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大年夜
王况匆忙穿好了衣服,到了偏厅,孙铭前正陪着来人说话。
这是一个矮瘦的汉子,脸上满是菜色,多半是营养不良造成,穿着很是寒嘇,大过年的,身上的袍子还是缝了好多补丁的,而且宽大不合身,平常人穿的袍子大多下摆都是到膝下,将将遮住靴子上沿,而他的袍子下摆已经快到脚面了,脚上穿的还是草鞋。
这不是林府来人,王况想。恐怕这又是一个兄弟几个同穿一件袍子的。通常这件袍子是一家人最值钱的家当,只有外出才舍得穿。
知道来的少年是自己指名要找的小东家,来人从怀里掏出了个布包,迟疑的递了过来,满是希翼的盯着王况:“他们说,要是小东家喜欢了,就有赏?”
王况丈二摸不着头脑。狐疑的接过布包,打开来看,不由大喜,开口道:“赏,当然赏。”
布包里静静躺着几颗白色的种子,外面还糊着点黄色的固状物,不是别的,正是南瓜籽。
原来这人叫黄大,延平人,是一个常往岭南跑的脚夫,平日里都是帮着商队挑挑东西养家糊口,家中长兄卧病在床,日子过得很是艰苦。他在路上听往来的行脚商人说起建安富来客栈的小东家喜欢听些奇闻趣事或是收未曾见过的菜蔬瓜果类的东西,因此也就留意上了。秋末他到岭南,见一户人家院里种的一种藤蔓竟然结出黄澄澄的硕大的瓜果,有几个竟然比人的脑袋还大,就用帮工一天的代价央求那户人家给了几个种子。据那户人家说,也不知这瓜能不能吃得,只是因为其开的黄色花煞是好看才种的。
本来这趟回来,怎么地也能落几个筒板,一家人好好的过个饱年,可商队在回来的路上竟然遇到强人劫道,行商都被杀了,他仗着平时挑东西脚力好,这才逃得一条命回来。回到家中已经是年廿九了,眼看就过年了,家里连下锅的米都没有,看到家里两个饿得都没力气的侄儿和强撑着的长嫂,摸摸怀里的不知名种子,咬咬牙,也就顾不得什么忌讳了,今日一大早就起身往建安赶,本是以为可以在午前到的建安,然后讨得些赏,天黑前还来得及赶回到家中,不料头晚下雪,行路困难,加上粒米未进,原本才百来里地的路程,竟然足足走了一整天,到得天黑才到建安,然后打听富来客栈,又是叫门,高三领来的时候,已经是很晚了。
听了黄大断断续续的吃力说完这些,就连因关心王况闻讯赶来躲在后头听的孙韩氏也是眼泪涟涟,连声吩咐下人给黄大端上吃食。
王况已经见多了,就连后世的和谐朝,穿过来前,王况还听自己老爸说过,过年时,有的农村人家里仅舍得买一元钱的肉,说是给孩子解馋(此事属实,灰雀的父亲在基层食品站工作,灰雀在几年前的一个年三十就亲眼见了一个妇人递给老爸一元钱,说是买肉给孩子吃,老爸则割了一刀约摸两斤左右的肉给她,灰雀至今记忆犹新)。经济发达的闽地况且如此,那么西部不发达的农村就更是可想而知。就更不用说才从战乱中走出来的贞观初年了。
黄大狼吞虎咽的吃着下人端来的残羹冷饭,瞧那样子是饿极了的,可端来的几碟剩菜里,其中的一碟鱼和一钵没剩几块肉的鸡,他也没伸过筷子。看到这里,王况明白了这黄大的心思,就对黄大说到:“吃吧,吃饱了就有力气,才好赶路,既然你家里等粮下锅,就不留你了,等会再给你带些现成的吃食回家。”对这样心里顾念家人,尤其是兄弟的汉子,王况心存敬意,又回头问孙铭前:“伯父,家里的那匹老马就给他骑回去吧,胜过两条腿赶夜路,这样估摸着他能在子时前赶回家了。”
孙铭前到底是年轻时闯**过的,考虑得比王况周全,就吩咐下人把那老马的四蹄都裹上麻布,又让人准备了两袋米油等物放在马背上。孙韩氏更是翻出了孙家英俩小子以前穿的旧衣物也塞了进去。
黄大临走前,王况让孙铭前给他封了两吊钱:“走夜路不大安全,就不给你多封钱,先带这么些回去好好的过个年,年后再来,到时候再给你补上。”
黄大走了,没说一句话,只做了个揖。走南闯北的他明白一个道理,大恩不言谢,等长兄病好后,安顿好了兄嫂,自己再来把命卖给小东家就是,反正这条命前几天也死过一回了。
“二郎,这又是什么?值当用一匹马?”这黄大前脚一走,孙铭前又记起了自己是个商人了。在他看来,这匹马既然送出去了,那就是送出去了,没有再要回来的道理,虽然是匹老马,可也值个十几贯钱,整个建安的马加一起也没超过两掌之数啊。
“嘿嘿,伯父,老马送出去了,不就可以添匹健马了?”王况哪还不知道孙铭前的小九九,他这是在盘算这桩买卖合算不合算呢。但这也须怪不得孙铭前,孙府上下二三十口人,加上客栈里的二三十口人,总计五六十口人都指望着富来客栈呢,一荣俱荣,孙铭前只要一把自己摆在客栈东家的身份上,那就是实打实的商人本色。
见孙铭前焦急,他也不卖关子了,扬了扬手中布包:“好东西,往后吃食又能多几样,还能多了一样零嘴儿。”
听说能多一样零嘴儿,一旁的孙韩氏来了兴趣,盯着王况手中的布包:“二郎你说的可是真的?不骗大娘?”
