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西郊,上林苑。

仲春二月,万物复苏,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

按照从夏商周传下来的礼节,这个月的第一个丁日,乐正要编排舞蹈,举行祭祀先师的释菜之礼。

嗯,不是孔老夫子,就只是一块写着‘师’这个字的木牌。

这时候的黄老学说虽然看着很牛,但其实费拉不堪,而儒家处于蛰伏之中,墨家大猫小猫三两只,法家宛如过街的老鼠……

刘盈觉得,等过几年,他的塑像倒是挺适合摆在上面的。

毕竟,他是一个拥有一大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定律、定理、猜想的男人……

“思乐泮水,薄采其芹。鲁侯戾止,言观其旂。”

“其旂茷茷,鸾声哕哕。无小无大,从公于迈。”

……

伴随着伶人唱诵的《诗经·鲁颂·泮水》,祭祀先师的释菜之礼正式开始。

刘邦带着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之类的满朝勋贵官员,肃然而立,手中捧着各种各样的祭品,比如代表青年学子的水芹,代表才华的菁菹(芜菁),代表早立志的红枣,代表饱满、坚实、谨敬的粟米。

一点荤腥都没有,真的是释菜之礼……

而按照规矩,祭礼结束之后,他们还要到国学参观,而这时候的汉国其实没有国学,所以参观的国学,自然就是刘盈弄出来的大汉公学。

如今在刘盈持之以恒的亲自上门‘募捐’,长安城的勋贵大户纷纷‘慷慨解囊’之下,大汉公学已经从之前仅仅占据上林苑一隅之地,变成了一座拥有四十多座教学楼,纵横三百多平方公里的大学城……

嗯,之所以是纵横,是因为教学楼分布的比较散,许多学生上学的时候,甚至要乘坐园区内的公共马车!

至于刘盈这么做的原因,一方面和后世的高校差不多,有钱了就抓紧时间修两座教学楼,毕竟整体的规划比不上时代的变化……

而另一方面,则是断绝刘邦的念想,免得那老头心血**,将剩下的地方修成皇家园林……

当然了,上林苑中本来就有的离宫别馆,还是保留了下来,依旧是皇家专有的私人园囿。

片刻之后,伶人们的唱跳结束,刘邦带着公卿大臣们将礼物放在写着‘师’字的木牌子前面,恭敬行礼,整个释菜之礼就结束了。

于是,长长的马车队伍,就直接向着远处的大汉公学而去。

……

“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大汉公学门口,两行小脸白净,穿着干干净净新校服的小男孩、小女孩,挥舞着手中的彩绸,扯着嗓子大声吆喝。

嗯,这是刘盈的安排,毕竟人都喜欢仪式感这种东西,刘邦尤其喜欢凑热闹,人以群分之下,跟在他身后的那些沛县甜不辣们,也同样是哪热闹往哪凑……

这,就给了刺客大师·刘盈‘刺杀’他们的机会。

刘邦一脸欢喜的向前走着,身边童声阵阵,远处人山人海,彩旗招展,数以百千计的少年向他欢呼,一时间让他忘却了年已垂暮,只是不停地挥舞着双手,已经有老人斑浮现的脸上满是笑容。

只不过在他身后,凡是和刘盈接触到的公卿大臣,脸上的笑容顿时凝滞,一副死了亲爹的表情。

这,就是刘盈对他们的刺杀。

准确的说,是募捐。

毕竟大汉公学年年扩招,而刘盈本着有教无类,尽快扫盲,提升全体国民受教育程度的目标,不仅不受学费,而且月考每科都在‘良’以上,并且攒够学分的学生,一律免费吃喝!

中午有肉,管饱!

所以,这也是他随便说了两句,就会有这许多的学生,不惜逃课也要来参加这场迎接仪式的原因。

嗯,他们很可能就是单纯的不想上课……

所以当刘邦走下马车,走入人群之后,跟随他前来的郎卫,以及学校的保卫,都将大门口附近围的严严实实,一个学生也不许走!

