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渔者》

宋朝的特点,是内盛而外弱。一方面,宋朝的皇帝宽厚,大臣谨慎,所以老百姓的日子相对富足,文化也特别繁荣,整个社会都呈现出一种文质彬彬的气质,这是内盛。但是另一方面,它的战斗力很弱,跟少数民族政权打仗很少打赢。北宋的时候跟辽朝和西夏打,金朝崛起之后又跟金朝打,还被金朝赶到了长江以南,所以宋朝又分成了北宋和南宋。最后,南宋又被蒙古政权所灭。屡败屡战,屡战屡败,充满了悲情色彩。王朝的风貌映照在诗文中,又会呈现出怎样的特点呢?我们用七首诗一一道来。第一首,是北宋名臣范仲淹的《江上渔者》。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先看诗体。这是一首五言古绝。可能有读者会说,为什么不是五言绝句呢?因为五言绝句是近体诗,属于格律诗的范畴,它要符合格律诗的基本要求。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第二句的最后一个字和第四句的最后一个字都必须押平声韵,约等于我们现在说的一声和二声。比如我们之前讲的《登鹳雀楼》,第二句“黄河入海流”的“流”和第四句“更上一层楼”的“楼”,都是平声字。但古绝不一样。它的产生比格律诗更早,所以不必符合格律要求,而且可以押仄声韵。所谓仄声,就是古代四声所讲的上声、入声和去声,约等于现在的三声和四声。即使是唐朝以后,格律诗占了主流,依然有人写这种古体的绝句,这就是古绝。比如这首《江上渔者》,第二句“但爱鲈鱼美”的“美”字和第四句“出没风波里”的“里”字都是仄声,所以,它不是五言绝句,而是五言古绝。

再说作者。范仲淹可是中国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政治家,也是大名鼎鼎的文学家。他跟我们之前讲的李白、杜牧这些出身富贵的唐代大诗人不一样,他是苦孩子出身。范仲淹很小的时候,他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带着他改嫁给一个姓朱的人,生活非常艰苦。范仲淹十几岁的时候到寺院去读书,都要自己做饭吃。可是,他带去的米太少,不够吃。怎么办呢?范仲淹就每天晚上量出二升米来,煮成稠粥。稠粥放置一夜,都凝成了一坨,他再把这一坨粥分成四块,早晨两块,晚上两块,就着一点儿碎咸菜吃。这就是成语“断齑(jī)画粥”的来历,形容贫苦人家的孩子努力发愤。

我为什么要讲这段经历呢?因为它和这首诗直接相关。正因为有这段苦孩子的经历,所以范仲淹当官之后,特别能够体察民间疾苦,这才能写出《江上渔者》来。

先看知识点。这首诗明白如话,没有什么特别要解释的,只想跟大家说说鲈鱼。很多人可能不以为然,鲈鱼不就是一种鱼吗?鲈鱼是一种鱼,但它可不是一种普通的鱼,它是中国四大名鱼之首。所谓四大名鱼,就是松江鲈鱼、长江鲥(shí)鱼、黄河鲤鱼和巢湖银鱼。在这四大名鱼里,鲈鱼出名最早。早在汉代,松江的“鲈鱼脍(kuài)”就是写进史书的一道名菜。到了西晋的时候,有一个叫张翰的苏州人在洛阳当官,有一天秋风吹起,他忽然想起苏州老家的莼菜羹和鲈鱼脍来,就叹息一声说:“人生最重要的不过是快乐罢了,怎么能为了一点儿可怜的功名利禄就跑到离家千里之外的地方呢!”当即就辞官回乡,吃鲈鱼脍去了。这件事在历史上称为“莼(chún)鲈之思”,现在用来形容人思念家乡。我讲这个典故是想说,鲈鱼不仅仅是一种鱼,它也是一种很风雅的奢侈品,味道又好,又有文化内涵,大家都喜欢吃它。所以范仲淹才说,“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这首诗怎么翻译呢?

