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制度

但朱仝也知道李隆基这个请求是不可能的。

王画与太平公主的关系,有些不清楚,但他知道太平公主与王画的关系不简单。而且太平公主为王画做过一些有利的事,不然那次王画都不可能放过太平公主安派到李重俊身边的门客。

他不是关心这件事,而是说道:“李隆基有了杀太平公主的想法。”

“嗯,应当来说,他们两人,太平公主只是忌惮李隆基,但没有动杀心。可是李隆基却动了杀心。”

王画说道。

这才是最公正的评价,但李隆基现在不得不杀,不杀他就不能上位,不杀他早迟被太平公主颠覆,废去帝位。

其实他在心底里叹息一声,太平公主现在对权利十分贪婪,但也仅于此,对皇位她是没有想法的。这也是她身为女人所造成的,不过如果她是一个男子的话,这一次李隆基会输得很惨,永远也翻不过身。

至于李隆基允许的条件,他不屑一顾。

作为前期的明君,连郭元振为求自保,投机的行为都不能容忍,况且他所作所为。难道真让王国能在西北做一个尉佗?

或者一百万百姓,这可不可能?大洋洲现在百姓暂时性处于饱和状态,这要有一个消化吸纳的过程。就算没有这个过程,李隆基掌握大权,只要他嘴巴动一下,下面大臣建议,李隆基用了什么借口回绝,王画怎么办?

从大洋洲出兵中原?是不是时机?

因此,他依然选择观视。

不过由于这一次李隆基的态度,至少这一封信写得还是很有感情的,于是他写了一封信,给了李隆基,说道,你做了皇帝,这些事情还要问我?

下句话就不好说了。你有皇帝这个名份,都不能做出什么大事,而我呢,当初是什么样子?

这一句话有着浓浓的暗示意味。

这个时代,几千年的沉淀,文明亦是如此,封建年代深入人心。否则大洋洲,父亲的那个小妾一声吆喝,也不会有那么多人附各。现在李隆基作为皇帝,而不是作为皇太子,虽然势力弱了,可是最大的优势,这个大义掌握在手中。这是李隆基,如果王画掌握了这份大义,要画方就画方,要画圆就画圆。

王画几乎什么也没有说,但什么都说了。

朱仝看着王画落笔,问了一句:“王大总管,难道你真不顾太平公主?”

“不是我不顾她,如果不是她给了我一些情义,我或者真能听从李隆基的建议,为国家将她铲除。”

也许李隆基后来有宠信李林甫与杨贵妃的患乱,但二十年间,他还是一个千古难得的明君。可是太平公主呢?

现在太平公主欲所欲为,权势滔天。几个儿子先后封为王爷,田产遍布长安城内外,她在家为了奢侈,收买各种珍宝器物,足迹遍布全国各地,甚至到达巴蜀岭南地区。为她运送这类物品的人不绝于路。

就连王画这一次为了转移百姓,也冒牌打了太平公主的旗号。

好使唤,即使是假的,可那一个官员敢前去盘问。

扶持了李隆基,也许还有一个开元盛世,扶持了太平公主,什么世也没有。

王画只是将道理简单地说了一遍。

朱仝也没有吭声。无论是太平公主,还是李隆基,这两个人都是一个吃人不啃骨头的主儿。站在王画的立场,最好保持中立,反正九州鼎器一成,都是要离开唐朝,没有必要趟这个混水儿。

不过他说了一句自己心中的疑问,他问道:“我有点儿弄不懂,你说皇权是国家最大的危害,为什么皇权最弱的时候,却是国家最危机的时候?”

看一看史书,东汉外戚专政,宦官当权,或者李显的示弱,或者李旦打太极,打到最后为了平衡,给了李隆基最大的虚权,不得不给太平公主最大的实权,维持着朝堂运转,皇帝的威权都是最虚弱的时候。

王画说道:“朱先生,此言错矣。皇权为什么虚弱?是他们自己没有把握住。但无论是什么形式,是不是还在继续围绕着皇权运转?”

