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眉

晓娅老师问大家:我们能不能让自己不至于活得像渡边一样,临死时才去考虑不要活成一句废话?

我的观点:

一、比较有效率、节能并且通常都能够活得精彩的活法是存在的,那就是努力从事与自己的兴趣相吻合的工作。

这里所说的“兴趣”,不是小孩子那种朝三暮四的喜好,也不是那种会轻易就被放弃的一种爱好,而是一种没有它即使锦衣玉食也仍然会感觉不快乐甚至会觉得生活没有意义;而有了它,即使你暂时生活拮据也仍然会感觉满意和心安,同时还会体验到自身存在的意义。

所以这里所说的兴趣,严格说,就是你的天赋所在。三百六十行中的佼佼者,几乎个个都是实现自身兴趣或说天赋与热爱所在的经典个案。

在实现自己兴趣的过程中,我们既可以不断地体验到幸福,同时由于我们会特别地投入和专注,遇到困难时也会比那些没有兴趣的人更为顽强和坚韧,因此,十年二十年之后,我们就可以厚积薄发、脱颖而出——这与“一万小时理论”其实也是相通的——那个时候,随着专业技能日渐精进而来的,随着我们为社会所做的更多更大的贡献,我们会拥有更多的幸福,不仅如此,随成功和幸福而来的其他副产品还包括名与利——一种品质生活所需要的基本保障。

因此,对已经知道自己兴趣所在的同学,问题就很简单了,只需要方法正确并且有耐心就可以,而对还不知道自己兴趣所在的同学,就需要花时间先找自己,然后才是做自己。

推荐大家看一篇我的博文《心理学角度看电影:唯有热爱可以拯救》。

二、有关曼德拉。

推荐大家看两篇博文,一篇是《曼德拉缺席,道义在场》,还有一篇是《南非大主教图图》,在百度上用文章的篇名就可以查到,非常感人,如果大家有兴趣,还可以看一看外经贸大学一位老师的文章《永远的白玫瑰——纪念舒和兄妹》。

这些文章都非常使人震撼,充满了极为强大的正能量。

课上有位同学质疑渡边后来是否该为公众服务,原话大意是:那么一点点工资,凭什么还要做那么多?

其实这个世界上的人是多种多样的,有一种人,在西方被称之为“有使徒性格”者,他们中的典范就是曼德拉、图图大主教、甘地、特瑞莎修女和雷锋、焦裕禄等。他们的人数虽然不多,但是他们却具有特殊的社会兴趣,他们以天下为己任,为世界的公平正义与美好奉献他们自己。其实他们的精神在2008年后的中国也在发扬光大,最典型的就是当前中国人尤其是“90后”年轻人所表现出的很强的“志愿者精神”。

三、晓娅老师问,乔布斯演讲中的哪句话最打动你?

最打动我的是:“生命如此短暂,我们为什么要花时间去过别人的生活?”

我觉得自己很幸运,虽然历经很多艰难,但是,我最终过上了我最想要并且最热爱的生活。

我觉得各位同学非常幸运,在这样年轻的时候,能够遇到这样一位老师,她用她的人生经历、知识和智慧引导你们早早考虑有关人生目标的大问题,让你们比大多数同龄人更早地产生对时间知觉的敏感,从而可以更好地做出有利于个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目标选择。

羡慕你们,如果我在我的大学也能够遇到这样一位老师,我会省去很多在黑暗中摸索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