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战事频发的同时,东南沿海这边也不太平。
最近一段时间海上舰队传来消息说总是会在远处看见不明的船只。
而且速度和现在大唐舰队的速度不相上下,难以追赶。
简而言之就是敌国已经不满足于在陆地上和大唐一较高下了转而开始朝着沿海发起了攻势。
既然敌人已经亮剑,那大唐怎么能不接招呢。
给李世民的消息由在上海的长孙皇后发了出去。
杨凡也不想再等着李世民的回复是什么,直接将最新型号的蒸汽动力战船放了出来。
六艘全身由钢铁制成的船身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舰船上的很多大唐将士都是经历过之前对高句丽战事的老将。
剩下的虽然有些还没有正式上过战场,可是在经过皇家书院上海分院的快速训练也成了能独当一面的海上炮手。
对的,就是炮手。
这次战争杨凡采用的依旧是最直接的火力压制方式。
没有什么要比大炮射程更有说服力。
未来的战争不就是这样嘛,谁的武器更好更先进就能打赢战争。
火枪当然也是要配备的,不过数量还是比较少。
只能装备不到一千人的一支小队伍。
时间还是短了一些,没有机会再去制造更多精良的装备用于这次举世攻唐的战争。
可是只要这一次,所有人都会知道大唐现在的力量就是势不可挡的。
没了官身没了爵位,杨凡却还是那个杨凡,他可以为自己热爱的这个大唐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那些在海上和大唐呜呜喳喳的跳蚤们很快就会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力量。
男人出征女人总是会哭哭啼啼的,尽管杨凡不止一遍告诉她们自己绝对不会有危险。
然而这话说的没有一个人愿意相信。
所有人都认为上了战场就是将脑袋交给了老天爷,能回来就是赚的。
也就武媚的样子还算是淡定。
也只有她知道现在上海舰队有着怎样的实力。
六艘船还没有被命名,只能暂时用大唐一号到大唐六号来暂时指代。
不过这样也方便了杨凡,毕竟起名字这件事真的很费脑子。
和颜妍的闺女到现在杨凡都没有想出一个合适的名字。
名字这东西要承载的东西太多了,多到几个字不能完全概括。
杨凡答应颜妍,一定在回来的时候带着闺女的名字回来。
在海上他总会有很多时间去想清楚这个名字的。
长孙皇后在杨凡出海的时候来到了港口亲自为杨凡送别。
出征的都是将士,他们也都能担得起这样的大礼。
长孙皇后难得地在所有人面前说了两句话。
虽然声音在被海风吹散之后不能传达到每个人的耳朵,可是在长孙皇后激动的神情中他们知道,自己肩负了怎样的使命。
现在的局势很明朗,高句丽,新罗百济三国不仅需要防着陆地上的大唐军队,而且还要防备从莱州登州两地从海上到来的攻击。
能有余力在大唐领海骚扰的只有看似相距很远实际上在船只升级后近在咫尺的倭国。
目标已经很明确了,那也也没有什么要犹豫了。
伴随着一声又一声汽笛的轰鸣声,六艘蒸汽船从海港开始发动。
不需要掌握风帆,也不需要人力驱动的高级战船很快就在海面上消失了。
只剩下一排白色的泡沫,没过一会儿也被大海再次淹没,就好像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
海上的日子还是那么无聊。
最美的地方也就是看不见任何人类存在过的痕迹。
大自然很神奇,神奇到能创造出人类这样智慧的生物。
可是大自然也很愚蠢,蠢到让人类肆意地毁坏着她。
辽东战场上,李世民的攻势陷入了僵局。
高句丽的反抗前所未有的剧烈,可能他们所有人知道自己若是不能打赢这一场仗,自己的国家就有了覆灭的危险。
从辽河开始,高句丽人在渊盖苏文的带领下建立起了一座又一座的工事,妄图抵挡住大唐的铁骑。
挡得了这边却挡不住那边,张亮从莱州出发,七日内连续三次袭扰高句丽沿海。
更是将上万大唐儿郎送上了高句丽国土之上。
腹背皆敌的高建武在无奈之下和新罗善德女皇求援才缓解了自己的危机。
与此同时百济也在借道新罗后将自己的援军送到了高句丽。
放别国的军队进来无疑是在饮鸩止渴,可是渊盖苏文没了别的办法。
大唐的攻势太凶猛了。
正面四十万的大唐军队装备精良,气势如虹。
高句丽人设下的防御工事在大唐面前犹如纸糊的一样。
一个月的时间,大唐军队就已经打到了长城之下。
这道高建武在世时候就已经构建起的长城成为了抵御大唐的最后一道屏障。
还好长城修建的时候高句丽还没有现在这么羸弱。
拖,渊盖苏文知道,自己只能拖下去,拖到大唐不能支持这庞大军队所需的粮草。
只是他不知道从中原运送到这里的粮草什么时候才能捉襟见肘。
而李世民也知道,这场战斗需要的是快速解决,不能给高句丽喘息的机会。
如果在拖到冬日来临,不适应北部低温的战士将会没有作战能力。
而杨凡在到了海上之后,将六艘蒸汽船分成了三队,分开寻找高句丽的舰船。
无论是哪一队见到了不是大唐船只而在海上晃悠,不要犹豫直接开炮。
相信这样的效率会大大增加,只要倭国能有一艘船还能靠近大唐海域,就算杨凡这两辈子都白活了。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倭国的舰队出现了。
两月来的苦心寻找也没有浪费。
杨凡不知道倭国是从哪里弄来的这么多的舰船,上面还包裹着铁皮。
用望远镜朝那边看过去,杨凡终于是发现了问题。
倭国那战船哪里是战船,不过是用大唐商船改造的。
在外面套上了一层薄薄的铁皮而已。
而且,船身也经过他们自己的改良在上面扣出了一排又一排的洞。
难道是大唐的火炮也被偷了过去?
不可能啊,火炮这东西一直都掌握在自己手里,保密措施做得有多么严密只有杨凡自己知道。
如果不是有战事,船上的火炮可都是要拆下来分开保管的。
要说倭国人自己制造的,那也不可能。
他们打铁还行,制造这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还没那么能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