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乱花迷眼,出谪仙
听着不远处传来的马蹄声,杨延昭与郭淮率先的闪进了胡同之中,揭开蒙着脸的布襟,回过首,刚好看到大队的甲士朝着刚才激战之处涌去。
火把亮透了漆黑的街道,杨延昭嘴边露出一丝轻笑,“这便是皇家子弟,惊心动魄,风光无限。”
说罢,也不理会身后的吵闹,与郭淮二人往回走去了,自然也看不到被宋州知府等人所簇拥的十来岁的锦衣少年郎。
在杨延昭离去不多时,又是一道纤细的身影躲过搜寻的士卒,从屋顶飘然而下,看着已空无一人的巷子,不由得握紧了手中长剑。
杏目中满是寒光,深长的青砖路上,半个人影都瞧不到,当然也没有她匆忙赶来所要截杀之人。
却是又一次错失了机会。
有些不甘心,身形再起,朝着巷子中依稀还残留的道家之气追去,可是半晌,仍是毫无踪影。
“可恶的浪**子!”
剑鞘插进青砖之中,碎石飞舞。
待拔剑之时,眼光扫过路面,竟看到一户门口堆着的砖石之中有一个小布团,五感皆开的净玉可以清晰的闻到上面的血腥味。
白皙的玉手拿起布团,甩开,有一尺长左右,半尺宽来,白色已经染满了殷虹的鲜血。见到此物,净玉倒是一点没有感到厌恶,将怀中的手绢儿取出,包裹上白布。
恰巧此时,身后有了吵闹之声,明白是那些搜查的卫士,净玉将手绢重新塞回怀中,轻身跃上屋顶,脚尖点过瓦片,飞快的消失在了夜幕之中。
因为赵德昭遇刺,街道已被封锁,为了避开嫌疑,杨延昭二人便挑着小巷行走,刚推开小院的门,便看到守在一侧的萧慕春和崔平等人。
“教官……”
“不用担心,只不过是寻常的地痞流氓争夺,我与师兄没事。”
赵德昭的事情他并不打算说出来,毕竟有些东西知道的越少,反而越是安全。
退去了萧慕春等人之后,闻到动响的八妹与排风走了出来,两人不知杨延昭出去做了何事,倒是对他半路离去多有抱怨,不过等看到他白衣上的血迹时,当即惊了出声。
“六哥,这是怎么了!”
看着八妹与排风的慌张模样,杨延昭在二人脸上捏了捏,“没什么事情,我与师兄见到几个黑衣人对一小娘子行凶,便上前救了她,这些血是那些贼人的。”
没理会杨延昭的话,八妹与排风将他好生的检查了一遍,发现确实并无大碍,这才松了口气,“这些贼人倒是嚣张,待遇到本姑娘,定好好的收拾他们!”
小丫头咬牙切齿的样子倒是几分可爱,杨延昭自然笑着应下,继续说了两句,这才问起罗氏女。
“罗家姐姐在温老夫人的房中,在给她银针入穴来活血化瘀。”
排风也跟着八妹一道,唤罗氏女为罗家姐姐。
“秉阳兄和老夫人已经安顿下来了?”
八妹点首,小手负在身后,“那是当然,由鱼儿在,早就安顿好了,眼下,温家哥哥正与张大哥在书房中用功了。”
“那便好。”
说着,杨延昭回屋中换了件干净的衣裳,带着八妹两人去了温李氏的屋子,罗氏女正在针灸,见到他,温柔的笑了笑,便低首继续专注于银针之上。
没有打扰罗氏女,杨延昭轻手关上房门,将象棋黑白两子改成五子棋的方法告诉了有些无所事事的排风与八妹。
待两个小丫头来了兴趣,自行去琢磨之后,他也回书房之中,开始挑灯夜读了。
明日便是冬试了,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眼下能有信心的也只能算是射、书与数这三样。
礼仪上,虽然在藏书阁恶补了一番,但古人礼节之繁多,又岂是他短短数日便能完全看的通透的?
