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著名史学家习凿齿是这样公开评价晋景帝司马师、晋文帝司马昭兄弟二人之军政成就的:

景(晋景帝司马师)、文(晋文帝司马昭)继之,灵武冠世,克伐贰违,以定厥庸,席卷梁益,奄征西极,功格皇天,勋侔古烈。

他在这段评价中,其实最着重夸奖的还是司马昭。毕竟在司马氏崛起的历程中,司马师御驾亲征而行的只有一次大战役,就是**平毌丘俭、文钦之乱而已。在司马家两兄弟之中,司马师通常是坐镇京都,而唯有司马昭是在外东征西战、屡立战功的。“灵武冠世”四个字,是对司马昭实至名归的赞誉。

三国后期群英之中,司马昭堪称最为杰出的军事奇才之一,毕生鲜有败绩,可谓一代“战神”。那么,司马昭是怎样成为“战神”型奇才的呢?

第一,他有着深厚的家学本源。司马昭的父亲是司马懿。司马懿本身就是一位堪与诸葛亮、陆逊相匹敌的军事奇才。他在三十岁出仕之前,应该曾和胡奋一样以白衣领职,随同父亲司马懿南征北战,在第一线战场上经历了血与火的淬炼。在此基础之上,他应该也得到了父亲在军事斗争上的言传身教,并颇有心得,具备了“大将之材”的全部素质。

第二,他在三十岁左右时出任洛阳典农中郎将,得到了将自己的理论知识“实战化”吸收的机会。典农中郎将是负责军屯事务的将官。而屯田的农丁又是前线战士的后备力量,他们的职责是“且耕且练”。既然身为典农中郎将,司马昭手下必然拥有一支军队,数量不一定很多,但也是足够司马昭拿来锻炼自己的军事才能了。所以,司马昭在这个职位上,肯定指挥训练过部下的屯田兵。这样一来,他的独立作战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而且,司马昭非常善于收服人心,他废除了约束屯田农丁们的苛细制度,让他们按时耕作训练而不乱加赋役,于是“百姓大悦”。

第三,司马昭在数年后再升一级,出任“征蜀将军”之职。他能得到这个职位,其实是曹爽和其父司马懿进行政治交易而来的:曹爽让司马昭参与征蜀,实际上是意欲换取司马懿对他征蜀立功的大力支持,其中也有将司马昭扣为人质的意味。司马懿答应派司马昭参与征蜀,则是暗中叮嘱他在征蜀之役中伺机而动,发挥阻挠曹爽派系的绝密作用。

司马昭在征蜀将军的位置上,终于可以独立对敌作战了,也表现出了镇定自如、举重若轻的大将之风。在此期间,蜀将王林率兵前来乘夜偷袭他所负责的营寨。他却临危不乱,坚卧不动,按兵不出,以自己高深莫测的“空城计”令王林进退维谷,只得撤走。此后,司马昭亲身实地观察了四周地形,向主将夏侯玄劝谏道:

费祎已据险拒守,进不获战,攻之不可,宜亟旋军,以为后图。

夏侯玄、曹爽认可了他的建议,急忙撤退,在半途上果然遭到费祎等蜀军狙袭伏击,苦苦死战才脱离困境。这是司马昭第一次亲自带兵独立参战,表现得可圈可点,在军界可谓崭露头角。

第四,嘉平年间,曹爽集团全军覆没,司马氏独揽朝纲。此时,司马昭再度升任安西将军,持节屯守关中,取得了一系列军功佳绩。《晋书·文帝纪》记载:

蜀将姜维之寇陇右也,征西将军郭淮自长安距之。进帝(指司马昭)位安西将军、持节,屯关中,为诸军节度。淮攻维别将句安于麹,久而不决。帝乃进据长城,南趣骆谷以疑之。维惧,退保南郑,(句)安军绝援,帅众来降。

这一场战役中,司马昭展示了自己精彩异常的作战手法:“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相比之下,与他同处雍凉战场的主将郭淮就显得在军事指挥上稍为僵化、有所不及。

