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刘备在自报家门的时候老爱说一句话:“吾乃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这营销做得简直一流,一来二去,谁都知道这刘备显赫的身份了。汉景帝相信大家都熟悉,平定七国之乱,维护国家统一,还和他的父亲汉文帝开创了汉代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放到整个中华民族历史上,也算得上是那一批最励精图治的明君了。中山靖王刘胜又是谁呢?我们的刘玄德为何要和他攀上关系,作为自己的政治筹码之一呢?

根据史书的记载,这刘胜的身份可不简单,他是汉景帝的儿子,汉武帝的哥哥。在刘彻成为汉武帝之前,刘胜就受封成了中山王,封地在今天的河北一带。司马迁在《史记》中如此评价刘胜,说他“为人乐酒好内,有子枝属百二十馀人。”意思就是喜欢醇酒妇人,而且生育能力特别强,短短的一句话,就把刘胜刻画成一个纨绔子弟的形象。那么,历史中真实的刘胜,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

让我们从一座墓葬的发掘开始说起。

● 围观考古现场:炸出来的陵墓

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位于保定市的东北边,西北边是太行山脉的山麓丘陵地带,现在看来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地方。但在历史上,它可一点都不简单。在满城西南三公里处,也就是太行山的东麓,有一座海拔235.8米的小山丘,当地人称之为陵山。陵山周围散落着许多村落,东南山脚下有两个名为北陵山村和南陵山村的村庄。

对历史感兴趣的朋友立刻就会明白这些山名、村名背后所代表的含义。不用多说,在这座陵山中的某个地方,一定埋藏着古代的贵族墓葬。清代有本书叫《读史方舆纪要》,里面就记载了满城陵山名字的由来,就是因为相传这里有古代帝王的陵墓。陵山村村民之间至今还流传着一个传说,他们的先代是给人看坟的;陵山主峰的南坡上,还散布着大大小小的土堆,当地人传说是“王子坟”……

不过,因为年代久远,陵山上到底埋的是谁的墓,陵山村守护的究竟是哪一位帝王,都不得而知。直到一声爆破揭开谜团……

那是1968年的初夏,解放军原北京军区工程兵某部正在保定市西北21公里处的陵山执行秘密任务。当时,士兵们正在距离山顶30米的一处地方执行爆破任务,突然间地塌了下去,露出了一个圆形洞口,还不住地往外冒白烟。在场的士兵好奇,纷纷往洞里扔石头,结果石头没少扔,洞却像个无底洞般,怎么也填不满。

解放军士兵艺高人胆大,干脆把洞口砸大,并且派了3个士兵下去查看情况。进去之后,士兵们发现地上全是破碎的瓦片,还有一些马骨架的骨头。看来,是碰巧炸出了个古墓。

满城发现古墓的消息立刻传到了北京,甚至引起了周恩来总理的关注。6月18日晚,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宴会欢迎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休息的时候周总理向郭沫若谈起了在满城发现的墓葬,并让郭老来负责这件事。郭老当时是中国科学院的院长,而考古所当时隶属于中国科学院,所以郭老立刻找了几位考古所的骨干前往满城,负责墓葬的发掘。

因为墓道已经被炸出了一个口子,考古人员赶到时,直接就可以从洞口进入墓室内。进去之后,大家发现里面是个很大的洞。墓主人相当于直接在山里凿了个地下宫殿,里面的局部,也基本上是仿照地面上的宫殿设计的。

整个墓道大约有20米长,两边分别为耳室,南耳室是个车马房,一共发现了6辆马车;北耳室是仓库,主要是一些日用杂货、食物用具等。有意思的是,在仓库里面,考古学家们发现了16个大缸,根据缸内的残留物,这些缸被鉴定为酒缸。看来,墓主人生前是个爱酒之人。

墓葬的中室,是一个宽大的厅堂,中间放了大量的铜、铁、金、银等宝贝。

而后室的布局分为主侧两间,侧间放着洗澡用的大盆、装水的器具,应该代表的是浴室。主室又分为三个部分,南部摆放着铠甲和兵器,中部放着灯具、熏炉等生活用品,北部放的则是墓主人的棺椁了。

● 刘胜

如何确定墓主人的身份?

