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研究成果的表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研究的任务不同,研究成果的表述形式也不一样,但主要还是用书面语言来表达,这样不仅有利于成果之间的相互交流和讨论,更有利于成果的保存与继承。但是,随着教学研究的改革,一些研究方式和成果表达形式也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一、教学论文
这里的教学论文,是广义的概念,是指和小学语文教学相关的所有学术论文。从内容上看,可以分为课程研究论文、教材研究论文和教学研究论文三大类。
(一)教学论文的基本格式和要求
1.标题
标题可以占一行,也可以上下各空一行,在一行里写法应居中,字数少的,可以空格。副标题应在前面加一个破折号,正副标题开头不要完全对齐。标题字数太多,可以转行,但是转行时要考虑一行中词或词组的完整性,又要注意长短搭配,讲求美观。其具体写作要求是:
(1)明确得体。
论文题目要明确,不含糊,能准确表达论文内容,恰当反映所研究的范围和深度,让读者一看题目便能洞见文中所写内容的范围。标题常见的毛病是过于笼统。造成笼统的原因是题目过大。一般来说,论文题目宜小不宜大,这样才能写深写透。
(2)简短精练。
力求题目的字数要少,用词需要精选。至于多少字算是合乎要求,并无统一的“硬性”规定,一般希望一篇论文题目不要超出20个字。若简短题名不足以显示论文内容或反映出属于系列研究的性质,则可利用正、副标题的方法解决。
(3)新颖醒目。
标题要新颖,才能吸引读者。可以是对还没有研究的课题开展研究;也可以是对研究过的问题进行研究后有新的突破。
2.作者单位和姓名
作者名字放在标题下面,占一行;如与标题空一行,也要与下面正文空一行;与标题对应而居中;两人以上署名,名字与名字之间应空一格。作者单位放在名字下面,占一行。基本要素项依次为:单位,所在省市名,邮政编码。二级单位之间空半格,省市名之间空半格,省市名与邮政编码之间空一格,单位与省市名之间用“,”隔开,省市名与邮政编码之间无标点。基本要素要用圆括号括起来,例如,(西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甘肃 兰州市 730070)。多作者全属同一个单位写一个单位,若不属同一个单位的,须按“作者署名”项标出作者单位顺序,依次将各单位写出,各单位前标出序号1,2,3……序号后用下圆点,单位之间用分号隔开,例如,(1.西北师范大学,甘肃 兰州 730070;2.兰州师专 教育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3.摘要
在“作者单位”下,前用“摘要”二字加冒号标出。摘要应含全文的主要信息,概括论文的中心论点、研究角度及研究方法,还可以对研究成果做一简单的价值评估。摘要应简明扼要,一般控制在300字以内。其具体写作要求是:
①客观如实地反映所做的研究或工作,不加作者的主观见解、解释或评论;
②着重反映新内容和作者特别强调的观点;
③应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
4.关键词
关键词是以词语形式表达的论文摘要,一般是论文中反复出现、起到点明和强调论文题旨作用的关键概念、术语等,一般控制在5~6个左右。词与词之间用“;”隔开,最后一个词后不加标点。如果摘要省略,关键词也省略。
5.正文
正文一般包括绪论、本论、结论三部分。论文若分几大部分而不加小标题和序码时,为了醒目,各部分之间可空一行。如果在文中设置小标题,小标题的层次一般不要超过五级。第一级标题用一、二、三;第二级标题用(一)、(二)、(三);第三级标题用1、2、3;第四级标题用(1)、(2)、(3)。第一级标题序码后用顿号,第三级标题序码后面用圆点,第二级和第四级标题序码后不加任何标点符号。大段落的标题居中排列可不加序号。正文写作的具体要求是:
(1)观点要正确。
教学论文同样要遵循思想性这一原则。任何一篇论文都是围绕论证、说明某一观点某一事实而展开的,因此,观点要鲜明、正确,符合教学规律,能促进教学的改革和发展。虽然现在的教学论文提倡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也要分清对错。比如,我们在搜集大量资料时,要加以甄别,不能见到所谓有用的资料就照搬照用。
(2)选题要恰当。
选择论题,就是选择“论”的范围。选题要恰当,我们可以从内容、范围和难度三方面来考虑:从内容角度来说,教师选题要根据自己所拥有的资料而定。选定自己熟悉的材料,最好是和自己本职业务范围或与自己所学专业相近的内容。从范围和难易程度看,要大小合适。太大,往往会力不从心;太小,则显得轻而易举。只要抓住一点,深入本质,说深说透,有独到的见解,那论文就有一定的分量。
(3)材料要充分。
不论是课程研究论文还是教材研究论文和教学研究论文,从构思到题目确定,到论证过程,都不能离开选材——客观的资料。通过资料的搜集、整理、挑选和自己观点吻合的论点、论据、论证方法,从新的角度予以新的观察。要做到独树一帜,有自己的见解。
(4)分析要严密。
写教学论文离不开真实、具体、充分的论据。但是,真实、具体、充分的论据并不一定就能有力地证明论点,犹如盖房用砖,不能随意摆上完事,必须用黏合剂严丝合缝地砌好,才能使其发挥强有力的支撑作用;而恰当透彻的分析正起着连接论据与论点的“黏合”作用。
(5)表达要准确。