长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啊,都只知道喜欢鲈鱼的鲜美。

您看那一叶小小的渔船,忽隐忽现,出没在滚滚的波涛里。

这首诗看似平凡,但又真的耐人咀嚼。它有两个好处:第一,对照好;第二,情怀好。

先说对照好。哪里是对照?“往来”和“出没”就是一对儿对照。在长江上“往来”的是谁呢?有赴任的官员,也有运货的商人,换句话说,这些人非富即贵。商人多半是听说了鲈鱼的美味,而官员呢,可能还会联想到莼鲈之思的风雅。反正松江鲈鱼名声在外,既然到了长江口,无论如何,总要尝一尝吧?所以,他们是鲈鱼的消费者。那么,在长江里“出没”的人又是谁呢?是打鱼的渔夫。他们靠着捕鱼为生,所以,无论风多高,浪多大,他们也要驾着一叶扁舟,出没在起伏不定的波涛里。他们是鲈鱼的生产者。拿悠闲的消费者和艰辛的生产者对照,有什么作用呢?诗人虽然什么也没有说,但是,世道的不公平显示出来了,诗人的道德立场也就显示出来了。他是站在往来人那一边,还是站在打鱼人这一边?他虽然是个官员,但是他站在了打鱼人这一边,他希望人们知道打鱼人的不容易。这个意思他并没有明说,可是因为这么一对照,我们都感觉出来了,这就是对照的力量。

除了往来人和出没者这两者的对照之外,“往来”和“出没”这两个动词内部也是对照关系。这两个词,都是由两个意思相反的字组合而成的,这样的词特别有动感,很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就拿“出没”来说吧,什么叫出没?不就是一会儿在浪尖上,一会儿在浪底下吗?这个词一出来,我们仿佛都能看到小渔船随着波涛的起伏一隐一现的样子,我们的心也会跟着小渔船一沉一浮。“出没”这个词一用,马上渔民的风险和艰辛就跃然纸上,这也是炼字的功夫。

再看情怀好。在中国古代,渔夫这一意象有好几种含义。第一种渔夫是隐士型渔夫。比如东汉的严光。他早年帮助东汉光武帝刘秀打天下,但是刘秀当了皇帝之后,他却坚决不当官,就隐居在浙江桐庐,以打鱼为生,这就是隐士型渔夫,也是诗人最欣赏的渔夫。盛唐时有个隐士叫张志和,曾经写过一首《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guì)鱼肥。青箬(ruò)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真是悠然自得,简直像神仙一样。

还有一种渔夫是志士型渔夫。所谓志士,就是绝不向世俗妥协的人。比如,唐后期大诗人柳宗元在被贬官之后,写过一首《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天地之间,只有一叶扁舟,一个渔夫。这个渔夫,多么孤独,又是多么倔强啊!这是志士型渔夫,也是文人敬仰的对象。

还有一类渔夫,既不是隐士,也不是志士,他们只是普通人,他们打鱼,既不是为了陶冶情操,也不是为了向社会抗争,他们打鱼就是为了生活。这样的渔夫,其实才是渔夫中的绝大多数,可是,他们不怎么美,所以历来很少有文人关注到这一类渔夫。

但是,范仲淹关注到了。范仲淹不仅仅是个文人,更是当地的父母官。写这首《江上渔者》的时候,范仲淹正担任苏州知州,这“出没风波里”的渔夫,就是他治下的老百姓。如果只是文人,那么,你无论关注哪一类渔夫都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作为一任官员,特别是父母官,如果能够用现实主义而不是浪漫主义的眼光来看自己治下的百姓,那才是一个真正有情怀的好官。范仲淹是一个从平民成长起来的官员,因为自己吃过苦,他更能同情天下吃苦的人,这就叫推己及人,这才是真正的儒家知识分子。

我给大家选这首诗,是想用它来代表宋代士大夫的情怀。宋朝是中国科举制度运行最好的时期,通过科举,选出了一大批出身平凡,却又志存高远的士大夫。这些人像范仲淹一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所以,宋朝才能有我们开头说的“内盛”特征。

这首诗讲了哪些内容呢?

1.宋朝有什么特点?

2.五言古绝和五言绝句有什么区别?

3.你知道了关于鲈鱼的哪些知识?

4.在中国古代,“渔夫”这一意象有哪几种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