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第五十八章 内在的丰盛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空洞,我们如何填满这些成长空洞?很多人一辈子都在玩虚假自我的游戏。

物质的游戏。当遇到空洞,我们几乎本能的第一反应,就是找个东西填上。铺天盖地的广告就是在干这个的,什么东西,能满足你什么需求——房子填满安全感的洞、钞票填满自尊的洞、学历填满智慧的洞、消费填满快乐的洞——我们努力搞来这一切的东西,按照说明书塞在自己心里的洞里面,这让我们感到一种充实的满足。仿佛单凭这些东西,我们就已经能成为想要成为的自己。

一开始,物质带来的充实感的确能够持续一段时间,但很快就带来新的问题——你很快会发现,物质带来的快乐在逐渐递减。第一个一千块钱的快乐,现在需要赚十万才有;第一次开捷达的感受也许在宝马上也找不回来。你于是匆忙投入下一轮赚钱和下一轮消费,等待这轮快感的推背感。但等到快感消失,心里的洞又露了出来。这促使我们迅速再来一轮这个轮回——更多的钱,更好的物质,更短的快感,更多的失落,更多的钱……

当物质越来越多填满心里的洞,满足了你的各种全方位的需求,慢慢的你把他们视为你自己的一部分。你介绍自己的时候先说头衔,你同学聚会“不经意”透露自己收入,你看衣服先看价格……

因为你用了那么多物质填满你的空洞,就好像补牙一样,你开始把这些物质当成“自我”的一部分,甚至是最重要的那部分。如果你身处一个什么都能用钱买到的社会,你自然会认为——钱最重要。无怪很多人会把某个数字的钱作为生命的目标呢。你肯定自然而然的认为——财富、物质和尽可能的满足自己需求,是生命最重要的三个部分。拜金、成功学和享乐主义,三者合谋,构建出这个建立在物质之上虚假自我的骗局。

用物质填满空洞的人最大的悲剧是:没有人的能力能跑赢欲望,总有一天。你填入了所有东西,却无力的发现,那个空洞还在。物质也许能带来短暂的一次次快乐,而绝非幸福。快乐和幸福。本就是两个东西。你占据的东西,也在占据你。

他人认同。在我们还是婴儿的时候,我们完全靠父母亲的认同生活。婴儿是如此奇怪的一种小东西,每隔2个小时定时发出恼人的哭声,专注于把奶水变成屎尿,而且还全无说明书。如果没有父母的喜爱和认同,我们根本不可能活下来。逐渐我们长大,我们开始把寻求认同的目光转向老师和长辈,在青春期投向朋友、异性和偶像。在我们成年之前,我们一直都在寻找认同。

这也是为什么当爱情或友情破裂的时候。我们会感到那么的痛苦。经历过真正爱情或友情的人都明白,心疼才不是一种文学的比喻手法,那是一种真实的生理体验。两个人互相用对方填满了自己的空洞,他们如此紧密地在一起,呆了那么久。像一对连体姐妹。日子一长,你把这些被填满的部分认为是自己的一部分。这种感觉如此美丽,就好像“两个灵魂在一个身体”,而等到关系结束,两个人不得不分开,这种感觉又会如此痛苦——这种分离带来的强烈的撕裂感,就好像要扯掉一个已经长在你身上的器官一样。古往今来。已经有太多文字、歌曲、戏剧、艺术记录这种情感的美妙与痛苦。

和上一个故事一样,当你的成长空洞被别人的认同所填满——你会感到安全和快乐——慢慢的,你开始认为这些都是自己的一部分。当你获得越来越多的人认同,你就觉得自己在不断的“成长”,越来越“有面子有地位”。当这种外界的认同成为你自我的主要部分,你开始认为。那个“被认同”的部分,那个你的名声、地位,才是你真实的自我。从这一刻开始,你就被别人的认同绑架了。

灵魂只能独行。两个人格独立的人,无法永远一致。当方向不同,意见向左,别人就会拿走填满在你的空洞里的认同而离去。这时你感到巨大的空虚和疼痛感——你会觉得“失去了自我”“没有生活的意义”。为了继续保持这个你认为的“自己”,你只有两个选择——跟别人走,按照别人认同的方式来改变自己。或者迅速找一个一模一样的下家填充进来。

在家庭和社会关系中很容易看到第一种选择——一位母亲,为儿子安排好了一切人生选择,当儿子到了有力反抗的年龄,每次有冲突,妈妈就当场下跪,儿子偃旗息鼓,妈妈站起来哭着说,你真是孝顺的孩子。这场景让人想起来就不寒而栗。为了不失去父母的认同,做一个”好孩子“,很多人被父母所绑架,一辈子按照他们的意愿来生活。为了不失去朋友或同事的认同,甘心一辈子做没有主张和方向的“老好人”,不和任何人冲突;为了不失去大众和旁人的认同,名人们甘心做一个粉丝眼中完美的”假人“,被粉丝所绑架。这并非善良,而是无能的表现。

