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打击,考验钢铁意志
闻见风怀着悲伤和沉重的心情赶回家。在路上,他想像着各种残酷的可能,有了一定的思想准备。可是一到家,他还是被眼前的惨烈情景惊呆了:原来印象中的二间草屋不复存在,留下黑乎乎一片废墟瓦砾堆。烧成灰的茅草与碎砖和土坯混在一起,被风一刮,飞上天空,打着转飞向远处,;烧成焦炭状的梁柱翘在倒塌的土坯墙上,仿佛向主人述说着它经历过难以承受的煎熬和无法忍受的痛苦。两只毛皮被烧得半焦半黄的山羊躲在矮墙后面“咩咩”地哀叫,显然它们惊魂未定,还没有从惊吓中醒来。在废墟瓦砾堆对面的打谷场上,一个用树枝、竹竿和芦苇蓆搭起的临时窝棚在风中晃动颤抖,大风时不时把半拉子芦苇蓆吹起,几根茅草趁势飞进黑洞洞的窝棚。突然,一个蓬头垢面、佝偻着背的老妇人从倒塌的半截子土坯墙后面缓慢地走过来,踩在瓦砾堆上,东摇西晃,差点儿摔倒。是母亲!闻见风一个箭步跑过去,双膝重重地跪下:“姆妈,见风回来了!”
“哦,风儿回来啦?”闻见风母亲伸出手在空中**,才四十多岁,苍老得像个老太太,手背皮肤皱褶,手指粗硬。“风儿,咱家彻底毁啦!”
“姆妈,你怎么啦?你的眼睛怎么啦?”闻见风急忙用手在母亲面前晃动,可是,母亲没有反应。
“风儿,走,去窝棚坐!”闻见风母亲拉住闻见风的手,往窝棚那里挪步。
“哥!”随着一声凄惨的喊声,一个身躯瘦小却穿着肥大的、肩头和胳窝都是破洞、露出皮肉的衣服,挑着担子摇摇摆摆走过来,见到闻见风,撩下担子奔过来。
“见雪?”闻见风愣了一下,他猜想这是他的小妹。他上军校当兵那年,小妹见雪才八岁,弟弟见雨才六岁,如果不是在家门口,他是无论如何认不出来的。闻见风目睹面前的惨烈,看着眼睛已瞎的母亲、穿着褴褛的小妹,心里有说不出的辛酸。“见雨弟弟呢?”
见雪妹妹抹了一把泪,神情忧伤地说:“割草去了!”
“为什么不上学?啊?你也辍学了?”闻见风大声问,带着严厉的责备。
“风儿,别吓着雪儿,啊?我说过劝过了,没用。他们停学是想帮帮我。你云妹两年前远嫁他乡,家里没了劳动力了,要吃饭呐!”闻见风母亲伸出历经沧桑的手拍打着胸口。“早知道我就不让她嫁那么远,我的眼又瞎了,这个家塌了!”
“姆妈,您别急,别急坏了身子!不是还有我吗?”闻见风在母亲背上搓揉。
“风儿,你别犯傻了,你在部队,离家这么远,照顾得到吗?”闻见风母亲说。
“哥,要不你回来吧?”见雪试探着说。
“闭嘴!”闻见风母亲伸出手掌朝扶着她的见雪拍去,“你想拖你哥的后退?你这不是破坏革命嚒!”她又抚摸着闻见风的手,说:“风儿啊,别听你妹胡说,啊?你是革命干部,又是共产党员,可不能为了家里影响了革命,啊?听见了吗?”
“姆妈,我听见了,我不会影响革命的,您放心。”闻见风握住母亲苍老的手,一行热泪不由自主地滚落下来。“可是,您、妮娘——”闻见风哽咽,说不下去了。
“不用你担心,孩子。解放前那么大的困难我和你妮娘都挺过来了,现在不管怎么说,有政府的照顾,会挺过去的。不用你分心,干好你的革命,啊?”