万般无奈之下,杨延昭与藏书阁守阁的老者借起了其中的几本古书,出乎意料的是老者并未难为他,顺道还帮着他挑了《仪礼》等一些代表性的书来。
御则是考验的驾车之术,要使得马平稳有序,且四周挂的鸾、鸣铃铛和谐响动。
也幸好跟着徐少阳一段时间,杨延昭即便没有学会他那轻稳的驾车方式,但至少在心中有了些尺度。
至于乐,有些头疼,眼下他连有个调子都不清楚,以前也常听着徐少阳的弹奏,可是要杨延昭也信手拈来,抚琴来一曲,倒是强人所难了。
算了,摇了摇头,将这些杂念从脑中除去,就算弃了这乐这一项,六艺中还不是有五项么?
大满贯拿不到,稳中求胜还是能做到些的。
夜深之后,罗氏女与前几日一般,给杨延昭送来碗莲子羹,当然,后者免不了要与她打趣几分,每每羞得那秀气的脸上布满红霞。
“幸好这莲子能去火,否则还真不得了了。”
在罗氏女娇嗔着离去之后,杨延昭笑着道了一句,稍后将碗中的莲子羹吃完,便再次埋头于《仪礼》之中,恶补着所欠缺之物。
清晨,院子通了,家大,人也变多了,因而杨延昭的晨练倒是不孤单了。
但他仍是提前了大半个时辰修炼,毕竟吐纳运起,感悟天地灵气是需要安静的环境,而且一直随身带着的玉瓶儿也要每天喂上灵气才是。
如今他到了通劲的境界,理应比之前吸收气劲更快才是,可是杨延昭却丝毫没有感觉到轻松,相反,倒是有些吃力了。
不过玉瓶儿中的本碧绿的瓶身却有了隐约可见的红色。
心中明白这跟玉瓶儿有着干系,杨延昭也私下里询问过郭淮这瓶子的事情,可是后者得知耿元符并未告知于他,也摇着头,不愿多说。
既然如此,杨延昭便安下心来等着该知晓的那一刻,毕竟看卖相,这玉瓶就是个神奇的东西,说不定是个了不得宝贝。
为它,吃些苦,也是划算的。
待灵气在周身转了三十六个大周期之后,杨延昭起身练起擒拿来,这时,院子中的其他人也起了身。
郭淮,萧慕春等人,以及八妹、排风罗氏女都加入到了其中,一时间十多人倒是将院子给挤满了。
见到这架势,温仲舒倒是有些吃惊,看着出手猎猎生风的杨延昭,他还不知道一直温文尔雅的后者竟是个练武之人。
更让温仲舒震惊的是舞着一段削尖木棍的八妹和挥着三尺见长的青色咬银丝鞭的排风,就连那柔弱可人的罗姑娘也在虎虎生威的舞着秀拳,带着一旁还很生疏的碧月。
这场景,张谦到已经熟悉到了见怪不怪,哪怕萧慕春等人出手极狠的对练,他也只是有条不紊的做着往日里的洗漱。
待众人练完之后,巷子边上刚好传来买点心烧饼的声音,排风与碧月二人便去叫住那窜街的小贩,买来早膳。
吃罢,杨延昭三人往书院走去,而郭淮则是开始了打发时间的无趣活儿,看着萧慕春那些五大三粗的汉子眼中生出的无助眼光,竟发出两声与他一向不符的猥琐笑声。
街外,较往常,倒是异常的热闹,来往的读书人皆是三五成群的小声的议论着,即便是那些该有的争论也倒是瞧不见了。
“秉阳兄,这冬试何时开始?又是以六艺中的何为先者?”
已经是比试的日子了,还不知晓冬试的具体内容,张谦心中有些紧张,遂于温仲舒询问起来。
“秋白兄,冬试在四大书院中轮番举办,而每轮到哪个书院,都不会提前公布此消息,就连参试的二十名弟子也是比试当天才张贴出来,更别说是六艺中谁为先了。”
“什么,竟然只有二十人?”
不要说张谦,就连杨延昭也有些吃惊,见两人这模样,温仲舒不禁笑了起来,“延昭兄,秋白兄,虽然参加比试的只有二十人,可是依你二人才学,山长定会考虑其中的,还请放心便是了。”
说到这,已经到了睢阳书院的门口,那里,韩国华正翘首望着,待见到杨延昭三人,忙迎了上来。
“延昭兄,秋白兄,秉阳兄,参试名单已经张贴出来了,辰时在明德斋进行算术考核,我们还是早些做着准备去。”
听着韩国华这般说,杨延昭与张谦提着的心算是放了下来,遂一边走着,一边问着比试的安排。
韩国华因为早来了半个时辰,而布告也是他这山长亲传弟子贴出,自然是知道的很清楚。
今日辰时算术,未时较书、礼,酉时为乐。明日时辰相同,则是御、射。
“光弼兄,你说这次书和礼是同一时间比试?”