在考古发掘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要确定遗址的年代。如果发掘的是墓葬,最好能够明确墓主人的身份。但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一般来说,一些贵族的墓葬里面,都有一些证明自己身份的东西,比如说墓志铭,或者是一些刻有铭文的私人物品。但由于古代的大部分墓葬都已经被盗墓贼光顾过,随葬品很难完整保存下来,想要确认墓主人的身份也就难上加难。

不过好在,满城的这座墓葬保存得还算完整。考古人员在墓葬内发掘了很多青铜器,其中的一些青铜器上面还发现了刻有“中山府”“中山内府”字样的铭文。而且出土的封泥中,还有“中山御丞”的印文。这些证据表明,这座墓可能与古时候的中山国有关。

中山国,根据《汉书·地理志》的记载,下辖有十四个县,是其中所列的二十个诸侯王国中比较大的一个,人口约有六十七万人,仅次于淮阳国而居第二位。它的地理位置,在太行山的东麓,也就是现在的河北省中部偏西,也就是满城现在所在的地方。

从墓葬形制和随葬品的时代风格判断,这座墓的时代属于西汉时期。我们还在墓中出土了大量的西汉五铢钱。我们知道,五铢钱始铸于汉武帝元狩五年,也就是公元前118年。所以这一座墓葬的年代,应该不早于元狩五年。毫无疑问,这一座墓葬应该属于西汉中山国的某一任诸侯王。

那么,具体是哪一任中山王呢?根据《汉书》的记载,西汉中山国前后一共有10个王,最早的中山王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刘胜,最后一任中山王共在位8年,王莽称帝后被贬为公。他们的在位时间,有长有短,最长的是中山靖王刘胜,一共在位42年,最短的是哀王刘昌,在位不到2年就一命呜呼了。除了刘胜之外,其余9位都没有超过30年的。

为什么我要不厌其烦地列举各个中山王的在位时长呢?这是因为墓中出土的铜器,有的刻有纪年,如“卅二年”“卅四年”“卅六年”“卅七年”等,都在30年以上。而其中一件铜镬,更是将时间精确到了日:“中山内府铜镬,容十斗,重丗一斤,卅九年九月已酉,工丙造。”由此可见,墓主人是中山国的第一代诸侯靖王刘胜无疑了。

前面我们说过,刘胜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汉武帝刘彻的哥哥。我们对于刘胜的印象,主要来源于史书的记载。司马迁说刘胜“为人乐酒好内,有子枝属百二十余人”。班固在《汉书》里面沿袭了司马迁的说法,只不过是将“有子枝属百二十余人”改成了“有子百二十余人”。两个人都指出了刘胜是个好饮酒、沉溺于美色的人。《史记》中还记载了刘胜和他的兄弟赵王彭祖的一段对话。刘胜说:“兄为王,专代吏治事。王者当日听音乐,御声色。”彭祖不以为然,反过来说:“中山王但奢**,不佐天子拊循百姓,何以称为藩臣!”

结合这些史料,我们大致可以清楚,刘胜是个骄奢**逸、终日纵情于声色的诸侯王,活脱脱一个典型的纨绔子弟。那么,真正的中山靖王刘胜,又是什么样的呢?

