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五十六章 不复当年之勇

从靖康之变开始,金国和宋朝已经开战了十几年。

在这段漫长而又痛苦的岁月中,金、宋两国之战的大小战役不计其数,战争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

遭遇战、伏击战、平原攻城战、山地战、海战、等等等等。

但是,假如单从战争的公平性而言,排列在首位的,肯定是发生在绍兴十年的岳飞第四次北伐中原之战。

无论是金兵还是岳家军,无论是攻是守,战争的地点全部都是发生在城外的郊野,没有哪一方会据险而守,占对方的便宜。

金兵这样做较为容易理解,因为他们一直都自诩为马背上的民族,无论事情大小,都要在马背上解决。

但岳家军呢,为什么他会采取与金兵一样的战术?

这就是岳飞的自信了。

经过多年残酷的战斗和艰苦的训练,岳飞相信,无论是从战斗力,还是临场的指挥调度,他一手带出来的岳家军已经胜出金兵许多,即便是在郊野外相遇,岳家军同样能够打败金兵;而且,以金兵最擅长的方式来打败金兵,更能够打击女真人的士气。

基于这种自信,岳飞对麾下的将官放权,允许他们在野外与金兵作战。

所以,这才有了董先、姚政出城迎敌的故事。

只不过,董先、姚政对阵完颜兀术和韩常,怎么看都有些别扭。

原因是,完颜兀术与韩常对上董先加姚政,金国的拐子马骑兵团对上游奕军和踏白军,无论在什么时候,从什么角度,这都是不等量的两个对手。

作为一代名将。完颜兀术的对手无论如何也应该是岳飞、韩世忠、又或者是吴玠两兄弟这些人。

而这次,完颜兀术居然自贬身价,亲自带队去偷袭岳飞的部下,岂非可笑。

可是。就这样的一个阵容。在激战了一个时辰之后,落荒而逃的居然是金兵。而带头逃跑的竟然是他们的主帅---四太子殿下完颜兀术。

在这一场战役中,场上最为神勇的当然是踏白军的统制董先。

他身先士卒,先是接连挑落了金兵的数员大将,再用飞刀扎中韩常的左臂。然后一个照面吓退了完颜兀术,在金兵阵中冲杀了几个来回,等等。

当然,董先也不是第一次有这样的表现。

在绍兴三年,他董先就曾经在无名桥上,单人匹马拦住了李成的十万大军,让李成的十万大军进退两难。

而这一次。受伤害的由李成变成了完颜兀术。

与董先和岳家军的勇猛相比,金兵的表现就逊色多了。

在双方的较量中,金兵不但在力量、身体反应、甚至是金兵最为自豪的骑术方面,一面倒地输给了岳家军。

为什么会这样?

这个问题。让完颜兀术感到十分的困惑和不解。

要知道,完颜兀术这次带出来的骑兵都是清一色的女真人,而不是那些胆小懦弱混饭吃的前伪齐士兵,其中有很多女真战士都是身经百战之辈,怎可能出现如此大的落差?

这个问题,不但完颜兀术弄不明白,也同样困扰着几百年后的康熙大帝。

完颜兀术的子孙们经过几百年的蛰伏之后,在清顺治元年,也就是公元一六四四年时再度入关。

才过了十几年的时间,到了康熙大帝的前期,八旗子弟兵的实力已经下降到了一个惨不忍睹的程度,让康熙大帝不得不依赖由汉人组成的绿营兵。

到了雍正时期,严苛的雍正皇帝认为这是旗人生活太舒适的缘故,所以发布和组织了当时的“京旗移垦”运动

简单地分析,那些凶狠残忍的女真人,在抢掠了辽国、宋朝的无数金银财宝和年轻美女之后,已经安逸舒适地生活了十几二十年。

哪怕是强悍如女真人,在酒色的滋润下,在高床暖枕的烘培下,在时间老人的呵护之下,他们已经不复当年之勇了。

难怪古人说,岁月如刀催人老,昔日勇士不复在。

当完颜兀术逃回开封府,苦思冥想了一天一夜,方才明白个中的原因,无奈之下,完颜兀术只好叹息道:“如今的宋军,就好比当年的金兵;而现在的金兵,已经与当年的宋军相差无几了。”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这是完颜兀术看完两份加急战报的时候,脑海里突然出现的一句汉人成语。

这两份战报,一份是报告郑州和洛阳这两座军事重镇的失陷,另一份是报告岳家军在黄河以北的进展。

这两处地方对于完颜兀术都是至关重要的。

郑州和洛阳的失陷,让岳飞一下子把中原和西北两个战场一分为二,让完颜兀术和还留在陕西的完颜撒离喝只能各自为政,不能够相互呼应。

而黄河北岸更是让完颜兀术心寒,因为那是他撤军的后路。

此时此刻,假如岳家军分兵西进,与胡世将的西北军来个左右夹攻,他完颜撒离喝将立刻陷入绝境之中;反过来,假如岳家军向东攻打,就轮到他完颜兀术落到重重包围之中。

对于完颜兀术而言,这场仗是越来越艰难了。

在黄河北岸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能够让完颜兀术寝食难安?

