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名人都因为自己独特的个性而受人欢迎。如何彰显自己的个性,诙谐而有趣的语言是最好不过了。
清代文坛巨子金圣叹,是个幽默大师。据说他年轻时在乡邻们的促使下前往参加乡试,考题为“西子来矣”(西子即西施美称),题意要求以越国的西施出使吴国的史实,给予评说。金圣叹把功名视若草芥,他面对试题,书曰:"开东城,西子不来;开南城,西子不来;开北城,西子不来;开西城,则西子来矣(西门的人来了)!西子来矣!"
主考见他把功名视若儿戏,即在卷上批道:"秀才去矣!秀才去矣!"
于是,金圣叹名落孙山。在苏州"哭庙案"中,金圣叹奔走呼号"孔夫子死了",并带领学生去哭孔庙,表示抗议。
清统治者以蛊惑倡乱的罪名判他死罪。他的儿子带着梨和莲子前往探监,父子相对,涕泣如雨。金圣叹赋诗曰:“莲(怜)子心内苦,梨(离)儿腹中酸。”此诗语意双关,对仗工整。临别,儿子询问父亲有何遗嘱?金圣叹悄声说:"花生米与五香豆腐干同嚼,有火腿味道,千万不要让那些刽子手知道,免得他们大发横财。”
金圣叹把生死置之度外,幽默诙谐,由此可见。金圣叹被处决时,正值山河银装素裹、雪化冰消之际。他翘首望天,触景生情,作了一首自悼诗,并高声吟诵道:"天生悼我地丁忧,万里江山尽白头。一时太阳来吊唁,家家户户泪珠流。”吟罢,金圣叹人头落地。那头颅滚出数丈,从耳内抛出两个纸团,监斩官将纸团打开一看,一纸团上写的是"好"字,另一纸团上写的是“痛”字。
如此的金圣叹,怎能不令人敬佩,他是真正的幽默了一辈子。当然,他的幽默调侃与他**不羁的个性和豁达的人生态度是分不开的。
作家王小波的也是一个很幽默很会调侃的人。他的幽默不同于林语堂的幽默,虽然他的幽默同样能使人想起卓别林幽默电影里的那种笑过之后的悲苦和辛酸。王小波叙事中的"消极自由"倾向,导致了他的相当独特的幽默文体。他的小说和杂文有一种强烈的反“说教"气氛,他反对以"崇高"的名义控制人们的思想自由,反对"传统"的卫道士权威,反对社会规范对“性"的压抑。但是所有这些"反对”都没有用直截了当的论说方式表现出来,而是通过讽刺和更多地通过自嘲表现出来。
在他的小说《白银时代》的最后一部分叫做"2015",有些未来世界的味道。那里面王二成了他自己的小舅舅……一个街头艺术家,他自己则是职业作家,在某公司“写作部”任职,不过那家公司又只是出现在其他章节里,在写过了小舅舅吃了许多苦头之后,他这样结束这本书:"现在我提到了所有的人,就剩下我了。小时候我的志向是要当艺术家,等到看小舅舅的遭遇之后,我就变了主意,开始尝试别的选择,其中包括看守公厕……
还有一段时间,我在火车站门前摆摊,修手表,打火机……我终于长大了,在写作部里工作:我舅舅也从碱场出来了,……今年是2015年,我是一个作家。我还在思考艺术的真谛,它到底是什么呢?"
王小波的幽默也成就了他的作品。他是中国最富创造性的作家,他是中国近半世纪的苦难和荒谬所结晶出来的天才。他的作品对我们生活中所有的荒谬和苦难作出最彻底的反讽刺。
"炸药大王"诺贝尔一生有225种发明,他的科学生涯坎坷曲折,值得记载的经历很多。
可是在他功成名就之后,却多次拒绝要他写自传的要求,但不得已他写下了这样一段幽默的话:"阿尔弗雷德·诺贝尔,他那可怜的半条生命,在呱呱坠地之时差点断送于一个仁慈的医生之手。主要的美德:保护指甲干净,从不累及别人。主要的过失:没有家室,脾气坏,消化力弱。仅有的一个愿望:不要被人活埋。最大的罪恶:不敬财神。生平主要事迹:无。"
诺贝尔先生这个极具调侃性的自传充分地表达了自己谦虚、踏实的态度。他不需要自己写自传来宣扬自己的伟大成就,他更愿意做一名普通的人。
德国伟大的诗人、思想家海涅是个无神论者,他在临终告别人世时的最后一句话是:"上帝会不会忘记我——那是他自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