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东北军2之龙战于野 第129节 海军的方向

原先的华民国历史上,蒋百里在二战爆发前就曾用观点正确、论据充分、视觉独到的军事论分析出德国会在欧洲大陆战场上击败貌似庞然大物的英法联军,同时他还料到日本必然会趁法国即将战败的时候出兵法国的殖民地越南,以此达到切断国尚与国外相连的两条大陆交通线之一的河内至南宁的国西南国际补给线的目的。(href=";总裁前妻太迷人)虽然蒋百里没有预测到纳粹德国会去进攻苏联,但就凭着他以上的那些论断,足以说明他的军事造诣之深、战略目光之准已堪称独步海内外。蒋百里也不愧是民国时期国三大军事学家之首、军事学巨擘泰斗。但此时,张学良则深深地感到,蒋百里教出来的这个叫萧浩然的学生已经拥有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能力。萧浩然的军事战略预测能力甚至已经不在蒋百里之下。

在下决心要亲自见一见这个萧浩然后,张学良打开了第二份件,这是东北讲武堂海军学院的一名叫李喜浩的学员写给他的信,信道:

尊敬的总司令,我叫李喜浩,是东北讲武堂海军学院的学员。我之前是东北海军司令部的参谋,民国十八年夏被送到德国普伦海军士官学校进修,今年年初刚刚回国,在东北讲武堂海军学院担任辅助教员。我出身于一个海军世家,我的祖父是北洋舰队致远号上的鱼雷副头目,阵亡于黄海海战,我父亲在海圻号巡洋舰上服役,担任舰炮校正员,阵亡于第二次直奉战争。我投身海军是因为受到我祖父和我父亲的教诲,坚持“海军强国”的梦想。近日,听闻总司令部关于是否扩建海军之争议,我深感忧虑。身为基层军官的我,本不该如此越俎代庖、干扰上级,但我仍希望尽到我的一份力。在德国留学期间,我的视野得到了极大开阔,思想理念也发生了极大变化。我认为,海军不仅仅是庞大的水面舰队,还包括独立的航空兵部队和潜艇部队,因为以后的海战形式必然是三维立体化作战。飞机的发明,使得制空权已成为战事胜利的关键所在,而制空权的重要性不仅仅限制于陆战,也在海战同样拥有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经过以上论点,我认为,航空母舰会取代战列舰成为新的海军核心和海战主角,因为航空母舰是在海战争夺制空权和掌握制空权的关键所在。另外,潜艇的作用也同样重要。所以,我在此抛砖引玉,认为我们东北海军应该优先考虑建设海军航空兵部队,以及建设大规模的潜艇部队,如果计划打造大型水面主力舰,也应该优先考虑建造航空母舰。

张学良看完这名叫李喜浩的学员写给自己的信后,也忍不住有些赞叹。(href=";酸心的酥心糖)要知道,眼下海军的重点究竟是战列舰还是航空母舰,各个海军大国都在争论不休,而这个年纪轻轻的李喜浩则如此独具慧眼、洞察先机,他能够认识到航空兵在海战的重要性以及航空母舰在海军的地位,确实是非常难得的人才。另外,李喜浩也强烈地要求东北海军建设潜艇部队,这一点倒和萧浩然不谋而合。确实,在没有拥有庞大而强大的舰队之前,使用潜艇部队对日本列岛展开无限制潜艇战是上等的明智之选,再配合空军的战略轰炸机群,即便无法迫使日本投降,也能让日本陷入饥饿和黑暗。

想了想后,张学良提笔给李喜浩回信:李学员,来信已阅。你的战略目光让我感到敬佩和赞叹,并且我对你的军事分析和最终结论也深以为然,我为我们东北海军能有你这样出类拔萃的后起之秀感到高兴。如果你愿意,请做好成为国海军第一艘潜艇的指挥官的准备。

第二天上午,张学良赶到东北讲武堂。东北讲武堂此时的规模非常大,总校址仍然位于沈阳市大东区珠林路二十五号,但在省一市境内拥有三十多处分校,并且今年的学员总人数已经超过一万人,都是东北军的精英。东北讲武堂此时分为参谋学院、军官学院、步兵学院、炮兵学院、工兵学院、骑兵学院、航空兵学院、装甲兵学院、通讯兵学院、海军学院,共十个主要学院,参谋学院是培养高级参谋人才的,士官学院是培养优秀军官人才的,其余八个学院都是培养技术性兵种和职业指挥军官的。实际上,东北讲武堂全称东北陆军讲武堂,但空军培训航空兵和海军培训水兵也在这里进行。在张学良四年的苦心经营下,东北讲武堂的规模不但比张作霖时期扩大了十倍多,甚至还成为亚洲第一、世界前列的综合性军事学校。特别是和德国展开全面合作后,东北讲武堂的规模更是翻了一倍,同时还引进了以德国为代表的西方军事学校的优秀传统和战争理论。此时的讲武堂内,金发碧眼的德国军人比比皆是,外籍教官更是屡见不鲜。东北讲武堂此时已经有了世界级军校和德两国联合创办的跨国军校的色彩,大批德国教官和德国学员的到来,带来了德国的军事思想和战术学说,使得讲武堂的教学水平在德两国军事学家们和军人们的相互竞争及友好交流互相促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学校的学术氛围异常浓厚。