教学论文本身就属于议论文。因此,语言表达极其重要。只有反复推敲和斟酌,文章才会显得具体、准确、生动,才能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的教学观点和教学研究成果。
6.参考文献
写作论文需要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间接或直接引用。论文的注释与参考文献的注明,既是作者写作严谨性的表现,也是对他人研究成果的尊重。
(1)注释。
注释是对论文的引文标明出处,包括作者与书名(或文章名称)、出版社及版本、页码三个方面。其方法有页下注(脚注)、章末注(尾注,针对著作而言)和附注[在要注的词语或引文右上角加“注码”,如(1)(2)]。
(2)参考文献。
将参考的主要或全部书目在论文之后列出来,包括作者、书目(或论文题目)、出版社、出版年号;若是刊物则注明作者、论文题目、刊物名称、发行年号及第几期或第几页;若是报纸则要注明作者、论文题目、报纸名称、发表日期、第几版。例如,[18]曾洋芹.快读指导举隅[Z].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449~476。
(二)不同类型教学论文的写作要求
1.课程研究论文的写作
课程研究论文是指专门研究小学语文课程发展、改革、建设的教学论文,具有高度的理论性。
(1)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
课程研究论文不同于一般的教学研究论文,论文撰写者必须具有深厚的教育教学的理论功底,尤其是要对课程理论以及与课程理论相关的其他理论知识有深入的研究。例如,研究语文新课程的文化建构问题,其间涉及语文学习规律——学习语文就是学习文化,涉及文化过程、文化反思等。因此,写该类论文,不是就事论事就能写好的,必须先吃透课程理论,再有其他理论做铺垫。研究者要学习大量的理论,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才能尝试撰写。
(2)要及时把握课程改革的新动向。
课程研究,要站在改革的前沿。因为课程的发展关乎整个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所以,进行课程研究,要时时关注改革发展的最新动向,要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当然,我们不能闭门造车,要把国内改革和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站得高看得远。
(3)适当加入语文教学案例。
对于一般人来说,纯理论的文章读起来比较吃力,课程研究论文即是如此。其实,这类文章也可写得相对生动些,可以在文章中放入一些语文教学实例。这样做一方面能够对作者的观点用实例加以论证,使论证更具说服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文章生动些,更容易了解些。
2.教材研究论文的写作
教材研究论文是专门研究语文教材而形成的学术论文。教材研究是指对当前语文教学中所出现的教材本身的研究。
(1)要深入地研究教材。
要撰写教材研究论文,前提是对教材要做深入细致的研究。对教材的研究,并不是说要把教材看得有多熟,也不是走马观花地读教材,更不能人云亦云地看教材。研究教材,首先要了解我国语文教材的发展历史以及每个发展阶段的特点,然后把要研究的教材放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去研究,这样才能符合我们对教材研究的初衷。其次,对同时代国外母语教材也要有相应的了解。如果要撰写教材比较,那么,对国外的教材也要进行深入研究。
(2)要用相关理论做研究支撑。
研究教材不是只就教材做表面的研究,在对教材的研究过程中,研究领域和范围会辐射。毕竟教材研究也是教学研究,因此会涉及大量的教育学理论和教学理论。因为对教材研究的角度不同,还会涉及心理学、美学、政治学、文化学等多领域的知识。所以,研究教材,还必须要有这些相关的理论做研究支撑,否则,是很难把问题论述清楚的。
(3)要注意到作为母语教材的特殊性。
我们研究的是中国的母语教材,在借鉴国外及港台地区母语教材的同时,一定关注本国教材的特殊性。其表现在于我们的教材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表现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表现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念以及汉语本身的特点。
3.教学研究论文的写作
教学研究论文是专门探讨教学问题的学术论文。它要求不仅有明确的研究目的,有鲜明的中心论点,而且有充分的论据和严密的论证。其目的是能够正确地分析认识语文教学活动并提炼出自己对教学活动(或某一侧面)的深层的理性思考。
(1)教学论文立意要高。
如果论文平平淡淡,结论对他人的指导意义不大,那么这样的论文立意不高。怎样才能提高论文的立意呢?首先要看清当前的教改动向,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哪些问题即将成为教学的热点,哪些做法可以解决大家公认的难点。可以先试验,取得经验,再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将问题提高到理性上的认识,归纳出几点有价值的规律性的东西,这样论文的立意就高了。当然,要做到这一点,一定要好好阅读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并加以运用。
