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钰,明朝的第七位皇帝。若用什么来形容他的一生,大约只能是“福祸相依”吧!因为朱祁镇“作死”的御驾亲征,让他捡来了一个皇位。然而,上天似乎对他并不仁慈,这个皇位他仅仅坐了八年,就又回到了朱祁镇的手中。

不管他在位期间如何任用贤臣,铲除奸佞,抑或励精图治,渐开中兴,随着他的驾崩,这一切也就只是过往。他也成了明朝迁都后唯一一个没有葬在明十三陵的帝王。

那么,他到底怎么从一个王爷走到了帝王,又从一代帝王变成了史河中的一抷土呢?

身世坎坷的王爷

关于朱祁钰的身世,在历史当中其实有很多争议。他是明宣宗朱瞻基的次子,母亲则是朱瞻基的贤妃吴氏。《明史·后妃传》中记载吴氏乃是朱瞻基为太子时的侍女。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吴氏生下朱祁钰,母以子贵被册封为贤妃,但母子两人长期久居于宫外。直到朱瞻基过世之期,母子二人才被接进宫,病榻上的朱瞻基将其二人托付于孙皇后(明英宗朱祁镇母亲),让她妥善照顾母子二人。

然而,这之中便存在了一个疑问。吴氏既是妃子,又诞育皇子,为什么还要住在宫外。这不论是在明朝,还是别的朝代都是属于一件比较罕见的事情。故而很多人猜测可能是吴氏的身份较为特殊,才造就了这样的情形。

那么,吴氏的身份究竟如何特殊呢?《罪惟录》中便给出了答案。《罪惟录》中,这样交代了吴氏的身世,吴氏本是汉王朱高煦府中的宫人。因为明宣宗朱瞻基御驾亲征生擒了朱高煦父子,汉王府中的女眷,按照宫规也就被充入了后宫为奴。而后朱瞻基宠幸了吴氏,并赦免了吴氏的罪责,将其安置在宦官陈符家中居住。宣德三年,她为朱瞻基生下了朱祁钰,但是直到朱瞻基过世她才被承认,得以进入宫廷。

或许不熟知历史的人会看得云里雾里,这时,我们便要说说这个关键人物——汉王朱高煦。

朱高煦,是明成祖朱棣的次子,也是明仁宗朱高炽一母同胞的弟弟。按照这种血缘关系来看,朱高煦便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叔父了。然而,朱瞻基这个叔父却是一个狠角色,他不仅高大威猛且骁勇善战。这样一个拥有谋略又善于打仗的人,怎么会安于只是做一个皇子,甚至王爷呢?所以,朱棣在世时,他便对太子之位虎视眈眈,曾多次不肯就藩。朱棣在得知他的图谋后曾意欲将他贬为庶人,但奈不过太子朱高炽的苦苦哀求,而后作罢。朱棣病逝后,朱高煦便又卷土重来,准备谋夺皇位。然而,明仁宗比较短命,所以他便准备抢自己侄子朱瞻基的皇位。

但是,朱瞻基与朱高炽不同。朱高炽心慈手软,顾念兄弟之情,而朱瞻基则比较高瞻远瞩,有筹谋。所以在朱高煦起兵造反后,朱瞻基便御驾亲征将朱高煦生擒。而后被俘的朱高煦还对朱瞻基不尊,故而一怒之下,朱瞻基便将朱高煦杀了。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吴氏曾是逆臣朱高煦府中的人,也算是朱高煦的女人,然后没入宫廷后被朱瞻基看中,得以承宠。但是,在古代不管哪朝哪代,谋反都是重罪。更何况朱瞻基宠幸的女人还曾是自己叔父的。故而,将吴氏储在宫外的说法便可得到了解释。

朱祁钰在宫外一住便是五年。想来他的童年相比大明别的皇子应该也算是比较快乐的。母亲可以时常陪伴在他身边,父亲闲暇时也会来探看他,最重要的是没有禁宫的层层宫墙,以及烦琐的宫规约束。他虽生在天子之家,却反倒有了平常人家的快乐。

然而,这种“天伦之乐”在朱瞻基病逝后便**然无存了,他被接回了宫中,被当成了一个皇子抚养。不过,或许是因为自小便没有兄弟。朱祁镇对于自己这个多出来的弟弟倒是很疼爱。两兄弟相依相伴,一起读书玩耍,倒也是度过了一些快乐的时光。朱祁镇即位后将弟弟朱祁钰封为郕王,奉藩京师。

