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反应的全称是“心理应激微反应”。
心理应激微反应是指人在受到有效刺激之后,所做出的“不经意”的反应动作。
在和别人交往的过程中,尤其是对抗**往的过程中,没有人愿意让别人看到自己明显的失态。失态,就是微反应的一种,会把自己的真实心态暴露无遗,让自己在对手面前“弱”爆了。所以,人们在察觉到自己失态之后,会在第一时间试图抑制、掩饰甚至伪装自己的真实状态。
不过,失态只能算是级别很低的微反应,因为太过明显。真正够得上“微”级别的反应,不易被对手察觉,有的时候甚至连自己一方的人也看不出来。与失态产生的过程完全相同,微反应也是当事人对自己的内在情绪和外显行为的失控,只是失控的时间很短,反应形态也小,而且当事人通常会迅速用行云流水般的掩饰行为一带而过。
对于这种时间短、形态小、掩饰良好的微反应,经过专业的学习和训练,人和机器都能够掌握特定的方法,观察到这些不起眼的动作,进而破解当事人的真实感受和认知。
重申:微反应是什么?
心理应激微反应是指人在受到有效刺激之后,所做出的“不经意”的反应动作。
由于当事人会有掩饰,所以你能简单看到的各种明显反应,极有可能是当事人故意做出来给你看的。真正需要关注的,是那些“不经意”(not made by choice)的小反应,是那些当事人没有在意,或者没有能够完全掩饰住的微小反应。这些微小反应的背后,通常都是强大的习惯、情绪,甚至是生理需求在下命令。一旦看到这些有规律的反应形态,就可以开始推导当事人的真实感受和认知了。
举个例子:
一个人身着单衣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一脸寒苦。
你问他:“冷吗?”
他立刻挺起胸膛,声音洪亮地答道:“不冷!”一边回答,一边微微缩紧手臂和肩膀,仍旧抑制不住地瑟瑟发抖,只是因为用力,抖动得没有那么明显罢了。
哪一种是微反应?他到底冷不冷?
发抖、缩紧手臂和肩膀都是微反应,是生理需求下达的行为指令。他很冷。
再举个例子:
下级官员一脸笑容地端起领导的尿盆,嘴里殷勤说道:“您别动,您别动,病了就要好好休息,我来就好。”
转身出了房间之后,之前脸上的笑容仍在,但手臂伸直,让尿盆离自己鼻孔尽量远一点,屏住呼吸行走。
哪一种是故意表现的,哪一种是无法抑制的微小反应?哪一种能体现当事人的真实感受?
笑容、语言,都是故意做给人看的。对秽物的远离与逃避,是当事人的真实认知——嫌弃。
不过,人就是如此复杂,能够在明明生理上嫌弃与厌恶的情况下,用相悖的表现来表达尊重与亲近。
更不可思议的是,很多人还就相信这一套!
最后举个例子:
领导把小张叫进办公室,拍了拍他的肩膀,并亲自拉椅子叫小张坐。他身体略微前屈,神态慈祥,笑呵呵地对小张说:“领导班子经过考察,认为你很能干,德能勤绩廉,每一样都很出色,所以考虑提拔你,给你的肩上加点担子。”
说到这里,领导特意停下来,端详了一下小张。
当他看到小张表现得谦虚谨慎之后,继续说道:“不过,目前集团总部没有适当的位置,下面的片区里倒是有一个副总的职位,比你的现职要高一级。虽说地方上条件艰苦,但也是难得的锻炼和积累经验的机会,你觉得怎么样?不管是留在这里再等一段时间,还是去地方上先锻炼锻炼,最后的取舍,都得你自己做决定,领导班子也基本上会尊重你的决定。”
小张哪能这么快就在二者之间做出选择,略一迟疑的工夫,领导便已经不再保持身体前屈的姿态,而是后仰靠在椅背上,点起一根烟,若无其事地盯着他看。
请读者来猜猜看,领导的这么多举动中,哪些表现是故意的,哪些是微反应?
领导的真实意图是什么?是信任和提拔,还是明升暗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