(2)教学实例要典型、适用。
论文中的实例,目的是验证论文提出的理论、方法、观点的正确性、可行性和有效性。因此,在教学研究论文中,要选择那些典型事实,最好采用个人在教学中经历过的例子,也可以采用他人实践的例子,但必须可靠。如果论文是针对一堂特定的课,那么,论文所举的例子必须是本堂课上的事实;如果是针对某个教学问题,带有综合性,则可引用别人的典型事例。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以事实为依据,加强说服力。
(3)要注意从理论角度分析、概括、提升。
实践只有经过理论指导,才能取得成功。因此,我们在写教学研究论文时,不能只停留于教学实践表面,而要把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用教学理论进行阐述。这样,不仅对撰写者来说是一次从经验到理论的提升,对学习者来说也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指导,在教学上才能真正获得成功。
(4)要勤于练笔,多积累。
有的教师教学水平很高,教学经验很丰富,可就是不能形诸文字。究其原因,就是缺少练笔。俗话说,业精于勤,只有多写,才能掌握撰写论文的技巧。笔头越练越勤,越练越灵。当然,一开始,可以多写一些简短的教学叙事,教学随笔,或是教学后记,养成一个教学研究的思维方式。然后,可以适当写些教学论文,持之以恒,必然会取得成效。
二、研究报告
教学研究报告包括教学调查研究报告、教学实验报告、教学观察报告和教学经验总结报告。它们相对于一般教学论文,都是属于特殊性的教学论文。
(一)教学研究报告的基本构成要素
不同体例的教学科研报告,其结构也有所不同。但作为论文,都由以下几个要素构成。
1.标题
用一句话点明作者所要论述的问题。语言要求简练、确切、鲜明。一般不超过20个字。如《关于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的调查》,说明该文研究的是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非常鲜明。
2.署名
题目下署上作者姓名和工作单位。姓名和工作单位要各列一排,居中。
3.引论
就是前言。不同体例的科研报告,引论部分阐述的内容有所不同,但都应该包括以下内容:要交代清楚本次研究的目的、意义,前人的研究状况以及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文字简明扼要,点明即可。
引论部分可以冠以明确的标题,如“问题的提出”、“引言”等,也可以不加标题,直接在立论的前面写上一段话作为引论。
4.正文
正文是科研报告的关键部分,体现着报告的质量和水平。切忌两种不良倾向:一种是只有观点的表述,没有材料的印证,缺乏科学的论证;另一种是只有材料的大量罗列,而没有论点的归纳。
各种不同体例的研究报告在正文部分叙述的内容是不尽相同的。这部分内容在其后给以详尽的阐述。
5.结论
这是对整个研究工作的总结,是作者经过反复研究后形成的总体论点,是整篇报告的归宿。在结论中,要指出哪些问题解决了,还有什么问题有待研究。有的还可以提出若干建议,提出今后研究的方向。
结论不是对正文观点的简单重复,而是深化主题,揭示规律。语言要严谨,逻辑要严密,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辞。
6.引文或参考文献
任何科学研究活动都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前进和发展的,教学科学研究也不例外。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会翻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参考已有的成果。但凡是引用了他人的材料或研究成果,都必须加以说明,注明出处。所参阅的文献,也要在文后加以罗列。
(二)不同类型的研究报告的写法
1.教学调查研究报告的写作
教学调查研究报告是反映教育调查过程和结果的一种研究报告。
(1)教育调查研究报告的结构。
调查报告没有固定的格式,一般由标题、内容摘要、引言、调查方法和过程、调查结果和分析、讨论或建议、结束和附件八个部分组成。
和一般的教学论文不同,研究报告的内容摘要要简要说明调查目的;简要介绍调查的对象和调查内容,包括时间、地点、对象、范围、调查要点以及要解决的问题;简要介绍调查研究的方法。
调查结果和分析是调查报告的正文部分。这部分要把调查来的大量资料,经过分析整理,归纳出若干项目,分条阐述。要做到数据确凿,事例典型,材料可靠,观点明确。要尽可能用数据和图文格式,增强说服力。其重点是:第一,通过调查了解到的事实,分析说明被调查对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第二,调查的结果和存在的问题。
附件是对正文报告的补充或更详尽的说明。它包括数据汇表和原始资料。在调查报告中,可以把相应的问卷或其他调查资料作为附件。
(2)各组成部分的写作要求。
标题的写法灵活多样,一般有两种:单标题和双标题。标题有三种形式:一是“直叙式”的标题,即用调查对象和主要问题做标题;二是“判断评价式”的标题,即直接阐明作者的观点和看法,或对事物进行评价;三是“提出问题式”的标题,即用反问、设问等形式,突出问题的焦点。
