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东北军2之龙战于野 第125节 中德大合作(2)
张学良微微一笑:“对于希特勒元首和德国的这个合作请求,我们非常欢迎!”
戈林目光炯炯地道:“张元帅阁下,您的特使顾先生对我们说的话已经引起了我们所有纳粹党高层的共鸣和强烈的赞同。(href=";阳光大秦)是的!英法这两个狼狈为奸的国家,既是我们德国的死敌,也是国的世仇,而苏联,更加不用说了,苏联是你们国不亚于日本的头号敌人,同时也是我们德国的敌人!实际上,在魏玛政府时期,德国曾和苏联当局签署了《拉巴洛条约》进行双边合作,约定共同对付西方列强,但苏联卑鄙无耻至极!苏联当局唯利是图、反复无常,其丑陋的嘴脸和低劣的本质丝毫不亚于英法两国。张元帅阁下,在上次世界大战末期,俄国布尔什维克夺取了俄国最高政权,苏俄当局当时曾跟德国签署了《布列斯特—列托夫斯克和约》,承诺向德国赔偿60亿马克的战争赔款,并割让1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5000万人口、全苏俄90%的煤矿、73%的铁矿、54%的工业、33%的铁路给德国。但没想到,战争结束后,德国失败了,苏俄政权稳住了阵脚,苏俄当局立刻翻脸不认账,全面废弃了这个合约。我们现在算是明白了,那时候的苏俄刚刚夺取政权,害怕被德国消灭襁褓里,所以就使出这个缓兵之计,从而退出战争,获得苟延残喘和稳住阵脚的时间,等德国战败了,苏俄立刻就出尔反尔地不认账了!苏俄真是卑鄙无耻至极!希特勒元首、我们每个纳粹党成员,乃至每个德国人,都对苏俄的两面三刀深恶痛绝!这样的国家,绝对不是一个忠诚可靠的盟友和合作者。(href=";官场之财色诱人)因此,希特勒元首已经下令,逐步减少德国和苏联的合作,同时,美英法也对我们不怀好意,所以,希特勒元首决定,以后的德国,在90%的对外合作事务上,都和国展开!而这90%的合作事务里,一小部分是和南京展开,绝大部分都和张元帅阁下您展开!国是一个疆域辽阔、资源丰富的大国,而现在的德国,最急缺的就是工业原材料!所以,我们对德两国的合作充满了信心!”
张学良笑着道:“是的,德国需要国的资源和能源,而国则需要德国在军事、工业、科技等多方面的先进技术,同时,这样互利双赢、互补缺失的合作也能极大地刺激两国的经济发展,推动国和德国共同走向富强。”
戈林喜上眉梢地道:“张元帅阁下,就是这个道理!”
张学良点点头:“那根据希特勒元首的意思,我们该怎么展开全方面的合作呢?”
里宾特洛甫讲述道:“张元帅阁下,首先,我们希望您能大量地出口工业原材料给我们,主要是铁矿和原油这两大资源。(href=";仙武同修)我们也极度缺乏精炼钨砂,这一点我们是向南京政府购买的。毕竟,我们也和南京政府展开一定的合作,但绝大部分的合作都是和您展开的。铁矿和原油我们都向您购买。不过,现在的德国很穷困,我们一时半会也拿不出太多的资金,所以希望您能廉价给卖给我们铁矿和原油,我们以贷款的形式向您付账,另外,您几年来支持纳粹党的那一千多万美元的资金,我们也会逐步地偿还给您。”
张学良点点头:“我可以用低于国际价格30%的价格出售给你们铁矿和原油。”
里宾特洛甫喜形于色道:“那就太好了!请放心,顶多两年之内,我们就能偿还暂时欠您的所有资金。”
戈林道:“张元帅阁下,德国现在被美英法等列强死死地看着,既不允许我们扩充军备,也不允许我们发展坦克、飞机、重炮、舰艇等现代化武器,甚至都不允许我们有重工业和兵工厂。(href=";晋地一家人)目前的德国还很弱小,无法正面和这些列强对抗,但我们重新建设武装力量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了,我们必须要抓紧时间。所以,希特勒元首决定,德国现在重工业和兵工厂暂时建设在张元帅阁下您的国北方境内,德国的军官也送到您的北方进行训练。我们会把绝大部分的机器设备、科研人员、技术军官送到您的国北方,从而躲避西方列强的监视,抓紧时间展开工作,并和您的军队及政府展开合作。我们也知道,您拥有亚洲最大的兵工厂和高度发达的军工业体系,所以,我们在您的国北方境内发展军备,一方面能做到神不知鬼不觉,另一方面也能拥有建设基础,同时还能更加密切和方便地加强我们双方的合作。张元帅阁下,您觉得怎么样?”
张学良表面上不动声色,保持着领袖的镇定自若的风范,但心里则已是心花怒放了:“太好了!太好了!真是太好了!”他点点头:“当然统一!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建议!我完全赞同!”