到这里,朱祁钰的命运也就是既定的了。

一个罪奴之子,本就与皇位无缘。而后因为父亲的疼爱,得以进宫。因为哥哥的相护,得以成为王爷,这似乎已经是属于他最好的结局了。只要他安分守己、不问朝政,自然能做到兄友弟恭,安享晚年。然而,命运却好像跟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因为“土木堡之变”他的人生走向了另外一个变数。而后由大幸转为了大不幸。

从上可以看出,吴氏作为汉王府的女眷,姿容应该是十分出众的,不然也不可能得到朱瞻基的宠爱。朱祁钰作为朱瞻基的儿子,自然也得到了朱瞻基为数不多的宠爱。即使碍于吴氏的身份,朱瞻基在临死时仍不忘给朱祁钰正名,给了他原本该属于他的皇子之位。然而,若是朱瞻基没有那么做。那么朱祁钰一生的走向,或许就是另外一番光景了吧!

天上掉下来的皇位

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土木堡之变”发生,震惊了明朝朝野。举国震**下,北京保卫战就此打响。朱祁钰或许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成为这次事件的主角。也因为他,原本兄友弟恭的局面就此打破。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朱祁镇给予他的“监国”身份。

监国在明朝是一种非常成熟的制度。一般帝王在迫于无奈,或者出于权宜之计之时,便会出动监国的身份。监国一般要代使天子之责,而人选必然也是要有能力维持国家运转的。故而,这个人选必然是要经过深思熟虑的。明初“太子监国”盛行一时,朱标、朱高炽都曾监国。

正统十四年,面对瓦剌的突然来犯,朱祁镇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决意“御驾亲征”,皇帝虽然离京,但朝廷政务还得有人处理。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人监国,按理来说依照明朝惯例可以由太子监国。但由于朱祁镇太年轻了,这时根本没有立太子,而且当时朱祁镇唯一的儿子朱见浚(后改为朱见深)虚岁还不到三岁,这样的娃娃显然难当大任。于是经过仔细思考之后,朱祁镇便将监国的任务交给了自己信任的弟弟手中。

然而,令人预想不到的事情(土木堡之变)就此发生了。御驾亲征的朱祁镇,在多次听信奸臣王振的谏言下,全军覆没不说,还把自己“作”成了俘虏。

皇帝被敌人生擒了,无异于大明朝的天要塌了。待到朱祁镇被生擒的消息传回京城,举国震惊,整座宫城都慌成一团,甚至有怕事的大臣因为惧怕瓦剌大军压境,甚至提出了迁都。

朱祁钰这个监国就此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一边是瓦剌挟着朱祁镇这个强有力的俘虏步步压进的大军,在朱祁镇的“帮助”下,大明已经先后丢掉了两座城池;另一边是慌做一团的朝廷与后宫。

孙太后与英宗的钱皇后,甚至还筹措了大笔资金去换回朱祁镇,然而钱银落入瓦剌人手中的同时,却带来了愈加过分的要求。面对后宫嫔妃的日日啼哭,以及前朝大臣的日日争吵,朱祁钰便感觉是一团乱麻无从下手,这个监国身份瞬间成了烫手山芋。然而,无论他们怎么满足瓦剌的要求,如何想要换回朱祁镇。瓦剌人的胃口,却因为背靠了朱祁镇这座大山越养越大。他们甚至打起了以朱祁镇作为“肉票”,一路“敲诈”到北京的主意。

那时年仅21岁的朱祁钰似乎经历了人生中最大的抉择。

这时候,一个关键的人物出现了,那便是兵部尚书于谦。在参照大宋朝的靖康之难下,为了守卫好北京城,保卫好大明朝,他力排众议推举朱祁钰为皇帝,并遥尊明英宗朱祁镇为太上皇来缓解因英宗成为俘虏而造成的僵局。众大臣一合计下,倒也觉得此计可行。而后,朱祁钰便被“赶鸭子上架”成了大明朝的第七任皇帝。当然,这其中也有朱祁钰的骨气在里边。遥想明太祖朱元璋以及明成祖朱棣的种种功绩,作为朱家的子孙,天潢贵胄般的存在,朱祁钰此时自然也不能袖手旁观。甩手掌柜他做不来,亡国臣他也做不来。

那么,为什么于谦不推选彼时已经被册为太子的朱见浚即位,由孙太后与钱皇后垂帘听政呢?

