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家长诉苦说:“我道理说了一箩筐,可孩子却充耳不闻,还是我行我素……”

其实,在很多时候,并非孩子不听你的教导,而是孩子不能理解你所说的道理。那些在大人眼里很容易明白的道理,孩子不一定能听得懂。孩子的思维是感性、直观的,他们往往对理性的语言不感兴趣。因此,单纯地和孩子讲道理,他们很难听懂,也就更谈不上去接受了。

那么,该如何教育、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呢?

请大家运用“故事教育法”来教育孩子。此主法是针对孩子随时发生的情况,把各种道理蕴涵在故事中,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达到教育、引导、说服孩子的目的。实践证明:运用这种教育方式,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一个9岁的男孩,由于聪明机灵而骄傲自满,并因此受到了同学们的孤立。为了帮助男孩改掉骄傲的坏毛病,班主任先是说了一大串道理,但并没有让他明白自身的错误,反而让他流下了委屈的泪水。情急之下,班主任决定给男孩讲一个“**和葱头”的小故事。

在一个老大娘的屋子外,长着一株**。**老是沾沾自喜:“你们瞧,我多美啊!在这地方我是最美的。”在**旁边长着一棵葱头,一颗普普通通的葱头。夏末,葱头熟了。绿色的茎叶蔫了,葱头散发出辛辣的气味。

**捂着鼻子。“呸,你发出一股多难闻的味道呀!”**对身边的植物说,“我真的感到奇怪,人们干吗要种这种植物呢?想必是为了熏跳蚤……”葱头听后没有出声。

这时,老大娘从屋子里走出来,并向**走去。**屏住了呼吸。它想:大娘马上就会说,她的**多美啊。想着,想着,**感到有点飘飘然了……

然而,老大娘却弯腰看着葱头说:“多好看的葱头啊!”

此时的**感到困惑了:难道葱头这幅尊荣也能称之为好看的吗?

当男孩听完这个故事时,脸上的泪痕已经干了。从这个故事中,他悟出了一条道理: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用,不能自作聪明,看不起同学。而班主任也从这场师生沟通中悟出一个教育孩子的道理,那就是:少讲些大道理,多说点小故事。

这位年轻的班主任叫苏霍姆林斯基,后来成了苏联最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发现了“故事教育法”的妙处后,为了让这种方法惠及更多的孩子,他写作出版了《做人的故事》、《成长的故事》等童话故事集,用浅显的文字、朴实的语调、优美的故事,来传播有关美、爱、快乐、友谊、责任、价值、品德的道理。

由于“故事教育法”不霸道、不空洞、不说教,化枯燥为生动,寓教育于娱乐,于润物细无声中潜移默化,因此这种方法是最好的教育方法。如果作为家长或老师的你,被苏霍姆林斯教育孩子的小故事所吸引,并从中悟出一些关于教育的道理;那么,毫无疑问,“故事教育法”是有效的。至少,其效果在你身上已经体现出来了。

本系列丛书可以成为家长、老师案头必备的工具书,改变令自己感到束手无策的孩子。同时,本丛书也可以成为孩子自我提升的课外读物。

千高原

2010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