但他说到这里,灵机一动。

实际上自己也陷入一个误会,中原百姓受到几千年的文化影响,皇权思想深植人心。可是大洋洲呢?现在还以中原百姓为主,但他们都是贫困百姓,受的影响不大。自己呢,也培养几年议商的政治体系。这是一块空白地带。自己想画方,也可以画方。想画圆难度也不大。

以前考虑到中原百姓,现在反正已经放弃了,也就没有必要考虑中原百姓。自己十分年青,在这几十年内,只要将这幅图画画得十分美丽,深入人心,也可以返回头,影响中原百姓。

于是一套成熟的政治制度在他心中形成。

他对朱仝说了出来,朱仝想了一会儿,觉得十分好,但说了两个环节:“第一有能力者,时任短。第二媚于民。”

“人才不缺,也从来不缺人才。在人才与一套能安全过渡几百年,上千年的制度面前,这点损失还是值得的。至于媚于民,我正希望这样的。朱先生,你别以为他们为了自己,会不顾国家整体的利益,求助百姓,鼠目寸光,损害国家。实际上他们最后大多数还继续愚昧百姓。但这样一来,百姓发言机会增大,百姓有了一点儿当家作主的感受,反叛等情况就会减少。或者制度是死的,但不会几十年,两三百年国家换变,朝代更替,百姓兴苦,百姓亡苦。所以说能以一人治天下,不能以天下供一人。”

王画也不能说得没有道理。

但朱仝感到心中的压力,好与坏,因为他先离开西北,也成为大洋洲第一个首相,当然,也是他所希望的,但他自己身体的担子太重了。

这一次两人的会谈,影响深远。

可是两个人都没有在意。到了十月末,就在吐蕃派人,准备迎接西北第三次百姓撤离时,王画突然变卦。

对不起,朝廷允许我们西北从内陆撤离百姓,因此没有必要从你们吐蕃的险道撤离。看到没有,这两次撤离,导致了几百个百姓死于道路之中。你们派使者,到我们灵州开始“结账”吧。

撤离三批百姓有三批百姓的补助,撤离两批百姓有两批百姓的补助。实际上这时候天气冷了下来,如果按路程,第二批百姓还没有离开吐蕃。不过等到吐蕃的人将消息传回逻些城,再等到逻些城作为反应,这批百姓早离开吐蕃,甚至到了船上。

到这时候王画才图尽匕现。

积石山的百姓立即撤离,从叠州进入巴蜀。

吐蕃人一听这个消息,也愣住了,可没有办法,谁让这条道路山高路险,于是派人过来结账。

这能结好账么?虽然王画另有打算,可也不能看着吐蕃太过强大,就象兄弟俩打架,打得头破血流,可遇到外人,还是团结一致的。因此站在王画立场,依然站在唐朝角度的。明显知道这些物资要么给吐蕃人,要么留给唐朝,可是他愿意留给唐朝,也不会送给吐蕃。

于是说了,撤离了一半百姓,就是一半百姓不止,最重要的是最后一批,包括血营各个官员,将领,以及朱仝,所以只能算作一半人。还有,俘获的白兰部百姓也要算进去。于是补偿的物资,让王画东一算,西一算,减少了一半还不止。

算完账后,王画又做了一件让吐蕃气得吐血的事。

不管是不是李隆基的主意,或者是朝廷想通了,这最后一批百姓顺风顺水地撤离唐朝。包括朱仝莫贺干在内,以及在西北许多实行上的管理官员,尽数离开。

于是王画回报以李,立即让出积石山、浇河、河州、廓州、兰州、临州、会州与鄯州,包括属于这十一州的血营将士。

这给了朝廷的十足脸面。而且王画手中只剩下灵州,与盐州以及原州,朝廷整个河西走廊,在等于变向封闭数年后,全部再次打通。就是王画手下的血营战士也减少到了九千人,连七军也组合不起来,于是取消了编制,没有七军,只有一个血营。

