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台教育考察报告

2012年12月12日—19日,我随“大兴区名校长培养工程”一行22人,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鲍传友院长与大兴区教委领导的率领下,赴台湾进行教育考察。我们先后在台北教育大学、台北教育大学附属小学、台北市乌来国小等地学习与考察,分别聆听了林文律教授的“校长专业与台湾校长的作为与难为”、林曜圣教授的“学校创新经营——校长故事领导的观点”等专题讲座,并与台北教育大学附属小学林进山校长、台北乌来国小林文旗校长、龙博国小林瑞昌校长、鹭江国小陈俊生校长、大直国小庄明达校长、永平高中李玲惠校长等10名台湾小学校长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通过学习交流、实地考察,并结合相关资料的学习,我认识到台湾学校的课程具有浓重的校本色彩。透过课程,我看到了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的落实,每所学校都有其自身的鲜明的文化特征,即课程与育人目标深度融合后所展现出来的校本化的学校文化。

一、课程特色鲜明

我国台湾地区基础教育课程发展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分界线,战前的“日据”时期实行日本课程,战后在沿用大陆课程的基础上,移植美国的课程模式,再根据不同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对课程进行总体改革。纵观台湾基础教育课程的历次改革及其社会背景,可以说台湾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都是为了适应经济发展需要而进行的,体现了不断适应经济发展、不断调整规范体系、不断融合中西文化、不断调整价值取向的发展态势及多元发展的时代特点。

(一)基本特色

1988年12月,为应对社会病态的加剧对教育的严重影响,台湾召开了第三次教育大会,着力加强中小学生的生活与道德教育,以“培养健全之国民”。在课程内容上,强调把公民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之中,注重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促进学科教学与实际应用的联系,要求加强科际课程的教学合作。在课程结构上,大力推进弹性课程,增设了选修课程,加强中小学课程之间的衔接,注重发展学生的能力。在课程实施上,为保证课程理念和改革思路的贯彻落实,将“教学通则”改为“实施通则”,从课程目标设置、结构以及评价等方面提出具体的要求。2001年,台湾颁布实施了新的《国民教育九年一贯制课程暂行纲要》,从真正意义上推进课程的整合。具体来说:一是按照人与自己、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三维框架,整合以往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把所有课程划分为语文、健康与体能、社会、艺术与人文素养、数学、自然与科技、综合活动七大学习领域,强调中小学课程设置的衔接;二是拟订十种基本能力作为课程发展目标,以能力本位取代知识本位,促进课程、教学与评价的有机整合,着重将学生培养成具备人文关怀、民主素养、统筹能力、乡土与国际意识并坚持终身学习的健全国民;三是改课程标准为课程纲要,注重学校的弹性课程,突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另外,还实行了“延长以职业教育为主的国民教育实施计划”,对中等职业学校提出了改革要求。推动建立图书馆、博物馆、音乐厅等县市文化中心,继续发展社会教育。

目前,台湾小学均有校本课程,75%的学校有特色课程,是学校依据师资专长、社区资源、学生条件、办学理念、家长期望与文化传承,并依托课程纲要规范,系统整合后,为本校学生设计的最有价值的总体课程。台湾小学的校本课程包括以学校学生为主体的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也包括本校独有而其他学校未必实施的特色课程方案。

台湾校本课程有明确的操作点,课程纲要“运用”领域统整分科教学,教师进行主题式自编教材教学,课程统整的成果指向“教给学生‘带得走’的基本能力”;教学自主得到落实,过去由于统编教材,教学自主仅限于教学方法与补充教材的选择,现在教师不但可以选择教科书,也可以使用自编教材;学生为主体更为凸显,学生得以依自己的起点行为与个性需求,采取非常客观的学习方案,增进优势智能。

(二)校本化课程顺应孩子本性

在此次考察中,我们深刻地感觉到台湾的校本课程是非常具有特色的。表现为:一是学校可自编课程,或可自选课程,如台北教育大学附属小学的自然课程、乌来国小的泰雅民族课程等。课程设置顺应孩子的本性,学生可在每天早晨9点前进行自选课程的学习,如健身类的羽毛球、跳绳、游泳等课程,还有艺术类的绘画、琴艺等课程,学生在上完自己喜欢的课程后,再进入校本课程的学习。二是校本课程的建设,教师和学生真正充分参与。三是切实尊重学生的兴趣,学生先有兴趣再学习,充分考虑了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真正以人为本的课程设置与课程学习,冲击着我的感知。

