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长安风流 第六十七章 该成定论了

(多谢abc梦想成真书友的月票!)

让王易放心的是,魏征话刚说完,侍御史权万纪马上站了出来,大声奏道:“陛下,臣觉得,当年赵郡王率军平定江淮江南之时,确实是有冤杀归顺的江淮军主将,并假公济私,以抄没的家产为自己营建私宅之事,此是不可饶恕的罪行,臣觉得应该追究赵郡王此罪…”

王易是不认识权万纪的,但他从服侍上可以看的出来,这是一名品级并不高,但让朝堂上的大臣们颇为畏惧的侍御史,侍御史只有从六品下的阶,但却掌纠举百官之职,在朝堂上可以对任何一名官员举骇,即使有失察之举,也不会被问罪。

今日有侍御史站出来有此罪名指责李孝恭,王易知道,李世民不会置之不理了。

“陛下…”就在李孝恭作礼准备辩驳之时,殿上的李世民却大喝一声打断了,站在殿首的王易在稍一抬眼间,看到了李世民眼中有略起的怒意。只见李世民脸色铁青,大手一挥道:“好了,今日此事,就议到此,此事朕自有定论,诸卿不必再议,散朝!”

说着李世民也不再理会殿内诸臣,就大步离开发太极殿。

殿间诸臣也立即行礼,恭送皇帝离去。

如此结局,王易虽然很意外,但也大松了口气,与已经起身的陈当一道,往殿外走去。但王易没注意到的是,今日在朝堂上一直注意着他的长孙无忌,却在出殿时候被一名宦官唤走了。

长孙无忌来到武德殿,依然身着一身朝服的李世民正在殿内等着他。

李世民没有任何的客套,直接就问道:“辅机,你如何看今天的事?”

长孙无忌作一礼回答道:“陛下,臣觉得,陛下既然已经彻查了辅公祏叛乱之事,对江淮军旧部的处理也有了定论,那自然就要按照先前制定的政策执行,不应该被少数一些人的阻扰而改变!”

“那侍御史权万纪弹骇的事呢?”李世民叹了口气问道。

“陛下早已经查明,李孝恭以私利之故冤杀江淮军大将,借抄没叛将家产之际,中饱私囊,引起了归降的江淮这将士不满,也引起了江淮一带百姓的公愤,臣相信陛下已经有处理方法了!”

李世民看着面前这个一脸恭敬之色的大舅子,嘴角露出了一点残忍的笑意,也没再追问此事,示意长孙无忌在身边坐下,这才慢悠悠地说道:“辅机,你看王易此子,可堪大用?”

长孙无忌嘴角抽了抽,也露出一个笑容,回答道:“陛下,此子虽然年少,但今日在朝堂上,面对赵郡王之诘问,竟然能如此从容应答,小小年纪,能做到如此,臣甚是赞叹,陛下已经赏识其才,能否堪大用,陛下自然有数,何须臣再言!”

李世民嘴角也微抽,露出了个和刚才完全不同的笑容,“辅机,以你之想,你觉得此子在杭州时候,会聚集部下,准备起事吗?”。

长孙无忌摇摇头道:“陛下,臣觉得,他不会!也不敢!”

“为何?”

“原因有四,其一,此子虽然是王雄诞的后人,但其年少,不曾入军中,又是王雄涎的次子,对江淮军旧部基本无大的号召力,除了保护他的那些王雄诞最忠手的手下外,其他人根本不会听他的号召,其二,他也知道他的大哥在长安,他自然有所顾忌,若他敢不顾其大哥之性命,贸然起事,响应者定会廖廖,其三,朝廷宣布了对江淮军的处理决定,并重用一些江淮军旧将及主将的后人,那些因为阚棱等诸将被冤杀而对朝廷有怨气之江淮军旧部,自然也会响应朝廷的招抚,若他们起事,定极少有跟从者;其四,如今天下渐安,遭受战火多年涂炭的江淮、江南之地,民心思安,若再有人想举事,百姓定会群起反对。此子虽然年少,但心思缜密,即使有此心,肯定会考虑到这些。再者此子已经来到了长安,并带来了不少护卫他的手下,这些人全都在长安,置于陛下的掌控中,那他此来长安的目的就是想向陛下表明,他和他的那帮手下并无二心,”长孙无忌说完这些时候,看到似笑非笑的李世民,也停了下来,笑了笑,这才再说道:“这些陛下自然明白,无需臣说,臣今日只是多嘴!”

“唔,辅机也是如此认为,朕大可放心了,呵呵!”李世民说着站起了身,对长孙无忌示意道:“皇后这些日子身体好了一些,多亏孙道长的治疗,我们一道过去看看吧!”

“是,陛下!”

“待明日,你让冲儿和凌儿进宫来,皇后想刚刚他们!”

“是,陛下,臣会带他们进宫来探望皇后娘娘的!”

