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君将参考文献所列如下(接上篇):
【1】牛希.基于步态行走的先进航天服关节性能仿真与实验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
【1】张万欣,李潭秋,尚坤,李猛.航天服压力防护技术发展与构想【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18,31(02):121-130.
【1】王振伟,胥任杰,刘双印,徐利梅,谢晓梅,范守文.面向星表探测的航天服关节系统概念设计【J】.载人航天,2018,24(01):48-54.
【1】武利利.航天员舱内服装设计分析【J】.针织工业,2017(11):14-17.
【1】贲勋,张少华,张晓屿,刘欣.美国新一代航天服热控系统简析【J】.国际太空,2017(08):58-62.
【1】杨冬晖,李猛,尚坤.航天服隔热材料技术研究进展【J】.航空材料学报,2016,36(02):87-96.
【1】周航,李运泽,王胜男,周国栋.基于冷热电一体化的舱外航天服生命保障系统性能【J】.航空动力学报,2014,29(03):541-548.
【1】陈尧,田寅生,杜浩,丁立.舱外航天服热控基础科学问题研究进展【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18,31(04):476-482.
【1】郭筱曦.国外载人航天在轨服务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J】.国际太空,2016(07):26-32.
【1】姚丽坤,付燕,田长盛,付宗宝,夏林根.舱外航天服头盔显示系统设计【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14,27(06):434-438.
【1】张园园,王永生.美国航空航天局新型Z系列舱外航天服【J】.国际太空,2014(08):53-56.
【1】寇翠翠.不同空间环境对舱外航天服性能的影响【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
【1】.NASA研制新型舱外航天服【J】.载人航天,2012,18(05):77.
【1】王永生,张玉梅,孙海鹏.俄罗斯火星任务航天服的设计构想【J】.国际太空,2012(01):18-22.
【1】肖志军,管春磊,李潭秋.俄美航天服回顾与展望【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11,24(06):460-466.
【1】丰茂龙,黄家荣,范含林,钟奇.美国舱外航天服热控技术研究进展【J】.载人航天,2011,17(03):36-41.
【1】管春磊,李猛,陈景山.美俄新型登月航天服技术研究进展【J】.载人航天,2010,16(02):45-52.
【1】梁志伟,高峰,吴志强,黄刚,赵丕盛,臧华兵.“飞天”舱外航天服便携式生保系统研制【J】.载人航天,2010,16(01):37-43+47.
【1】周仕明,李道奎,唐国金.背部进入式舱外航天服穿脱口铰链配置优化研究【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10,32(02):7-11.
【1】王怡灵.舱外航天服躯干结构设计技术研究【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会议手册及文集【C】.中国空间科学学会:中国空间科学学会,2009:1.
【1】周晓晶,李潭秋,夏林根,林贵平.可穿戴计算机及其在先进舱外航天服中的应用【J】.载人航天,2009,15(02):10-15+60.
【1】王晶,袁卫星,袁修干.舱外航天服便携式生命保障系统研究进展【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9,22(01):67-71.
【1】王永生,杨敬荣.苏联/俄罗斯“奥兰”系列舱外航天服的改进历程【J】.国际太空,2008(09):7-10.
【1】王岩松,石培新,张峰.国外载人航天出舱活动故障综述【J】.载人航天,2008(02):4-8.
【1】郭星.航天员出舱活动程序【J】.国际太空,2008(03):12-15.
【1】占佳.航天员出舱活动的安全带【J】.国际太空,2008(03):15-16.
【1】安权.有关出舱活动的安全问题【J】.国际太空,2008(03):17-22.
【1】吴国兴.美国舱外航天服及其使用经验概述【J】.国际太空,2006(12):10-16.
【1】陈金盾,黄伟芬.航天员舱外活动危险分析及对策【J】.载人航天,2006(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