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门表现的如此拉胯,所有人都大为不解,心如更是问道:“公子,怎会如此?”

萧业沉吟道:“或许与心有关,佛魔同体,所谓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你可知佛与魔的区别?”

“不知道!”

心如摇了摇小脑袋。

其余人也把好奇的目光投来。

就连候和,都现出了饶有兴致之色。

萧业道:“佛魔区别有三。

其一,佛没有嗔恨心,魔有嗔恨心。

其二,魔用道德约束别人,佛以道德约束自己。

其三,魔在修行中因不能保持清净心,故欲望不能断,在此状态下开发出的神通,会反过来助长自己的欲望,并以此造下无边罪业,贪嗔痴不断,故而为魔。”

齐刷刷的目光望向了佛门诸僧,照萧业所说,这不是一窝魔么,乃至整个天下佛门,都可视为魔门。

“阿弥陀佛~~”

那年青僧人玄清喧了声佛号道:“施主对佛魔的论述,极为精辟,但贫僧要问一句,施主自身可能做到否?”

萧业不以为然道:“本官不拜佛祖,不诵佛经,无所谓佛魔之别。”

“贫僧唐突了!”

玄清颇为错愕,但想想也有道理,萧业不是佛门中人,凭什么以佛门的清规律约束自己?

“呵,难怪佛门会以卑劣手段偷袭大阁领!”

一名梅花内卫恨恨道。

是的,在梅花内卫心目中,若非佛门偷袭了大阁领,梅花内卫就该有阳神坐镇了,哪会沦落到这般岌岌可危处境。

“一派胡言!”

玄晔哼了声。

萧业摇摇头道:“九州受死气侵袭,人心渐渐沦丧,引发天道偏转,而佛门素重修心,受的影响最大,神通不灵,不必惊讶,但观诸位表现,居然讳疾忌医,可悲,可叹。”

“休想乱我佛门,贫僧来!”

一名面相威猛的僧人掣出降魔杵,狠狠向候和打去!

却见候和的魂体散开了,这一杵如打入雾气里面,彻底打空。

“哈哈哈哈~~”

候和长笑着凝聚出身形,向萧业遥遥拱手:“多谢这位大人告之,从此候某可横行于佛门啦!”

佛门诸僧的脸色更加难看。

玄清隐隐想要出手,但似乎在忌惮什么,终究还是颓然叹了口气,合什瞑目。

道门中人则是神色复杂,佛门的拉胯表现,确实菲夷所思,难不成真如萧业所说的那样,佛门集体入了魔,所以佛法不灵了?

其实萧业也错愕,候和能免疫物理攻击,说明域外邪魔消声匿迹的这段时间,并未闲着,勾结了阴山宗,再从冥府招揽臭名昭著之辈,改造之后放还阳间,起搅乱作用,同时邪神需要信仰,而九塔也需要民众的信仰,只要争夺到了信仰,九塔的加持能力将大幅削弱。

这就象两国正式交战之前,无所不用其极的打击对方,削弱对方。

按理说,事情都到了这个地步,大周应该团结一致才对,可现实令人无力,百万年来的强大惯性以及对外域的无知使得佛道两门的高层仍未能放弃博弈思维,没法精诚一致,共御外敌。

太平公主蹙着秀眉,哼道:“区区挑拨,岂能得逞?世间怎有法专克佛门,无非另有蹊跷罢了,萧大人你看候和所为,可是地道的操弄神魂之术?”

萧业道:“不完全是,他的魂体融有域外邪魔的死气,佛门神通被克制,与死气有关,除非佛门能正心明性,摒弃魔念,否则无解!”

“哦?看来碰上个识货的了,不过候某可不奉陪,另警告你们,若是敢毁掉父王神像,自当千百倍索还回来!”

候和留下句威胁,魂体一闪,就要遁走。

“走得了么?”

萧业发动差分神通,把候和罩住!

“想困住我,做梦!”

候和刚开始不在意,但随即,面色变了,以他的视角,困在一个如九宫格的囚笼中,虽左冲右突,周围的空间却不停的变幻,愣是冲不出去。

“放了我,我和你无怨无仇!”

候和凄厉尖叫。

“无怨无仇?”

萧业冷冷一笑:“你怕是不知道我是谁吧,本官姓萧,梁武帝是我亲戚,你父逼死了梁武帝,今日先拿你来讨点利息。”

众人膛目结舌。

谁不知道你是李家人啊,居然还有脸攀梁武帝的亲。

萧业的目地是洗脑,他需要淡化自己李家身份,摆脱政治上的不利影响,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我自己坚决不承认我姓李,一有机会,就突出我的萧氏身份,谎言讲一万遍也成了真理。

萧业又回头唤道:“大家一起上,放出才气,以咏叹读书法诵念理经,慢慢消磨他。”

“噢!”

梅花内卫心知历练机会难得,无比珍惜,陆续开口诵读起来。

虽然单个人的才气有限,甚至如王杰等人,只是浅薄的一品,却是人多,一个个清晰程度不一的理经字符汇聚成文章,如锁链般缠上候和,忽明忽暗的白光闪烁,消磨着候和的魂体。

众人眼里现出惊骇之色,对于才气,佛道二门花了大力气研究,尤其是道门,得了萧业传法,不少弟子都修出了才气,但是,以前从未想过,才气还可以集众。

倘若成千上万的读书人一起发动才气,恐怕阳神都没法独善其身,这才是最可怕之处。

神祠里,满是朗朗读书声,净化着身心,一条条精义流淌过心头,精神都得到了升华,候和虽竭力挣扎,却挣脱不了。

不觉中,诵经声越发整齐,空间起了震**,太平公主与梁贞子心有所感,也跟着吟诵。

尹君文与尹君奇没有才气,大眼瞪小眼,而宋青衣、杜晦、封连三名道人自持身份,默念道经,强行打断理经对自己的影响。

突有一道虚影浮现,头顶儒巾,身着青衫,面容清矍,捋起颌下三捋灰白的胡须,吟道。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首诗,是朱熹写的一首杂诗,也代表了他的为人处世之道,尤其是为有源头活水来,更是千古名句。

事实上现代很多挂在嘴边的名言,都是来自于朱熹,如举一反三,循序渐进,一寸光阴一寸金等等,但可笑的是,一部分对儒学一窍不通的键政侠,常常拿朱熹的名言去反朱熹。

显然,老者正是朱熹,萧业大吃一惊,居然把朱子给招来了,不由肃然起敬,一躬到底。

轰!

朱子的诗,融入了才气当中,瞬间候和呆滞下来,仿佛失了灵魂,一动不动。

萧业看出,候和已被镇压,当即撤了囚笼,伸手一招,把候和摄来。

朱熹看向萧业,略一点头,目中现出赞许之色,似乎很满意于萧业对理学的传播,随即身形渐渐淡去,化作点点星光,没入吟诵的众人体内。

“啊,我的才气增长了!”

心如突然尖叫起来。

“我也从二品增长到四品啦!”

心意欢呼。

其余各人也是满脸喜色,才气都有了或多或少的增长。

“轰!”

紧接着,空间都震动了,太平公主浑身才气翻滚,猛的向上一窜,突破了人级的局限,臻至地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