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指电影中除了人声和音乐之外的所有声音,以及以背景音响或环境音响的形式出现的人声和音乐。
音响也是一种独特的表现手段,对电影艺术的创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了阐明音响作为电影的一个主要元素的重要性,美国电影理论家李·R.波布克提出了一个最简单的有效方法,那就是,“看一下一部去掉了声带的影片中的一个场面。一旦没有了声音,无论画面拍得多么好,剪辑得多好,仍然不再有真实感,因而也失去了感染力。影片的速度似乎减慢了。结果常常像是看一系列照片”[3]。我们特意将《新龙门客栈》中忠义之士与东厂太监决战的**段落的音响全部掐掉,虽然人物的动作仍然凌厉,但没有声音的衬托,打斗拼杀的节奏和力度已经差了好多,人物情感心理的表达也大欠火候,观赏效果急剧下降。
音响包含了除人声和音乐之外、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中的所有声音。因此有人也把音响统称为“环境音响”。但由于环境音响的范围实在太广,因此在实际创作过程中,通常将它划分成若干类:动作音响(人和动物行动时发出的声音)、自然音响(自然界的声音)、机械音响(机器设备发出的声音)、枪炮音响(各种武器发出的声音)、背景音响(作为环境和背景出现的嘈杂人声或音乐等)以及特殊音响(非自然真实的特殊处理的音响)等。
音响正如著名电影理论家贝拉·巴拉兹描述的那样,“为我们展示我们周围的有声的环境、我们生活其中的有声的世界、各种物象的语言和大自然的悄声低语;所有这些语言都胜于人类的语言,从海洋的喃喃自语到大城市的一片嘈杂、从机器的轰鸣到秋雨敲窗时的淅沥之声,这一切都向我们倾诉着生活的丰富内容,不断地影响并支配着我们的思想和感情”[4]。音响的存在,对于电影创作来说,创造出丰富的表现力和震撼力。
具体来说,音响的主要功能在于创造出一个真实动人的环境空间,为剧情的推进和人物的刻画提供逼真性的艺术真实。比如美国影片《拯救大兵瑞恩》中长达数十分钟的登陆战役,水声、炮声、呐喊声等多声汇聚,营造出震撼人心的残酷真实的战争环境;影片《12夜》中电视里的电话音响,居然可以以假乱真、令主人公产生身临其境的效果。音响还可以以声音存在的独特的形态,在创造银幕空间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可见的影像范围、开拓丰富的画外空间。影片《悲情城市》中从头至尾没有出现战争场面,但往往用坦克声、打斗声、广播声,来提示窗外特殊空间的存在。音响还可以连接镜头、参与情节的联系,比如战争影片中用炮声将前线和后方联系起来。音响还可以营造特殊的意境和氛围,比如影片《精神病患者》中水声、刀声、尖叫声巧妙地快节奏短促相接,恐怖悬念的氛围赫然显现。
此外,音响还可以通过主观化处理或超现实处理,或强调人性真实本质,或传达独特的象征意义和隐喻含义,以达到深化主题的作用。比如美国影片《不准掉头》中超现实主义的阴沉的鸟叫声,贯穿着影片中每一个重要的环节,既凸显了人性的贪婪与黑暗,也象征着绝望的生活、受胁迫的生命以及没有出路的人性结局。意大利影片《放大》中实际不存在、但却异常真实的网球声音,在影像的衬托下更具有了人性异化的社会主题含义。
另外还有一个特别值得提及的音响造型,那就是“静默”。
静默,即无声状态。在电影进入有声时代、并越来越深地挖掘声音表现力之后,“无声”这个原本将被淘汰的形态,反而成为了一个特殊的声音造型进入了电影创作视野。静默,是声音的瞬间凝固,是节奏的停顿,是情绪的凝滞。在电影中,极富动感的视听时间一长会形成一定的审美疲势,动感转瞬变化为极致的沉寂,反而更具有想象力和表现力,能更加强化创作者的主题意图,并更加能够引起观众的注意和深化接受程度。
现如今,静默已经成为了当代电影中一个非常有意味的自觉表现手段,是具备相当强烈的思考意义和哲理韵味的声音造型手段。静默一般不常被使用,也不轻易使用,但一旦运用恰当,那么表达的效果绝对是“无声胜有声”,事半功倍的。比如美国影片《生逢七月四日》中,当主人公发现失手打死了自己战友的瞬间,红色主调的慢镜头配合着死一样可怕的静默,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变异主题马上凸显出来;还有影片《一个和八个》原创版结尾,主人公用最后一颗子弹打死了遭受日本鬼子侮辱的女卫生员,枪响的瞬间一切声音都没有了,也是异曲同工之效。
有时候,静默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沉寂,而是选择性地将某些声音放大、并使某些声音消失掉。这样的处理,在特定的影片中可以达到异常突出的效果。美国影片《拯救大兵瑞恩》登陆战争中,一发炮弹在主人公米勒身边爆炸,这个时候完全消失的枪炮声以及放大的心跳声、喘息声,既对应了人物失聪的生理现象,也揭示了战争残酷和恐惧战争的反战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