调查报告的引言有这样几种写法:一是开门见山、直述目的。即在前言中着重说明调查的主要目的和宗旨。二是交代情况,逐层分析。即先介绍背景,交代进行该调查研究的理论背景和历史背景,然后阐明现阶段研究的重要意义。三是结论先行,逐步论证。即先将调查结果写出来,然后再逐步论证。
调查方法和过程是调查报告独有的,要写清楚以下内容:一是调查对象:写清楚调查的对象是哪个学校哪个班级,如果是男女生分开调查,还要写清楚男生几人,女生几人;对象的选择是随机抽样还是有目的选定;再交代发放问卷一共几份,收回问卷几份,有效问卷几份。二是调查方法:一般来说调查方法分为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两种,因此要交代采用的是哪一种调查方法;有些调查者会同时采用两种,那么,要写清楚哪种方法为主,哪种方法为辅。三是调查时间:写清楚调查的起止时间。四是调查内容:如果是问卷调查,要简要介绍问卷的内容,有几道题目,怎样的形式,大致提问的内容是什么;如果是访谈调查,也要简单介绍访谈的内容基本围绕哪部分。
调查结果和分析这部分的主要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基本情况部分和分析部分。基本情况部分是对调查资料有背景资料做客观的介绍说明,要真实地反映客观事实。分析部分是调查报告的主要部分,要对资料进行质和量的分析,通过分析,了解情况,说明问题和解决问题。分析一般有三类情况:成因分析,利弊分析和发展规律或趋势分析。
讨论或建议这部分也是调查报告的重要内容,是对调查结果的进一步思考和分析。作者在这部分中要明确自己的观点,常常采用小标题的形式。它可以是对问题的深入讨论,也可以是策略的提出。
2.教学经验总结报告
教学经验总结报告是指在收集教学经验并对其进行分析后,将这些研究成果用书面的形式表述出来,是教学科学经验总结的重要部分。一般来说,我们的教学工作者进行的某项教学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就需要用经验总结报告的形式把研究的过程和研究的结果表述出来。
(1)教学经验总结报告的基本结构。
经验总结报告由标题、摘要、引言、正文和结尾五个部分构成。正文是撰写经验总结报告的重点部分。正文部分必须对研究内容进行全面的阐述和论证,包括实验过程中观察、调查、分析的材料,以及由材料形成的观点和理论。所介绍的教学经验以先进经验为主。先进经验应该具有典型性、效益性、稳定性和创造性。所谓“典型性”是指该经验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普遍的代表性,能对教学实践活动有指导意义,特别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或是推进教学改革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所谓“效益性”,是指教学经验的产生和形成已经在实际工作中引起了较强烈的反响,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和良好的效益。所谓“稳定性”是指所形成的教学经验应该是经过了一定时间的实验和检验,具有一定的普遍适用性,其发展是稳定的,不是随意就更改的。所谓“创造性”是指教学经验要适应教学改革,具有革新创造的活力,是独树一帜的。
除了充分总结成功经验外,还要提出应该注意的问题或给出一些建议。一般有两种写法:一是问题和建议分散到各个具体的问题上去写,在总结某一方面经验的时候,适当地提出问题或建议。另一种写法是在全面总结各方面的成绩和经验后,另起一段文字集中谈问题或建议。
(2)各组成部分的写法。
标题可以根据选择是否全面的经验、专题目的的经验或是点滴的经验来确定题目的大小,要选出印象最深、成效最大、富有新意的东西来确定标题。它有以下几种写法:一是在标题中说明总结的内容,例如,《阅读教学中以读带悟教学经验总结》。二是以成功的经验为标题。三是标题中反映工作过程,如《改革小学语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四是以问题作为标题。
引言有两种写法:一是简单地介绍基本情况,多见于全面经验总结;二是说明总结课题的背景和目的意义,多见于专题总结。
正文要围绕经验总结的主题组织材料,可在文中设小标题。正文有四种写法:一是按工作的过程来写,最后写出自己的体会。二是递进式的写法,即先谈工作过程,接着谈取得的成绩,然后谈经验体会,最后谈存在的问题或建议;分若干段落层次来表达其中思想的发展过程。三是并列式的写法,即将工作过程和经验体会概括成若干个分问题来写,各个分问题之间是并列关系。通过对分问题的具体阐述,来说明中心问题。这类经验总结除了一个总标题之外,每个分论部分还都有一个小标题。这是经验总结报告中最常见的写法。四是混合式的写法,即把问题、过程、做法、感受结合在一起,夹叙夹议。
3.教学实验报告
教学实验报告是教学实验研究过程的最后一步,是用书面形式反映实验过程和结果的一种研究报告,是实验研究的,也是实验成果交流、评价和推广的基础。它最大的特点是客观性。在实验报告中,所反映的实验结果完全是实验过程中所获得的结果,不允许有任何外加的成分。不管实验结果是否符合研究者最初的愿望,能否验证假设,都必须如实反映真正的结果。
(1)教学实验报告的结构。