“况就是要骗,也是骗伯父啊,怎么敢骗大娘。”对于孙韩氏,王况可是存了万分的尊重,从孙韩氏身上,他感受到的一直都是和老妈对他一样的舔犊之情。
听得这话,孙韩氏不无得意的瞟了眼孙铭前。孙铭前扬起手做势要打:“好小子,消遣起你伯父来了。”倒是没真打,就轻拍了下王况的头,又一把楸住想跑的王况:“那这东西怎么种?好种么?”
“好种至极,随便房前屋后有空地就种得,也不用怎么照料就能长得很好,不过若是悉心照料的话,结的瓜能有澡盆大小,对了,此物名为番瓜,当是从波斯传到天竺安南一带,再传到南海的。”后世的南瓜王别说澡盆大,比那大的多了去了,最重的甚至达到一吨多一个。目前这个南瓜瞧那南瓜籽,个头很大,也很肥厚,应该是个很好的品种了。想必如果照料好了,长出个几百斤一个的南瓜应该问题不大。
“还是二郎聪慧啊,连波斯和天竺都听说过。”孙韩氏叹了口气,想来又是拿自己俩小子和王况做了个比较。
“大娘您也莫急,所谓天生我才必有用,有的人习文容易习武难,而有的人习武容易习文难,这人啊,总有适合他自己的,您瞧我,不就是习文不得么?家翰家英两个若能习得他们自己喜好的,也必定有出头之日。”
“好个天生我才必有用,二郎,那就借你吉言了。年后我再抓紧抓紧,一定要找个高明的武术教习来,加英既然喜武,那就让他学去。家翰可就要拜托二郎了。”这个时候并没有重文轻武之说,就连匠人的社会地位也还是不低的,所以孙铭前也没强求自己两个儿子习文,请了柳老先生只是为的有个管教罢了。
得了南瓜籽,王况其实也没怎么兴奋,他只是看到南瓜籽想起了老妈以前常常炒的南瓜叶梗了。随即又想起了热气腾腾的白菜豆腐来,大冬天的,若是有一锅白菜豆腐,添点辣椒酱在炉上边煨边吃,那个舒服劲别提了。
不过好象后世从来没听说过大白菜是从域外传来的啊,难道说是地道的中国本地产的?想到这里他就问孙铭前:“伯父您可听说过大白菜?”
“大白菜?是什么?伯父只知道有白菜,这大白菜又是从何说起?”
额滴神啊,自己怎么总老是小瞧了古代了,总是小心谨慎,这也不敢问,那也不敢问。王况心里狠狠的鄙视了下自己。
和孙铭前比划了半天,王况这才知道,原来白菜自古就有,不过却不是闽地原产,而且因为白菜吃起来有点苦(就是那种叶子墨绿色的,梗很肥厚的白菜),所以种的人并不多,大家还是喜欢吃菠菜。至于大白菜就是菘菜,孙铭前以前在北地有见过,此时闽地还是很少人种的,大概是还没流传过来吧。
对于王况,大年夜的收获不可谓不大,南瓜,白菜和大白菜如今都有了,王况决定来年放开手脚,好好的运作一番,到来年冬天,富来客栈就又该是另一番模样了。
分割----
继续求推荐收藏和票票,您的支持是灰雀的动力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