第五,嘉平四年(公元252年)之冬,魏吴之间爆发“东兴之战”。司马昭以安东将军之职兼任监军,与征东将军胡遵、镇东将军诸葛诞一道进攻东兴。不料,魏军竟遭丁奉、吕据等吴将狙袭,乱阵而溃。这是司马昭平生唯一一次的参战失利。事后他被兄长司马师问罪削爵。

但这样的责罚,于司马昭是很不公平的。当时他职在监军,只管军纪军风,本官又为安东将军,居于胡遵的征东将军、诸葛诞的镇东将军之下,并未在现场指挥部卒作战。所以,他只是替胡遵、诸葛诞这两位司马氏部下的老臣宿将背了“黑锅”而已。这个败绩,算不到司马昭的头上。

不过,司马昭经历此事之后,对自己“驾驭不力”的缺点深以为非,转变为“严格执法、令行禁止、铁腕无情”。后来,他在率众讨伐诸葛诞时,“将军李广临敌不进,泰山太守常时称疾不出,并斩之以徇”。常时本是他的乡里旧识,他仍对其执法不贷,可见他对军风军纪的极力维护。这也成了司马昭用兵行阵的一大特色。

第六,司马昭在东兴失利被削爵之后,再度转任关中,代行征西将军之职,与蜀军、叛羌多次作战,取得累累战功,终于受奖复爵。在关中任上,他渐渐摸清了以姜维为首的蜀军之战略战术,例如:

蜀将姜维又寇陇右,扬声欲攻狄道。以帝(指司马昭)行征西将军,次长安。雍州刺史陈泰欲先贼据狄道,帝曰:“姜维攻羌,收其质任,聚谷作邸阁讫,而复转行至此,正欲了塞外诸羌,为后年之资耳。若实向狄道,安肯宣露,令外人知?今扬声言出,此欲归也。”维果烧营而去。(摘自《晋书·文帝纪》)

同时,他还有针对性地做出了一系列强而有力的反制,其特点为“出奇制胜、乘虚而攻”。所以,他后来才会自信满满地对外宣称:“取蜀如指掌。”

景元四年(公元263年)之秋,司马昭已然继兄执政,大权在握,终于以统揽全局之魄力,将“声东击西、避实就虚、出奇制胜”的十二字方略贯彻到伐蜀之役当中。《三国志·魏书·钟会传》记载:

(司马昭)乃下诏使邓艾、诸葛绪各统诸军三万余人,(邓)艾趣甘松、沓中连缀(姜)维,(诸葛)绪趣武街、桥头,绝(姜)维归路。(钟)会统十余万众,分从斜谷、骆谷入。

他的布局有轻有重、有虚有实、有呼有应,非常高明,周密无失,甚至连他的父亲司马懿也略逊一筹。毕竟,曹操、司马懿都没有像他这样远程遥控指挥作战过,更谈不上“决胜于千里之外”了!

最难能可贵的是,面对意外的战局变数,司马昭仍能指挥若定、绝地反击。在伐蜀之役中,诸葛绪的中路军未能截住姜维,使蜀军主力遁回剑阁关;钟会的东路军也随即受阻于蜀山天险之下。灭蜀之战顿时陷入停滞僵持的阶段。在此千钧一发之际,司马昭及时调整战略,力排退兵之众议,拍板同意了邓艾提出的“阴平道奇袭”之策,终于取得灭蜀之役的全面胜利,为司马家代魏而立夯实了无与伦比的功业根基。

乱世之中,唯有以武力才能扫除群雄、一统天下,还百姓一片安宁。司马昭尽其天赋之才,持节掌兵二十余年,屡战屡胜,所向无敌,终于成为三国后期一代“战神”。他的这一份军事才华,丝毫不亚于后世的唐太宗李世民。而大晋王朝,也在他的累累战功铺垫之上雄拔而起,“三国归一”的曙光至此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