窝棚旁边堆着乱七八糟被烧焦了的破衣烂衫、坛坛罐罐,以及邻居送来的米袋、衣被、锅碗。闻见风又是一阵心酸。
闻见风搀扶着母亲,弯腰低头钻进窝棚,将母亲扶着躺在地铺上。“姆妈,怎么会烧成这样啊?”
闻见风母亲抹着泪,说:“四天前,大人们都到地里干活去了,咱家东隔壁五婶的小六在家烧饭弄出了火。在地里干活的大人听见村子里呼救,又看见村里着了火,像丢了魂似的往村里赶。我和你妮娘一看,是咱家和隔壁两家的房子着了火,拼着命往家里奔。刚进村子,房顶上已经是火光冲天,房子成了一垛火堆。在这之前,被关在村东头大队部里正在接受‘四清工作队’审查的婉芹她爹常社长听见小孩呼叫‘着火啦’,不管三七二十一冲出屋子,‘四清工作队’五六个同志也跟着飞奔到现场救火。可是,河塘离房子太远,‘远水救不了近火’,火势立即窜出房顶,带着‘噼里啪啦’的响声窜上天空。常社长冲进屋里,大声呼喊有没有人在里面,听不到回答,就抱着一床破棉被跑出屋子,差点被坍塌的房梁砸在火堆里。你妮娘一头钻了进去,我死拽硬拉没拽住。我知道,她是要抢出装着你寄回来的钱的那个铁皮盒子。等她跑出来的时候,身上浑身是火,头发都烧焦了,一头扑倒在地,我一急,眼前一黑,就什么也看不见了。只听见婉芹她爹常社长喊:”赶快救人!”说着把你妮娘抢出来的铁皮盒子塞在我的怀里,驮起你妮娘就送去公社卫生院进行抢救。”
“妮娘现在还在公社卫生院?谁在照顾?”闻见风问。
“见云姐和婉芹姐在医院呢。”小妹见雪说。
“嗳呀多亏了婉芹和她爹啦!”闻见风母亲又抹着泪,“常社长还在接受审查哇!他把你妮娘送到医院,让婉芹去服侍你妮娘,马上又赶回来要把我送去医院治疗。我死活不肯,我再一走,雪儿、雨儿怎办呐,说等几天再说。他要把我接到他家去住。我说,‘带火之人不能进他人之门’,不能害了他。他就连夜帮咱搭起了这个窝棚,一边发动村里的社员捐助衣服、被褥、粮食和锅碗瓢盆,劝我不要着急,他会把自己家里准备盖房的木料、砖瓦让给咱家。”
“姆妈,常社长是一直关心咱家的。当年我爹在挖河工地上出了事,我辍学去顶替,也是常社长免了咱家的劳力,逼我去上学。要是没有他,我就上不了军校,当不了兵。”闻见风想起了往事。
“是啊,风儿。你云妹出嫁后,又没有男劳力,家里的重活都是婉芹姑娘帮着做的,多亏了这孩子!”闻见风母亲又淌下眼泪,伸手去抹。
“婉芹还没有婆家呀?”闻见风随口一问。常社长的二女儿婉芹是闻见风初中时候的同学,比闻见风小一岁、低一级。两人小时候经常在一起割草、检麦穗,后来又一起上学。闻见风考取县里的中学,她在当地的公社中学读高中。两人见面的机会也就少了。按当地农村的习俗,到了她这个年龄,早应该出嫁了。
“没有。我问过她,她说不急。风儿,别怪娘多嘴,我估摸着这丫头在等你呢!你们小时候在一起长大,她又三天两头往咱家跑,姑娘家心思重,她来家里总是拐弯抹角地打听你的消息,记挂着你呢!”
“哥,婉芹姐跟我亲姐似的,对我好着呢,你就娶了她吧,做我的嫂子,省得她两头跑!”小妹见雪年少不懂事,口无遮拦,莽莽撞撞地说。
闻见风一阵心跳,他想骂小妹一句,可是,对这个既陌生又年幼的小妹骂不起来。“哥的事你别管,明天就上学去!”
