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雎阳丝贩效军中,力战三秦护沛公。淮北击楚俘周兰,斩将杀敌诸侯封。车骑雄狮战垓下,五千铁马截江东。功臣扶主事文帝,余荫后世相汉宫。”——诗中那位斩将杀敌、护住相国的大将正是西汉开国功臣灌婴。

灌婴出身市井商贩,刘邦起兵反秦之初,以内侍中捐官的身份跟随沛公,后因杀敌英勇,护主有功,屡屡升迁,至楚汉之争时,已官至御史大夫。

刘邦称帝以后,灌婴以车骑将军之职随高祖击败反王臧荼的军队。翌年,又随着刘邦率军抵达陈县,降服楚王韩信。班师回朝以后,刘邦剖符为信,使其世世代代不绝,并将颍阴两千五百户赐予灌婴作为食邑,封颍阴侯。

当然,若灌婴只是勇冠三军,那么充其量也不过是个武夫,中国历史上彪勇异常者不乏其人,如吕布、如典韦,虽以武艺称雄,但始终无法让人诚心折服。灌婴则不然,他有勇有谋,出能为将,入能为相,可以说刘氏江山能够安定下来,延续数百年之久,他功不可没。

【史事风云】

公元前180年,西汉吕太后死去。当时,诸吕专权,想篡夺刘氏江山已很久了。

齐王刘肥看出了诸吕的野心,一待吕后安葬之后,他便召集心腹手下说:“奸人当道,国将危矣,我想起兵讨逆,还望你们为国出力。”

心腹手下没有异议,刘肥立即写信给刘氏诸侯王,控诉诸吕的罪行,并亲自率兵攻打吕氏诸王。

刘肥起兵的消息传到京师,相国吕产十分惊慌,他对吕禄说:“刘肥乃汉室宗亲,他带头闹事,恐怕其他刘氏诸王也不安稳,这件事该如何应对呢?”

吕禄说:“我们掌握朝政,执掌南军、北军,自不用怕刘肥了。以我之见,我们应该即刻发兵讨伐,消灭刘肥,以绝其他刘氏诸王之念。”

汉朝元老重臣灌婴被委任为讨伐刘肥的主帅,吕产、吕禄还当面对灌婴许诺说:“你德高望重,战无不克,朝廷命你出征,相信你一定会灭掉逆贼。回师之日,朝廷会更加倚重于你,绝不食言。”

有人劝灌婴不要挂帅,说:“刘氏乃高祖之后,他们看不惯诸吕所为,怎能算逆贼呢?你此去无论成败,都将背上助纣为虐之名,应当力辞不就啊。”

灌婴说:“诸吕势大,如果我当面抗命,我死事小,误国事大。他们改派他人,势必有一场大的厮杀,而我却可借机行事,消此巨祸。”

灌婴做出积极备战的样子,诸吕都对他不疑。吕产的一位谋士担心灌婴不忠,于是他向吕产说:“灌婴忠心汉室,为人正直,他这样痛快领命,不是很可疑吗?万一他中途有反,我们就被动了。”吕产不以为然,他傲慢地说:“我们吕家权倾天下,识时务者是不会和我们做对的。灌婴在朝日久,此中利害他自会知道,有何担心呢?”

吕产的谋士说:“灌婴一旦领兵在外,我们就控制不了他了,难保他不会生变。为了安全起见,大人当派心腹之人征讨才是。”

吕产自恃聪明,拒不接受谋士的劝告。

灌婴率兵到达荥阳,传命就地驻扎,不再前行。不知情的将领追问灌婴缘由,灌婴以各种借口搪塞。私底下,灌婴召集心腹说:“诸吕存心篡汉,我们身为汉家臣子,绝不能听命于他们。我现在将大军引领在外,就是威慑诸吕,诸吕都是色厉内荏的小人之辈,有我们在,我想他们是不敢妄动的。”

灌婴驻扎荥阳不动,诸吕果然慌乱起来,吕禄催促吕产谋变,吕产却说:“灌婴大军在外,已是我们的敌人了,他这个人善于打仗,我们不是他的对手啊!现在形势大变,于我不利,还是从长计议的好。”

诸吕有了顾忌,灌婴趁机加紧联系刘氏诸王,准备合力讨伐诸吕。他在给刘氏诸王的信中说:“诸吕不怕天谴,却怕眼前的祸患,对他们只有合力同心加以讨伐,才是救朝廷的唯一途径。他们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他们抱有幻想,心怀观望。”

刘氏诸王深受触动,暗中响应。与此同时,京师的太尉周勃和丞相陈平也联起手来,在未央宫捕杀了吕产,继而将吕氏家族一网打尽,安定了汉室江山。

【人物探究】

无谓的意气之争要不得,螳臂挡车很勇敢也很愚蠢,身处弱局时,若不计后果地抗争,便是毫无益处的匹夫之勇。而灌婴处在这种情况下,则是通过审时度势,以变通来化解危机的。

1.保持原则,目标绝不放弃。灌婴忠于刘氏,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吕后专权,乃至死后吕氏把持朝政,他虽没有横眉冷对、拔刀相向,但骨子里对于刘邦、对于刘氏江山的忠诚却始终未变,在灌婴看来,无望的抗争,不如默默等待。他知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2.以退为进,伺机而动。吕产、吕禄要灌婴领兵讨伐刘肥,刘肥乃刘邦子孙、汉室后裔,起兵之意也是为保刘氏江山,灌婴若讨伐他,岂不是背弃汉室?他当然不会。但问题是他此刻处于弱势,若不应,则灾祸就在眼前,甚至会造成更大的祸端。所以他佯装屈服,将兵权先骗过来,再屯兵于外,威慑吕氏,使其不敢轻举妄动。进一步联络诸王,反退为进,反守为攻,将吕氏连根拔,保住了刘氏江山的安宁。

当局势不利之时,奋起强攻绝非良策,莫不如施展变通之术,做出策略性的让步,即一方面原则仍要坚持,目标仍不放弃,但绝不硬碰硬而徒惹祸患,而是暂退一步,在退的假象下寻找合适的时机。这正是灌婴的过人之处。

【谈古论今】

在事业、工作、生活中,我们常常要向领导让步,向同事让步,向下级让步,向父母让步,向孩子让步,向妻子让步,向自然让步,向对手让步。你做出了让步,并不代表你就是失败者,相反,你却从你的让步中赢得了世界的和平,关系的密切,感情的融洽,这比争一时之气,逞一时之能,是更大的胜利。各行各业的兴旺与成功,上上下下的默契和互动是何等的重要。人类要和谐相处,各地、各单位要和平共处,需要这种让步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