同时最让朝廷垂涎的将领郭知运,再次接受朝廷安置。

现在吐蕃算账,难道出动全国大军,从积石山打到鄯州,再打到兰州,然后进入原州,再到灵州?那不是找王画算账,而是找唐朝算账。

但是朝廷也不是很喜欢,郭知运来了,还有王君绰、张孝嵩、孔黑子、刘统、公孙云等将领,让王画神不知,鬼不觉,弄出唐朝。不但如此,至少有一万五千名精锐的血营战士,也跟随百姓,一道撤走。

可朝廷也不好说,这些将领,或者是战士,都是王画一手发掘出来的,或者亲自培养的。

于是装聋作哑。

送走了朱仝等人,王画的压力并没有加重,主要管辖的地区减少。别人不说,就是这三个州,凭借沐孜李,也能将政务代理。

说到底,不是没有人才,主要有没有让人才发挥的一个完美制度。

于是他开始安心制器。

冬天来临,北风呼啸,寒雪拍门,为了加快速度,王画在秋末,又做了一件事,将作坊砌上围墙,然后在里面生起火炉,保持温度,冬天继续操作。

这一年的冬天很安稳,李隆基接到王画的信。

他给了一些心腹看了一遍,皆是愤恨不平。就连一直帮助王画说话的高力士,都痛骂王画不识好歹。

但李隆基心中有数,这要得亏他的妻子,看到王画与武崇宁的不对劲,于是在他第三次去灵州时,也就是说王画揪出太平公主亲信时,他暗中仔细的观察,果然也发觉某些不对头的地方。

王画能说出这句话,已经表达了足够的善意。

如果自己没有能力,不能理解,王画就是帮助了没有意思。

自己是皇帝啊,不管做什么,都是对的。就看自己有没有能力做出什么。而且王画也透露了另一条消息,就是站在他的立场,不帮助李隆基,也不会帮助太平公主的。

一句话就点醒了他这个梦中人。

于是更加点燃了他胸中的战意,但他沉着冷静,在坐等时机。

因此,在李隆基那次朝堂上发言后,李隆基几乎消失了。

只有一件事,引起了朝廷的注意。

因为孙佺的大败,王画的袖手旁观,终于让奚族人与契丹人轻视。

默啜开始修身养性,他与王画的想法差不多,突厥人是他的立国之本,大量突厥战士战死疆场,对他的统治地位不利。于是突厥不出兵,却挑起契丹与奚族人出兵,大犯河北。

幽州总督现在是宋璟。

对这项任命,王画一直在嗤之以鼻,不是他看不起大宋。关健是不对口,大宋有很多长处,刚直不阿,能作能吏,能识人,可本身的军事才能很是薄弱。

看到契丹人来犯,宋璟无可奈何,只做了一件事,将所有州县城门一起关上去,只守不攻。

不是他胆怯,关健得知道怎么去开打,他都不知道怎么去打,怎么能知道开城门出战?最少不能象孙佺那样,稀里糊涂进攻,可还没有遇到什么反抗,救援的胆量都没有了,交纳财物逃跑。

于是契丹大劫而去,就是冬天又如何,就是闭门不出又如何,不要忘记了,郊外还有许多百姓。

这件事,以及这项莫明其妙的任命,成为大宋人生的唯一污点。

听到这件事,李旦也感到羞辱。

王画以西北弹丸之地,独抗朝廷几十万大军,同时还将吐蕃人打得丢盔弃甲,默啜打得狼狈鼠窜,可是朝廷呢,以一国之兵,尽然被突厥属于一个臣服的附国所逼。

这一对比,更让人感到耻辱与心寒。

于是发布诰命,派李隆基巡视边境,巡视的地区从河州开始,一直到陇州,燕蓟,这多长的路程,一圈巡逻完毕,一年,或者是两年?李隆基一听就傻眼了,自己在朝中,都被架空了,一旦离开京城,还不知道自己这个姑姑会掀起什么风浪。

