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是徐国绪好奇,就是安逸王,那也是好奇得紧的,他是在王况成名后才内附见到王况的,王况的许多传奇过往他都没能碰到,尤其是他听说大楼船之所以能出海,这里面王况功不可没,所以,他对王况手底下能出的好东西是一直充满期待的,内附之后,王况也推出过许多东西,可都是流传出来后他才知道的,因此,没能亲眼见证到一样东西成名前的诞生是他的遗憾,现在,这个机会就在眼前,他哪里肯放过?

拗不过徐国绪,而且眼见太阳还没落山,还有差不多一个多时辰的样子,此时营地的开口正是冲着西面,要是此时撑起太阳灶,煮东西是不大可能,但烧一锅水还是可以的,在场的人,基本都是可靠的,安逸王虽然是个外族王,但是他也不可能将太阳灶的消息透露出去。

而且,按王况的打算,如果以后太阳灶可以进一步的降低成本,大量制作的话,还可以装备到军队里去,想象一下,在白雪皑皑的荒原里,尤其是草原上和大漠里,柴火难寻,此时要是能支起一个太阳灶,烧一锅水,让兵士喝上一口热腾腾的热水,对战斗力的保持,必定会起到效果的,尤其是一些伤兵,对热水的的需求就更大。

太阳灶如果能装备到军队里去,如果能够每一火都配了一个太阳灶,那么将进一步的减轻后勤保障工作的负担,不需要再派许多人去到处寻柴火了,这个在夏秋两季里体现不出优势来,但是在冬春两季,尤其是寒冬的草原上,优势就会很明显。换句话来说,如果装备了太阳灶,部队的军需就可以腾出不少的人力物力来准备箭支啊等等的消耗品。

王况也没指望说靠一样两样的东西就改变敌我双方战斗力的对比,但是,一样不行,我就两样,两样不行,我就三样,三样不行,我就十样八样,在如此众多的新技术新产品的支持下,这里一点,那里一滴的累积起来,积少成多,总是会达到可以影响到战斗的时候。算上前面王况给大唐军队凑足的七种武器,这个太阳灶就是王况准备的第八种武器,如果等到东平的新刀兵大量的装备到军队里,那就有九种变革了,王况才不信,有九种变革的大唐军队,对上北方那些落后的部族军队不会有着质上的提升。不要说对北方的军队,就是对上这个时候的西方罗马帝国,王况也相信大唐军队必定可以占了上风。

可以说,现在的大唐军队,除了马匹这个弱项外,其他方面都是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一大截,而马匹的改良和引进优良品种的军马,也是皇庄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秘密任务,事实上,可以说,皇庄今后改良物种取得成功后的一大部分收入,都将投进马种的改良里去。只不过马种的改良,王况并不懂,所以他也不过问,而是由朝廷秘密征集的各地养马好手去试验,去努力。

“既然要试,那便试,只是此时的日头也快落山了,烹煮东西是不行了,但烧烧水倒是可以的。”王况拗不过,便指挥了两个护卫将太阳灶抬到了日头下展开,这是第一个做成的太阳灶,重量不小,也有百来斤的样子,也正是因为太过重了,所以王况才没有马上向推给兵部,在王况的设想里,重量必须要降低到三四十斤以下,也就是作为主要重量的铜镜如果能够用薄铜片替代,而且这个薄铜片也采用铜镜的镀水银工艺之后,再将太阳灶体用麻布来替代现在的木头,才能进一步的减轻重量,才可以装备到部队里去,这段时间的蒲熙亮就在忙着负责改进工作,要怎么做,那是蒲熙亮的事了,王况也没打算参和进去。

十六片的太阳灶体是用合页连接的(合页在汉时便已经出现,许多出土的汉代古墓都有过合页的出现),展开也很方便,展开后放到一个架子上,然后再将三个和太阳灶边沿连接的支脚另一头插到王况另外拿出来的灶部边上的三个插孔里,一个太阳灶就组装完毕,将位置调整好,对准了太阳,再将一口装了水的锅放到灶部上就可以了。

只是一柱香的功夫,那一锅水就腾起了热汽,滋啦滋啦的要开了,徐国绪大奇,就伸出手到锅底下去探:“奇怪也么哉,没火竟然能烧水?”王况一个没拉住,已经迟了,就听得徐国绪刚说完就大叫一声:“痛煞某家也!”那手急急的往回抽,却已经是红彤彤的一片。

这下,安逸王赶紧的也缩回了手,本来他也想学学徐国绪将手伸去试试的,现在见到徐国绪如此,后背也吓出一身冷汗来。

“你怎地如此不小心呢?”王况急急的抱怨,这聚焦的阳光别说烧水,如果能够精确的控制焦点的话,就是铁也能熔化的,就有许多人做过这方面的试验,将由一面制作精细的曲面镜反射的阳光照射到一块铁片上,几秒的时间,那铁片便被烧穿了一个大洞。现在的太阳灶还好由于制造工艺的不过关,各个镜片所反射的光线并不能聚集到一个点上,但饶是如此,其热量又岂是血肉之躯可以抗衡的?

