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堂堂开封府牧,正二品大臣,竟被吓得当场瘫倒?
这已经不只是丢人那么简单,而是有损官威!
就在李铭即将被百姓淹没之际,一个洪亮且威严十足的声音响起。
“都站住!”
人潮距离李铭也就两步之遥,却戛然而止。
所有视线,齐刷刷的汇聚到赵桓身上。
百姓和义士的令行禁止,令李铭看赵桓的眼神更加恐惧,这说明赵桓的声望,已经彻底蜕变为威望!
威望乃是获得权力的基石,赵桓的势头,已经锐不可当!
长福却一脸疑惑,想不明白,赵桓为何要阻止人群,像李铭这样的狗官,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而赵石岩的心情,却截然相反……
眼前这个癫狂王爷,竟然进退有度,将舆情浪潮的力度,拿捏的恰到好处。
就算李铭再不是东西,依旧是朝廷命官。
一旦百姓义士真把李铭当场打死,众怒就变成了暴动,上峰自然也就有了镇压舆情的合理借口。
差官打了也就打了,但李铭这个正二品大员,可不是闹着玩的。
赵桓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他负手而立,笑眯眯的看着李铭。
“堂堂正二品开封府牧,竟然被吓得瘫坐在地?”
“李大人,胆子是不是小了点啊?”
长福相当有眼力价,恰到好处的补了一句:“就你,也能剿灭叛党?”
感受到的四面八方射来的鄙夷目光,李铭面红耳赤,刚要起身,陈钊突然大喊一声。
“汰!”
李铭小腿肚子一哆嗦,又坐了回去。
这一幕,瞬间引来轰然大笑。
“哈哈哈,这便是我大宋的开封府牧?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指望尔等狗官,大宋必亡!”
李铭羞的只想找个地缝钻进去,等转身看去,却发现赵桓已经扬长而去。
恨不得把赵桓生吞活剥,极致的愤怒过后,反倒尽是绝望……
赵桓的威望达到极致,而李铭却颜面尽失……
“废黜李铭!”
赵桓的一声厉喝,顿时千呼百应,一时间整个开封府都回**着“废黜李铭”的呼声。
消息很快传入皇宫。
得知开封府的乱象,童贯在心里破口大骂。
“高俅和他儿子一样,都是废物,竟然让赵桓闹出这么大的动静。”
“典刑市曹那天,如果不把赵桓拿下,咱家先拿你开刀!”
等童贯一转身,又换上了如沐春风般的微笑。
看着书案后,舞文泼墨的赵佶,细声和气道:“陛下,京中乱象频发,皆是因义士聚集而起。”
“老奴觉得,应当正一正风气了,若是任凭义士闹下去,只怕是有损国威。”
赵佶也不抬头,笔锋于宣纸上游走,堪称出神入化的瘦金体,拼凑出四个大字,宋金永好。
赵佶对自己的墨宝,颇为得意,点了两下墨,继续落笔,心情甚好。
“常言道,吃人嘴浅,拿人手短。”
“天下义士筹集九十二万贯岁币,这才刚过去多久,朕就要下令镇压,岂不是太小家子气了?”
“便凭他们闹吧,闹事和暴动,还是差别很大的嘛。”
一听这话,童贯心里顿时郁闷至极。
甚至暗叹,李铭没有被打死,真是可惜,否则便可借此机会,直接把各路义士扫出汴京。
就在昨夜,金人使者秘密进宫,谈及筹资大会一事。
九十二万贯岁币,对于金人的**,不可谓不大。
金人开出两个条件,只要赵佶满足,便可宋金永好。
其一,尽快将岁币送入金国。
其二,速灭赵桓!
这两点,可都是说进了赵佶的心坎里,这心情自然也就拨云见日,明媚春暖。
见赵佶亲手起草送给金国皇帝完颜晟的书信,瘦金体发挥到极致,以便展现出大宋修好的诚意。
洋洋洒洒,已有十几字,可谓是文思泉涌,赤城无比。
“那逆子在筹资大会闹出的动静,已然惊动了金人,九十二万贯岁币和一个废皇子,换取燕云九州,修得邦邻友好。”
“媪相,你觉得如何?”
童贯直接一抚袖口,竖起大拇指:“陛下真乃千古明君也!”
“定王凶悍躁狂,所作所为,不过是激怒金人,坏我国体。”
“陛下宏才大略,化干戈为玉帛,修邦邻永睦,兵不血刃便拿回九州,此乃天纵奇才!”
赵佶心情更是愉悦,笔锋走的也快了许多。
“那便废黜李铭,安抚舆情,专心经营典刑市曹。”
童贯虽满脸微笑,心里却咯噔一声。
废黜李铭?!
李铭可是六相联手推举的府牧,以开封府为支点,掌京畿诸事。
此举,岂不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陛下,李铭乃正二品大员,说废就废,恐怕……”
不等童贯说完,赵佶已经抬起笔,眉头微皱:“下一句该写什么?”
一听这话,童贯赶紧把脑袋压了下去。
赵佶的心思,他岂会不知?才思闭塞,就已经到了发怒的边缘了。
“老奴遵命,这便向吏部传旨。”
话音落,笔锋也落。
次日正午,李铭就被罢去府牧官职,降为正四品中书舍人。
此消息一出,举京哗然。
就连赵桓都有点意外:“卧槽,不愧是陛下,一出手就这么狠。”
“连降两级不说,直接从掌握大权的府牧,一脚踢到翰林院起草诏书去了。”
“我都有点捉摸不透,陛下究竟在想什么。”
早早前来拜会赵桓的陈钊,咧嘴坏笑。
“陛下虽昏庸……咳咳,虽闲云野鹤,却并不傻。”
“李铭乃文官集团的爪牙,除掉他,既能安抚舆情,又能抽文官集团一耳光,何乐而不为呢?”
赵桓饶有兴趣的打量着陈钊:“陈公子难道知道些内幕?”
昨日在开封府,陈钊可是出了大力气,虽说还没有和赵桓正式结盟,但狐朋狗友的身份已经拍板。
为了搭上赵桓这艘快帆,陈钊嘿嘿一笑,嗓音压得极低:“家父乃翰林院学士,时常出入内侍省,倒也有些耳闻。”
“陛下虽宠信六相,但也觉得六相权力过大,机会摆在眼前,陛下自然要顺手利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