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大明女伯爵

原本明朝的历史上,的确有女子封爵,就是明末的秦良玉,她被崇祯帝封为太子太保,忠贞侯,也是古代中国历史唯一由于战功被封侯的女将军,可在这之前,明朝还没有一名女子被封侯的先例。

可以说,弘治帝这个想法是相当大胆出格的,有什么人与大明朝休戚与共,自然是那些勋贵们,明朝勋贵们特殊的身份决定了他们在朝堂上特殊的地位。

每一个好的父亲总想把最好的东西留给自己的儿子,弘治帝心里很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他也绝不会自欺欺人的认为自己真的能够万寿无疆。

现在儿子这个太子虽然有了很大的长进,可当了十几年皇帝的他,心中很明白自己的儿子对着满朝的老狐狸们,还是太稚嫩了,等过上几年,自己驾鹤西去,儿子身边一定要有得力的重臣和贤臣辅佐,才能真正地坐稳江山。

要说贤臣吗?他认为现在满朝至少有一半的臣子还是配享用这个称呼的,特别是内阁的三位大学士,以及兵部尚书刘大夏,吏部尚书马文升等等,这些人都是有才华的,也是真心为朝廷和大明江山着想的。

可是贤臣并不等于一定就是忠臣,忠臣是那种无论皇帝是非对错,就坚定地站在皇帝那一头的人,文官们是贤臣,可以大用,但忠臣是绝对少不了的,本朝之所以有锦衣卫东厂西厂这样的机构出现,无非是为了给宫中的皇帝培养几个忠心耿耿的忠臣。

但这些厂卫忠臣们往往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善终的不多,文官就一样了,他们有的人甚至可以历经几朝而不败,所以,他们的忠心往往是打了折扣的。

尤其是现在朝中的这些重臣,自家皇儿对他们并没有知遇之恩,甚至,这些人等自己死了,成了辅政大臣,反而倚老卖老,处处不把自家皇儿放在眼里,尾大不掉,那就更不好了。

文官们无法保证他们对自家皇儿的忠心,那些老牌勋贵们,更不用说了,他们现在依仗的都是祖上的功劳,只要不作死,一辈子的荣华富贵是少不了的,他们可以对大明这个朝廷忠心,但未必会对他们父子忠心。

到了紧要的侍候,明哲保身才是上策,既然,老牌的勋贵们靠不住,但勋贵们又掌握了朝廷大部分军队,他只能培养出新的勋贵们来为儿子的未来打好基础。

而秦韵就是目前他所看到的最合适的人选,他相信,这个与众不同的女子,绝对不会做出危害自己徒弟江山的事情来,反而会尽心尽力地用自己手中的能力扶持自己的徒儿坐稳皇位。

虽然一个小小的伯爵,在大明朝的爵位系列中只是处于三等爵位,在京城一大批勋贵们中间来说,也很不起眼。

可未来的日子还长着呢,如果这个秦韵真的有本事,并对儿子忠心耿耿,谁知道将来一二十年后,儿子会不会让她以女子之身位极人臣,成为勋贵们最厉害的新贵呢?

最近半年来,可是秦韵穿越到大明朝最红的半年,先是她创立了大明皇家报,将报纸这种东西,彻底打入了普通人的生活,让她享受了崇高的美誉度,接着,她利用几个月的时间,让大明皇家商业会所成了京城当之无愧的经济明星,开始将大明朝的商业阶层导入了另一个方向。

可先前她再怎么蹦跶的厉害,这些都与朝廷法度暂时没有特别的紧密型,就算那些被伤害了利益者,一时半时之间还出于观望状态,找麻烦,也只是小打小闹的试探,可许多人还真没把她过多地放在眼中。

谁让秦韵是个女子呢,大明朝的祖制从来就没有女子当官的先例,这个小小的锦衣卫千户,凭借着与太子殿下不清不楚的关系,暂时获得了皇上的宠幸,也只鞥到这个份上了。

迟早这女子还不是要乖乖地回家,相夫教子。

可现在是怎么回事,皇上竟然认真了,封这女子为伯爵,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伯爵,可这让朝中一大帮大老爷们,怎么都感觉一锅汤里面进了一颗老鼠屎的感觉,牙碜的慌。

回头,家中的那些女儿们是不是都不好教养了,都能做出离经叛道的事情了,毕竟有一就有二了呗!