其实,他也是从大局进行了考量。其一,太子朱见浚年幼,仅两岁余,即位不即位反正都是一个“傀儡皇帝”,毫无用处。其二,孙太后与钱皇后在朱祁镇被俘后整日里只知哭哭啼啼,即使向瓦剌奉上了钱银,也仅是做了无用功,所以可以得见孙太后与钱皇后并无辅政的才能。其三,朱祁钰已在朱祁镇的受命下成了监国,成了此时大明朝除朱祁镇外拥有最高权势的人。而随着朱祁镇的被捕,最高者就只剩下了朱祁钰了。若此时贸然让朱见浚即位,那么若是朱祁钰反噬,后果不可设想。故而,多番思量下,朱祁钰即位便成了最妥善的安排。

因此,当了这么多年王爷的朱祁钰,原本与皇位毫无瓜葛的他,就这么因为朱祁镇的“作死”,“平白无故”地捡了一个皇位。

谁是明君,谁是圣主

随着朱祁钰的皇位加身,以及于谦等一众大臣的运筹帷幄下,击退瓦剌,京城保卫战才得以获得全面的胜利,避免了迁都的命运,也避免了将明朝变为“南明”的结局。

之后随着朱祁钰的励精图治,以及启用一众良臣,将王振余党尽数斩杀后,原本在明英宗朱祁镇已经有些许蒙尘的朝局倒变得一片清明了起来。

然而,摆在这个明主面前的,却是一道天大的难题。

因为朱祁钰的即位,朱祁镇这道原本十分有效的“捞钱符”居然不起效了。无论瓦剌人如何威胁,如何叫喊,朱祁镇恍如成了一个弃子。这让手握朱祁镇的瓦剌人有一种“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感觉。所以,为了向明朝示好,以期利用朱祁镇最后一点残余价值来换取好处的瓦剌人,有了将朱祁镇放回去的打算。

朱祁镇作为前任君主,现在的太上皇,他是被俘了,却不是被杀了。置他于何地便成了一个令朱祁钰头疼的问题。听取瓦剌人的要求,将朱祁镇赎回,那么他这个皇帝又将被摆在什么位置,难道是做回他的闲散王爷吗?若是不迎回,那么又将明朝的脸面置于何处。这让他犯了难。

而后,在大臣于谦的再三保证下,认定皇位已经固若金汤地在他朱祁钰头上之后,他才听从了诸大臣的要求,将朱祁镇赎回。时隔一年后,朱祁钰再次见到了朱祁镇。然而,此时已是人事全非。摆在这对曾经兄友弟恭的兄弟面前的,只剩下皇位被夺后无尽的凄凉。然而,该做的表面功夫,朱祁钰依旧是做足的。《明史》中记载“帝迎见于东安门,驾入南宫,文武百官行朝见礼。”仍旧是兄友弟恭的一派和谐景象,然而,以此作为交换的是朱祁镇被囚禁于南宫无尽的命运。

如果不是朱祁镇自己“作死”,非得要御驾亲征的话,那么这个皇位决然是落不到朱祁钰头上的。但在临危受命下,朱祁钰凭借其自身的足智多谋,任人唯贤,力挽狂澜,将原本已有颓唐之势的朝局,开拓出了另一番景象,不得不说朱祁钰的表现实不愧为一代君王。这样一看倒是比他的哥哥更适合继承皇位,颇有其父明宣宗朱瞻基之风。

“土木堡之变”倒是成了一个分水岭,让更多的人认清了谁是明君,谁是圣主。

预见般的悲惨结局

朱祁镇这么一关就是七年。从一个帝王到阶下囚,而后又经历被监禁的太上皇生涯,只能靠自己的皇后贩卖绣品来维持生活,可谓是十分凄凉。这些导致了他对那个自己曾经最疼爱的弟弟的恨,从而也奠定了朱祁钰的悲惨结局。

古来,对于皇位的追逐都是激烈的,都是残酷的。若是说有哪个皇子不觊觎皇位,不艳羡皇位,那么必然是假的,朱祁钰也不例外。随着皇位越坐越久,越坐越稳,盘桓在朱祁钰心中不安的种子便渐渐地放大,那便是太子之位。

朱祁钰即位的条件中,包含了一条保全朱见浚的太子之位。然而,朱祁钰自己也有儿子。他是皇帝,他的儿子为什么不能成为太子呢?为什么要把太子之位拱手给自己的侄子呢?若是等到自己的侄子即位,难道还会善待他的子嗣吗?这么一盘算,随着帝位的稳固,朱祁钰便有了易太子的准备。

但是易太子哪有说的那么容易,这可是影响国家命运所在的。另一方面,朱见浚的太子之位是朱祁镇授意的,也是朱祁钰即位的条件,若是朱祁钰推翻,那么将朱祁镇的脸面放在何处,又将自己曾经的誓言放在何处。所以,朱祁钰易太子的打算一经说出,便遭到了群臣的反对。