不离开京城还好一点,一旦离开京城,说不定回来后没有功劳,也没有苦劳,而是迎接的是刀剑。

于是拖拖拉拉的,最后不知道让他使用了什么办法,没有成行。

另外李隆基也聪明,他不肯巡边,于是他自己也下了敕书,不是李旦要巡边吗,于是简便三军,大宋为左军大总管,薛讷为中军大总管,郭元振为右军大总管。

后两个人的任命合乎情理,大宋能做什么左军大总管?

可是李隆基现在也不管了,保住自身要紧。

朝堂上争执也处于白热化。

这导致了另一件事的发生,李日知请求致仕。

这是一个能臣,因为执法宽平无冤滥,在武则天时就闻名天下。

在他担任刑部尚书的时候,从来就不用刑杖责打官吏,但刑部官吏能够圆满完成任务。

曾经有一位令史在接到皇帝敕令三天后,竟然忘记执行。李日知十分生气,派人打出刑杖,准备将他揍一顿,可过了一会儿说道:“我如果下令责打你,天下人一定要说你能惹我李日知生气,不容易。再说因延误公务,忘记正职,与受到别人的责罚不同,恐怕你的老婆孩子也要抛弃你。”

于是放过他这一次。

也就是想要李日知揍人一顿,都十分困难。

所以他的下属十分感动,没有人敢违章犯事,一旦有人失职,其他人一起主动替李日知谴责他。

很有声望的一个人,虽然说年龄高了,也不应当在这时候致仕。

是逼的,正因为他的声望,太平公主要拉拢他,李隆基也要拉拢他。如果不致仕,以后无论是谁上台,他都没有好下场。于是金盆洗手。

这一次李日知的致仕,使中立派的官员更加稀少。要么倒向了李隆基,要么倒向了太平公主。

实际上这时候李旦真正已经玩不起来太极了。

就是想玩,得有这个力气。现在真正属于他的大臣很少,没有了大臣听他的使唤,怎么玩得起来。

因此,这一年的冬天很平静,却意味着更大的暴风雨将要来临。

长安这份平静让人感到压抑不安,感到这冬天的死寂。可是另一边的平静,却是悄无声息地给这死寂的世界吹来了一缕春风。

船只出了长江口,这不是第一次看到大海了。

然而朱仝心情十分沉重。

这一次如愿以偿,王画让他担任了大洋洲的首位总理,也就是宰相。但这个宰相的职务比他想像的更大,甚至比王画的权利更大。虽然任期只有八年,真正说起来只有四年是稳定的。

同时王画的这个决议,更好的解决了权利垄断以及权利分散掣肘的可能性,也比尧舜禅让制度更高明,可是这项制度,是这个世界开天辟地以来,第一次面临人间。

王画的器重让他十分感动,可是朱仝在心中叹息道:担子啊,这个担子太重了。

想到这里,他回到舱里,将王画写的厚厚长信拿了出来,又细细看了一遍,这封信不是写给他的,而是写给萧亚轩以及宋问、上官婉儿、王涵、李裹儿他们的。

看完后,小心地将它收起来。

又回到甲板上,莫贺干正在兴高采烈地看着大海。

他还是第一次看到如此宽阔的海面,看到朱仝似笑非笑,不管怎么说,他只是一个副总理,担子也没有朱仝挑得重,于是说道:“朱先生,要努力啊。”

看到他幸灾乐祸地语气,朱仝哭笑不得,于是反驳道:“是啊,这可是我名垂青史的大好机会。”

这一回摊到莫贺干不知说什么好了。

远处,船只的行驶,惊起一群海鸥,跟在船帆上刮噪着,海风吹来,吹来了一阵春天的气息。

这一年的冬天就要过去,春天也要快来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