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5章 意义重大
若说开始阶段只是震惊莫名,但是越到后来就越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了。
一个个只有在传说之中才露过面的神仙、真人、佛祖们纷纷粉墨登场,在场诸人的脑子里面只剩下了一片空白。恍惚间,甚至忘记了自身身在何处。
起初时候还有人记得跪倒叩首膜拜,顺便诚心诚意的许愿纳福,可随后大家就发现真要这么做下去根本不行。天界下凡的神仙实在太多了,根本就拜不过来嘛!
见得越多,越是感觉精神麻木了。以往谁若能见到一位神仙现了真身,都不知道是前世修来了多少福气才能遇见。可今日却是完全颠倒了常态,各路神仙就跟不要钱似的依次出来。
看着这些个神仙们一个个和蔼可亲的态度,没有一个人不以为自己生活在梦中。
别说他们,就连朱棣此时此刻也禁不住心中的惶恐了。说起来他是大明天子,可他老爹朱元璋都已然自称是“淮右布衣”出身,抹去了所有的神秘色彩。
因此从小朱棣就知道朱家其实也不是什么真龙天子,只不过是大势所趋而已。
但当今天看见如此多的神仙从天际中飘然而来,真是让他有些受宠若惊了。最开始的时候见到了如来佛祖和观音菩萨,差点没有控制住颤抖的身体而从龙椅上跌落下去。
关键时刻还是想起来了唐少哲之前的严厉嘱咐,这才算是没有在关键场合上丢人。
可是在如此近距离见到了那些传说之中才会出现的神灵们,若说心情没有改变才怪呢!
口干舌燥就不说了,更可怕的是汗流浃背。短短一炷香的功夫而已,朱棣整个后背的黄袍都湿透了。即便面临敌人千军万马也不曾有过这般狼狈的朱棣,此刻陷入了幸福的烦恼。
一方面想要尽量维持住天子的门面,但另一方面却也禁不住心中有些打鼓。
想当年在燕王府被侄儿建文帝派来的使者逼上门来,差一点就被抓去了应天府。那一次可能就是他此生最危险的一刻了,却也没有现在感觉难受呀!何况那个时候虽然大难临头,可到底手中还有自主权。通过自导自演的装疯卖傻,也算躲过去了那次危机。
可惜的是,现在的局面很明显没有装疯卖傻的余地可以周旋。他不但要正襟危坐,而且还必须摆出天子的风度和气派来。
“……陛下,无论你遇见了任何人和任何事,都不要慌张就对了。你必须时刻谨记,你是天子,整个大明,甚至是整个天下唯一的至尊皇帝,绝不能坠了自家威风!”
记得自己当时怎么说来着:“国师大人尽管放心就是,朕,无论面对何人,都不会怕!哼,三十年来,朕早就忘记了那个‘怕’字怎么写了!”
“哈,那就好,我也算是放心了。反正记住一点就好,无论遇到何种情况,陛下都不要担心。我肯定不会害你,所以不要有任何包袱。在那些使者面前,陛下断不能有丝毫松懈!”
当时好像唐上仙笑的很是富有深意,但是自己怎么就没有能看出来呢?
话确实没有说错,他的确没有害朕的心思。这个不消他说,寡人也是相信的。可是他也没有告诉朕,今天会有这么多仙界的大人物出现吧?哪怕悄悄提醒一声呢,也不至于让寡人这般手足无措吧?虽说寡人是天子,可这些大神都是天上的神仙呀!
凡间的天子说出去吓人,可在他们面前又算个什么东西呢?国师呀国师,你这次可算是害死朕了!你是当真不知道还是装作不知道呀?京师的天坛,就是朕用来祭天的所在啊!
朕在哪些地方以最虔诚的态度和最最庄严的礼仪向天祭祀来祈求神灵庇佑,每次都像个龟孙子般给那些高高在上的神灵们祭拜。
可是您老人家一声招呼,就把这些天庭的神灵、仙女、真人、佛祖们全都请下来了。
看看人家对待寡人的态度,完全就像是至交好友或自家亲眷般亲热,这……这……这未免也太过特别了吧?知道国师大人您交游广阔,可是万万也没想到您会广阔的这个地步呀?
当时因为唐少哲无论如何也不肯说出来此次草原会盟大典的具体内容,甚至连他要请谁从天界下凡来为朱棣助威都没个准谱。
可如此大的事情,没有个提前准备又怎么能呢?朱棣等他刚刚走开,就召集两位内阁大学士开始了猜测和磋商,估算着唐上仙到底可以请下那位大神下凡来露个面。
大家都知道唐少哲自称是修真者,下凡间来游历以求突破来着。这说明他还没有真正位列仙班,至少也就将他的交际圈子做出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以他所表现出来的身份,至多也就是能请下来几个南天门上看守大门的将军和天兵到头了吧?就这还要是在天界也有着不凡的师门背景,否则根本不可能做到呢!