不行,为了他们在朝堂上的脸面,以及后宅的安稳,他们绝对要让皇上收回这个昏庸的旨意。

说实话,秦韵也没有想到,她会有获封伯爵的机会,不仅她没有想到,秦家爹娘也没有想到,弘治帝事先也没有在她或者朱厚照这熊孩子面前露出丝毫口风来。

当传旨的大太监到秦府宣旨时,秦韵并没有在家中,也没在大明皇家商业会所,经过这几个月的运作,大明皇家商业会所已经稳定下来了,各种规章制度已经确立下来了,那些掌柜伙计们已经彻底进入了工作状态,每天只等着银子哗啦啦地流入自己的口袋。也不用秦韵去专门盯着了。

偶尔,十天半个月,秦韵才去会所转一转,处理一些突发状况,平日里,她还是把主要精力投注在朱厚照这个太子身上,另外,就是锦衣卫内部的清洗整顿以及培养心腹上。

所以,传旨太监来的时候,她正在城外一处隐秘的农庄内,对自己手下那些锦衣卫进行一些系统的训练。

主要培养他们的潜伏,追踪能力,而一些在武艺上特别擅长的人,也让她专门培养执行一些危险系数比较高的任务。

大明朝现在看起来歌舞升平,可只有她知道,这天下其实并不真的那么太平,在几年之后,包括宁王在内的几位藩王们就会不安分,会起兵造反,而北方的鞑子和南方的倭寇仍然很猖狂,不时侵扰边疆,更可恶的是白莲和弥勒这些教派们,也处处蛊惑贫苦百姓,借机敛财,制造动乱。

她要在这方面投入相当一部分锦衣卫密探,借着先知先觉的优势,替早布局。

商业经济要想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安稳的社会环境,她希望将这些不安定的因子限制在可控范围内。

只有整个社会生产力发展了,必然要推动生产关系的改变,这让她能更好的推行一些政治体制方面的改革。

先前,她为自己有些尴尬的女儿身在政治方面的弱势烦恼,可现在这封爵的圣旨不仅是弘治帝对她勤勤恳恳地为大明朝着想的奖赏,更是为她指明了另一条道路。

她可以掌握兵权,无数的历史事实已经证明,只有掌握了武力才能真正的在政治上处于优势地位。才能震慑不同政见者,现在她就有了这个机会。

而且她更知道,一个国家要强大,必然需要强大的军队,就现在明中期这些卫所军户们,指望他们有强大的战斗力,那只能嘿嘿了。

既然大明朝的商业经济已经在她手中了,可想而知,几十年,或者上百年后,这艘船比原本历史上更加富裕,更加让人垂涎三尺。

如果没有强大的军队保护,就像一个抱着金块的娃娃,不是明目张胆的等着别人来抢吗?

她之所以非要想着改变这个时代,无非是希望将来能够避免被抢劫的历史。

所以,她必须要想法改变大明朝现在的军制,建立起一支强大的军队来。

只是这事情不是拍脑子就能想出来的,许多经过前期大量的准备工作,她觉得,自己应该建立一所真正的大明皇家军事学堂,为军队培养一些专业的人才,然后将他们作为种子培植新的军事体系。

即使这个任务很迫切,可她心里很明白,对弘治帝她其实还是心有忌惮的,文臣的力量是那么强,根本就不是提出这个计划的最佳时间段。

她必须得等,等到朱厚照这熊孩子上台之后,才开始自己的计划。毕竟,没有人比她更清楚,朱厚照这熊孩子原本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大将军,而不是一个好皇帝,锦衣卫中一些有军事才华的人,她希望他们将来能够成为正儿八经的将军。

她希望自己有一天能成为一个新的军事制度的开创者,说不定,将来她会将朱厚照这熊孩子培养成一个军事一独裁一者。

成为一个很强势的能改变这片土地百姓命运的帝王。

且不管秦韵如今是如何的踌躇满志,弘治帝是如何顶住朝堂上各种唾沫星子坚持自己的旨意,现在身处扬州的柳直柳折眉,一直很关注京城的所有动向,尤其是自己的未婚妻留在京城,处于伴君如伴虎的状态,他除了通过与秦韵建立的锦衣卫渠道了解京城的最新消息外,他还通过自己的一些同年的书信,朝廷的邸报了解更多的消息。

开始,秦韵建立大明皇家商业会所这个消息通过商人的口传到扬州后,有些消息灵通的商家很快知道了秦韵的底细以及与他这个父母官的关系,就不断有商人想法设法递帖子,打算与他攀关系,他心中只有震惊和自豪,可等自家未婚妻被封为伯爵时,他也免不了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