所幸取水的护卫也已经回来了,他们找到了一处的山涧,山涧里的水就是在这大夏天也是冰冷澈骨,王况急忙的用让兵士取了水过来,慢慢的淋在徐国绪被烧伤的手上,给他降温,等到一馕水都倒完了,这才让徐国绪擦干手,再涂上麻油(烧伤烫伤用麻油涂抹很管用的,市面上所出售的烫伤膏和烧伤膏,其主要成分就是麻油,大家在家中,如果被热油滴溅起烫了,只要没破皮,可以用麻油涂抹,三四天就消得差不多了)。

得亏徐国绪的反应也是不慢,一感觉到通就赶快的抽回了手,也是这太阳灶的聚光效果不是那么精确,这两点,算是徐国绪保住了他的手的原因,皮没脱,也没焦,就是红彤彤的,被王况笑为“红烧豚手”。这样的伤势,没个十天八天的是好不了,好在是左手,对他日常的生活起居影响不是很大,这一路上一直到建安,吃的本来就不用他动手,搭建营地等其他的活又有王况和安逸王的护卫来做,他自己也带了几个小黄门随身服侍着,所以,这手伤没伤着,倒是没什么差别。

出了这么大一个糗,徐国绪自然是悻悻的严令几个小黄门到了建安和回到长安后要守口如瓶,然后这才问王况:“二郎,你这是怎么做到的?难道你还真是星君下凡不成?竟然能隔空取火?”

这时候锅里的水早已经开了,王况也没让人取下来,而是拉过了徐国绪,指着锅底给他看:“你看这锅底是不是比别处亮堂许多?其实很简单,我不过是将所有的日光全集中到这一点上罢了,你想想,不要说是夏日里,就是冬天,再是寒冷,人在暖阳下晒着,都觉得暖和,这还是日光均匀的照在你的身上,要是将这所有的日光全集中在一个点上,自然温度就高了。所以,这个就叫日灶,方便是方便了,但缺点却是必须有日头。”太阳一词此时并不是特指的太阳,所以王况就给太阳灶取了个日灶的名称,当初取这个名的时候,也是因为想起了“日照香炉升紫烟”这一句,就顺嘴叫出来的。

这么一说,徐国绪也算是明白了过来:“这么说,那以后楼船上装了这个日灶,要是有日头天,就用这日灶,要是阴雨天,就用柴火了?如此倒是不错,确实可以省下不少的薪柴木碳了。这个法子妙啊,妙不可言。”

实际上,王况想得比徐国绪还要远,他的打算就是以后楼船的仓底压舱重物就用石碳球,石碳球一个是比木碳重,另一个是石碳球本身就是要在潮湿的条件下燃烧值更大,也更容易引燃。但这个潮湿也是有一定的限度的,并不是越湿越好。不过呢,也正是石碳的这一个特点,使得其即便被大浪打湿后,只需要放在干燥处晾上几天就可以用,不像柴碳一样,被水淋了,如果没有经过爆晒的话,就必须要晾上一个多月才能用。这一点在区别不是很明显,但在海上,二者的优劣一下就区分出来了。

太阳灶的烧水成功,引来许多的护卫围观,王况也不拦着,这样的产品,也只有大唐能有这个技术造出来,就是那些胡人,突*厥或是棒子的人在场,王况哪怕是将原理全部详细的说出来也是不怕,这时候大唐周边的那些国家,连铜镜都不会做,他们的铜镜全是从大唐采买的,所以这些个外族,就是得了技术去,也是造不出来,就算是造出来了,也一定是成本极其的昂贵,是没办法推广的,只能是当做贵族的新奇玩物罢了,这就像是阿三,哪怕是得到了航母的制造技术,得到了图纸,他们的航母想要造成还是遥遥无期,为什么?因为他们没有相配套的加工工艺!

太阳灶试也试过了,徐国绪又意外的被灼伤,对太阳灶有点敬而远之,而且这时候太阳也已经落到了远处的山尖上,这时候也就不再适合使用太阳灶了,王况便让护卫把它收了起来,收了起来后,徐国绪这才敢去摸太阳灶,他一边摸,一边啧啧个不停:“这玩意不错么,这玩意不错么。”

安逸王也是两眼放光,虽然他已经内附当王,但毕竟琉求百姓还是属于他的子民,他的封地在名义上还是琉求,而且在琉求百姓的心中,他依旧是琉求王,琉求多风多雨,几个岛上的山林并不多,在琉求可以说柴火的价值和食物的价值是不相上下的,若是能够将这太阳灶引进到琉求上,必定可以为百姓解决许多的难题,他嗫嚅几下,终究抗拒不了这个诱*惑,开口问王况道:“建安侯,不知这个日灶售价几何?某想买一些。”

王况念头一转,就知道安逸王打的什么主意,就笑道:“买什么买,琉求子民也是大唐子民,要说整个大唐都要,某是没这个能量,但要是说让琉求每户都有这么一个日灶,某却也拿得出来的,这么地,某带了这个日灶回建安,就是要让东治港的匠人仿制的,就让他们多仿一些,给琉求送了去就是。”

琉求不过万来人口,按五人一户算的话,也就是两千多户的样子,用在民居的太阳灶就不用考虑轻便性的问题,只要能够随时的调整角度就可以了,所以一个太阳灶的成本不过几十贯而已,给琉求居民都装上,连十万贯都不到,这点钱,如今的王况还是很轻松就能拿出来,不说其他,就是山外山每年给他带来的收入都不止十万贯了。

这边正说着,就听得外围警戒的护卫大喝了一声:“来人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