“不错,恩师说这次礼改往常之问答,以文观礼,以言说礼。”
这或许是个好主意,杨延昭心中暗叹,用文章来写礼,这样就避免了他有的生疏之处,更何况还有眼下被推崇的瘦金体。
观书必观字,独一无二的瘦金体肯定会为他赢来加分。
辰时还未到,明德斋前的空地较大,足以摆开了八十张小书案,上面放着未开封的笔墨,杨延昭等睢阳书院的参加比试的二十人静立一旁,等着其他书院之人。
“哈哈,狄山长,许久不见了。”
声音之下,身穿黑袍,有些圆胖的老者从远处走来,他的身后,是来参加比试的书院弟子。
放眼望去,队伍的最后方,一人裹着厚厚的袄,面色有些发白,虽然宋州已是冬季,但直到看到他的装束,杨延昭才明白身处在寒冬之中。
“他便是石鼓书院的向敏中。”
原来他就是向敏中,听身边的温仲舒小声说道,杨延昭不禁多看了两眼,似乎被对方所察觉,那本耷拉的眼睛抬起,回望了过来,有着几分打量的意味。
在狄青与那石鼓书院带队的监长寒暄之时,又是一波人前来,却是白鹿洞的弟子,当然,温仲舒与杨延昭指出了较为出名的白之前、于凡二人。
当然,对于这二人,杨延昭也免不了要多看两眼,后者也同样望向他,出乎意料的是,那于凡竟对杨延昭嘴角裂出微微一笑。
待最后,岳麓书院进场时,杨延昭本照着温仲舒所说,去看那云青榜三排名第五的钱林,却突然心中猛惊。
因为在,钱林的身旁,竟然是那华山上有过交手的儒家弟子,吕蒙正!
感觉到吕蒙正的目光投来,杨延昭当即收敛了心神,对方是儒家的核心弟子,进入官途倒也不觉得稀奇。
不过见过他在华山上的那番身手,杨延昭心沉了几分,看来今日最大的对手并不是向敏中等人,而是这深藏不露的吕蒙正!
四大书院弟子全都到齐,不过没人提出开始比试,因为官家钦点的卫王还未到。
辰时欠一刻,吵杂的脚步声传来,只听以略带稚嫩的声音,“吴校尉,让他们推到书院外!”
虽是孩童,但却有着不容所犯威严。
一声令下,便听到大批人马撤离的声音,明德斋中,狄青与张师等一干人则是不漏痕迹的点了点头。
不多时,一身莽服,头戴金丝冠的赵元佐在几名宦官的陪同下走了过来。
“见过卫王!”
狄青等人赶忙上前行礼,而杨延昭等人也随之弯身作揖。
“诸位先生不必多礼,小王哪里受得起。”
与之前相比,赵元佐多了几分沉稳,不过待看到人群中杨延昭时,眼中闪出的那丝惊奇,到还是当初的天真模样。
“王爷,时辰到了。”
在一边的宦官小声提醒下,赵元佐抬首看了看天,退居到一侧摆好的木椅上,“狄山长,考核之事还是有山长做主,小王便在一旁看着。”
狄青弯身再次一礼,左右拿来了一卷用红菱扎着的丝帛,挂在明德斋前的木柱之上,待打开,冬试的第一场也随之开始了。
“谪仙太白街上走,提壶去买酒。遇店加一倍,见花喝一斗。
遇到店加一倍酒,遇花喝一斗酒,三遇店和花,喝光壶中酒。
借问此壶中,原有酒几斗?”
见到此题,杨延昭这题目愣了片刻,待看到身边之人皆皱眉磨砚时,这才往砚台倒了些水,只磨了稍许,出了墨汁之后便沾笔即写。
“壶中酒有八升七合五勺,李青莲饮琼浆,乱花迷眼,出谪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