教学实验报告由五块内容组成,分别是题目、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和过程、实验结果和讨论与结论。其中,研究方法和过程包括研究对象的选择和确立、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骤。
(2)各组成部分的写作。
报告的题目应当是通报性的,能够让读者清楚地看出是关于哪个方面的研究。
问题的提出即“前言”,在实验报告中,要写清楚这样几层意思:实验研究的背景;实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目的与假设以及对关键概念的界定。
实验研究背景往往采用文献探讨的方法。其主要目的是了解实验问题是怎样提出的,有怎样的理论和实践的依据。实验研究背景要指出以往的研究采用过什么方法,已经取得什么成果或是解决了什么问题。尤其要指出该项研究目前已经到达怎样的研究层面。对于实验研究的意义,要实事求是地阐述,以引起读者对该实验研究的重视。目的和假设是实验报告所特有的要素。一般来说,是先有目的,然后在研究目的之下提出假设。
研究方法要经过精密设计,运用恰当,这样,即使获得的结果不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去验证假设,该项实验研究依然是有价值的。“研究对象”必须说明研究对象是什么样的人,是从什么样的群体中选取的,用什么方法选取的,有多少人,他们的情况如何。有的实验还按照不同的实验类型分组,那么就要讲清楚分组的情况,是怎么分组的,特别是配置等组的实验,一定要讲清楚怎样配置,并且提供组成等组的事实依据。“研究方法”是指用来实验、搜集资料的工具(包括量表、测验、问卷等)和采用的操作策略。其方法有两类:一类是众所周知的,所以只需列出名字,不用做详细的解释;另一类是作者自己设计的,必须详细说明。“研究步骤”的陈述要说明该实验是怎样进行的。要对实验设计与实施程序做详细的说明。
实验的结果,这部分内容必须详细叙述实验的结果。往往是先出示结果,然后对这个结果做一定的说明和解释。如果是数据资料,就要把原始数据按一定标准进行比较分类,制成各种图表,使之系统化。统计图表应一事一表、一事一图。如果是性质描述资料,也要进行整理加工,对结果的描述要更加的概括和准确。
讨论与结论,一方面要根据所取得的实验结果指出实验研究的假设是否成立,另一方面要对实验中出现的特殊现象提出自己的见解。
4.教学观察报告
教学观察报告是指运用观察法,对某个教学对象或某种教学现象进行观察研究,并将其情况进行记录,分类整理,分析,找出原因或规律性的东西所撰写的研究报告。教学观察报告最大的作用是能够促进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对象进行关注、反思,使教师能从多渠道获取信息,分析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了解教学与学习行为的基本途径,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1)教学观察报告的基本结构。
第一标题,和其他的教学研究论文一样,标题应当简洁、明确。观察什么应标出来,让人一看标题便能大致了解观察的对象。具体要求参见上文,在此不再赘述。
第二引言,引言是教学观察报告的第一部分。它显示出该项观察研究的价值、实践意义,以及在国内外同类研究中所处的水平。它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提出的缘由;研究的意义;目前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该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引言应简明扼要,开门见山,字数不宜过多。
第三观察对象和观察方法,要介绍清楚以下的内容:观察对象、观察时间、观察地点、观察范围、观察方法和记录方法。
第四观察结果的讨论和分析,这部分必须对所观察的对象以及要观察的问题进行全面的介绍,介绍观察问题的现状和实质,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及其发展趋势。为了科学、准确、生动形象地表达观察的成果,可采用图表、图、照片来集中反映数据和关键情节。
第五结论,必须总结全文,深化主题,揭示规律。
(2)教学观察报告的写作要求。
根据教学观察报告和其他研究报告的不同,分别从对“观察对象和观察方法”、“观察结果的讨论和分析”和“结论”三部分内容的写作提出要求。
第一,观察对象和观察方法。
观察对象,可以是某个学生、某个班级、某类学生(要写明是哪些人),也可以是某种教学现象。观察时间,即观察时限,从几月到几月。观察方法,这里指的是具体的观察方法。是采用直接观察,还是间接观察?如果是间接观察,那么,采用的是哪些手段?是参与性观察还是非参与性观察?运用了哪些观察手段,是利用感官进行手记,还是利用观察屏、计算机终端、动作反应器等仪器?是否利用录音、录像?观察记录方法,一般来说,采用记录表格记录或是描述性语言记录。
第二,观察结果的讨论和分析。
首先要交代观察的结果,要写出观察到的学生的行为和教学现状。
分析和讨论是观察者根据观察的客观事实和结论,结合自己对教育理论和实践的认识与理解,通过分析与思考,对当前教育理论或实践的发展所提出的认识、建议和设想。
先要对观察得到的各种第一手资料进行叙述,然后分类进行归纳、整理。有些情况和数据尽可能采用表格方式表示,这样可以减少文字叙述的烦琐,使人一目了然。同时,通过图表的显示,有时还会发现新的问题。最后再将归纳、整理的情况进行分析和综合,得到正确的客观事物的运行规律。