张学良不显山不露水地直接来到校长蒋百里的办公室,然后点名要见那个萧浩然。

蒋百里笑了:“怎么样?我这个得意学生不错吧?”

张学良哈哈笑道:“你就别老王卖瓜,自卖自夸了!快叫他来吧!”

张学良有些尴尬,便试图用很亲和的语气开口道:“萧少校,我看了你的那篇军事论,写得非常好!你分析得非常深刻呀!你可真是一个难得的人才。(href=";腹黑嫡女:绝色小医妃)怪不得蒋校长对你赞不绝口,还说你是他教过的最得意的学生。”

“少帅过奖了。”萧浩然不卑不亢,神色没有任何变化。

“萧少校,听说你是山东人,但你老家是东北的?”张学良笑着问道。

萧浩然微微点了点头:“是的,我是山东济南人,但我祖籍辽宁旅顺。”

张学良微笑道:“那你也算是东北人嘛!对了,我刚刚在蒋校长这里看过你的详细履历,你原来还是黄埔军校第一期的学员?还曾是北伐军的少校营长?”

萧浩然颔首:“是的。”

张学良感兴趣了:“那你怎么又加入东北军了?还考入讲武堂?”

萧浩然原本古井不波的脸上轻轻掠过一丝波澜,他沉默了一下,回答道:“少帅,我老家祖籍辽宁省旅顺,甲午战争期间,日军攻陷旅顺并制造了旅顺大屠杀,我祖上全家二十多口尽皆死于日军屠城,只有我当时年仅十五岁的父亲因为参与掩埋尸体而幸免于难,我父亲是旅顺大屠杀全城幸免的那三十人之一。随后,我父亲孤身一人逃亡到山东,落户济南并在当地娶妻生子,我是家长子,出生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我从小就听我父亲讲述当年我祖上死于日军屠城的悲惨往事,因此矢志不忘家族的血海深仇。在我成年后,我认为孙山的三民主义能够挽救国,于是我在民国十二年(1923年)孤身前往广东准备投奔国民党。在路过南京的时候遭遇土匪打劫,险些丧命,幸好得到当时在南京的广东护法军第五师参议蔡公时先生的援手救济才逃过一劫。蔡公时先生还给我写了一封介绍信,推荐我报考黄埔军校。民国十三年(1924年)四月,我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并加入了国民党。(href=";权色挣扎:官路)”

张学良看他一口气说这么多,感到有些惊讶:“哦,原来如此。我看你的资料,当时黄埔军校第一期共有三百五十名正取生,你是第十三名。”

萧浩然道:“当时我还和同期第一名的蒋先云结为挚友,但后来我们因政见理念发生严重分歧而分道扬镳了。”

张学良点点头:“因为蒋先云是呵呵。”他示意萧浩然继续说。

萧浩然接着道:“民国十四年(1925年)秋,我被送到德国柏林军事学院进修,我的老师是德国前任陆军总参谋长汉斯·冯·塞克特上将。两年后,我奉命回国参加北伐。民国十七年(1928年)五月初,我当时是北伐军第一师第一团第三营营长,奉命率领部队进入济南郊区,但就在五月三日这天”萧浩然的神色突然间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原本覆盖在他脸上的冰霜之色突然颤抖起来,上下两排牙齿紧咬,目光愤恨而悲凉,双手握拳,指甲几乎掐进了肉里。显然,他即将要触碰到他心里某个极其痛苦的地方。

张学良虽然不清楚怎么回事,但也知道萧浩然突然间变成这个样子肯定是因为他有着极其沉重的过去,因此轻声问道:“是济南惨案吧?”