王易和陈当一道,回到了自己所居的府中。

大哥王昂今日在宫中当值,并未参加朝会,位列于朝臣班中,因此也没机会站出来为江淮军旧部的事力争,今日能在朝堂上表述的,只有王易和陈当两人,但从朝堂上发生的情况,王易却看得出来,这次朝会过会,不会再有人纠结于江淮军旧部的事,朝廷也肯定有了最终的定论。

从这方面来讲,他们是赢家,王易知道,他为手下那些将士已经争取到了权益,朝中除了李孝恭,没有其他重臣站出来反对,招抚江淮军旧部的事,就此就完全展开来。

但王易也知道,今日他并不能算是真正的赢家,他只是一枚棋子,包括魏征、权万纪、陈当等人也同样是,是皇帝的棋子,最希望出现这样场面的,自然是皇帝李世民,皇帝才是最大的赢家。

李孝恭功劳太大,在朝堂上影响力不同一般,李世民当然有顾虑,借此打击他一下,也是正常。

王易有这样的感受,自然是基于他对这段历史的了解,对众多历史人物事迹的知晓,从中做出的判断,他只能说李世民好手段,轻松之间,就玩转了一石数鸟之计,并且没有什么人洞察。

只不过这一切不是王易所能左右的,他如今在长安的影响力几乎是零,现在的他只能随着李世民这个皇帝手中的大捧起舞,凭着自己的才智,还有对历史的先知先觉,为自己及手下的人,争取到最大利益,对于目前来说,这就够了。

在回到中府中后,王易马上将王近等几名主要人儿召了过来,对他们说起今日的事。

王昂在宫中当值,尚辇奉御的职事务繁杂,不可能一下子出宫回来,今日朝中发生了这么重大的事,都是与他们生息相关的,王易当然要在第一时间对手下人说这事。在将事儿大概说了一遍后,王易指着陈当,以赞叹的语言对诸人说道:“今日当叔当着皇帝与众朝臣的面,指责李孝恭为谋私利,竟然诋毁江淮军的主将,冤杀为大唐立下大功的阚大将军及其他一些阚大将军的属将,将江淮军主将的家产抄没,这才导致众多的江淮军将士至今都不愿意向朝廷归降。当叔如此大义之举,让我等非常敬佩,相信这次朝会以后,再没有会站出来指责我们这些江淮军的后人了,朝廷将全面招抚江淮军旧部…”

王易对今日陈当的表现,很是满意,也非常感激的。

他知道,今日陈当所说的话,如果是从他这样一个江淮军主将后人的口里说出来,并不太合适,有可能引起李世民的恼恨,李孝恭的敌视,甚至朝中众臣也会反感于他。

王易自觉他到底太年轻,在朝中重臣参加的朝会中,言辞太过于犀利,以激烈的言语当面斥责李孝恭这样位高权重的大臣,实在是非常不合适,若他那样表现,很可能众臣都会对他敬而远之。但从陈当这个江淮军的重要将领口中说出来,意义又不一样了。

陈当的身份次于王易的父亲王雄诞及阚棱,阚棱遭到冤杀,作为江淮军重要将领的他,自然可以在朝堂上表现出发自内心的不满与愤怒,何况陈当在丹阳的家产也是一样被李孝恭所没,今日在朝堂上说出这样的激愤话来,只会让人动容,引人同情,而不会被人厌恶。

王易想着,或许陈当也是想到这一点,才及时站出来,当殿面陈那些话的。

“二公子";过奖了!”陈当对王易作了一礼,“二公子";今日面对李孝恭这样身居高位重臣的指责,没有任何的畏惧,在皇帝与众朝臣面前为江淮军将士力争,有理有据,让人动容,我等看到二公子";如此,如何能袖手旁观,自然要站出来力挺二公子";,今日即使被皇帝责罪,也全然不怕!”

“二公子";,”已经大概听明白今日朝会上经过的王近一脸感激的神色,对王易作礼道:“老朽等非常感激二公子";不顾自身安危,在朝堂上为我等争取权益,二公子";,老朽等都是数经生死的人,对权势富贵已经没有任何的奢求,以后即使只作一闲散的平民百姓,也无所谓,但二公子";您还年轻,来日方长,在朝中做事可要万分小心,不会很可能会遭皇帝猜忌,被其他朝臣忌恨,以后万不可如此贸然,那样万一有什么意外,让老朽等江淮军的旧将们情以何堪!”

“二公子";,吴将军说的对,你如今被皇帝格外赏识,前途不可限量,行事需要万分小心,万不可到处树敌,特别是朝中那些身居高位的重臣,”陈当接过王近的话,对王易作礼说道:“二公子";,朝廷关于江淮军旧部的事如何处理,应该不会再有变化,朝廷会如此处断,全赖大公子";与二公子";之功,特别是二公子";近段时间以来在皇帝面前力陈,我等非常感激二公子";此恩!”

“多谢二公子";…”其他诸人也再次跟着陈当行礼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