这谁不知道,修真灵界再上面才会是神仙天界呢!就算不知道,转头问问道士们也就清楚了这些规矩。在唐上仙名扬京师的时候,道教子弟可算是在天下都泛滥了。
依仗着唐上仙道门出身的根据,普天之下能与道家沾点边的道士们全都开始吃香了。
举凡是家中有点资产或有些身份的人家,若是在此时此刻不供奉两位道爷留在家中坐镇的话,说出去都会显得跟不上时代,丢人丢大发了。
外省都已经兴起了这样的风气,历来是权贵们扎根的京师中还会落后么?何况这股风潮最先就是京师中刮起来了的,地方上都不过是跟风而已。
几乎是一夕之间,唐上仙在全国各地就冒出来无数的徒子徒孙。当然这些人也不敢托大,最大的辈分都只敢给自家安上唐上仙第九代徒孙的名号。
就这么说吧,这些道士中辈分最高的人看见了胡展都要跪下磕头,高呼太祖师爷。
而根据唐上仙那些微露出来的一点风声,全国道门早就按照翻烂了道家典籍,几乎在一种很有默契的条件下达成了一整套有关修真的阶级和法则——其中也有胡展按照唐少哲的安排暗中透出去的某些风声。基本上来说,他们的这一套还是获得了唐上仙的肯定。
于是大明的庙堂之上和江湖之远,都有着与修真相关的传说。这个时节,你若是不懂这些知识,说出去就连要饭的都会看你不起的。
大明朝如今最流行的就是这些,无论是饱读诗书的学子们,还是行走江湖的贩夫走卒,说起修真的内容都能头头是道的说上几句有的没的。
按照这些内容推算,朱棣和内阁两位大学士都认为唐上仙虽然包办了整个草原会盟大典,还说能请下仙界的大人物来助威,可究竟能请谁下凡来就不好说了。
不过宰相门前七品官,凡间尚且如此了,仙界也大约是相差不多——就算来个弼马温,那也是天庭的仙官。能够接触到天庭仙人,谁还能顾得上品级高低?
别说是天界的弼马温,就算是天界弼马温帐下的一名马夫,那都不知道是修了多少年的德行才升上天界去的。想要和人家搭上茬儿,就算是你天天供奉也未能有效。
所以说,无论唐上仙在会盟时候请下那位天界大仙或小仙,哪怕是半仙来,那都是无上幸事!值得大书而特书一番,随军史官早就准备好了——这将是《明史》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能够参与记录此事,其中的荣耀简直让人无法形容。
华夏古代的史官记载信息非常严格,而且这些人的品性都是一等一的。
即便皇帝想要修改史官起居注,那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儿。能够名留史册,几乎是每个读书人心底最崇高的愿望。哪怕稍微与之沾点边,也是好事中的好事了。
当然,能沾点边的最好还是正面角色,若是反面教材那宁肯不要留在史书中丢人现眼了。
不过谁也没能想到,唐上仙不声不响之间居然弄出来这么大的阵仗。留在现场做第一手素材记载的史官,从最开始就差点陷入了惊骇欲绝之中。若非是关键时刻醒悟过来,怕是就此误了大事。所幸当初内阁多了个心眼,留下现场记录的人多安排了几个。
否则,就现在这个场面,若是只有随军史官一个人的话,活活累死也没个下场呀。
从开始到现在,别人还能分出心去好生观看,和人交流信息之余也能暗中琢磨一阵。
可是这些被安排在记录此次草原会盟大典的史官和辅助者们,却是连擦擦汗水的功夫都没有了。一个个都是运笔如飞,漂亮的簪花小楷龙飞凤舞留在一张张纸上。
旁边磨墨的太监都已经顾不上观看这场盛事了,只求可以在史官的催促下及时研好墨。
送纸的及时送纸,晾干的几乎在刚写好一页就赶紧接过去晾干。现场的情况始终在变,任何一点点细节都不敢遗漏掉。所以史官的压力可想而知,写字写到臂膀酸疼无力都没察觉。
直到此次会盟结束,史官写完最后一个字后才昏倒在了地上。医官上去诊治,才发现这是累脱了力。而史官醒来后第一时间就追问当时的记载,得知没有半点差错后才算松了口气。至于因此废了双臂不能再写字,根本连在乎都半点不在乎。
今后还能不能写字不重要了,只要留下了这次草原会盟大典的记录,此生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