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时期,武汉三镇倒真形成了,“坐地拥兵,天下有”的格局,革命军占领武汉三镇不久,满清就果真灭亡了。
“争霸天下”根本就是无稽之谈,三年后中日大决战,才是刘郧真正担心的问题,钢铁可是一个现代国家的骨骼,1937年华夏的钢铁总产量,不过几十万吨,日本却高达950万吨,连人家的零头都不如,至于武器生产和军队训练,更加相去甚远了。
也不知南京政府吹嘘的“黄金十年”,是怎么黄金起来的,比起1911年的钢铁产量,毫不占优势,简直就是白活了,难怪小鬼子要打上门来,刘郧很想亲自问问孔财神,莫非全靠什么中美银本位制,导致华夏货币升值,形成了如今一片繁荣的假象。
理论上来讲,刘郧手上的蚂蚁机器人,在原料充足的情况下,一年可以生产几万吨钢铁,嗯,目前还是10级,若能升到100级,谁说比日本的钢铁少,然而究竟如何升级,他一时也没什么头绪,难道去找长孙明月,要一块陨石,好像也不靠谱。
汉阳兵工厂紧邻钢铁厂,30年代的汉江上,还无大桥联通,主要是靠渡船交通,刘郧与庞太师下了船后,没走几步,就到了国民革命军汉阳兵工厂,门口还有卫兵把守,闲杂人等不得轻易出入。
庞学忠抖抖索索的拿出证件,卫兵还没看完就惊喜的说道,秦国洞长官静候各位已久,一个电话过去,很快就有一个年青人跑来,立刻带着庞刘二人,去了秦厂长的办公室。
俩人刚踏进办公室,秦少将就哈哈大笑,分别拉住刘郧与庞学忠,久久不放,很高兴的说道,“谢天谢地,你们终于来了”。
庞学忠与刘郧都有些受宠若惊,甚至忘了回礼,秦国洞也察觉自己失态了,连忙要俩人坐下,一边吩咐先前的年青人,钱秘书,打电话通知德国专家过来开会,一边亲自给庞刘俩人倒茶水。
刘郧实在抢不过老上司,只好享受少将厂长的热情服务,秦国洞似乎真的很高兴,问起话来竟不歇气,诸如刘庞二人怎么来的,现在住在哪里,今后有什么打算,这里的生活习不习惯等等。
搞得庞刘两人头大的时候,洋专家与土专家已经都到了,经秦厂长介绍,德国钢材专家李·汉斯,德国机械专家冯·施诺德,以及本土火炮专家胡佑兵,本土汽车专家张斯理。
李·汉斯其实是炼钢顾问,由汉阳钢铁厂所聘,由于汉阳兵工厂的废品率,一直是居高不下,最后被专家组鉴定为,钢材质量不合格,所以兵工厂的领导小组,才专门请他兼任兵工厂的顾问。
冯·施诺德是真正的兵工专家,曾在德国毛瑟兵工厂供职,是协助华夏仿制德制1924式毛瑟步枪,也就是现在的中正式步枪,顺便维修兵工厂的各类机械,因此是个难得的多面手,而且对于汽车坦克也有所涉猎,倒令刘郧多看他了几眼。
至于胡佑兵,就不说那么多了,只说此人正肩负汉阳兵工厂122mm口径,与240mm口径的火炮仿制任务,就知道他有多牛了。
张斯理据说是张之洞的后人,可也不是吃白饭的,在大江南北乱跑的外国小车中,有四分之一,就是此人在兵工厂秘密仿制的,而且曾受南京委托,成功仿制过“雷诺”FT-17坦克。
人员到齐后,秦少将严令其他人回避,根据南京军委的命令,宣布成立“中德联合研发小组”,组长秦少将自己,副组长冯·施诺德,总工程师刘郧,枪炮工程师胡佑兵,材料工程师李·汉斯,特殊车辆工程师张斯理,以及川西县兵工厂筹备主任庞学忠,一共七人。
预研新型发动机,是研发小组的第一个议题,先根据德国方面的研制要求,微调新型坦克的数据,再由刘郧汇总后通报给大家。
会议最后统一决定,由刘郧、张斯理和德国专家,专门负责预研发动机,胡佑兵预研75mm、88mm坦克炮,庞学忠将挑选部分兵工专家,去川西县为新的兵工厂选址,秦少将为总调度人。
略略看完具体数据后,两位德国专家对新型坦克的研发,一再表示质疑,对于预研发动机的800马力要求,也被看成是一个不可完成的任务,俩个土专家倒是无所谓,迷信洋人万能的秦少将,却有些如坐针毡,频频的看向刘郧,希望他能说点什么。
本想低调再低调的刘郧,也不得不站出来了,清了清嗓子,露出一副迷人的微笑,“各位都是前辈,关于专业方面的问题,应该不用我来累叙,我先说说目前各个国家的坦克研制现状”。
首先盯上俩个德国专家,刘郧一针见血的说道,“贵国的1号坦克,已在今年的9月量产,实际上是一款装甲车,2号坦克已经有了样车,但是故障重重,根本无法按时定型”。
不顾德国专家一副见了鬼的眼神,刘郧耸了耸肩,继续他的打击乐趣,“放心,贵国已经打算降低标准了,重量将定在8吨左右,动力180马力以下,炮火口径30mm以下,预计明年就会量产”。
