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西北部,岷江上游,群山夹峙,水流湍急。这里的河岸又高又陡,到处崎岖不平。但是在松潘县城南约120千米处岷江东岸的半山间,却有一块沙石堆积得比较平坦的地方。它的面积虽只有2平方千米左右,但已足够修建一些房屋供旅行者歇脚之用了。远在唐朝初年,这里就筑起了一个方圆1里(1里=500米)多的小城,唐称翼州,明清以后改名叠溪。

叠溪城建成后,1000多年过去了,在这偏僻的丛山里,似乎是古城依旧,山川如昔,没有什么变化,其实变化一直是有的,而且剧烈的变动早已在酝酿,只是当时人们尚未觉察罢了。

1933年8月25日,叠溪出现了罕有的酷热,下午2点半,有的人还在家里吃午饭,突然地下发出隆隆的巨响,平静的湖面顿时骤起狂澜,人在陆地上也如**舟风浪之中,站立不稳,匍匐难行,房屋颠簸摇晃起来,顷刻变成断瓦颓垣。这是强烈的地震发生了!霎时间山石崩落,尘土飞扬,遮天蔽日,震动过去大约3小时,才尘消雾散,能够看清大地的面目,只见存在了1000多年的古城,东部已被滚下的山石掩埋,西部则连同沙石地基一起垮陷在岷江之中,在岷江里堆起了三条堤坝,形成了三个湖泊。其中有一条堤坝高达160米。叠溪北边的岷江因此断流了43天,到10月7日江水才漫过石坝流出,又过了两天,这个160米高的石坝溃决了,湖泊消失,另外两个湖泊至今犹存。叠溪对岸有个龙池山,山上有湖名曰龙池,是这里的名胜。它也因了这次地震而山崩湖涸,另是一番风光了。城北原有一座东西走向、形状如蚕的蚕陵山,更是沿山脊产生了一条断裂,南降北升。北边那一半的断裂面,高悬祼露,远在几千米之外都能清楚地看见。这些都是规模比较大、现象比较显著的变动,至于地面出现的小裂缝和大小不等的坑坑洼洼就更多了。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1933年四川叠溪大地震!

地震是自然界各种变动中极为迅猛的一种。造成巨大破坏的强烈震动,通常不过几十秒,持续1分钟已不短,几分钟就更为罕见了。

在如此短促的一刹那,造成的变化可以达到多大的规模呢?在叠溪我们已经看到了,但这还不是最大的。1822年11月9日发生在智利的大地震,使南美洲有25.9万平方千米的面积上升,总体积达到230多亿立方米。由此可见,一次强烈地震拥有的能量有多么巨大!叠溪这次地震,通过地震波的形式释放出来的能量大约相当于295万吨TNT爆炸释放的能量,而所拥有的全部能量比这个数字还要大得多。一些实验表明,在地下的花岗岩体中进行2500万吨级的核爆炸,才有可能产生像叠溪这样大的地震。因为有许多能量在地震时已转化为别的形式,如破裂带的变形及热能,有些还余留在地下。

根据地震波释放出来的能量的多少,我们分出了地震的大小,叫作震级,震级越高地震越大,最高的一级是9级。这次叠溪地震的震级是7.5级。震级每差0.1级,能量就要差1.4倍,所以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的7.8级地震要比叠溪地震大1.43倍,即2.744倍,其能量之大,不难想象。这么多能量,在几十秒钟到几分钟这样短促的时间里释放出来,当然就会产生震撼山河的变动了,幸而绝大多数地震没有达到这样的规模。在20世纪,全世界7级以上地震次数最多的一年有39次,最少的一年只有3次,根据多年来的记录数字统计,每年平均约有18次左右。全年地震总数中,约99%是很小的,小到人感觉不出来。能造成地面巨大变化的地震,一般是6级或7级以上的强烈地震。在工商业较发达、人口较稠密的城市,除了强烈地震造成的直接破坏以外,还容易引起火灾、爆炸、毒品扩散、停水断电及交通事故等。因此近代大城市、大工业兴起后,我们更加需要重视地震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