“哥,你在部队当了干部不会看不上农村女孩了吧?婉芹姐可了不起了!哼!她现在是大队的团支部书记,还兼着民兵排长呢!”小妹见雪嘟囔着掬起嘴,跑到一边去了。
“风儿,别看雪儿年纪小,已懂冷暖甜苦了。婉芹姑娘真的很好,样样农活家务都拿得出放得下,跟她爹一样,为人诚实善良,待人又和气,嘴也甜,见人先是三分笑。把你叫回来,娘还有一桩事想问问你,你在外面有人了吗?”
突然听母亲这么一问,闻见风不知如何回答。说有了?跟谁?关系确定了?说没有,他心里喜欢的柳青不是吗?
什么也看不见的母亲以为儿子难为情不肯说,就自顾自地接着说:“我猜你在外面不会有人,否则还不写信告诉我和你妮娘?现在家里你也看见了,你妮娘还躺在医院里,不知能不能挨过去;我的眼睛又瞎了,能不能治好也不知道。你大妹云儿又远嫁他乡,回来一趟是一趟,照顾不了这个家;雪儿和雨儿还在上学,家里没个壮劳力,不说挣不到工分、分不足口粮,就是家里挑水、挑粮的重活都没人做,这个家是撑不起来啊!所以,我想把婉芹接过门来。要是你同意的话,我就托人去提亲。你看成不成?”
面对家里如此残酷而又现实的境况,面对瞎了眼的母亲如此直截了当的问话,闻见风乱了方寸,来不及思考,又不能搪塞,更不能欺骗,只得反问母亲:“姆妈,你又不知道人家究竟是怎么想的,别去为难她,让村里人知道了婉芹会下不来台的。”
“傻儿子,她会答应的。有次我问过她,她没反对。只要你同意,这门亲事准能成。老话说,‘男求女,隔重山;女追男,隔层衫’。你妮娘也是这个意思,早就看上这丫头了。”
“姆妈,咱先不急,啊?先把妮娘和你的病治好,再慢慢琢磨,行不?”闻见风安慰母亲。
“风儿,只怕是你妮娘等不及啊!按照老法的规矩,你马上与婉芹订个亲,说不定能给你妮娘冲冲喜,挨过这一劫呐!”
话说到这份儿上,闻见风能说什么?在闻见风心里,妮娘是坚强伟大的女性。她只身逃离富贵的家庭,许身嫁于孤儿长工为妻,丧夫后一直守寡,为了带大女儿吃尽了千难万苦,从不低头屈服。妮娘是与天一样高的家庭顶梁柱,是他的启蒙老师和引路人,教给他做人的道理、传授做事的知识。姆妈的命运并不比妮娘好,与同样是长工的父亲结婚,却也是半路守寡,可她与妮娘一样坚强,两个老少寡妇硬是把这个家撑了起来,把三个弟妹拉扯长大。
“婶子,你在里面吗?”婉芹掀开窝棚门上的芦苇席,向里探着头,一眼看见了闻见风,不觉一阵脸红。“啊,见风哥回来啦?”
“是婉芹吗?快进来!”闻见风母亲喊道。
“不了,婶子,我回来拿脸盆,妮娘等着用呢。”婉芹停在“门口”。
“婉芹,谢谢你啊,辛苦你了!看你满头的汗!”闻见风站了起来,走近“门口”,“我妮娘怎么样了?”
闻见风这才看清六年不见的婉芹现在已经出挑得丰满水灵、身材高挑结实,一说话腮帮上两只酒窝一跳一现。
婉芹微笑着低下头,不敢正眼看闻见风,双手捏着衣角,小声说:“不好呢。气喘不匀,咳嗽,一阵清醒一阵昏迷,醒的时候嘴里老念叨你,喊着你的名字。医生说很危险。你赶快去看看她吧,见了你兴许会好点。”
“好,我这就去。”闻见风又回头对母亲说:“姆妈,我去看妮娘啦,你待在窝棚里不要乱走!”
“见风,你放心好了,待会儿我姆妈会送饭来的。婶子,我走啦。”婉芹还是没有正眼看闻见风,从地上拿起一只脸盆,低着头离开窝棚。
“婉芹,你慢点儿啊,别摔着了!风儿,你照顾着点儿!”闻见风母亲大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