● 考古的价值

我们谈到考古学作用的时候,常常会提到一点,就是考古能够起到证史、补史的作用。王国维说的“二重证据法”,傅斯年说的“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其实就是考古学对于历史研究的作用。

这个如果详细讲起来,还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通过考古发现,来纠正一些以往错误的历史学观点。我们就拿埃及金字塔来举个例子。长期以来,民间一直有个误解,金字塔是由希伯来人建造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考古学家对金字塔附近的工人居住区和公墓进行了发掘,根据发掘的结果,考古学家认为修建金字塔的劳动大军很可能是由贫苦农民和自耕农以及下层阶级的其他成员组成的,他们利用庄稼收割后的农闲时期做工挣钱,而且待遇不错。除了这种季节性的工人以外,还有几千名修建金字塔的长期专业工人,他们负责指挥劳动、提供技术指导。所以说,金字塔实际上是一个大型的公共工程项目。

另一个层面,是考古能够补充历史学所不能触及的地方。这一点,在一些考古学新资料的发现上面尤其明显。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罗塞塔碑和商博良的故事。罗塞塔碑是18世纪末拿破仑率军入侵埃及时候发现的。这是一块刻有铭文的石碑,上面有3种不同的文字。最上面是埃及的象形文字,中部的文字重复了上部的内容,用的是所谓的通俗文字,也就是埃及文的草写体。石碑下部的位置再次重复了上部的内容,用的则是希腊文。

在那个时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已经属于“死文字”,没有人能够认得。但几乎每个学者都懂希腊文。才华横溢的法国学者商博良利用罗塞塔碑,破译了埃及的象形文字。他是如何做到的?从我们“马后炮”的视角来看的话,其实很简单,他首先释读了铭文中的希腊文部分,敏锐地注意到了托勒密和克娄巴特拉的名字多次出现。于是,他在埃及象形文字部分寻找重复出现的符号,并最终将其与这两个名字匹配上了。这样的思路,其实很像我们现在密码学的一些原理。无论如何,商博良解开了象形文字的秘密。罗塞塔碑的年代被最终确定在了公元前196年,是献给托勒密五世的。这位本来默默无闻的埃及法老因此出了名。如果不是因为考古发现,这些历史的秘密可能永远不被人所知。

回到满城汉墓,我们要想了解一个真正的血肉丰满的刘胜,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研究墓中的随葬品。

考古学家在墓中,发现了各式各样、各种材质的酒器。比如说在一号墓后室出土的青铜蟠龙纹壶、乳丁纹壶、鸟篆文壶,制作特别精美,估计是刘胜生前钟爱的青铜酒器。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漆酒器、琉璃酒器等。刘胜墓中出土的琉璃酒器主要是耳杯,这是古代非常常见的用来饮酒的器皿,也叫作“羽觞”“羽杯”。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器耳杯,底部写了“君幸酒”几个字,也从侧面证明了耳杯饮酒的用途。

在汉代的时候,琉璃器还是比较少见的,而用琉璃制成的酒器就更加少见了。刘胜不惜用珍贵的琉璃材料制作成耳杯,可见他的嗜酒程度。

更有意思的是,我们还在墓中象征库房的北耳室中部发现了一批体积硕大的陶酒缸。有一些陶酒缸的肩部上写了一些朱书文字,如“黍上尊酒十五石”“甘醪十五石”“黍酒十一石”等。从这些文字中,我们可以得出两个关键性的信息,第一个是刘胜所藏的酒种类颇多,第二个是这些酒缸的容量不小。《汉书·律历志上》记载:“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也就是说,一石相当于一百二十斤。那么每个陶酒缸中所盛的酒,基本上在一千多斤以上。这里的“斤”,是汉代的度量衡,按照目前学者的研究,汉代的一斤,相当于我们现在的250克。换句话说,一千斤就是两百五十千克。每个陶酒缸能储存二百五十千克的酒,这怎么算,都是一笔庞大的量。由此可见,史书评价刘胜好饮酒,还真是事实。

除此之外,我们还在刘胜墓中发现了3件银祖和铜祖。所谓的祖,其实就是象征着男性**的工具。这大概率与汉代所谓的**有关,也从侧面证实了刘胜的妻妾之多。虽然我们无法确定史书中说的刘胜有子孙百余人是否是个确切数字,但是历史资料与考古发掘相结合,刘胜沉溺于美色这一标签,算是“实锤”了。