戈林大喜:“那么,我们立刻签订合作协议吧!正式签约后,德国四分之三的轮船从此都会行驶在德国和国之间的航线上,从国给德国带去工业原材料,再从德国给国带来机械设备、科研人员、技术军官。(href=";大主宰)”
张学良缓缓地站起身,按捺住欣喜若狂的激动心情,向戈林伸出手:“那就预祝我们合作愉快了!”
国和德国在军事、工业、科技、经济等多方面的密切合作就此正式展开了。当然了,张学良的北方是占绝大部分的,蒋介石的南方只是占一小部分,因为德国需要蒋介石控制区内的赣南钨矿,所以也跟南京政府进行了军事、交通、经济等方面的合作,但德国和南京的合作在规模上比起德国和沈阳的合作,简直就是望尘莫及。德合作有90%以上的项目都是在北方展开的。
希特勒的办事效率非常高,一方面源于他急切想要复兴德国的愿望,一方面则是因为他对张学良的高度信任。当张学良和戈林、里宾特洛甫在2月18日正式签署了《德合作条约(北方部分)》后(该条约非常详细,同时分为了南北两部分,北方部分厚达2000多页,南方部分则只有100多页,分别是柏林和沈阳、柏林和南京签署的),第一批的三十多艘德国的大型商船便在月底抵达了天津、营口、大连、青岛等张学良手里的北方港口,带走了超过十万吨的精炼铁矿和二十万吨精炼原油,同时带来了大批的重工业机器设备以及上万名德国的科技人员和德国军队的技术军官。实际上,此时国北方境内的德国人已经超过五十万,都是张学良招募来的,算是东北政府和德国民间的合作,但现在的合作则是双方政府展开的,因此无论是规模还是深度,都远远不可同日而语。
看到源源不断从商船上下来的德国工作人员和德国军人,以及从商船上卸下的堆积如山的机器设备,张学良笑了:“这个老希,他大概是想把德国的工厂和德国的军队都搬到老子的地盘里了。不过这样也好,老子也能狠狠地捞到足够的好处了,才不枉老子当初在你身上投下的血本。”
实际上,希特勒确实是这样打算的。刚刚得到权力的他非常急于复兴德国的经济以及重建德国的军队,但此时的德国过于弱小,并且受到美英法的密切监视,还不能公然违背《凡尔赛条约》,因此希特勒才想出了这个绝妙的办法:把德国的重工业、军工业、新建的军队都放在张学良的地盘里进行建设,等时机成熟了,再撤回德国境内。这么干自然是瞒天过海。即便露出蛛丝马迹,希特勒也可以理直气壮地声称那是张学良跟德国民间进行的合作,国北方境内的那些工厂都是国北方政府和德国民间公司合资合建的,国北方境内那些德国军人也是以个人名义前往国的德国雇佣军和德国军事顾问、军事教官,统统跟德国政府没有关系。张学良和希特勒如此密切而巨大的合作,使得从德国到国北方的航线上两国的轮船车水马龙、络绎不绝,被称为“当代的海上丝绸之路”;纳粹德国在正式崛起后,超过60%的重工业、超过80%的军工业以及超过50%的技术军人和军官都是在张学良的地盘里重新建立起来的。德意志银行、莱茵金属公司、克虏伯、西门子、宝马、奔驰、保时捷、亨舍尔、巴斯夫、拜耳、欧司朗、朗坤、奥迪等数以百计的德国著名财阀集团、大型企业、工业公司、军火大亨在这之后趋之若鹜地来到张学良的国北方,与东北政府旗下的各个重要企业展开了珠联璧合且巨细无遗的亲密合作。保守估计,国北方和德国展开的合作项目超过一千项,涉及各方面,其军事、工业、科技这三项足足占了成以上。国北方省一市迅速成为德国大型公司在海外的最大合作地区和投资市场。
张学良和北方省一市从这场空前的合作得到的好处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光是得到的来自德国的外来投资,就超过100亿马克。德国从“道威斯计划”里获得的外国贷款和投资的总资金里,有近三分之一都被上台后的希特勒用于德合作。国北方的工业因此而跃然进入一个突飞猛进式的高度发展的阶段。本由”””””,”””””””
希特勒和张学良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急于建立强大的武装力量。因此双方的这场合作里,军事合作是最大的项目。训练现代化的军人、研究开发现代化的强大武器,是双方军事合作的重点核心。因为前者,东北讲武堂的规模陡然间扩大了一倍多,全校的教员和学员里近一半都是德国人,这使得德国后来的大批高级将领和众多世界名将都具有东北讲武堂的留学经历,实际上,此时的东北讲武堂已经成了德双方共同建设的联合军校;至于后者,张学良和希特勒也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奉系和德国在军备研究开发上的核心重点分为枪械、重炮、坦克、飞机、军舰共五点。但在这件事上,东北海军和东北陆军、东北空军彻底闹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