这部分的内容可长可短,一般以小标题的方式将观点一一列出;所列出的观点应条理清楚,观点鲜明,绝不含糊和拖沓。
第三,结论。
结论为观察报告的结束语。该部分说明被观察对象及所观察问题的结果,或指出创新之处,或就下一步如何工作提出建设及看法,或提出展望。
三、教育叙事
教育叙事是指教师将个体教学实践中的特定情境中的教学行为以及这种行为下的学生状态,用“我讲我的故事”的形式,聚焦并记述“我”特定教学情境下的经历、体验与感悟,从而形成有关教学经验的“个人知识”,获得对教学活动的意义理解和解释。
教育叙事往往偏重于描述一堂课、一个实验或一次探究、一次活动,甚至是一个学生、一个题目等。从时间安排上,可以是整个过程,也可以是一个情境、一个片断,甚至是一句话、一个动作等;从侧重点上,可以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也可以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甚至是课堂纪律、学生管理等。所以,教育叙事的内容贴近实际、材料来源丰富、写作形式灵活。教育叙事有两种写作形式:一是“夹叙夹议”式,另一种是“先叙后议”式。教育叙事要注意以下写作要求。
1.叙事主题鲜明、新颖
一篇好的教育叙事,它的主题必须是鲜明、新颖的。叙事主题通常是以标题的形式来展现的。因此,标题的撰写就直接影响到主题的表达。标题的字数不宜过多,尽量用简洁、科学的语言来表示。
当然,教育叙事不等同于教学论文,在语言上,可以相对地平浅和自由。因为教育叙事中有生动的故事,所以在标题的写作上,不必太囿于理论性,也可用浅显、生动的语言来表述。
2.叙事情节生动、典型
一篇成功的教育叙事,首要前提是真实。叙事反映的是现实教育生活中确确实实发生过的事以及由该事件引发的教师的思考,从而促进教学实践。教育叙事既是教师自己教育实践经验和收获的真实记录,也是教育实际遭遇、困惑的真实再现,是“我”对教育事件原原本本的叙述。试想,如果虚构教育事件的话,那么根本无法产生教育叙事的实际作用和价值。只有真实的事件才有价值。不论是事件的背景,起因还是过程中的内容和细节,都不能掺杂虚构的成分,更不是杜撰的东西。
教育叙事离不开叙事,离不开讲故事。它是教师自己研究发生在真实情境中的教育生活。教师必须以一个局内人的身份“进入”故事,挖掘教育现场当时的“内在真实”,展示故事的本来面貌。当然,叙事中的故事不是一般的故事,而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教育事件,生动地描写教育现场,展现事件的来龙去脉,教育过程中教师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再现一个完整的从问题发生到问题解决的研究性的教育过程。
教育叙事最大的特点就是有很强的可读性,但这种讲故事不是记“流水账”,不是事无巨细的生活实录。并不是所有的“经历”都值得写的。在叙事中,要有教师对教育生活的独特体验和感受,要能引发读者的思索和共鸣,就必须做到故事的典型性。
3.叙事反思深刻、理性
教育叙事不仅要讲研究性的教育故事,还要有对故事的进一步的研究。通过解释对自己的教育活动做出恰如其分的说明和思考。这种说明和思考是教师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对教学实践的反思和领悟,是故事叙述的自然升华。这种解释可以和故事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也可以集中表达,要表明自己对自身教育智慧的顿悟和理解,要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为什么会“这么做”以及对“这么做”以后的理性思考和认识。
如果说对事件的描述,教师是以“局内人”的身份“入乎其内”的,那么,反思就是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出乎其外”。要跳出故事,对故事进行审视、拷问和反思,从中梳理出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和认识,挖掘出其中的实践智慧,从而有效地促进教育观念更新和教育经验积累的有机结合。
四、教学札记
札记是指读书时摘记的要点和心得体会,或见闻记录。札记可以分为教学札记、读书札记、心情札记等不同类别。教学札记则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教育教学现象中的值得研究的、焦点的,或需要总结的以及困惑的、不能及时解决的问题的一种反思记录,或有关教育学理论的学习摘记。
(一)教学札记的分类
1.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是指教师在阅读教育教学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值得记录的东西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种文体。做读书笔记不仅能提高阅读书、文的效率,而且能提高科学研究和写作能力。
2.案例评析