因为,刘邦是带着礼物来的。

《一课一练》、《三年启蒙,五年进阶》、《稷下密卷》、《格物综合》……

人人有份!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刘盈憋着笑,将手中厚厚一沓练习册递给刘邦,由他这个大汉公学的校长亲手发给自己的学生……

“多好的书啊……”他翻了翻手中的练习册,轻轻摇头,他少年的时候要是能有这么多书看就好了,那样,他肯定早早就从家里跑出来,到外面当游侠去了……

于是,他将手中的教材递过去,一脸殷切的嘱咐着那些强颜欢笑的学生。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而回应他的,是带着哭腔的声音:“是,校长……”

在学生们一脸‘激动’的排队领着练习册的时候,好几名画师拿着一些奇怪的工具,站在距离刘邦不远处准备作画。

嗯,这时候没有照相技术,所以记录历史瞬间,就只能通过画作。

为了让画师们能够抓住这种精彩的瞬间,刘盈再度‘发明’了一种新的绘画的方式,也就是利用小孔成像的原理,进行快速的勾勒足够精准的线条。

至于后续的上色,以及使用诸如透视法之类的绘画技巧重新作画,那就是回去之后的事情了。

而现在,那些画师一字排开,将脑袋塞进一个盖着布幔子的木匣内,利用一块45度角的反射镜,把小孔成像获得的图像投影在水平纸面上。

为了避免不能大幅作画,因此在画板上还装有复写器和放大器,并且将复写器和玻璃板相连接,形成可以直接描摹并放大图像的绘画工具。

嗯,等到刘盈搞定曝光材料之后,古早版照相机就有了……

刘邦分发着手中的练习册,耳边响起的是繁杂的,天南地北的口音,其中一个沛泗口音,让他心弦一震,呆立当场久久不能自已。

他的那个一生之敌曾经说过,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

所以,他这个游子,是不是要回沛县看一看。

那里,是他诞生之地,也将会是他的魂归之地……

“父亲,别停啊……”刘盈凑过去,悄声说着:“那么多学生还都等着呢……而且这里发完了书,还有一场签名会要进行呢!”

嗯,所谓签名会,还是发书,只不过送出的不再是教科书和练习册,而是一套十册简约版的《大汉百科全书》,刘邦亲笔签名的那种。

至于上台领取书籍的,小部分是勋贵家的傻儿子,而绝大多数,还是那些每科成绩都是‘最’的大佬。

毕竟在英雄史观下,整个社会的发展是由那百分之一的人在推动,在改写。

就像是普列汉诺夫的《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一书中写的那样,如果克里奥柏特拉的鼻子短一点,古代罗马史将会改写,而雨果在《悲惨世界》中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如果滑铁卢战役那天早上没有下雨,欧洲史也会改写。

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点无可厚非。

但英雄是人民群众中具有代表性,先进性的个体,如果说历史是一条长河,那么人民群众便是滔滔河水,而英雄则是河水上泛起的一朵美丽的浪花。

因此,刘邦看着站在他面前一个英武不凡,大约二十岁出头的少年时,很难将之前看到过的文章,和这个少年联系在一起。

“就你叫张释之啊?”

“回陛下,东宫洗马,张释之。”

于是刘邦看向一旁喜气洋洋的刘盈时,顿觉气不打一处来。

真该死,自己篮子里的白菜又被猪拱了!

不过他想了想,自己终有一天会长眠于地下,再优秀的人才也早晚要为刘盈所有,心中稍稍释然,只是恨恨的瞪了一眼刘盈。

毕竟,那小崽子太嘚瑟了,好想揍他……

不过刘盈却浑不在意,他有刘太公护体,区区刘邦丝毫耐他不得!

他之所以今天大量发书,就是想要验证一下他新搞出来的印刷机效果怎么样,如今看起来字迹清晰,尽管油墨没有彻底干涸,用力摸上去会粘一手。

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有了大量印刷书籍的能力。

这不仅能满足国内需求,还可以大量出口到国外,比如东南亚岛国,以及印度次大陆,甚至更远一点的中东,欧洲。

历史上,英语的流行就是因为天赐**莎士比亚,莎翁一人为英语创造了几千个词汇,让粗鄙不堪,下里巴人的英语阳春白雪了起来。

而后,就是詹姆士国王下令翻译的《钦定圣经》。

尤其是后者,这本书的发行量可谓是天文数字,用英语书写的词汇、警句,典故因此随着日不落帝国的拓张遍布全球。

所以,刘盈觉得可以将《列子》、《庄子》这样既有深度,也有故事的典籍改编一下,白话文之后传播到世界的每个角落。

毕竟,这才是真正的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