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以为自己才是那个最会享受的人,结果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在这方面还是个土鳖。
血统这东西有点玄幻。
说它有,的确是有,可是说没有,这东西也不会真的能影响一个人的审美吧。
莱州靠海,天然的海景应该算是它最大的特色。
如果杨凡想在这里弄个家的话,海景别墅已经是他想象力的极限了。
可是这种一半海景一半树屋的构造还是让杨凡眼睛一亮。
木质结构和水泥砖瓦还能这样结合?
靠海的那一半有种中世纪古堡的感觉,建造砸崖壁上的一半又好像和自然合二为一了一样。
最奇特的是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感觉在一棵大树的结合下一点都不显得突兀。
这是谁设计的?杨凡当即脑海中刚出现了这么一个疑问。
李恪则是一脸自豪的对杨凡和李治介绍着这栋蜀王别院。
李恪亲手设计画的图纸,亲自参与建造做出的这么一座当代大唐最前卫的建筑。
保暖系统和水循环系统在这座房子里还面面俱到地。
一下子杨凡的大唐第一设计师的地位就被夺走了。
爬到木质房屋的那一半的二楼找到必然存在的躺椅,自然得倒下去,从旁边的抽屉中翻出炒好的瓜子,一副躺平的模样。
“我来莱州就是顺道,没想到蜀王殿下还给我造了一座景致这么好的住所,真是有心了。”
李恪的脸都黑了:“这是我的产业,谁说要给你了?日后母妃在长安呆腻了,我准备把她接过来。”
拿出杨妃来说事,杨凡也不愿意再胡搅蛮缠了。
“你回来的真是时候。父皇准备对高句丽用兵了。”
“什么时候的事?”
“两个月前就开始准备了,现在不出意外的话人已经在那边了。”
“怎么这么突然?”
“不算突然了,毕竟这准备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陛下亲征,谁在留守长安?”
“太子监国。”
“大哥监国了。”李治突然有些兴奋。
“我得些几份奏章,大哥监国在六部批条子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李恪没有理会李治的突发奇想,继续对杨凡道:“前些天听闻一件事,和你有关吧。”
“什么事?”
“高建武死了。”
“死了?”
“怎么死的?”
“还不知道,所以才问你吗?”
杨凡想了想,去平壤的时候没感觉那两个人是那种失去了主君的样子,不会是自己里离开之后平壤城发生了什么事吧。
“我也不知道。”杨凡给出了答案。
“你回来的事我已经给报告给了北面,过几天就有回复了。”
“回复什么?”
“张亮都带着莱州舰队出发了,你这么大一只船队不去北面帮忙,这像话吗?”
“我才刚回来。”
“这又不是我说的算的。”
杨凡脸色也黑了下来。
李世民那怎么回事,这么心急吗,还没有准备完全就开始攻打高句丽。
难道真的是因为高建武暴毙才让李世民临时做了这个决定?
不管了,说什么也不能刚回来就又再出海,自己儿子还没见到呢,这都多久了。
再不回去儿子都要叫别人爹了。
虽然这样想,可是身体诚实得厉害。
休息了一阵后又开始马不停蹄的准备下一次的作战。
这次有些不一样,莱州港没有火器作坊,炮弹的没办法补充,刚进入火器时代的战斗立马又变回铁器时代。
现在通知苏州那边也来不及了,只能暂时将船上没用的火器装备都卸了下来,按上被嫌弃的八牛弩。
少了那些沉重的大炮,船上能载的将士便多了起来。
登陆奇袭便成了这船队唯一的作用。
杨凡有些不甘心,明明不需要用人命去填的。
还真就是有些埋怨李世民的心急。
我的陛下啊,您难道再多等歌一两年就那么难嘛?
难不成真的就是因为自己的存在才催化了这提前进攻高句丽?
被杨凡自作主张带到莱州港的那些高句丽人下船后也不老实,还没吃两顿饱饭就开始和管理他们的人起了争执。
最开始杨凡骗他们说是要去平壤种地的,可是现在怎么就到了大唐?
这些人对唐人的敌对好像是从骨子中透露出来的。
几天内,流血事件发生了好几起,还好没有人死掉。
李恪对怎么处置这些人很是头疼,也开始埋怨杨凡为什么要带这么一群人回来。
还明令说不允许把他们当做奴隶买卖。
天啊,高句丽人到了大唐不当奴隶卖还能干什么?
倒是李治一副忧心的模样对自己三哥说道:“高句丽早晚都要被父皇给抹掉的,可是国家没了人民还在。”
“到时候怎么处理这些高句丽人就是问题,姐夫这是在给你机会提前适应一下呢。”
“我适应个屁,这种事应该是父皇和太子考虑的,我想办法算是怎么回事?”
杨凡讥笑道:“就是因为你这种想法的人太多,陛下才那么劳累,要是能干的儿子多一点他也能少操劳一点。”
“你说的轻松,没权利我能干什么?胶州又不是我的封地,安置民生也是民部的事。我要是敢要权利,太子能让?”
“谁让你问太子要了,过些天等陛下的旨意到了你和我们一起去北面。”
直面战争这种事李治这个做弟弟的都已经适应了,可是这个三哥倒是还没来得及了解。
是兄弟就把他带入战场,这是军伍中的另一个信条,谁不想把自己的背后交给可以相信的人呢。
李恪当即摇头拒绝道:“我不去。”
“父皇一直都在做集权的事,谁要是敢让他分权,那就是在和他作对,我可不敢。”
对李世民的畏惧是李恪刻在骨子里的。
李治倒是大大咧咧的:“要我说,父皇早晚都是要分权的,天下那么多的事,大大小小都要一个人操心就算不睡觉也不可能操心的完,不如多找能干的人来帮忙。”
“六部不就是这样嘛,要是我就找一个能帮自己解决绝大多数问题的人坐镇朝纲,我把持军队不让大唐分裂就可以了。”
此话一出,李恪眼睛用透露出的只有畏惧,而杨凡却十分有兴趣的看着李治这个不知不觉间在他眼皮底下长大的家伙。
三权分立的主张自己和李世民说过,也不知道那位伟大的君主是个什么样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