● 独特的丧葬制度

像对待生者一样对待死者

汉代可以说是一个很神奇的朝代,那时候的人们,似乎都很怕死。阴阳五行、神仙方术、谶纬迷信等等在社会上非常流行,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向往长生不老。因为对长生不老的执着追求,久而久之就塑造了汉代独特的丧葬制度。

其中一个很典型的观念是“事死如事生”。这个词按字面意思很好理解,就是要像对待活着的人一样对待死去的人嘛。古人认为,现实世界的人虽然已经死亡了,但是在地下世界还要继续生活,所以对于死后世界也要有所安排,尽量满足地下世界的需求,千万马虎不得。其实这一理念在先秦的时候就有了苗头,比如《礼记·中庸》就说:“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

所以但凡有点地位的地主和贵族,都会遵照这一理念,流行厚葬,他们不惜花费重金营造墓葬,打造得跟现实生活中类似,方便自己在另一个世界生活。而站在社会顶端的统治阶层,更是将这一理念发挥到了极致。汉代有个叫“黄肠题凑墓”的墓制,“黄肠”指的是柏木黄心,就是去皮后的柏木。“题”指的是题头,就是木材接近根部的一端,“凑”则是说向内聚合。整句话连起来的意思是,这个墓葬的棺椁是用黄心柏木垒叠起来的,如此费尽心思的营造,其实就是为了模仿地面上的木构建筑而已。

再比如“崖洞墓”这种葬制。我们都知道,秦始皇陵是一个巨大的封土堆,陵墓就在这封土堆下面,这种墓葬一般被称为土坑墓。汉高祖刘邦的长陵,沿袭的也是这种葬制,但到了汉文帝的时候,他标新立异,开始了“因山为陵,凿山为藏”的崖洞墓形制。所谓的崖洞墓,其实就是把自然的山峰作为陵丘,然后在山腰开凿地宫,修建陵墓。

西汉所有十一位皇帝中,似乎只有汉文帝的霸陵采用的是崖洞墓这种葬制。《汉书·文帝纪》中说:“霸陵山川因其故,无有所改。”《三辅黄图》说:“文帝霸陵……因山为藏,不复起坟。”崖洞墓的墓葬结构究竟是怎么样的,因为霸陵至今尚未发掘,之前我们一直无法知晓,直到满城汉墓的发掘。

同霸陵一样,满城汉墓也是一座建于山体内的墓葬。根据测量,整个墓室全长51.7米,最宽处有37.5米,最高的地方有6.8米。最能够体现“事死如事生”这一思想的,是整个墓葬的设计与布局,完全跟现实中的住所一致,前有前堂,后有后寝,南北侧还有车马房和库房。你看看,这不就是中国典型的“前堂后室”的布局嘛。

我们还发现了很多似乎不应出现在墓葬中的陪葬品。在南耳室,也就是所谓的车马房,我们发现了6辆车,16匹马。注意哦,这些车和马可不是我们以为的陶车、陶马,而是真正的车马。车是日常使用的车,马则是真马被杀后放进来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一开始解放军部队发现墓葬的时候,地上除了陶片,还有很多的马骨架。

在象征着库房的北耳室,还发现了大量的陶器,例如前面提到的用来盛酒的大陶缸,有些陶器中还发现了鱼类的骨骼、粮食作物的遗存等,估计这些陶器在随葬的时候都是装了食物的,只是因为年代久远逐渐氧化腐朽了。更有意思的是,其中一个陶器内的骨骼,经鉴定之后居然是岩松鼠、社鼠和黄鼬的,而且数量还很多,这表明这些鼠类是作为随葬品有意识地带入墓葬的。不知道这是不是意味着刘胜有吃鼠类这一特殊癖好呢?

