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末三国时期,名门世族集团日渐崛起。他们后嗣的“权二代”“官二代”等人自然拥有比常人子弟更为优厚的各种资源,因而在求学或求仕之上亦是顺风顺水、路路亨通。
《三国志·魏书·曹纯传》注引《英雄记》中写道:
(曹)纯字子和。年十四而丧父,与同产兄(曹)仁别居。承父业,富于财,僮仆人客以百数,纯纲纪督御,不失其理,乡里咸以为能。好学问,敬爱学士,学士多归焉,由是为远近所称。年十八,为黄门侍郎。
曹纯是兼“官二代”“富二代”于一身,具有宦官子弟与沛郡世家的双重人脉背景。所以,他在锻炼军事能力时,有“僮仆人客以百数”的家兵、家将作为操练演习之用;他在学习典籍文章时,又能请来诸多学士“一对一”上门教授,并获得学士们的“美誉”口碑;他入仕从政之时,年仅十八便一举登上了黄门侍郎之位,其仕途起点不知高出那些庶族子弟多少倍!有这样的各种铺垫,曹纯自是一日千里,以曹氏“虎豹骑”统领之职而做到高陵亭侯之爵,声威振于天下。其子曹演也官至曹魏的领军将军。须知:曹纯受封高陵亭侯之爵时,尚书令荀彧也才仅为万岁亭侯!
《后汉书·郑泰列传》记载:
郑泰字公业,河南开封人,司农(郑)众之曾孙也。少有才略。灵帝末,知天下将乱,阴交结豪杰。家富于财,有田四百顷,而食常不足,名闻山东。
郑泰身为“官二代”,坐拥良田千金,自能散财于众以求名誉,果然一出仕便身任内廷侍御史,跻身高层权力圈之中。
据此而论,汉末三国时期确是人才济济,英豪辈出。但他们中间大多数皆拥有“权二代”“官二代”“富二代”等背景关系,这就等于他们在起点之初就拥有了丰富的政治资源、经济资源及文化资源。所以,他们大多能够“文武兼备、出将入相、大有所为”,亦是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