案例评析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重点、难点、有意义的或典型的教学事例处理的过程、方法和具体的教学行为与艺术的记叙,以及对该个案记录的剖析、反思、总结。案例不仅记叙教学行为,还记录伴随行为而产生的思想、情感及灵感,反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矛盾、困惑,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想法、思路、对策等。它既有具体的情节,又有从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学艺术方面进行的高度归纳和总结。可以说,案例评析就是一个生动、真实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
根据研究的范围、研究问题的大小,案例评析主要可以分为:问题式案例评析、专题性案例评析和综合性案例评析。对于一线的教师而言,以问题式案例评析和综合性案例评析为主。
(1)问题式案例评析。
问题式案例评析反映师生在教学中发生的出人意料而合乎情理的故事,在教师写作中是比较常见的。其特点是问题集中,矛盾突出;故事情节不复杂,但能使人由小见大、深受启示。
(2)专题性案例评析。
专题性案例评析是针对教学中某一方面的问题展开的研究。其特点是注重专题研究,有学术价值。
(3)综合性案例评析。
综合性案例评析是针对教学中的许多问题综合起来分析,以对教学活动进行全面的思考和分析。
3.教学随笔
教师通过自己在教育实践活动后所产生的对教学设计、教学效果、教学思想等的思考、感悟,从而对教学活动进行的一种叙述、分析和总结,就可以被称为教学随笔。教学随笔是教师教育活动实践后产生的,因此它具有真实性、灵活性和精练性的特点。
从文章的内容上看,教学随笔可分为记叙类随笔和反思类随笔。
(1)记叙类随笔就是记录教学活动的过程,有的也写上自己的心得。
(2)反思类随笔即是针对教学现象进行的反思,这类现象可能存在于自己身上,也可能存在于他人身上。
(二)不同类别教学札记的写法
1.读书笔记的写法
根据常用的内容和形式,读书笔记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采用的方法也是不同的。
(1)摘要式笔记。
摘要式笔记是一种在阅读中把同自己的学习、工作或研究的问题有关的语句、段落等按原文准确无误地抄录下来的笔记形式。可摘录在本子上,也可摘录在卡片上。摘录后要注明出处。
(2)评注式笔记。
评注式笔记就是在阅读书籍时随时在书中写(圈)出自己对读物内容的看法的笔记形式。可以采用“圈点”和“批语”的方式进行。
(3)提纲式笔记。
提纲式笔记可以用纲要的形式把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论点、论据提纲挈领地叙述出来;可以逐段写出要点或是综合全文写出要点;可以读完读物后对它的得失加以评论,或对疑难之点加以注解。
(4)心得式笔记。
这是最为普遍的一种读书笔记类型,是在读书之后写出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和得到的启发与收获的一种笔记形式。
2.案例评析的写法
案例评析一般由案例背景、案例主题、案例描述和案例评析以及启示四部分构成。当然,在实际的撰写过程中不可能千篇一律,结构可以灵活,可以多样化,例如,“主题背景——事件描述——评析启示”、“案例描述——案例分析”、“案例——问题——启示”、“主题与背景——案例描述——问题讨论——诠释与研究”等。其中以“案例描述——案例分析”居多。
此格式的特点是将整个案例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主要描述课堂教学活动的情景,后半部分主要针对情景中的一两个问题进行理论分析。案例的描述一般是把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某一片断像讲故事一样原原本本地、具体生动地描绘出来。描述的形式可以是一串问答式的课堂对话,也可以概括式地叙述,主要是提供一个或一连串课堂教学疑难的问题,并把教育理论、教育思想隐藏在描述之中。案例的分析部分是针对描述的情景谈一些个人的感受或理论的说明。分析方法可以是对描述中提出的一个问题从几个方面加以分析;也可以是对描述中的几个问题集中从一个方面加以分析。
一篇优秀的案例评析,要体现以下特点。
(1)案例主题明确,新颖,有现实意义。
一篇有价值的教学案例一般应围绕一个鲜明的主题。它的主题一般都涉及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教学实践中的基本问题,教学过程中常见的难题。主题确立可从新课程理念、新教育教学组织实施过程、新教学关系的处理、教师作用的发挥、新教育教学原理的运用、新教学技能与方法、新学习方法与过程的设计、学习规律、教学规律的运用或发现、教学目标的选择与实现等方面来进行。
(2)案例背景清晰、完备。
案例背景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首先,阐述新课程理念对教学的要求或者是本案例设计指导思想;其次,提供一些基本情况,如学校类型、学生情况、教师情况等;再次,具体、明确地叙述对教学或学生学习产生重要作用的学生的文化、种族背景等;最后,介绍分析教学内容,对本节课包括的知识点及知识点在教材中的承接性和延续性进行分析,对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思路、教学条件、教学流程、教学方法等清晰准确地描述和分析。