如此看来,刘胜在死后还是不安分,把自己生前爱好的那些东西,统统带入了自己的墓葬中,想要在另一个世界继续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

“玉”这种东西,真的不简单

另一个重要的观念,就是所谓的“升仙思想”。靠着“事死如事生”的理念,死者可以在地下继续过着想要的生活,但是古人又相信“灵魂不死”,所以他们并不希望死者的灵魂永远埋在地下,在合适的时机,还是需要“升仙”的。西汉初年著名的思想家陆贾在《新语·道基第一》中就记载:“苦身劳形,入深山,求神仙,弃二亲,捐骨肉,绝五谷,废诗、书,背天地之宝,求不死之道。”秦始皇、汉武帝还曾经发动过大规模的求仙活动,可见“升仙思想”在当时的流行程度。

在满城汉墓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要数金缕玉衣了。所谓玉衣,指的是汉代皇帝和贵族死的时候穿的用玉制成的殓服。按照《后汉书·礼仪志下》中对于玉衣等级的划分,皇帝的玉衣用金缕,诸侯王、列侯等用银缕,大贵人、长公主用铜缕,也就是说,你的身份不同,缝制、缀连玉衣的线的材质是不一样的。但是刘胜作为一个诸侯王,身上穿的却是金缕,考虑到《后汉书》写的是东汉的历史,所以考古学家们估计在西汉时候,还尚未形成严格的等级规定,直到东汉时期,玉衣才明确分为金缕、银缕、铜缕三个等级。

在满城汉墓的金缕玉衣发现之前,以往的考古发掘,只出土过一些零星的玉衣片,但这些都是散乱的,看不见玉衣的全貌。所以玉衣只存在于史书中,它究竟长什么样子,谁也说不清楚。而满城汉墓,让这个原本只在史书中出现的东西,终于呈现在世人的眼前,不得不说是一个震惊世界的发现。

现在我们知道,一件完整的玉衣可以分为头部、上衣、裤筒、手套和鞋。头部由脸盖和头罩构成,上衣由前片、后片和左右袖筒组成,裤筒、手套和鞋都是左右分开的。整套玉衣由被琢磨成长方形、梯形、三角形等不同形状的玉薄片组成,并且玉片上都有穿孔,再由丝线串联、编缀成整体。

汉代的贵族,为什么选择玉衣作为殓服呢?其中一个原因是,玉被儒家赋予了多重的美德,儒家认为玉具有仁、智、义、礼、乐等十一德。《礼记·玉藻》中说:“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于玉比德焉。”而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然将儒家“贵玉”的思想继承了下来。

另一个原因,也是与丧葬习俗更相关的原因是,汉人们相信温润的玉石能够防止尸体腐烂,甚至有起死回生的作用。《后汉书·刘盆子传》记载,赤眉发掘西汉皇陵,“有玉匣殓者率皆如生”,讲的就是玉石有防止尸体腐烂的作用。为了搭配玉衣,达到防腐的作用,还形成了“九窍玉”的概念。这所谓的九窍,指的就是两只眼睛、两个鼻孔、两个耳孔、一张嘴,以及**和肛门。葛洪在《抱朴子》中说:“金玉在九窍,则死者为之不朽。”玉衣加上九窍,这下子,死者的精气似乎彻底被围住,达到不朽的目的了。

但是,如果将目前为止出土的一些汉代玉衣放在一起考察,我们会发现,它们在头罩的顶部中央都放置了一块中央有穿孔的圆形玉片。换句话说,这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玉衣,恰恰在顶部留下了一个“出口”。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先来聊聊这个中央有穿孔的圆形玉片。其实它的名字叫做“玉璧”,是古代的礼器之一,在早期的古代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周礼》中就说:“以玉作六器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这么重要的一个礼器,放在死者的头顶,一方面“人首向天”,暗含着“苍璧礼天”的古老规制。另一方面,“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人死之后,魄附着于尸体埋葬在地下,而魂则化气升天。玉衣制作得如此规整,甚至“九窍”都被盖住了,那么死人的魂如何化气升天呢?玉璧孔洞的作用就在于此。这就是汉代玉衣在头罩部位设置玉璧的奥秘所在,也是汉代贵族升仙思想在葬俗的一种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