萧浩然沉默了一下,脸上的愤恨和悲凉神色突然一扫而空,重新变得面无表情:“是的。日军为阻扰北伐军,悍然出兵山东,并在济南城内制造了大屠杀。我当时看到家乡近在咫尺,本来激动不已,但听闻日军在济南城内大规模地展开暴行,顿时心急如焚,请求上级允许我带着部队立刻开进城内阻止日军的暴行,但我一次又一次的请求却一次又一次地得到了不得入城的命令。就这样,在我眼睁睁的观望下,我的家乡变成了屠杀场,而我却只能看着日本军队把我的家乡变成屠杀场,却不能做任何事情。事后,我奉命带部队入城维持秩序,同时我得知,我的父母双亲以及我的两个妹妹、我的妻子、我两岁大的女儿都死于了日军的屠杀,我的恩人蔡公时先生奉命前去日军指挥部交涉时被日军割掉鼻子耳朵舌头,残酷虐杀而死。所以,我对国民政府和国民党彻底不抱指望了。当天晚上在埋葬了亲人后,我离开了北伐军,加入了东北军。我认识到‘一个杰出的将军只能在战场上成千上万地消灭日本人,而一个战略学家则能制定彻底灭亡日本的韬略。(href=";超能高手在都市)国不缺少视死如归的将军,但国缺少能彻底消灭日本的战略学家’。所以我报考了讲武堂第七期,向蒋百里先生和曼施坦因学习军事战略学。”

张学良看着萧浩然,再次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因为他刚才谈到他那不堪回首的过去,目光却变成了一种平静得不正常的平静。这种平静,是那种哀莫大于心死、万念俱灰的平静,但这种平静不是真正的平静,而是一种因为极度的仇恨而产生的冷血式的平静。张学良心里忍不住对萧浩然有点愧疚,因为自己无意间让他重提了他的过去。张学良也挺同情萧浩然的,一家两代人,连续赶上了日本人的两场大屠杀,祖上死于旅顺大屠杀,家人死于济南大屠杀,两次家破人亡,并且他当时还被迫站在城外眼睁睁看着日军去杀他的亲人。可以想象,萧浩然在济南惨案发生的那天,经历了一种令人彻底崩溃和彻底绝望的精神折磨。估计在那天后,他的心已经烧成了灰,他的热血也已经结了冰,而他本人则从人间掉进了地狱。也因为如此,他对国民党和国民政府所寄托的信仰随之彻底坍塌了,而同时,他对日本人绝对是恨之入骨。身上背负着足足两代人的血海深仇,难怪他浑身上下都咄咄喷涌着一种冰冷又阴森的气息。

张学良定了定神,很推心置腹地望着萧浩然:“萧少校,我知道你想报仇,恐怕你做梦都想,想得都要发疯了。我告诉你,我可以满足你的愿望,因为那也是我的愿望。”

萧浩然漠然如冰的眼闪过一丝狂热如火的目光。

“你马上要从讲武堂毕业了吧?军校安排你去哪里了?”

“第二军的齐军长要我去第二军军部担任校参谋。”

“你不用去第二军了,东北军总司令部参谋处正好缺一个处长,就你了。”

“是!”萧浩然肃然立正,向张学良敬礼,眼竟然有了泪花。

“对了!”张学良又问他,“你觉得,如果德联盟对抗美英法苏日五国联盟,我们会有胜算吗?”

萧浩然听了后略微有些愕然,然后不假思索地道:“胜算不容乐观。德都是陆地大国和陆军强国,但都是海军弱国。五国联盟很容易掌控海洋,再加上苏联横跨亚欧大陆,正处于德之间,这样,五国联盟就会在海上和陆上都使得德被分割包围,陷入各自为战和腹背受敌的险恶境地里,最终极有可能被五国联盟给逐个击破。”

张学良想了想:“假如我们只能跟德国结盟,却要同时对美英法苏日五国联盟,那我们该怎么打才能获胜?

萧浩然仍然不假思索:“第一步,在稳住美英法的情况下,德倾尽全力进攻苏联并且要在两年内彻底灭亡掉苏联。这样,德两国在陆地上就彻底连成了片,同时还瓜分掉苏联的巨大领土,控制了三分之二个亚欧大陆。这样的话,德两国在地理位置上就彻底安全了,修建了亚欧铁路网后,两国就可以背靠背地并肩作战,不存在两国被分割包围和被逐个击破的可能性;第二,德两国瓜分了苏联后,国力都能暴增数倍,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工业原料和战略物资,以整个亚欧大陆作为根基,德两国就立于不败之地了;第三,德两国获得苏联上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后,就拥有了非常巨大的战略纵深,这样的联盟是非常强大的,即便美英法从亚欧大陆两端进攻德联盟,也无法攻入德联盟的国土腹地;第四,瓜分了苏联一半的领土后,我们的资金、原料、物力都能得到充分保障,再加上德国的技术,以这样的基础再经营五年至十年,我们的海军也能全面决堤,彻底毁灭日本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张学良听得心头一震,继而忍不住暗暗喝彩:“先打苏联,再打美英法,这就跟原本历史上的二战轨迹完全不同了,但却让原本陷入囹圄的德联盟前途豁然开朗,高明!真高明!”他下定决心,要把这个萧浩然弄到自己身边做个摇扇子的角色。