朱祁钰无奈之下,便动起了贿赂内阁的打算,而且还将此付诸行动。皇帝贿赂大臣,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但是,朱祁钰为了自己儿子的太子之位,还是这么做了。《明史》中这样提到“上意既定,恐文武大臣不从,乃分赐内阁诸学士金五十两,银倍之,陈循、王文等遂以太子为可易。”所以,在重金的贿赂之下,大臣们终于松了口,同意废太子,立朱祁钰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然而,朱祁钰囚禁太上皇在前,废掉朱见浚太子位在后的举动,让更多人看到了朱祁钰眷瞻皇位,不惜一切代价的手段。朱祁镇的复辟集团因此也悄悄建立了起来。

朱祁钰费尽心机地废了朱见浚,又立了自己的儿子朱见济做太子。然而,上天好似跟他开玩笑一般,朱见济这个太子之位只坐了一年未到,便夭折了。朱见济作为朱祁钰唯一的儿子,他的死对于朱祁钰来说无疑是巨大的。然而,摆在朱祁钰面前更现实的问题是,江山无人能继。太子之位一日不定,那么朝臣心中也是忧心忡忡。故而,此时复立朱见浚为太子的声音便络绎不绝地传来。

这简直是给朱祁钰当头棒喝。若是没有废朱见浚的太子位还好,但是朱见浚的太子位已废,他与这个侄子之间唯一留下的情分也就**然无存了。若是他复立了朱见浚,那么他的结局怕是更落不得好。

所以,在消除一众复立为朱见浚为太子的“声音”后,太子之位也就久而空悬了。

或许朱祁钰心中还是有打算的。毕竟他还年轻,子嗣问题之后应该能得到解决。若是不行,也可以从宗室中过继别的孩子来成为自己的继承人。无论哪种结果,都比复立朱见浚这种选择好。因为在朱祁钰看来,朱祁镇父子对于他的皇位来说无疑是定时炸弹一般的存在,让他已然到手的皇位变得岌岌可危。

或许是上天觉得对于朱祁钰的惩罚还不够,朱见济死后的三年余,朱祁钰也因为重病,病倒在了床榻前。帝王重病,随即带来的便是飘摇的朝局,更何况是在朱祁钰没有继承人的情况下。然而,朱祁钰或许没有想到的是,带给他悲惨结局的不是别人,正是他最信任的宠臣石亨。因为推举朱祁钰登位有功,而后又因有才得到朱祁钰的重用,在朱祁钰的全然信任下,石亨不仅加官晋爵,甚至到了封侯拜相的地位。朱祁钰重病在床时,宣了石亨进宫。然而,就是朱祁钰让石亨代理朝政期间,却出现了纰漏。石亨虽靠着朱祁钰起家,但对朱祁钰他却没有半分感念之恩。在朱祁钰重病期间,石亨已经对自己的人生早做规划,甚至投靠到了以孙太后为首的复辟集团中。

石亨与于谦不同,在石亨看来谁做皇帝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谁能够给他高官厚禄,让他拥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朱祁钰病倒了,那么显然他已经不是那个人了。石亨这么一把握朝政简直让复辟集团如虎添翼,“夺门之变”顺势而行。朱祁钰就这么悄无声息地被赶下了皇位,而在南宫中被关了7年的朱祁镇终于再次夺回了原本属于他的皇位。

然而,这个皇位的代价,却是以斩杀了一众“土木堡之变”后参与皇城保卫战的功臣换来的,其中包括了拥有大局观的功臣于谦。朱祁镇再次成了皇帝。对于自己那个不顾兄弟情谊的弟弟,他自然也便没有了半分仁慈。不久后,朱祁钰便病逝了。

当然,朱祁钰是否真的病逝,这其中一直存在着一个谜题。然而,他的命运停在了他30岁那年,却是一个既定的事实。之后,朱祁镇为了“恶心”自己弟弟,居然还给他取了一个恶谥为“戾”,将他葬于了西山的景泰陵,让他成了唯一一个迁都后,没进帝王陵的帝王。当然,站在朱祁镇的层面,这样做确然也是无可厚非的吧!

朱祁钰和朱祁镇从原本的手足至亲,到最后的拔刀相见,自然是权力在其中,让他们迷失了方向。而若是将朱祁钰和朱祁镇相比,自然后世的人,对朱祁钰的评价更高。他任人唯贤,励精图治,改革除弊,在做帝王方面,真可谓是一代明君。而反观朱祁镇,他先是听信奸臣谗言,将自己“作死”到做俘虏的局面,而后即使再次复辟为皇,他仍旧是毫无作为,甚至不惜斩杀一众功臣来“泄愤”,真是辱没了他的“英宗”之名。

若是,朱祁钰的出生能够再好些,若是一开始便是朱祁钰做皇帝,那么大明朝或许就会有更好的光景了吧!可惜,没有如果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