在与台湾各位校长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他们的校本课程的培养目标重在: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外语能力、知识能力、品格能力(尊重、诚信、负责、创意、自律、公平、依赖、勇敢、勤奋、关怀)、学历能力、抗压能力、健康能力等。与之相随的,是校园内到处可见的励志标语,如“大其心,容天下;虚其心,受天下;平其心,论天下;潜其心,视天下;定其心,应天下”“逆境是淬砺生命的养分,承担是培养勇气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扶梯”等,育人氛围与育人目标具有较强的一致性与整体性,学校文化真实、切实,表现为内在与外在的高度相融。

二、理念落实人性化

(一)课程改革成为台湾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

具体表现为突出学科中心的课程改造,以适应普及小学阶段义务教育的要求,强化道德与政治教育,强调职业技术教育,强化应用与技术学科教学。

另外,注重学科渗透。在课程内容上,强调把公民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之中,注重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促进学科教学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加强科技课程的教学合作。在课程结构上,大力推进弹性课程,增设了选修课程,加强中小学课程之间的衔接,注重发展学生的能力。在课程实施上,为保证课程理念和改革思路的贯彻落实,从课程目标设置、结构以及评价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二)推行系列学生辅导计划

台湾自1996年起推行“青少年辅导计划”,1998年配合“教改十二方案”,续推“教学、训导、辅导三合一整合实验方案”。计划体现系统性,目标、策略、项目三者环环相扣,一目了然。理论与实践结合,鼓励教育人员交互作用,整合发展,共同致力于学生辅导工作,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

三、校长与学校文化

在此次考察中,我们接触了台北评选的“卓越校长”林进山,即台北教育大学附属小学的校长。作为校长,他认为应该思考怎么获得人们的尊敬,真正的好校长应具有较强的思想力,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

台湾2005年起评选“校长领导卓越奖”,每年选拔出20位校长,每位获得20万台币的奖励。评选内容有“创新教育”“绩效责任”“精致教育”。

(一)学习就是改变

校长有四个层次:一是应付着干事;二是知道干什么,不知为什么干;三是知道干什么,也知道为什么干,但不知“好、坏”;四是教育管理合理科学,符合教育规律,回归教育本质,帮助学生学习,帮助教师学习发展。

校长有所建树表现为:有教育情怀,有教育追求,有哲学情怀,不断地学习教育经验。

在学校里,学习是为了改变,包括行为、知识观、心智模式的改变,随之而来的是行为上的改变。学校教育就是培养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这是校长担负的责任,也是通过课程所要传递的育人思想。

(二)校长要思考学校文化在品质上的提升

学校文化的改进可从四方面着手:一是共同假设育人目标,即看问题的思维方式,这是较高层次的思想,育人目标是办学思想凝结后的集中;二是价值观,如育人目标、办学目标、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校园口号等内容的校本化;三是行为,即师生在这所学校的思维方式与做事方式,如教学、管理、课程、师生关系等;四是象征,即外在的文化符号,如学校的徽标、标志性的符号、学校文化的驱动系统等。

纸上得来终觉浅,我还深入地考察了台湾的民俗民风,了解其行业文化,体会其整体的文化背景,深刻理解其学校文化所产生的人文环境,力求了解其社会整体的精神诉求及软实力。

正如台北教育大学郑崇趁教授所说:“教育是可以经营的。只要找到了有价值的教育趋势,找到了值得参照交流学习的作为,就可以产生教育亮点。中国的天空本来就布满了教育的亮点,在海峡两岸交互辉映。”临行前,台北教育大学教育经营与管理学系原系主任林文律教授赠予我一本他主编的《小学校长的心情故事》。在扉页中,他写道:“纯舵校长,带领每一位老师,让每一个孩子找到自己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