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类专业是国家另一个战略专业。

航空航天类专业在本科阶段就分得比较细致,包括航空航天工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基本上通过专业的名称就可以初步判断出这些专业的未来就业方向。

飞行器实际上是大型的机械产品,运行起来自动化程度特别高,整个生产制造、发射等环节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所以能够开设这种专业的学校往往在机械、自动化、计算机、通信、电子等学科都会有相应的配套专业,而航空航天专业比较好的学校这些专业一般也都不会差,可以适当考虑。专业综合实力比较强的学校,也都开设了航空航天类专业,比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清华大学等。

值得关注的是我国有很多航空航天类的大学,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1957年合并了搬迁到西安的原华东航空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昌航空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民航大学、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等不同层次的高校。

学校介绍

南昌航空大学飞行器工程学院、航空制造工程学院

南昌航空大学创建于1952年,是全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1985年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1990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先后隶属于航空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1999年开始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政府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是江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的高等学校。

飞行器工程(航空发动机)学院是在原机械工程系、航空与机械工程学院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建立起来的。2009年6月,根据学校学科发展及专业设置的需要,由原航空与机械工程学院飞行器设计工程系、飞行器动力工程系、飞行器制造工程系的航空维修技术与工程方向、大学生航空文化教研部和原土木建筑学院力学教研部、力学实验中心、实验力学研究室组建飞行器工程学院。2013年新增飞行技术专业,培养飞行学员。2017年8月,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与南昌航空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立航空发动机学院,和飞行器工程学院合署办公,学院更名为飞行器工程(航空发动机)学院,招收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航空发动机方向)本科生。2018年9月,为适应江西省航空发展需求,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航空维修技术与工程方向)和飞行技术专业从学院分离出去,组建通航学院。飞行器工程(航空发动机)学院保留原有的飞行器设计工程系、飞行器动力工程系、大学生航空文化教研部、力学教研部、力学实验中心、实验力学研究室。

目前学院设有1个一级学科学术硕士点(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5个二级学科学术硕士点(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飞行器设计、工程力学、人机与环境工程、航空噪声与振动工程),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航空工程、航天工程),其中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获批江西省“一流成长学科”;2个本科专业(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建有“江西省微小航空发动机”省级重点实验室和通航涡轮动力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培育)。下设飞行器动力工程系、飞行器设计工程系、大学生航空文化部及力学教研部4个系部;力学实验中心、飞行器综合实验中心及力学研究中心3个研究中心,此外,还与国内相关行业的多家航空企业与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研究关系。

航空制造工程学院于2009年7月由学校原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铸造工程系、塑性工程系、焊接工程系和原航空与机械工程学院飞行器制造工程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系、机械设计教研部、制图教研部组建而成,其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学校1952年建校时的铸造、锻压、焊接、工具等专业。

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教职工总人数157人,其中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江西省井冈学者2人,江西省“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教授2人,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12人,江西省“双千计划”2人,江西省青年井冈学者4人,江西省级学科带头人14人,江西省级骨干教师14人,江西省级教学名师3人,博士生导师10人,硕士生导师75人,教授31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39人,博士98人。另外,聘请曹春晓院士、张文海院士为双聘院士,黄卫东、张定华等7人为特聘教授。“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教学团队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航空材料加工技术”团队为江西省优势学科创新团队。

学院现有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封装技术、机械电子工程、智能制造工程7个本科专业。其中,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为国家一流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与企业联合建立的工程实践教学中心获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为江西省特色专业、国防特色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江西省特色专业,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为江西省特色专业和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建设单位。学院实现了分层次、分类型的培养模式,现有春晓班、卓工班、企业定制班等多种教学改革班。

学院现有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和材料科学与工程。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机械和材料化工。1个国防特色学科:精确成形与连接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为江西省高校一流学科、高水平学科,材料加工工程为江西省重点学科,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为学校博士授权学科建设点。材料学科、工程学科进入ESI1%学科。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学院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是一所以航空宇航为特色,以工为主,工、理、文、经、管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高等院校,是教育部、中航工业集团公司与辽宁省三方共建高校,是国防科工局与辽宁省共建高校,是空军依托培养后备军官的全国18所地方院校之一,是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紧缺人才(航空航天)培养基地,已经基本建设成为“国防科技人才培养基地”“辽宁老工业振兴人才培养基地”和“空军后备军官培养基地”。

航空宇航学院以航空宇航学科专业为特色,现有教职工86人,专任教师75人,51人具有博士学位 ,其中教授 20人、副教授29人、高工5人;博士研究生导师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3人。其中,辽宁省教学名师1人,辽宁省兴辽英才1人,辽宁省百、千、万层次人才5人,辽宁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及青年骨干教师4人。学院在校生2315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725人,工学硕士研究生222人。学院积极开展留学生教育,与俄罗斯、非洲等国家和地区开展本科层次、研究生层次留学生培养,目前学院留学生总数为372人。

学院设有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航空航天工程、工程力学4个本科专业,在国内部分省市为一本招生。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是工业与信息化部与辽宁省共建专业,是辽宁省航空航天类本科紧缺人才培养基地的核心专业,也是教育部批准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飞行器制造工程专业还是国家特色专业、辽宁省示范性专业及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结合改革试点专业。航空宇航学院拥有国家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航空工程”实验中心,航空航天技术博览、材料力学为辽宁省省级精品课。

学院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一级博士建设单位 ,学院拥有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和力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航空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学院现有新能源通用飞机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航空制造工艺数字化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辽宁省飞行器复合材料结构分析与仿真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平台。组建形成了飞行器总体及气动设计、飞行器结构与强度、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航空数字化制造、航空特种制造、飞机装配技术等10个科研团队(研究所),近5年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基础科研、总装预研、空装预研、载人航天等国家、省部级项目200余项,科研经费近亿元,国家授权专利近100项,发表核心期刊以上论文近400篇,获省部级奖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