,也是死路一条,谁愿替他卖命谁去,反正我是不去了。

更糟糕的是,完颜雍在辽阳称帝,并废完颜亮为庶人的消息,此时也已传到军中,将士们更是不愿替一个庶人卖命。一个名叫完颜元宜的神武军总管,干脆率军把完颜亮杀了,免得他在那里聒噪。

那个在辽阳称帝的完颜雍,就是所谓的金世宗。这人似乎不那么好战,上台后停止了侵略南宋的战争。

后世如此评价采石之战的重大意义:采石之战的胜利,至少使南宋多活了100多年。

尤其难得的是,指挥这次战役的宋军指挥官虞允文是个文官,此前毫无相关经历,更谈不上军事斗争经验,却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勇于担当,领导军民英勇抗敌,堪称男儿楷模!

07

采石大捷后,获得极高声誉的虞允文被任命为川陕宣谕使,和大将吴璘再次北伐中原,攻克凤翔,收复巩州。

乾道元年(1165),被召回临安的虞允文任参知政事兼知枢密院事,两年后接替去世后的四川名将吴璘,任四川宣抚使兼知枢密院事。

在四川任职期间,虞允文时刻不忘北伐,不断筹划由四川出师北伐,最终积劳成疾,病逝于淳熙元年(1174)。三年后,宋孝宗诏赠虞允文太傅,谥忠肃。

虞允文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民族英雄,还是一位出色的“杂家”,文学成就尤其突出,著有《经筵春秋讲义》三卷、《唐书注》《五代史注》《乾道重修敕令格式》一百二十卷、《虞雍公奏议》二十三卷、《内外志》十五卷、《诗文集》十卷、监修《续会要》三百卷;《宋诗纪要》收录其诗两首,《宋代蜀文辑存》收录其文八十五篇。

虞允文是四川人,去世后葬于老家四川。虞允文墓别名丞相坟,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虞丞乡丞相村西,先为乐山市文物保护单位,后乐山、眉山分家后,成为眉山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虞允文去世后的第四年,宋孝宗下诏指派宋氏家族开始负责为其守墓,至今已有近900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