(3)案例事件典型生动,有价值。
教学案例是对案例的描述,因此要有相对完整的情节,反映事件发生的过程与解决的结果,具有较强的故事性和可读性。
首先,选择的案例要能够凸显主题,具有典型性,做到撰写一个案例,就能对自己和别人的教学有一定的作用,即使是一个小案例,也要能以小见大。
其次,是内容要真实,不能虚构,不能杜撰。对于事件原貌,不允许进行夸张,更不允许歪曲。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在尊重事实的前提下,适当增删一些细节、场景等;为了保护正当的隐私权,可以虚构地名和人名(但要在文末注明)。
再次,叙述要客观,对案例事件的描述应是坦率的、中立的,尤其对教师的心理活动、观念冲突、情感等方面的描写也应是客观的。
最后,是揭示人物的心理,因为面对同一个情境,不同的教师可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执教者究竟是怎么想的?通过案例能够让读者“知其所以然”。
(4)案例分析和启示深入浅出,富有启发性。
案例分析要有求实精神,分析要有针对性,论述要突出重点,应提出与案例事件和主题有关的仍需继续研究、仍感困惑的问题,以便引起人们深入思考和深入讨论研究。
3.教学随笔的写法
教学随笔,可以说是“教学一得”,主要是写教学中某一点体会最深的心得。它的主要特点是题目小,篇幅短,层次结构比较简单。教学随笔没有一个固定的格式,不需要什么论点论据,文字也可长可短。即使作者没想好这件事说明了什么,但只要是让人有所触动,就可以把它写下来,而不需要找什么理论做依托。
教学随笔灵活多样,轻松自如,要体现一个“随”字。一般来说,可以先简述文章的中心以及写此文章的目的,再列举实例说清楚事实及过程,最后归纳小结教学的心得体会。
写好教学随笔的关键是:
(1)敏锐捕捉题材。
要善于从日常的教育教学生活中去发现值得记叙的事情。教学随笔可以写“成功”的喜悦,写“失败”的教训,写上课时的灵感,写听课后的感受等。
(2)及时提笔写作。
教学随笔是教师教学中的真实体验,课堂教学活动是随笔的第一手材料。在教学中,有很多事情大家都做过,很多问题大家都想过,但成就往往就是属于那些有心人。及时的记录,在一开始的时候,可能只是一些只言片语,但长时间的积累,往往就会形成某一种理论。教师一有所得,就应及时地记下,才会对当前和以后的教学有所帮助。
(3)注重理论积淀。
虽然教学随笔很注重实践,但它也要具有一定的理论作为写作的基础。否则,实践再多,也形成不了随笔。教师必须把教学实践同相应的理论结合起来,在先进理论的指导下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
(4)坚持勤写随笔。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通过写随笔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甚至在教学中要有所建树,不是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实现的,它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随笔的好坏不在于篇幅的长短,哪怕是寥寥几句,只要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都是好随笔。随笔的长短要视情况而定,有话长无话短,有时间长无时间短,但最关键的是要勤动手,多写作。
(5)追求新颖独到。
教学随笔要从别人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现象中挖掘出新意来,要跳出僵化、死板的格局看教育,要避免平淡无奇。
复习与思考
1.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教学研究有什么重要意义?
2.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表述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3.如何根据实验研究报告来判断一个教育实验的设计和程序是否规范?
4.尝试撰写一份规范的教学研究论文。
5.请你以实习或者任教班级学生为对象,选择你感兴趣并且能够胜任的课题,进行一次调查研究,最后完成调查报告的撰写。
6.写一篇教学札记或者教育叙事。
推荐阅读
1.郑金洲等.学校教育研究方法.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教育科研大家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孟万金,官群.教育科研——创新的途径和方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谢春风,时俊卿.新课程下的教育研究方法与策略.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叶振东,贾恭惠.毕业论文的撰写与答辩.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6.教育部师范教育司.语文教育科研导引.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