离开讲武堂后,张学良去登门拜访“卧病在床”的沈鸿烈,通知他即将要成立东北海军的潜艇部队和海军航空兵部队的决定。大喜过望的沈鸿烈立刻“大病痊愈”,随即以空前的干劲和高昂的热情投入了新的工作。

前来负责同奉系商谈海军联合建设事务的是德国此时的海军管理局局长埃里希·雷德尔上将。雷德尔在上次世界大战期间担任德国海军一支巡洋舰队的参谋长,是一位经验丰富、精明强干的海军高级将领。张学良亲自接待了他,并阐述了东北方面制定的计划。但雷德尔刚刚一看计划书,就连连摇头:“张元帅,您想让您的舰队和我们德国的舰队都成为渤海里的摆设品吗?”

张学良惊讶道:“雷德尔将军,您何出此言呢?”

雷德尔指点着地图道:“国虽然海岸线漫长,但张元帅您手里的国北方地区的海岸线情况则不容乐观,本来,您拥有山东省,是非常大的优势,但您却把我们的联合海军基地和造船厂都放在了旅顺、大连、葫芦岛、秦皇岛这几个地方,日本海军只要在从山东省威海港口到朝鲜半岛仁川港口之间的这条长带形的海域内布设大量的水雷并调集舰队进行游弋防御,整个渤海就彻底被封锁了!我们的军舰也就被困死在了渤海里!根本就无法开进黄海!”

张学良猛然醒悟:“哎呀!雷德尔将军,您说得太对了!”其实张学良把这几个海军基地和造船厂都放在渤海内,也有一点的私心在里面,山东虽然海岸线漫长、良港众多,但毕竟是新得到的地盘,因此张学良认为还是把至关重要的海军基地和造船厂都放在自家最安全的东北地盘里最稳妥。但张学良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渤海地形狭隘,日军只要把渤海海峡彻底封锁,就能把东北海军的舰队彻底锁死在渤海内,根本进不了黄海,更别说进太平洋了。

雷德尔坦诚地道:“在这件事上,我们德国海军是有着刻骨铭心的教训的。德国海岸线很短,入海口非常少,英国海军便用水雷和舰队封锁了英吉利海峡和欧洲北海,使得我们德国海军的舰队只能呆在本土军港里而无法进入大西洋。其实,我们很羡慕国,能拥有这么漫长的海岸线和这么多的优良港口,但国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可真是一件遗憾的事情。”本由”””””,”””””””

最后双方敲定关于海军的合作协议:在葫芦岛和秦皇岛修建两座潜艇基地,在胶州湾和莱州湾修建两座水面军舰造船厂,再在旅顺口和威海卫修建两座海军基地。东北方面暂时不参加水面舰艇的研制和建造,胶州湾和莱州湾相当于租借给德国海军在当地修建基地和建造军舰的,但东北方面仍然会提供工业原材料和劳力给德国方面在这两个地方的工作;葫芦岛和秦皇岛的潜艇基地及潜艇造船厂由东北方面承担80%的资金投入,因为东北海军把重点放在潜艇的研发和建造上,而德国方面对此则没有太大的兴趣。实际上,此时的德国海军高层对究竟发展水面舰艇还是发展潜艇以及是发展航空母舰还是发展战列舰也仍然存在着激励的争执(历史上,德国海军虽然在二战期间拥有规模世界第一的潜艇部队,但此时的德国海军高层并没有确定要重点发展潜艇。直到1939年二战爆发时,德国海军只有57艘潜艇,但在战争期间建造了1131艘。眼下是1933年,东北海军决定重点发展潜艇部队显然比德国海军和其他列强海军提前了很长时间,并且也拥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潜艇部队的建设)。为此,东北方面大概要投资1亿美元用于打造国的潜艇部队。【注明:二战时,一艘u型普通攻击潜艇的造价大概是60万到100万美元,一条鱼雷的造价大概是3万美元。】

正所谓好事多磨,当张学良踌躇满志地展开德全面合作以及东北海军的初步扩建时,却又接连发生了两个变故。前者是个麻烦事,后者则令张学良怒火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