“至于3号的战斗坦克,与4号的支援坦克,目前只搞出了底盘,诸如动力、装甲和火力之类,根本还在黑暗中摸索,嗯,各种性能参数,也就比我们这款低了一点点”。
哼哼,现在所研制的这款坦克,正是借鉴了未来的5号与6号坦克,性能参数么,哪里只会低了一点点,刘郧微笑的想到,于是继续透露其他国家机密,“今年真是一个坦克研发的**期”。
秦国洞看见德国专家,被刘郧打击得目瞪口呆、一脸苍白,心中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兴奋感,张斯理与胡佑兵有点隔行,反倒没那么大的冲击,对前沿研究的趣味性,超过了学术性。
庞学忠更好,对于专业技术反正一窍不通,一副老神在在的喝茶,反倒是令其他几个组员,有点高深莫测,频频给予关注。
“苏俄也是今年,定下了新型坦克的研发计划,代号T34,具体内容不明,发动机要求700马力,重量40吨,火炮口径85mm”。
刘郧这厮不愧是学文的,很狡猾的将敌人的坦克参数夸大,反正大家都是搞预研而已,性能定高一些,实际的可操作性,以及可回环的余地就大一些,这也是古今中外军工设计界的潜规则。
“美国今年也有类似的提案,只是没通过,但是据可靠情报,军队已经向某些私家公司,下达了预研M3与M4坦克的计划,标准也要低一些,重量30吨,动力550马力,炮火口径75mm”。
反正各个国家的坦克预研,本就是一件秘密任务,刘郧当然也不知道,他是根据二战的优秀坦克,进行逆推的数据,因此这些半真半假的说法,就是美国与苏俄的军方,也弄不清个中的真假。
“法国早在欧战末期,也就是1918年,就有了Fcm-2C超重型坦克,重量70吨,有两台250马力的发动机,火炮口径75mm,近年来一部分改进型,甚至已装备了155mm火炮”。
刘郧说到这里时,特别强调了一下,“据我所知,这款坦克及其改进型,所采用的发动机,是源自于当年的德国,齐柏林飞艇发动机,这也是新型发动机研发的技术路线”。
此言一出,大家的脑袋都开始活泛起来了,甚至两位德国专家也不在唱反调了,只是苦苦的思考如何做出来。
“另外,法国人在1921年,就研制了一款步兵支援型坦克,采用了施奈德-雷诺公司的SRB样车,重15吨,动力180-250马力,火炮75mm,因效果良好,1926年定型,1930-1931年两次改进,重量达28吨,装甲厚度40mm”。
“今年1934年,法国再次拟定新的研制计划,代号CharB1中型坦克,重量32吨,发动机300-350马力,火炮口径47-75mm,预计明年将会量产,计划四年之内生产400-500辆”。
刘郧的话还没说完,俩个德国佬就浑身发抖,汗浆如雨,牙关不由自主的格格作响,德国的宿敌就是法国人,而且他们的元首希特勒,天天叫嚣复仇,叫嚣德意志复兴,举世皆知德法必有一战,而法国人却有70吨坦克和32吨坦克,简直胆都吓破了。
看着这俩个德国货的表现,其他组员都心领神会了,尤其秦少将也终于知道个中原委了,“中德联合研发”还真是应运而生。
如果换做自己,最先进坦克不过几吨,火炮口径不过20-30mm,敌人却有32-70吨,口径75-155mm,多半也好不到哪里去,大家在心有余悸的同时,又暗暗庆幸小鬼子没有法国那么强大。
刘郧也懒得理会这些人的想法,要将打击事业进行到底,“英国在今年,也拟定了三个研制计划,一是‘玛蒂尔达’坦克的改进型,代号A12,重27吨,火炮口径40-76mm,两台190马力发动机,装甲正面厚度104mm,堪称防护之王,预计三年之内就会成功”。
“其次是A20计划,坦克重量40吨,两台350马力发动机,火炮40-76mm,研发难度,不比我们现在这款坦克低”。
“最后一个,就是今明两年的重点,A9巡洋坦克和A10步兵坦克”,刘郧话音一转,“这系列坦克,英国已经派人去苏俄取经”。
“准备参考BT快速坦克,设计重量15-20吨,火炮口径40-57mm,动力150-350马力,已经开始量产,今明两年预产400-500辆,预计三年之后,这些型号一旦成熟,就会直接生产上万辆”。
由于文科生不是军工专家,其实还是记错了,1937年英国仅A13巡洋型,即“盟约者”坦克,生产了1771辆,1938年A15巡洋型,即“挑战者”坦克,生产了5300辆。
与之同时,1938年的A10步兵型,即“瓦伦丁”轻型坦克,生产了8275辆,1938-1939年A12步兵型,即“玛蒂尔达”Ⅱ中型坦克,生产了2987辆。
--