而在亲密关系中常见到第二种选择。曾有一个连续三场恋爱都遇到“文艺贱男”的优秀女子,每次的故事都如轮回一样——天崩地裂的失恋、忽如其来地感动、众叛亲离地投入、让人窒息的24小时全天候连环绝命call、爱恨交加地离开、天崩地裂的失恋——不是命运多舛,也不是因为自己点背,全因为他们心里的洞,只能由那一类人填满。如果没有意识到你心里的空洞,从内至外的修炼,这个轮回会无休无止。所以,亲密关系中,你是谁,你就会遇到谁。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寻求“被认同”是社会的构成理由,但是一旦过度追求“被认同的我”,则真我遍体鳞伤。尤其在我们这个提倡以和为贵的文化中,每个人都乐此不疲。玩得好的甚至被称为美德。不知道你怎么想,看着那些被称为早慧,年纪轻轻就八面玲珑四面来凤的孩子。你以为大家都喜欢和离不开你,其实是你离不开他们的喜爱。

我们渴望成长而产生空洞。我们用非我的东西填洞,我们逐渐认为填充物才是真实自己,现在他们开始反过来占据我们,真实的自己被我们丢了。这就是虚假自我的游戏脚本。

当你把“成长空洞”换成”钱、爱情、关系、认同、自尊”,再填上年代时间地点姓名,就构成了这世间的各种悲剧故事。

有种说法是宇宙给予每个人的富足生活的权利,但为什么在真实生活中,很多人还是会遭遇金钱的匮乏呢?

其实,只要心中对财富有一个正确的信仰,不管外界的干扰如何,我们都不会为之动摇。可毕竟我们活在世俗中。心如止水之势只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谁让树欲静而风不止呢。或许你听到过很多矛盾的问题,比如有人视金钱是肮脏不道德的,有人却认为金钱不仅会为我们带来生活的保障也会加大我们快乐的筹码。那么金钱到底是不是一个坏东西呢?

我们没有办法只谈金钱,金钱只是富足的一部分。人生所有的旅程。都是关于富足和丰盛的。

外在的丰盛,包含了有钱、富裕,而内在的富足,是指对自我的信任,对自我的接纳,对自我的尊重。

外在的丰盛比内在的丰盛更容易获得。我们不管是对金钱的认识误解也好执迷也罢,这都不能改变它固定存在的价值。因为很多的不幸都源自于我们对金钱规则的无知。

当你调整了频率,宇宙为你准备的金钱是很容易得到的。

如何用它幸福快乐地生活,其实更难。只有当你内在很丰盛时,你可以吸引任何你想得到的东西。你会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不会再盲目抓取。就算你拥有很多财富,你也不会执著于此。你不是占有那些财富。而只是使用它。

当一个人的愿望都满足了的时候,如果找不到内在的富足,心是空的,只是不停地去赚钱,却享受不到金钱带来的核心快乐。真正拥有内在的丰盛。就是去认可、接纳和爱自己,享受生活带来的一切。

通过消耗财富获得特别的经验,给自己的灵魂以成长的空间,从而在心灵上达到更高的境界。这种无形的力量不是谁都可以拥有的,但每个人都有这个机会,所以我们要学会金钱游戏中的那些法则。用那些法则轻车熟路地来驾驭金钱,让物质为我们精神的发展服务,而不是成为物质的奴隶。

金钱就是一种能量,没有好也没有坏。查看一下自己的信念系统中,尤其来自集体潜意识的那一部分,中国人一般认为钱是不好的,有钱人又坏又笨……

那你内在排斥它,金钱为什么要来找你?

找到你内在的力量,移除转化你的负荷。你要对自己的内在很诚实——内在诚信。

当你撒谎时,你就在心里说:“嗯,我是个骗子,请你帮助我。”

改变自己,去疗愈为什么会撒谎的那个原因。当你自己能处于一种很丰盛的状态是,你的经验就改观了。

我们的潜意识模式,会束缚我们,让我们无法扩展、进入新的意识状态,拥有完全的自由。每个人可以检查一下自己的模式。我们与金钱的关系,决定于与父亲的关系模式。如果与父亲关系不好,那一个人赚很多钱可能也没有安全感,不能享受赚来的钱。而与母亲的关系,则决定你生活道路是否顺利,是否会遇到很多障碍。

父亲象征着安全感、物质保障,很多古老的宗教中都有这样的说法。但真理有时是无法被言说的,真理是需要经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