在绍兴十年七月一日,也就是王贵与李成在洛阳城外交战的那一天,有一支岳家军扮成平民的模样,在当天晚上悄悄地潜伏至京西北路西北角的黄河南岸,于凌晨时分渡过黄河。

这次军队的头领有两个人,一个叫梁兴、另一个叫董荣。

他们这次的行动其实已经准备了有五、六年之久,当时岳飞还把这个行动起了个名字,叫做“连结河朔”。

河朔地区是岳飞的故乡,也是当时金国在中原的重点防范区域。

所谓“连结河朔”,就是组织起河朔地区的各种强盗。让他们接受朝廷的封赏,加入到对抗金兵的阵营中。

这一片地区的民风强悍、崇尚武勇,历来是诸多强人聚集的地方,如果能够组织起来。让女真人内外受敌。对北伐的胜利会有极大的帮助。

这个计划,其实就是源于当年老帅宗泽的以(强)盗驱(金)贼的做法。

当年宗泽在开封府一呼百应。最巅峰的时期居然能够纠集起百万大军,虽然后来被杜充破坏,但是宗泽的所作所为,已经深深地烙入了岳飞的脑海中。

对着这些义军。岳飞给了他们一个名称---忠义军。

梁兴在绍兴六年投奔岳飞之后,一直在太行山区和鄂州之间往返。虽然期间也有失败,比如在绍兴八年被金将徐文的围攻,但是,在岳家军的财力物力人力的协助下,形势得到根本性的改观。

如今两河地区几乎到处是起义的烽火、抗金的义旗。

七月初二日,梁兴等人与河朔的忠义军汇合。他们先是扫清了在黄河北岸的金国守军,之后立即向第一个目标绛州的垣曲县前进。

不要小看了一个县城,在这片区域里,集结着至少一万五千名金军的实力。首领的名字很经典,叫“高太尉”。

这不是玩笑,也不是疏忽。在当时的战报里,有很多高太尉、翟将军之类的人名。这些人在战争里与岳家军对垒,或死或逃,没法知道确切的姓名。

究其原因,一来忠义军里认识字的并不多,二来即便认识字也不太会女真的语言,当要上报军功的时候,也就只能将就着胡乱填写名字。

战斗开始了,忠义军所表现出来的实力让梁兴他们赞叹不已。

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他们的前身可都是呼啸山林、打家劫舍的好汉,这十多年来能在金军的打压下还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其素质可想而知。

忠义军到了垣曲县,里边的金军非常警觉,居然来得及关闭城门,可下一刻事情就乱了,外边的义军还在爬城墙,城里的居民就帮忙打开了城门!

这就是全民抗金,也是岳飞多年以来所希望看到的效果!

典型的内外夹击,很短的时间内,垣曲县的金军全部死光光。

这时候,驻扎在城外的高太尉带人前来援救了。

第一次来了五千人,梁兴等出战,从辰时杀到午时,高太尉落荒而逃,梁兴追出去十多里,抓了八十多个俘虏回来。

高太尉愤怒了,第二次带了一万多人来报仇。

这一次从未时杀到酉时,一万人剩下十分之二三,结果还是要逃亡。

而高太尉的结局和镇守郑州的漫独化一样,消失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之中。

就这样,忠义民兵在黄河的北岸迅速壮大,四处出击,牢牢地站稳了脚跟。直到岳飞北伐结束,金兵仍然拿他们没有办法。

这时从全局来看,岳飞连续大踏步跳跃,像现代化战争中的空投战术一样,先是郑州、洛阳,然后是黄河北岸各个地区,在敌占区内多点、纵深开花,使到金兵内外一起混乱。

目前的局势可谓是空前大好。

只要维持住眼下的这种状态,配合岳家军远超金兵的战斗里,全面溃败将是他完颜兀术必然的结局。

假如运气差一点,完颜兀术甚至连逃跑都无能为力,因为在黄河北岸的退路都已经被忠义军截断了。

如此一来,真就能实现岳飞多年以来的宿愿---“使虏骑匹马不回耳!”

可是,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岳家军的侧后方突然间空了。

ps:

谢谢zhuxyhh01大大、忘花心大大、0拈香一朵0大大、靓女007大大的打赏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