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杨依依送回宿舍,陈舟也回了自己的宿舍。

其实,对于诺特的印象,陈舟更多的还是停留在这个名字上面。

他想到的也是那位代数女王,抽象代数之母,德国数学家埃米尔·诺特。

她在25岁取得博士学位后,便很快以其数学能力,赢得了声誉。

在博士论文中,她就给出了四元数形式的一整套不变量。

并解决了有理函数场中,有限有理基的存在性问题,给出了有限群不变量具有有限基的构造性证明。

而连续群下的不变量问题,那个给出了,将对称性、不变性和物理守恒定理联系起来的诺特定理,也正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

如果说,阿廷教授的父亲,埃米尔·阿廷都无法在强大的哥廷根学派,在哥廷根大学获得教职的话。

那诺特则不然。

在37岁时,她便在清一色的男子世界,哥廷根大学中,获得了教授的头衔和教师资格。

其后,便是对交换代数和交换算术的研究,开始了从古典代数到抽象代数的转变。

她的经典论文便是《积分环的理想理论》,建立了交换nott环理论,并证明了拟素分解定理。

其后,便是诺特对抽象代数的一些列奠基工作。

她彻底改变了“环”、“域”和“代数”的理论。

诺特理论,也是现代数学中“环”与“理想”的系统理论。

或许每一个数学家,也都会与物理有一个美好的邂逅。

理论物理的中心结果之一,诺特定理便是她得出的一个非常重要且“美丽”的结果。

而诺特也被亚历山德罗夫、爱因斯坦、迪厄多内、外尔和维纳形容为数学史上最重要的女人。

说起来,华国最早从事抽象代数研究的学者曾老先生,就师从诺特,攻读抽象代数。

至于刚才问问题的那位诺特师姐,陈舟还真没有太注意对方的长相。

他所好奇的也只是,诺特师姐和这位代数女王之间,是不是有什么联系?

可能这位诺特师姐,是她的旁支?

微微摇头,陈舟不再多想。

这次去见识麻省理工的新生舞会,除了让陈舟吃的挺饱外,其他的,也没啥。

而且,这穿的比较正式的场合,陈舟也并不是很喜欢。

当然,要是像上次学术会议结束后,还能获奖,那就另当别论了。

至少,陈舟认为自己绝不会像刘茂声和曾子固这样,主动去凑热闹的。

冲了个澡,陈舟便坐到**,开始看资料。

空****房间,得等到明天才能用家具填补。

和杨依依预料的一样,这晚的陈舟,就开启了熬夜爆肝的学习模式。

对于挤出来的时间,陈舟用行动去追回。

晚上的时间,是属于数学的。

因为按照陈舟的计划,阿廷教授这边的资料,是被他放在晚上去看去学的。

而弗里德曼教授的资料,因为时间更紧,陈舟是打算在白天,用一整天的时间去看。

晚上两点左右,陈舟拿着笔,习惯性的在点着草稿纸。

点了一会,他把笔放了下来。

起身收拾东西,熄灯睡觉。

一时半会想不通的问题,陈舟不打算细究。

可能是活动了一整天的缘故,也可能是真的有点晚了。

这一晚的陈舟,倒头便睡着了。

而时差的问题,在困意面前,也就这么被解决了。

第二天,闹钟响起。

和在燕大时,相同的时间,陈舟翻身下床。

快速的洗漱好,出门去找杨依依。

良好的生活习惯,在督促着陈舟,加强身体的锻炼。

也在告诉陈舟,如非不得已,还是不要熬夜的好。

晨跑结束,陈舟和杨依依便去吃了早餐。

然后按照事先约定的时间,他们找到了卖家具的同学。

这位同学虽然对于家具能卖出去,而且价格还不错,挺高兴的。

但是对于这么早,就来搬家具的两人,却有些不满。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习惯早起的。

美梦被打断,还是挺影响心情的。

但看在对方已经爽快的付了钱,这位同学也就不计较了。

陈舟和杨依依打算在今天把所有家具置办齐。

现在就是第一件,桌子。

也是陈舟挑的最认真的一件家具了。

不管怎么说,不能堆一大堆纸张的桌子,不是具有好承重力的桌子。

随后,陈舟和杨依依开始了搬家具的工作。

不过,因为陈舟昨天就计划好了时间,已经把每一件家具的搬运时间,都敲定的极其细致。

所以,陈舟和杨依依的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而时间,也就这样被陈舟挤出来了。

当然,陈舟并没有选择大型的家具,他和杨依依两个人也搬不动。

大型的家具,他留给了亲爱的刘师兄和曾师兄。

一直忙活到上午10点半,两个人的房间,如预期般,被一些家具填充。

到这,学校的宿舍,也终于能看了一些。

倒不是说先前不好,只是太没有生气了。

陈舟和杨依依,紧接着又把两人的宿舍打扫了一遍。

踩着11点,两人去食堂解决了午饭。

吃饭时,陈舟想到后面的计划,便笑着跟杨依依说:“依依,你还记得你说过的话吗?”

杨依依疑惑道:“什么话?”

陈舟:“给我带外卖呀!”

杨依依愣了一下,旋即轻声笑道:“真要足不出户了?”

陈舟认真的点点头:“至少跟着弗里德曼教授去SLAC之前,得把资料看完。”

此后的几天,除了跟刘茂声曾子固出去抬家具,陈舟就真的足不出户了。

完全开启了朝学物理,暮读数学的生活节奏。

不管是弗里德曼教授那个寻找“胶球”的实验,还是阿廷教授所给的非交换环的资料。

都令陈舟痴迷其中。

当然,更重要的是,这些资料里,还有这些大佬的手写注释。

这是陈舟所没有想到的。

本来,他以为自己带回来的资料,只是一些打印稿。

谁知道,资料里面才真正是藏着“宝藏”的地方。

随着时间的推移。

原本陈舟带回来的厚厚的两沓纸。

此时,已变成了三沓之多。

除了这些成果之外,陈舟的也多了一副不算久违的熊猫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